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方圓型性格的成與敗(1)

兵無常勢,文無定法。能方則方,遇圓則圓,方圓兼濟,必有方圓人生。這種性格屬于善變型,能因人、因勢、因時而變,極盡中庸精髓。

方圓性格是一種難以在到但人人都向往的性格,這種性格包容性強,可以融通諸家思想體系之精髓。具有這種性格的人有“忍”、有“慈”、有“殘”、有“變”。他們把寬容、大、仁愛、殘忍皆交融在一起,運用時,能夠根據(jù)具體的情形作出調(diào)整。

曾國藩:方圓大師,成功勵志祖師

曾國藩是方圓性格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成就很得益于其方圓運籌,使他處江湖之遠深得民心,處廟堂之高深得君意。

他對手下兵將講究待兵如子,以慈見長;他打不過太平軍時,善于忍耐;一旦機會來臨時,他果斷出擊,決不手軟,表現(xiàn)其殘;當(dāng)然,處廟堂之高他善變,對上能贏得君心,對同僚能把關(guān)系搞得左右逢源。

曾國藩是方圓性格的最典型代表,更是因其性格而決定其成功的人。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位學(xué)者兼“賢相”的典型。他一生是福祿壽禧都占全,是最后一個能夠體現(xiàn)“當(dāng)?shù)弁鯉煟鍪ト讼唷边@種方圓性格的人。自曾國藩以后,就只可知其名,而無可見其人了。

那么,今人為什么會對曾國藩表現(xiàn)出如此大的熱情呢?

一般說來,在中國傳統(tǒng)的觀念中,做官實惠,成名可以不朽,如果能把二者集于一身,那就是名利雙收!

的確,在曾國藩的身上,虛名與實利都得到了集中的體現(xiàn)。

其實,在歷史上對曾國藩這個人物爭議很大,他既有中國傳統(tǒng)官僚的所有的特點,也摻雜了一些文人的品格。有人曾經(jīng)說他是“譽之則為圣相,讞之則為元兇”,也就是說如果稱贊他的話,可以把他看做是一位“圣相”,如果審判他的話,又可以把他看做是一位“元兇”。

曾國藩是從鎮(zhèn)壓太平天國起家的,按正統(tǒng)的封建理論來說,應(yīng)該是出將入相,可是由于他鎮(zhèn)壓的是農(nóng)民起義。故而稱其是由“元兇”走向“圣相”的,足可見其個性方圓的一面。

公元1851年,中國歷史上最后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nóng)民起義在廣西金田村爆發(fā)了。在洪秀全的領(lǐng)導(dǎo)下,太平天國起義軍像一股滾滾的洪流,以不可阻擋之勢向北推進,僅用了兩年時間。就攻克了南方重鎮(zhèn)江寧(南京),并改名天京,定為國都。清政府的軍隊可謂是一觸即潰。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感到?jīng)]有力量組織軍隊、調(diào)集兵力圍攻起義軍了,就好像東漢末年朝廷鎮(zhèn)壓黃巾起義一樣,讓各地自己建立地主武裝,稱為團練。這些武裝力量由當(dāng)?shù)氐墓倭藕偷刂髀?lián)合組建,具體指揮權(quán)屬于組建者。

曾國藩在同鄉(xiāng)儒生羅澤南的幫助下,先建立起一支數(shù)千人的隊伍,然后逐漸擴大。曾國藩十分了解清朝八旗兵、綠營兵的腐敗,因此,他在組建隊伍時,首先注意了從平民當(dāng)中招募士兵,決不引進官僚子弟,其次是他十分注意宗族關(guān)系,把軍隊組建成一個血緣家庭性質(zhì)的組織,以增強戰(zhàn)斗力。這批軍隊就是湘軍。

組織湘軍時,曾國藩堅決反對滿族人擔(dān)任一般的軍官。以免影響戰(zhàn)斗力,但為了取得滿族人的信任,他特別推薦了滿族人塔齊布為湘軍大將,薦舉多隆阿為湖北將軍,在一切準備完成后,曾國藩的這支湘軍開始開出湖南省,準備同太平軍作戰(zhàn)了。

1854年5月,曾國藩率湘軍出戰(zhàn),在岳州與太平軍接觸,可結(jié)果也是一戰(zhàn)即潰。曾國藩出省時共有湘軍1萬,水、陸軍各5千,連其他人等共15000多人。岳州一戰(zhàn)后,水師被徹底擊垮,幾乎全軍覆沒。當(dāng)時的曾國藩可能是以前從未受過失敗的滋味,經(jīng)受不住這種打擊,便投水自殺。幸虧被手下士兵所救,才自殺未遂。曾國藩羞憤交加,下大力氣整頓湘軍,過了3個月,再戰(zhàn)岳州,于6月份攻陷,同年10月,曾國藩督戰(zhàn),經(jīng)過激烈的爭奪,又攻下了武漢。曾國藩這時總算報了岳州失敗之仇,情緒高漲起來,叫囂道:“肅清江面,直搗金陵。”

1855年,曾國藩進逼九江。這時,太平天國起義軍開始認真對付曾國藩了,派石達開為統(tǒng)帥,大舉向西增援。石達開是一位智勇雙全的著名統(tǒng)帥,他設(shè)計把曾國藩的水師誘入鄱陽湖,再堵住湖口,打敗了敵軍,焚燒了戰(zhàn)船。

曾國藩看到自己苦心經(jīng)營的水軍又一次化為泡影。連自己的坐船都被燒掉了,自己只身逃走,更是羞憤交加,再次投水而死。這次投水幸虧被部下拉住,免受了入水之驚。曾國藩兩次投水,未得其死,僅僅是做做樣子,并未真的想死,只是為了收攏人心罷了。

石達開打敗了曾國藩這支在當(dāng)時看來生氣勃勃的軍隊,太平軍又打破了清軍的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軍事上威震全國,大有奪取全國之勢。可就在此時。太平軍內(nèi)部發(fā)生了嚴重的分裂,為爭權(quán)奪利相互殘殺,楊秀清、韋昌輝、秦日綱等著名將領(lǐng)先后被殺,兩萬多精銳死于內(nèi)亂,石達開又帶十萬精兵出走。太平天國軍從軍事上的全盛時期走向了軍事上的下坡路。這對曾國藩來說,是再好不過的機會。

此時,曾國藩趁機再奪武漢。并在與陳秀成激戰(zhàn)后奪取了安慶。1861年(咸豐十一年)8月,曾國藩受命為兩江總督,督辦江南軍務(wù),有了更大的指揮權(quán),派三路軍馬進攻:李鴻章自己率淮軍由上海進攻蘇南,曾國藩率主力進攻天京,左宗棠進攻浙江。由于太平軍士氣低落,戰(zhàn)斗力大大下降,所以連吃敗仗。再加上英國“常勝軍”的支持,無錫、常州、蘇州等地連續(xù)失陷。1864年(同治三年)6月3日,洪秀全在絕望中死去。

曾國藩的湘軍入天京后,見人即殺,見屋即燒,以至“秦淮河尸首如麻”。湘軍見物即搶,“子女玉帛悉數(shù)盡歸湘軍”。這就是曾國藩的“殘忍”。故后來有“曾剃頭”一說。曾國藩完成了他率湘軍攻滅太平天國起義軍的“元兇”使命,由于他善于玩弄權(quán)術(shù),又一步步地登上了“圣相”的位置。

曾國藩在與太平軍作戰(zhàn)的12年歷程中,自然并非一帆風(fēng)順,他數(shù)次戰(zhàn)敗,兩次投水自殺,還有一次因害怕李秀成的大軍襲來而數(shù)日懸刀在手,準備一旦失敗,即行自殺。他雖然忠心耿耿,還是屢遭疑忌。在第一次攻陷武漢之后,捷報傳到北京,咸豐帝大為高興。贊揚了曾國藩幾句,但咸豐身邊的近臣說:“如此一個白面書生,竟能一呼百應(yīng),并不一定是國家之福。”咸豐聽了,默然不語。

曾國藩也知會遭人疑忌,便借回家守父喪之機,帶著兩個弟弟(也是湘軍重要將領(lǐng))回家,辭去一切軍事職務(wù)。這也是曾國藩的善“變”。過了近一年,太平軍進攻盛產(chǎn)稻米和布帛的浙江,清廷恐慌,又請他出山,并委他兵部尚書頭銜,有了軍政實權(quán)。不久,慈禧太后專權(quán),認為滿人無能,就重用漢人,為曾國藩掌握大權(quán)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歷史契機。

1862年(同治元年1,曾國藩被授予兩江總督節(jié)制四省軍政的權(quán)力,巡撫提督以下均須聽命,不久又賜以太子太保頭銜,兼協(xié)辦大學(xué)士。自此以后,曾國藩在清廷中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曾國藩激流勇退的方式進一步獲得了清廷的信任,取得了大權(quán),在進攻太平軍勝利以后,他仍然小心翼翼。由于曾國藩的湘軍搶劫吞沒了很多太平軍的財物,使得“金銀如海、百貨充盈”的天京人財兩空,朝野官員議論紛紛,左宗棠等人還上書彈劾,曾國藩既不想退出財物,也不能退出財物,在進京之后,忙做了四件事:怕權(quán)大壓主而退出了一部分權(quán)力;怕湘軍太多引起疑忌而裁減了4萬湘軍:怕清廷懷疑南京的防務(wù)而建造旗兵營房,請旗兵駐防南京,并發(fā)全餉;蓋貢院,提拔江南士人。

這四策一出,朝廷上下果然交口稱譽,再加上他有大功,清廷也不好再追究什么,反而顯示出了他的恭謹態(tài)度,更加取得了清廷的信任,清廷又賞以太子太保頭銜,賞雙眼花翎,賜為一等侯爵,子孫相襲,代代不絕。至此,曾國藩榮寵一時,光宗耀祖。

在金陵攻克后,朝廷確實對曾國藩有了防范之心,倘若曾國藩沒改變自己的性格,仍按照以前的性格辦事,會落個年羹堯一樣的下場。因此說,曾國藩的確因方圓性格而成功成為今人推崇的對象。

曾國藩是一位復(fù)雜而且具備多元影響的人物。對他褒獎的人把他捧得比天還高;貶斥他的人又把他看得一文不值、不足稱道。曾國藩一生歷盡周折,最終走出湘江大地,成為中興名臣。他得心應(yīng)手地駕馭著各種權(quán)力,深藏不露,隨機應(yīng)變,最終取得了成功。他的成功取決于性格上的剛?cè)岵?

曾國藩性格中的“方圓”,也可理解為“剛?cè)帷保皠偂弊屗拇慰怪迹员O孳姟!皠偂笔窃鴩愿竦谋旧T鴩獎偩毸聲r。水陸兩軍約有萬余人,這時若和太平天國的百萬之師相抗衡,無異是以卵擊石。因此曾國藩為保護他的起家資本,曾四次抗旨朝廷。

如果說“方”即是“剛”,“剛”是曾國藩性格的本色。那“圓”必是“柔”。曾國藩性格中的“柔”倒是錘煉出來的。事實也是如此,如果他一味的剛硬下去,恐怕注定會失敗甚至命喪黃泉。在“方”的基礎(chǔ)上加入“柔”功,其人生就是“方圓人生,剛?cè)峒鏉薄?

曾國藩號滌生,滌生就是要洗滌性格中不好的東西,錘煉出理想性格。曾國藩年輕時性格的確剛而倔強。幾乎到了剛愎自用的地步,但他卻時時在改變這一性格。他在致其弟的信中說道:“吾兄弟欲全其生,亦當(dāng)視惱怒如蝮蛇,去之不可不勇。至囑至囑。”

曾國藩通過不斷的錘煉逐漸改變了自己倔強而近于剛愎的性格,從而使他具備了剛?cè)岵姆綀A性格特征。

自太平軍起事那天,湘軍在當(dāng)時就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攻破天京以后,曾氏兄弟的威望更是如日中天,達于極盛。曾國藩不但頭銜一大堆,且實際上指揮著三十多萬人的湘軍,還節(jié)制著李鴻章麾下的淮軍和左宗棠麾下的楚軍;除直接統(tǒng)治兩江的轄地,即江蘇、安徽、江西三省之外,同時浙江、湖南、湖北、福建、廣東、廣西、四川等省也都在湘軍將領(lǐng)控制之下:湘軍水師游弋于長江,掌握著整個長江水面。滿清王朝的半壁江山掌握在他的手中。在攻陷天京前后,成為曾國藩思想上最緊張的時期。他心里很明白,如何處理好同清政府的關(guān)系,是自己今后命運的關(guān)鍵。而正確認識并擺脫自己目前的這種政治處境,則是他面臨的最迫切的問題。于是,他性格里的百煉鋼轉(zhuǎn)化而成繞指柔,從此曾國藩的性格開始了柔韌的旅程。他令攻克金陵的“首功之臣”。統(tǒng)有五萬嫡系部隊。被清廷斥為“驟勝而驕”的老九曾國荃掛冠歸里。又裁湘軍十二營,同時將赴援江西的江忠源、席寶田兩部一萬余人和鮑超、周寬世兩部兩萬余人均撥給沈葆楨轄制。這樣,曾國荃所部僅剩幾千人了。這三條措施,正中清朝廷的下懷,使清朝廷驟減尾大不掉之憂,因而立即一一批準。在大喜的日子里,不被勝利沖昏頭腦,敏銳地看到了險象,天衣無縫地消除隱憂,這正是曾國藩柔韌性格的體現(xiàn)。從此,曾國藩由剛猛的曾剃頭,一變而為溫厚寬容的圣相,位列三公,權(quán)傾當(dāng)朝,得到了一個漢族官吏前所未有的名利和權(quán)勢。

曾國藩的方圓性格還體現(xiàn)在對待朋友上。他和左宗棠的交往,不能不讓人嘆服。曾國藩為人拙誠,語言遲訥,而左宗棠恃才傲物,語言尖銳,鋒芒畢露。據(jù)說,曾國藩見左宗棠為如夫人洗腳。笑著說:“替如夫人洗足。”左立即諷刺說:“賜同進士出身。”有次,曾幽默地對左說:“季子才高,與吾意見常相左。”把“左季高”二字巧妙地嵌了進去。左也絕不示弱:“藩侯當(dāng)國,問他經(jīng)濟又何曾!”語涉鄙夷。這里曾國藩言語比較溫和,既抓住了左宗棠的個性特點,又指出了彼此的矛盾,但對此不發(fā)表任何議論。而左宗棠的言語,明顯過于尖刻,且盛氣凌人,大有不把曾國藩放在眼里、不可一世之態(tài)。左宗棠識略過人,又好直言不諱。曾國藩第一次兵敗投水未遂時,左宗棠前來探望曾國藩,見他氣如游絲,責(zé)備他說國事并未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何必速死,此乃不義之舉。曾國藩怒目而視,不發(fā)一言。后來,曾國藩在江西端州營中聞父逝世。立即返鄉(xiāng)。左宗棠認為他不待君命,舍軍奔喪,是很不應(yīng)該的,湖南官紳也嘩然應(yīng)和。第二天,曾國藩奉命率師援浙,路過長沙時,登門拜訪。并集“敬勝怠,義勝欲;知其雄,守其雌”十二字為聯(lián),求左宗棠篆書,表示謙仰之意。使兩人一度緊張的關(guān)系趨向緩和。如果不是曾國藩采取以德報怨的態(tài)度,用柔和的心態(tài)包容剛硬耿直的左宗棠,大清歷史上的兩位儒將,勢必會交惡相爭。影響大清江山的穩(wěn)固。

特別能顯示出曾國藩寬柔性格的,是咸豐十年對左宗棠的舉薦。當(dāng)時左宗棠因性格耿直,口無遮攔,遭人彈劾,處境艱難。左宗棠來曾國藩處暫避鋒芒,曾國藩熱情地接待了他,并連日與他商談。曾國藩上奏說:“左宗棠剛強英明,吃苦耐勞,通曉軍機。當(dāng)現(xiàn)在正需用人之際,或飭令他為湖南團防,或選拔做藩司臬司等官,讓他管理地方,使能安心任事,定能感激涕零,報效朝廷,有益于時局。”曾國藩在左宗棠極其潦倒的時候,伸出了援助之手。同治二年三月十八日,左宗棠被授命任閩浙總督,仍署浙江巡撫,從此與曾國藩平起平坐了。三年之中,左宗棠從一個被人誣告、走投無路的士子,一躍而為疆吏大臣,這樣一日千里的仕途,固然出于他的才能與戰(zhàn)功,而如此保舉,也只有曾國藩才能做到。這件事充分表現(xiàn)了曾國藩性格的寬柔。據(jù)說在西北大營中,一天,左宗棠與幕賓們閑談,他問:“人家說曾左,不說左曾,這是為什么?”沒等大家回答,一個少年搶著說:“曾國藩心目中時刻有左宗棠,而左宗棠的心中從來沒有曾國藩,只此一點,就可以知道天下人為什么說曾左而不說左曾。”此話一出。大家都非常震驚,把目光一齊投向了左宗棠。左宗棠不但沒有發(fā)怒,而且來到少年面前,語調(diào)沉重地說:“先生之言是也。曾公生前,我常輕之,曾公死后,我極重之。”愧疚之情溢于言表。

曾國藩之所以成為所謂的“圣相”,“圣”就“圣”在他是封建道學(xué)的理論家和實踐家。曾國藩極為推崇程朱理學(xué),并且深入研究。提出新的理論,認為做學(xué)問就是為了恢復(fù)人性,就是恢復(fù)天地間的“理”和“氣”,使人這一正氣的凝結(jié)物載以封建道德的靈魂。這一點,與程朱理學(xué)的思想脈絡(luò)是完全一致的,都是維護封建道德的。

曾國藩曾寫過一聯(lián):“養(yǎng)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也是剛?cè)帷⒎綀A兼濟。正是這種性格使他游刃于天地之間。

值得一提的是,曾國藩剛?cè)帷⒎綀A兼濟的個性不是天生的,而是經(jīng)過讀書實踐錘煉而得。正如他自己所說:“人之氣質(zhì)。由于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可以改變。”

胡雪巖:圓而通神的紅頂商人

要經(jīng)商,先做人,功自心成,利從義來。經(jīng)商做人,圓通有術(shù),左右逢源,進退自如,上不得罪于達官貴人,下不失信于平民百姓,中不招妒于同行朋友,行方圓之道,養(yǎng)一團和氣,和中取利。此乃“儒”商。

這一切正是方圓性格之人在經(jīng)商中善于成功的體現(xiàn),方圓性格的人在商場上可謂是如魚得水,不信,胡雪巖就是最好的明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远县| 静乐县| 合阳县| 萨嘎县| 泌阳县| 周宁县| 丰都县| 城固县| 磐安县| 辰溪县| 双峰县| 鲁甸县| 沁水县| 淄博市| 台东县| 崇义县| 兖州市| 广安市| 田林县| 仙桃市| 隆尧县| 白山市| 晋中市| 油尖旺区| 汨罗市| 华宁县| 姚安县| 无棣县| 杨浦区| 祥云县| 湖南省| 大丰市| 黔东| 化隆| 南召县| 平陆县| 茂名市| 樟树市| 临海市| 呼和浩特市| 栖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