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低調是做人的大智慧(5)

事實上,自省修身是個人成長進步的關鍵環節,古今中外的名人都善于采用這種方法使自己走向成功。比如富蘭克林就曾經給自己制訂了自省的內容,包括:食不過飽,避免無益的聊天,每件東西放在一定位置,要做的事情堅持不懈,不欺騙人,不做不利于人的事情,避免極端,效仿蘇格拉底等。這對他后來的成功發揮了巨大作用。總經理作為影響組織發展的關鍵人物,更要通過檢討自己完善自我,求得進步,進而提升組織發展空間。

領導者作為企業的帶頭人和管理者,往往需要建立自己的權威和信用,所以永遠保持“正確”的決策和言行就成為領導者努力的方向之一。與之相對應,在出現錯誤的行為時,領導者可能會本能地采取掩飾措施、害怕承認過失!在此,學會坦誠地檢討自己,是每個總經理需要跨越的一道檻。

卓越領導的智慧:總經理必須主動適應管理實踐,才能達到預期目的,實現發展目標。這就需要在日常管理事務中坦誠檢討自己,從而求得進步。

勇敢面對錯誤

在巨海品牌課程《總裁三項修煉》高級研修班中,我分享到:“一個卓越的領導者要懂得承擔,因為只有承擔了才會成長。”不肯承認錯誤只是人性的本能。做錯事后,所有的人都不愿意承認錯誤,不僅如此,我們還費盡心思,尋找各種各樣的說辭來為自己的錯誤開脫。但是,作為一個管理者,你卻必須改變這種習慣,因為你越能承認錯誤,成功的可能性愈大。

低調者清楚地認識到,每一個人都會犯錯誤,所以他不會害怕承認自己的錯誤,他知道,自己永遠無法擺脫錯誤,因為人人都會犯錯,但是,問題在于大多數人不肯認錯,總喜歡推諉過錯。

喜歡唱高調的人常常不愿意承認錯誤,認為承認錯誤是有弱點的象征,承認錯誤會使他們覺得很難堪。他們擔心會在下屬、同事以及老板的眼中喪失信用;他們害怕會因此而影響晉升,沒有成績;他們害怕他人會揭露其錯誤,而使他出洋相。所以,喜歡唱高調的人會不知不覺地掩飾錯誤,而且希望沒有人會發覺。如果有人指控他們做錯了事,他們會死不承認。

其實,在掩飾錯誤的時候,這些人錯過了真正能夠改進的機會。對于管理者來說,這種毛病可能是致命的。因為你看不到自己錯誤的原因,你越推諉責任,就越難以改正自己的失誤,改正錯誤的前提就是首先承認你的錯誤。只有這樣,你才能從錯誤中獲取力量。所有優秀的管理者都敢于承認錯誤。

邁克爾·戴爾憑借直銷方式在個人計算機行業掀起了一場革命,借助這一模式,戴爾公司不但保持了經營上的低成本,而且創造了極高的顧客滿意度。盡管該模式始創于很多年前,但戴爾至今仍然遙遙領先于競爭對手。但是,戴爾對員工講話時從不裝腔作勢,員工可以對任何問題提出質詢,甚至責難老板。戴爾認為,管理人員必須勇敢地承認錯誤,坦然面對錯誤,戴爾的原則就是:不找借口,承認錯誤。

有些管理者性格比較暴躁,不大喜歡聽取別人的意見。這時如果有人向他們提出批評,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去反駁。其實,當時反駁并不能使問題得到解決,相反,可能還會使矛盾激化。當對方提出批評意見時,管理者應該認真地傾聽,即使有些觀點自己并不贊同,也應該讓批評者講完自己的道理。另外,管理者應該很坦誠地面對批評者,表現出很愿意接受批評的態度。

一個人可以犯錯誤,但是不應該為自己的錯誤找托辭來回避責任,這樣容易使人養成很壞的習慣。因為一個找托辭逃避責任的人,肯定不會改正他的錯誤,他不會從自己的錯誤中得到任何收獲,他不會去仔細分析自己的錯誤,因為他根本就不愿意承認。如果連分析錯誤的勇氣都沒有,他怎么可能改正錯誤呢?

對于管理者來說,這種敢于承認錯誤的態度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你的錯誤會影響很多人,你的錯誤也容易被很多人所發現。其實,承認自己的錯誤并不一定就是壞事情,它不會影響你的權威,不會讓你的下屬看不起你,相反,你的下屬會更加尊敬你,因為你承擔了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因為你有勇氣。同時,你承認自己的錯誤,使員工和你更加親近,因為他們會形成一種印象:你和他們是親密的朋友,所以你不在乎暴露自己的缺點。

對于低調的管理者來說,他總是能虛心地承認自己的短處,而不是靠夸張來掩飾自己的錯誤。當他犯錯誤的時候,他會勇敢地對員工說:“我錯了!”

卓越領導的智慧:在掩飾錯誤的時候,這些人錯過了真正能夠改進的機會。對于管理者來說,這種毛病可能是致命的。因為你看不到自己錯誤的原因,你越推諉責任,就越難以改正自己的失誤,改正錯誤的前提就是首先承認你的錯誤。

任何人都不喜歡被否定

什么樣的領導者能贏得部屬的心?什么樣的領導者能讓部屬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從下面的故事中我們或許得到某些啟發,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有一次,松下幸之助在一家餐廳招待客人,一行6個人都點了牛排。等6個人都吃完主餐,松下讓助理去請烹調牛排的主廚過來,他還特別強調:“不要找經理,找主廚。”助理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心想一會兒的場面可能會很尷尬。

主廚來時很緊張,因為他知道請自已的客人來頭很大。“是不是有什么問題?”主廚緊張地問。“烹調牛排,對你已不成問題,”松下說,“但是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于廚藝,牛排真的很好吃,但我已經80歲了,胃口大不如前。”

主廚與其他的5位用餐者困惑得面面相覷,大家過了好一會兒才明白怎么一回事。“我想當面和你談,是因為我擔心,你看到吃了一半的牛排送回廚房,心里會難過。”松下溫和地說道。

如果你是那位主廚,聽到松下先生的如此說明,會有什么感受?是不是覺得備受尊重?客人在旁聽見松下如此說,更佩服松下的人格并更喜歡與他做生意。

又有一次,松下對一位部門經理說:“我個人要做很多決定,并要批準他人的很多決定。實際上只有40%的決策是我真正認同的,余下的60%是我有所保留的,或我覺得過得去的。”

經理覺得很驚訝,假使松下不同意的事,大可一口否決就行了。

“你不可以對任何事都說不,對于那些你認為算是過得去的計劃,你大可在實行過程中指導他們,使他們重新回到你所預期的軌跡。我想一個領導人有時應該接受他不喜歡的事,因為任何人都不喜歡被否定。”

松下的領導風格以罵人出名,但是也以最會栽培人才而出名,這兩個不同的形象,就是透過真誠與關懷而整合在一起的。學會贊美別人,而不是去否定別人,是衡量一位管理者是否具備成功潛質的重要標準之一。

如何贏得部屬的心是每個企業家和經理人必須面對的課題,尊重每個人是公司領導的第一原則。是的,沒有人喜歡被否定,與其直接否定不如在他們行動的過程中指導他們,給他們真誠的幫助。要知道,每個人都存在著優點和缺點、長處和短處,我們要把目光關注在那些長處和優點上,而不是總盯著別人的缺點和弱點。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懂得從對方的角度和立場考慮問題,用愛心寬容別人,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尊敬和支持。所以,在與人相處的時候,我們要注意給他人肯定的回答,而不是一味地進行否定,這是雙方建立融洽關系的一個重要原則。

卓越領導的智慧:學會贊美別人,而不是去否定別人,是衡量一位管理者是否具備成功潛質的重要標準之一。

保持平和的心態

管理者的最佳心態是中正平和,《禮記·中庸》中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一個心態煩躁、紊亂的人是無法正確而合理地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

有一個學僧到法堂請示禪師道:“禪師!我常常打坐,時時念經,早起早睡,心無雜念。在您座下沒有一個人比我更用功了,為什么就是無法開悟?”

禪師拿了一個葫蘆、一把粗鹽,交給學僧說道:“你拿著這個葫蘆,先裝滿水,再把這把粗鹽溶化進去,這樣子你就可以開悟了!”

學僧一切照辦,過不多久,跑回來說道:“葫蘆太小,鹽塊太多了。我裝進鹽去怎么攪都化不了。我還是無法開悟。”

禪師拿起葫蘆倒掉了一些水,只搖幾下,鹽塊就溶化了。禪師慈祥地說道:“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顆平常心,就如同裝滿水的葫蘆,搖不動,攪不得,如何化鹽,又如何開悟?”

學僧:“難道不用功可以開悟嗎?”

禪師:“修行如彈琴,弦太緊會斷,弦太松彈不出聲音,中道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學僧終于恍然大悟:時時刻刻急于開悟的人是永遠無法開悟的。

這個禪故事的寓意,就是告訴我們:管理如同琴弦,不能太嚴,也不能太松。但深層次的理解是:管理者心態的“緊”與“松”要達到平衡、平和的狀態。能做到這點的人就能內智外明、筋勁骨強、聲清色悅、儀正容直。

一個人的品行好,就是因為具有平淡中和的修養。

水因無味才能包含百味,頭腦空若無物才能容納各種觀點,聽取各種意見。大道至簡,大智若愚,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中正平和為什么是管理者的最高思想境界呢?這是由自然大道中和無極的特點決定的。作為個體的人的品德只有以中為度才能與自然大道協調統一。

《三國演義》里有這樣一個故事,劉備派龐統到耒陽縣管理事務,由于沒有得到重用,所以龐統故意拖延,降低工作效率。恰巧張飛到耒陽縣巡視,當他得知龐統不理政事的消息后勃然大怒,立刻命人逮捕龐統。后來經過孫乾的勸阻,張飛才平靜下來,決定考察其中的緣由。接著,龐統開始處理多日積攢下來的事務,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到了令各方滿意。張飛終于認識到龐統的才華,并向劉備說明了原委。后來,龐統得到重用,在攻取西川的過程中立下了很大功勞。

張飛不能保持一顆平常心,所以脾氣暴躁,差點釀成大錯。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擁有平和的心態是為人通達、妥善處理各種事務的基本要求。

所以古人很早就倡導要在寧靜中思考問題,從而透過表象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一位人力資源經理曾經說過:“企業即使任用那些處世謹慎、無所作為的員工,也要盡量避免任用那些頭腦簡單、做事沖動的人。因為后者缺乏平和的心態,遇到事情的時候經常不考慮后果,作出一些過火的舉動,對組織發展造成極大的傷害。”

因此,無論取得成功,還是身處逆境,總經理都要擺正心態;在生活中,我們既要有積極向前的斗志,又要有坦然面對結果的勇氣,學會以公正平和的心態對待下屬,真正做到贏得起、輸得起,得意不忘形、失意不落魄,越挫越勇。

英國作家薩克雷曾經說過:“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如果我們心情豁達、樂觀,我們就能夠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即使在漆黑的夜晚,我們也知道星星仍在閃爍。”保持平和的心態,管理工作會輕松很多。

具有中和品質的管理者,心性平淡,為人處事沉雄穩重,不張揚卻讓人信任,有王者之氣而無霸氣。他們胸懷寬廣博大,心性平和真淡,能夠協調團結各種人才為我所用,其豐富的人格魅力會讓部屬樂于為他效力,這就是超級管理者。

個性強的管理者,盡管也有膽識和才干,但也鋒芒畢露,氣量胸襟遠不如中和之人。缺少了容忍,就易與其他有才識的人發生沖突,沒有一點回旋的余地,會使人際關系緊張,只能惹來屬下的埋怨。

持有中正平和心態的管理者知道何時順情理,何時順事理,該理智時理智,該動情時動情。平時不聲不響,卻能四平八穩地處理好四面八方的關系,有王者之氣卻無霸厲之氣。他們一旦發威,如同草原跑馬,順水飛舟;好比虎嘯山林,龍吟四海,使得百獸歸順,萬物降服。這不正是管理者夢寐以求的管理局面嗎?

卓越領導的智慧:無論取得成功,還是身處逆境,總經理都要擺正心態;在生活中,我們既要有積極向前的斗志,又要有坦然面對結果的勇氣,學會以公正平和的心態對待下屬,真正做到贏得起、輸得起,得意不忘形、失意不落魄,越挫越勇。

說話要照顧到他人的面子

有個笑話,說一個人請客吃飯,第一次仆人問他:“客人中只有一人沒到,可以開席了嗎?”他說:“唉,該來的沒來。”過了一會兒,仆人又問:“客人都到齊了,可以開席嗎?”他回答說:“唉,不該來的都來了。”結果,所有客人都被得罪。雖然是個笑話,可也反映出會講話有多重要!講好了,滿堂喝彩;講差了,對自己的職場形象影響則很是負面。

孔子曾說,陪君子說話容易有三種失誤:還沒輪到自己說話卻搶先說了,這叫急躁;輪到自己說了卻不說,這叫陰隱;不會察言觀色而說話,這叫瞎子。

孔子的教誨的確值得我們好好領悟和學習,他所指出的三個毛病是我們一般人在溝通時最容易出現的毛病。第一個毛病是急躁而愛出風頭,沒有耐心聽人說話的涵養,在交際場上,這一點尤其致命;第二個毛病是陰隱,該說話的時候不說,給人以城府很深,很陰險的感覺,這種人容易失去朋友;第三個毛病是不長眼睛,說話不看人家的反應,只顧自己說得痛快,這類人說話不看時機,常常把事辦砸,得罪了人自己還不知道。這三種毛病都是沒有智慧的表現,非常不利于人際間的溝通,企業管理者不妨學習下孔子有關如何“說話”的教誨。

一個優秀的領導者講話應該是周到的,說出的話能讓在場的每個人都有面子。如果是很多人在一起的時候,不能只照顧幾個人而冷落其他人。被冷落的人會因此覺得沒面子,從而引起情緒上的不滿,故意制造很多的問題。

不但增加溝通的困難,還會產生難以預料的不良后果。

《紅樓夢》中的王熙鳳是一個高明的領導者,什么樣的話從她嘴中說出來都讓人覺得舒服。她在初次見到林黛玉的時候,夸獎道:“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是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林黛玉遠來是客,夸獎她是應該的,但是當時迎春姐妹都在場,如果只是夸獎林黛玉一個人的話,恐怕她們會覺得不愉快,所以王熙鳳就圓滑地說了這么一句“竟是個嫡親的孫女”,在夸獎林黛玉的同時,又肯定了迎春姐妹,使大家都覺得很有面子。

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作為一個管理者、領導者,你在兩個上級領導面前只稱贊其中的一個領導精明能干時,就會因此招致另一個領導的不悅,他會有想法——這里只有他精明?難道我是笨蛋?同理,若你在辦公室當眾稱贊某位同事工作勤奮,業績突出,則可能引起其他同事的不滿。這些道理聽起來簡單,這些行為看起來低級、幼稚,但是卻是人性的弱點,是每個人都會做出的行為。因此,說話前多思考,找對時機尤為重要。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功力還沒有達到,那么不妨將贊美的話放到私下的場合來說,這是一個萬無一失的方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集贤县| 余庆县| 和硕县| 环江| 昭平县| 仙居县| 思南县| 故城县| 衡阳县| 开鲁县| 耒阳市| 旬邑县| 嘉义县| 天长市| 日土县| 开封市| 敦煌市| 江西省| 荔浦县| 昭苏县| 祥云县| 镇原县| 仁化县| 阳城县| 法库县| 铁岭县| 长汀县| 阳原县| 江达县| 乐都县| 罗定市| 剑阁县| 吉首市| 建阳市| 临朐县| 突泉县| 松滋市| 滨州市| 贡嘎县| 朔州市| 信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