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永遠也不要消極地認為什么事是不可能的。首先你要認為你能,然后去嘗試、再嘗試,最后你發現你確實能。所以,把“不可能”從你的字典里去掉,把你心中的這個觀念鏟除掉。談話中不提它,想法中排除它,態度中去掉它,拋棄它,不再為它提供理由,不再為它尋找借口,用“可能”代替它。
12.培養樂觀精神。以樂觀的精神與心態面對一切,一切就都開始樂觀起來了。
13.經常使用自動提示語。積極心態的自動提示語不是固定的,只要能激勵我們積極思考、積極行動的詞語,都可以成為自我提示語。經常使用這種自我激發行動語句,并溶入自己的身心,就可以保持積極心態,抑制消極心態,形成強大的動力,進而達到成功發展的目的。
這些培養積極心態的方法,你可以都試一試。也許你日后的成功發展就得益于這其中的某個方法。
6.依靠自信做好你所希望做好的事
信心能極大地鼓舞一個人的所有其他能力,勇氣則是人的生命中一股極大的力量。我們信心越大,我們享有生命的榮譽、掌握真正力量的日子就離我們越近。
很多人不是因為別人看不起而垂頭喪氣,而是因為自己總是愛貶低自己,所以變得無精打采,毫無斗志。這些人因為缺乏自信而垮了。如果你認為自己滿身缺點和毛病;如果你自認為是一個笨拙的人,是一個總是面臨不幸的人;如果你承認你絕不能取得其他人所能取得的成就,那么,你只會因為自我貶低而失敗。
如果你總是顯出一副狡黠的神色,就好像你撿了他人丟失的東西一樣,那么,你將會被人們視作小人。的確,其他人對我們的評價與我們自身的狀況、成就有很大的關系,而我們不可能擺脫這種關系。
有這樣一位公司負責人,他身為董事長卻總是躡手躡腳地走進董事會議室,就好像是一個無足輕重的人,就好像他完全不勝任董事長的職位。作為董事長的他竟然還感到奇怪,自己為什么只是董事會中一個無足輕重的人,自己為什么在董事會其他成員中威信這么低,自己為什么很少受人尊重。
他沒有意識到他應該好好反思一下。如果他給自己全身都貼滿無能的標簽,如果他像一個無足輕重的人那樣立身、行事、處世,如果他給人的印象是他并不了解自己、相信自己,那他怎么能希望其他人好好地對待他呢?
如果我們對自己的前途有更清醒的認識,如果我們對自己有更大的信心,那么,我們將取得更豐碩的成果。只要我們能更好地了解我們身上的潛力和高貴的一面,那么,我們將會對自己充滿更大的信心。
如果我們以征服者的心態對待人生,我們會留給人們這樣的印象,即我們相信自己將來會有所成就,而且這種信心是堅強有力的,是充滿必勝信念的;如果我們以屈服者的心態面對人生,我們就會以悔恨、自我貶損和逃避他人的心態出現在世人面前。正是這兩種不同的心態造成了世界上人與人之間的差別。
有些人總是哭哭啼啼、畏首畏尾地追隨別人,做人家的跟屁蟲;總是亦步亦趨地去模仿他人,而不敢求助于我們本身的靈魂或思想;其實他們最需要信心——挺起胸來,昂起頭來,學會善待自己,好好評價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做成自己決心從事的任何事業。
今天,在西方一些國家中,工薪階層之所以貧困和缺乏社會地位,大部分原因在于他們有自己低人一等的感覺。他們想當然地認為自己低人一等,而不是以勇敢和獨立的心態站立于人們面前。如果說有一種做法任何明智的雇主都會輕視,那它肯定就是雇員對他的唯命是從、唯唯諾諾、百依百順和卑躬屈膝的討好心態。明智的雇主常常更喜歡他周圍那些能以平等身份接近他的人。他會本能地蔑視那種點頭哈腰、卑躬屈膝和唯唯諾諾的人。他絕不可能去尊重那些自我貶低的雇員。他喜歡那些有骨氣的人、使他覺得具有人格尊嚴的人和渴望獲得尊重的人。
我們應該意識到,我們絕不可能完成自信心所不能承受的事情。
通常,一個人最大的缺陷就是缺乏自信心。
絕大多數人的自信心都不足。許多失敗者如果在年輕時使自信心得到適當的調整和加強,那么他們是完全能夠成為成大事者的。
就拿一個膽怯、害羞、敏感和畏縮的人來說,如果不斷地教導他相信自己,開導他不要陷入自我貶低的泥潭,讓他相信會有光輝燦爛的前途,那么他一定能成為社會有用之才。對他進行不斷的訓練、調教,就可以使他充滿堅定的信心。這種堅定的信心不僅能增加他的勇氣,同樣也能加強他其他方面的能力。
其實,我們的整個生命過程一直都在復制我們心中的理想圖景,一直都在復制我們心中為自己描繪的畫像。沒有哪一個人會超越他的自我評價。如果一個天才相信他會變成一個侏儒,并且一直那么想,那么他就會真的成為一個侏儒。一個人目前的整體能力是不是很強這一點倒不大重要,因為他的自我評估將決定他的努力結果,將決定他是否能取得成大事者。一個對自己信心很強但能力平平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往往比一個具有卓越才能但自信心不足的人所取得的成就要大很多。
低劣、平庸的自我貶低所產生的有效力量遠沒有偉大、崇高的自我評價所產生的有效力量強大。如果你形成了偉大、崇高的自我評價,那么,你身上的所有力量就會緊密團結起來,幫助你實現理想,因為人生總是跟隨你確定的理想走,我們總是朝著人生目標確定的方向走。
一定要對自己有一種高尚而重要的自我評價,一定要相信自己有非同一般的前途。如果你堅持不懈地努力實現越來越高的理想,如果你堅持不懈地努力達到越來越高的要求,那么,由此而產生的精神動力就會幫助你去實現你的理想。
7.把自卑扔得越遠越好
適當的自卑有助于自己奮力追趕別人,縮短與他人之間的差距;但過度的自卑會導致自己走下坡路。因此,每當自卑來襲時,請你保持警惕,隨時將之踢開。
自卑是成事的腐蝕劑,自卑不僅使自己天天生活在失敗的陰影中,甚至影響到一般的交際過程,越來越自卑,使自己越來越敏感;越來越失敗使周遭的人離你越來越遠,最后成了孤家寡人。
自卑首先表現為羞怯,羞怯是自我對欲望的控制。羞怯心理主要是情緒反應,但還有較重的情感成分。羞怯時心跳會加快,呼吸和血液循環也會加快。而人們臉部的毛細血管多,所以,一旦產生羞怯,臉就會紅;不僅如此,心也亂了,腦子也糊涂了,表現在外部為言語遲緩,詞不達意,心慌意亂,舉止失當。
雖然由于羞怯心理所引起的生理反應是短暫的,反應過后生理功能又恢復正常,對健康沒有任何損壞,但這種心理的嚴重后果和反復出現形成惡性循環,會對人際關系的建立和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
這種心理的產生,有人是遺傳因素使然的原發性羞怯心理,而大多數人是從兒童到長大成人的時期形成的,完全來源于社會經驗,是成長過程中受到環境影響的產物。因此害羞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①氣質性害羞。這種人生來性格比較內向、沉靜,說話低聲細氣,見到生人就面紅,甚至常懷有一種膽怯心理。
②認識性害羞。產生的主要原因是過分注意自我,患得患失,生怕自己的言行被人恥笑,說話做事都受別人言行支配。
③挫折性害羞。這種人是由于主客觀原因,連遭挫折,變得膽怯怕生,消極被動。
一般人的羞怯都屬于認識性質的羞怯,是過分注重“自我”造成的。因為患得患失、怕這怕那,總怕說的做的不正確,會被人恥笑,于是謹小慎微,五十分把握的事不敢做,不敢說,不敢冒一點風險,最后落得總讓人支配。怕和別人接觸,怕講話,羞于見人,見人就拘束不自然。他們在交際中多是失敗者。
自卑就是對自己能力品質作出的偏低的評價。這種心理一旦形成,就會影響人際間的交往。自卑的人往往懷疑自己的知識能力,遇事畏縮,特別在碰到權威、名人、長者、上級時,更是如此。這種人缺乏應變開拓能力,不敢表露思想,他們經常想的問題是:我為什么會這么倒霉?把大量的時間花在無謂的思索上,而不是想辦法找出擺脫煩惱的方法。與人交往時總怕被人拒絕,老覺得人家比自己哪一方面都強,長此以往,交際能力真的會變得越來越差。
8.冷靜、沉著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在人生道路上,我們不免會遇到很多棘手的問題和困難,面對不得不去解決的問題,我們的策略是:冷靜點,踏過去就沒事了。
我們在處理問題時,經常會陷入一籌莫展的境地。因為有的時候需要處理的問題很棘手,一時找不出合適的解決辦法。這種時候,如果心悸動不安,只能使腦筋更亂。干脆,先不管它,讓自己冷靜下來,這個時候,你往往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公元一七九九年,當時法國的國力鼎盛。法國皇帝拿破侖一世派遣大將軍馬桑拿,率領精銳部隊共一萬八千入侵略鄰國奧地利。
當時的法國軍隊,橫行于整個歐洲,幾乎可以說是銳不可當。
馬桑拿的部隊,進兵至奧地利邊界一座名叫弗雷其克的小城。弗雷其克沒有正式的軍隊,面對法國大軍,也完全沒有任何準備。
馬桑拿的大軍,在復活節的上午來到弗雷其克城外,駐扎在高地上。將士們耀武揚威地向城內高聲吶喊。
弗雷其克城內的居民聚集在一起,商量該如何投降。在全城的大動亂當中,居民代表們從早上一直開會,到了下午,仍然商議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最后,在會議中,有位長老發言,他說:“今天是復活節,我們從一早上開會直到現在,也得不到任何的結論,完全無能為力。為什么我們不停止討論如何投降?為什么不起來做復活節的禮拜?我建議立即敲響教堂的鐘,召集居民們一起來做禮拜,至于那些法國軍隊,就交給上帝去對付他們吧!”
于是弗雷其克城內的各教堂鐘聲齊鳴,城內居民老老少少都群聚在教堂中,吟唱圣詩慶祝復活節。法國軍隊的統帥馬桑拿將軍,是一位作戰經驗豐富的將領。他聽到弗雷其克城內傳來的鐘聲及詩歌吟唱聲,對他的幕僚群說:“情勢不妙,今天早上我們大軍初到時,城里哭聲連天;而現在他們居然有心情慶祝復活節。根據我的經驗,應該是城里有援軍開到!”
馬桑拿的幕僚們也認為,不論對方的兵力是虛是實,法國部隊孤軍深入敵境,處境著實危險。馬桑拿便下令退兵。
弗雷其克城不費一兵一卒,單靠鐘聲及吟唱圣詩,令法國退兵,一時傳為美談。
在戰場上如此,在人生的道路上亦然。越是處于困境時,越要沉著以對;無謂的慌亂,只會喪失良機。冷靜下來、仔細思考,您將發現解決問題的方式正明明白白地在您的眼前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