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比說服更有效,也是更為簡單易行的一種方法。成功學家卡耐基說:“在生意場上,做一名好聽眾遠比自己夸夸其談有用得多。如果你對客戶的話感興趣,并且有急切想聽下去的愿望,那么訂單通常會不請自到。”
而學者查爾斯·伊里特也同樣認同“傾聽”是商業會談之所以成功的秘密,他認為:“成功的商業性會談,并沒有什么神秘,專心地注意那個對你說話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墨頓在新澤西州紐瓦克市的一家百貨公司買了一套西裝,結果這套西裝令他很不滿意,上衣褪色,弄臟了他的襯衫領子。他把西裝送回店里,找到了當初賣給他的那位店員,他試著把情形說出來,但被店員打斷了:“這種西裝我們賣了好幾件,你是第一個抱怨的人。”他的語調更是咄咄逼人,第二位店員也插嘴進來:“所有深色的西裝,開始是會褪點顏色,這種價錢的西裝都是如此。”
墨頓先生火大了。這時,服裝部的經理來了,他從頭到尾地聽墨頓把事情敘述一遍,沒有說一句話。然后,他很干脆地說:“你要我怎么處理這套西裝呢?我完全照你的意思做。”他提議墨頓再穿一個星期看看:“如果那時候你還不滿意,再帶來,我們再換一套你滿意的。很抱歉,給你帶來這么多麻煩。”
墨頓滿意地走出那家商店。那套西裝穿了一個星期后,沒有什么問題發生,于是他對那家百貨店的信心,又全部恢復過來了。
那位經理是合格的服務部主管,至于他的兩名下屬,他們將永遠只能當個店員而已。
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們懂得傾聽的技巧,這是人際溝通中非常重要的步驟。傾聽的目的在于體驗對方的感受,讓自己對對方的感覺“感同身受”,如果僅僅是為了迎合對方而傾聽,那么溝通同樣是沒有效果的。要知道,很多時候對方需要的只是一個傾聽者,一個理解者,只要你做到了,那么你就成功了。
這是一位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員Selina受理的一個投訴,也是一個反面的教材。當然,事情開始的原因只是因為一點誤會造成的小事,旅客認為乘務員服務態度不好,為此向公司投訴。
Selina在接到該顧客的書面投訴后給她致電,代表公司對旅途中給她帶來的不愉快表示歉意。電話接通后,Selina馬上報出自己的公司名稱、姓名和職務,這位女士的反應十分敏捷,有著極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她開始敘述事件的整個過程及其對乘務員的不滿,在她說話停頓后,Selina就開始道歉,盡力解釋乘務員確實有一些特殊原因導致服務不到位,但是Selina說了很長一段話后,對方既沒有聲音也沒有回應。終于,在她解釋完之后,對方冷冰冰地回應說“我對你的工作很不滿意”,而后掛斷了電話。
事后,Selina反復琢磨自己道歉的話語,發現了問題的所在——在這位女士重復飛機上的不愉快遭遇時,自己認真傾聽,不再解釋,適時給予附和以表示體諒和贊同,這些做的都沒有錯,錯就錯在這位女士的本意只是想發泄一下心中的不滿,并且希望這種態度獲得公司的體諒和認可。但是,在電話交流中,Selina根本看不到對方的表情,因此做了過多的解釋。其實,乘客是希望自己能夠發泄并且獲得他人認可,后來卻變成要傾聽她的解釋,Selina使用了一些“航空規定”之類的話,乘客當然找不到她的錯誤,因此憤怒升級并且對Selina不滿。
于是,第二次再給該旅客打電話時,Selina很好地吸取了教訓,控制住自己不再解釋,只是耐心地傾聽,以一個乘客的角度去體諒她所遇到的不愉快,終于使問題獲得圓滿解決。
學會傾聽不僅適用于與客戶的交談,在與任何人的交流過程中都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原則。對于管理者而言,一個在人群中滔滔不絕的領導或許能夠贏得大家的尊敬和欽佩,但是一個懂得傾聽并善于鼓勵別人的領導卻更容易得到下屬的好感和信任。惠普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的大衛·帕卡德發明的所謂“惠普之道”,其所要求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他的經理與管理者們:先去傾聽,然后去理解。這些都說明了傾聽對于溝通的重要性。在管理者的工作中,傾聽也已經成為獲得初始位置、管理能力、工作出色、事業成功的必備技能之一。
卓越領導的智慧:對于管理者而言,一個在人群中滔滔不絕的領導或許能夠贏得大家的尊敬和欽佩,但是一個懂得傾聽并善于鼓勵別人的領導卻更容易得到下屬的好感和信任。
贊揚是有效的激勵方式
國內外的實踐經驗和相關研究都已經表明,贊揚是最好的激勵方式之一。領導的贊美就是對下屬的肯定,意味著下屬是出色的,并激發下屬的工作激情和活力。如果領導者能夠充分地運用贊揚來表達自己對下屬的關心和信任,就能有效地提高下屬的工作效率,并引導下屬走向成功。
在巨海品牌課程《總裁三項修煉》高級研修班中談到總裁公眾演說時,我分享到:“只要講話,就要學會贊美。想要贊美人時,高聲表達;想要批評人時,緊咬舌根。領導者,就是贊美的高手”。
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有個10歲的男孩,一直渴望能成為歌唱家。但是他的第一個老師卻澆他的冷水。“你還是放棄吧,”那位老師說道,“你的音質不好,聽起來像是風吹在百葉窗上一樣。”
但是男孩的母親卻不這么想,她是個貧窮的鄉下農婦,常常摟著男孩并贊美他的歌聲。她知道男孩會唱歌,也一定能繼續改進。于是這位母親省下每一文錢讓男孩去學唱歌,男孩在母親持續的鼓勵和贊美之下,終于成了一代有名的歌劇演唱者。這個男孩就是歌王卡羅素。
19世紀初,英國倫敦也有個年輕人,滿懷大志想成為一個作家。但事事顯得極不順利。他的父親因為不能償還欠款被判入獄,而這個年輕人只受過不到4年的正規學校教育。不僅如此,他還常常飽嘗饑餓的痛楚。后來,他在一處破舊工廠倉庫,找到一份粘貼標簽的工作,晚上則與另兩名貧民窟的男孩睡在一處陰暗的小閣樓里。
他對自己的寫作能力實在沒有信心,每次都到三更半夜才偷偷溜出去把稿子投進郵筒里,因為他怕別人知道了會取笑他。他寫了又寫,但沒有一篇被采用。他永遠忘不了這難忘的一天,他的作品被采用了。雖然,他并沒有收到一文稿費,但那名編者寫了一封信稱贊他。年輕人因這突如其來的認可而顯得十分激動,他漫無目的地在街頭游走,淚水滾落面頰。
這次投稿所得到的稱贊和認可,使年輕人的生命整個改變了。假如不是那位編者的鼓勵,他很可能終其一生在那間破舊的工廠里粘貼標簽。這個年輕人就是英國著名作家查理斯·狄更斯。
還有一個故事,一個倫敦男孩在一家雜貨店當店員,他早上5點鐘就得起床,然后清理店面,接下來就是奴隸般地忙碌14個小時以上。每天都是如此,男孩十分厭惡這樣的苦差事。兩年之后,他實在忍不住了,便在某天清晨,連早飯都不吃,徒步行走了15里路來到母親打雜的地方向母親訴苦。
那樣的生活幾乎使他發狂,他向母親哀求、哭訴、發誓若送他回去便要自殺等等。接著,他寫了一封信給以前的老師,把自己的慘況告訴了他。而那位老師也回了他一封信,不但加以慰勉,而且認為他的聰明才智應該配得更好的工作,于是便請他到學校去任教。
這封稱贊的信徹底改變了男孩的一生,也影響了英國文學的歷史。此后,這個男孩勤于寫作,所發表的作品都十分轟動,并因此成了百萬富翁。
他就是H·G·威爾斯。
這就是贊美的力量,不僅幫助了他人走向成功,也使得自身得以升華。
也許你不是千里馬,但是你卻可以做一個識才的伯樂。因為你具備激勵他人走向成功的潛質——贊美,因為在贊美聲中,他人的能力得到開發和提升,有什么比這更美妙的嗎?
在我們生活中,很多家長都喜歡用批評教育的方式來管教孩子,但事實上,許多案例證明,這種溝通方式不但沒有使孩子的行為變好,反而還變壞了一些。也許家長并沒有意識到自身的問題,還變本加厲,如此惡性循環便開始了。
住在北卡州的約翰·林杰堡,就用這個原則改變了孩子的行為,他如此報告:“我們決定以稱贊取代嘮叨或責罵。但想這樣做并不容易,因為孩子們所作所為幾乎都是負面的,我們實在很難找出什么事來加以贊美。在前一兩天,我們盡可能找些事來稱贊他們,果然,有些令人討厭的行為停止了。
接著,某些常犯的過錯也逐漸消失不見了。沒多久,他們開始修正自己的行為,照著我們的意思去做了。
“這些改變真讓我們吃驚,不敢相信。當然,每個階段都不是持續很久,但一般說來,比起以前已大有改善了。”
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被認定、贊賞,而且盡其所能去爭取。但是,沒有人會喜歡毫無誠意的贊美,沒有人喜歡阿諛。也只有真誠的贊美才能起到如此巨大的效用,才能真正地去改變一個人。
這不是夸大其辭,美國最杰出的心理學家和哲學家威廉·詹姆斯說:
“拿我們所具有的本質相比,我們只不過清醒了一半。我們只運用了身體上和精神上的一小部分資源,未開發的地方還很多。我們有許多能力都被習慣性地糟蹋掉了。”我們每個人都有許多有待開發的潛力,而贊美則是開發別人潛力的能力。
作為一個聰明的領導者,應該意識到,下屬是一個擁有創造力的群體,是團隊中最寶貴的資源和財富。因此,贏得下屬的信任、擁戴和尊重是一個好上司必須具備的素質和工作方式。經常給下屬以贊揚,下屬就會用加倍熱情的工作來回報。
卓越領導的智慧:如果領導者能夠充分地運用贊揚來表達自己對下屬的關心和信任,就能有效地提高下屬的工作效率,并引導下屬走向成功。
迂回前進,曲折說服
中國人非常注重面子,“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做老板的更愛面子。因此,要想在公司里有一個光明的前途,就一定要重視這個“面子工程”,時刻給足上司面子,千萬不要當眾揭穿上司的短處。只有巧妙地、不露聲色地給足上司面子,他自會感激你,重用你,視你為知心人。
當發現自己的上司犯了錯誤的時候,你要盡量裝作不知道,事后盡量去彌補。有些人卻直言快語,肚子里放不住幾句話,發現領導的疏漏就沉不住氣。
在一家單位的年終總結大會上,總經理在發表講話時出現了一點差錯,他說:“今年本公司的合作單位進一步擴充,到現在已發展到了46家。”話音未落,臺下就有一個身影騰地一下站了起來,沖著臺上正講的眉飛色舞的主任高聲糾正道:“我想你講錯了,那是年初的數字,現在已達到65家了。”全場嘩然,總經理也被他的一番話羞得面紅耳赤,表情非常尷尬。
這名下屬的錯誤就在于太過于賣弄自己,要知道,上司代表的就是權威,若不慎做錯了決定或講錯了什么話,下屬直接給予指正,無疑就是在向他的權威發起挑戰。這種做法會讓上司感覺很沒面子,相信就是一個寬宏大量的老板也是無法接受這種做法的。
相比較,聰明的人既會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適時地指正上司的錯誤,又不露聲色地照顧到上司的面子,這種人往往會受到老板的器重和感激。
林大偉是一家銷售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部長,因為他工作努力,和員工關系又好,受到老板的賞識。不久前,公司的效益不佳,老板就有意縮減一下公司的支出。他決定裁減新員工的培訓費用,并且在幾次會議上也透露了這樣的想法,希望征求大家的意見。
新員工的崗前培訓一直都是林大偉所在的人力資源部負責的,因此他有著和別人不一樣的想法。對于老板的這種想法,他并不是很贊同,他認為員工的培訓就如同新兵上戰場前的演練一樣,作為一家銷售公司,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抽掉這個環節,從公司的長遠發展來看是非常不利的。雖然老板有意節約公司的開支,但是這一項卻是絕對不能省的。
但是林大偉知道自己的老板是一個非常愛面子的人,而且脾氣也非常的大,他很少能聽得進下屬們的意見,在他看來員工否定公司高層的意見就是對高層的不尊重,是否定高層的決策能力。所以,這次老板征詢大家的意見,很多人都決定三緘其口,不表態,即使他們有不同的意見也不想捅破這個“馬蜂窩”。
下班后,林大偉找到了老板常去的健身房,假裝“偶遇”到老板,和老板找個話題閑聊起來。沒談多久,老板果然提到了裁減新員工培訓費用的事,并希望他整理一套方案出來。
林大偉覺得時機已經到了,就用開玩笑的語氣說:“新員工做業務正如年輕人談戀愛一樣,不管有錢沒錢,總得有個過程。吃吃飯、看看電影、送送花,循序漸進的來。要是一見面就直奔主題,那只能是一夜情,成不了夫妻。”
老板聽到他的話笑了,明白了他的意思。林大偉看到老板的心情不錯,又詳細地介紹了一下幾個競爭對手的情況,重點強調他們是如何重視培訓的,借此便把話題扯開了。沒有多久,老板就宣布取消了裁減新員工培訓費用的計劃。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現實生活中,人們通常是不會喜歡喝苦口良藥,聽逆耳的忠言的。林大偉就是運用了迂回戰術說服了上司,既沒有違背自己的宗旨和原則,又照顧到了上司的面子,是一種雙贏的結果,而且透露出管理人的智慧,得到領導的接納和欣賞。
有人認為,面對老板的這種做法,保持沉默、保持認同就是最好的方法。但是,是不恰當的一種做法。因為你的認同并不表示你是在贊美老板,是在給老板面子。你的沉默反而讓老板覺得你無能,只有善于表現自己,又有技巧地表現自己的人才會得到老板的賞識。林大偉的成功與其說是懂得說話的藝術,不如說他是給足了上司的面子。公司的發展就是需要有不同的意見,有好的建議。但是,如果在提出自己的觀點時否決了老板的觀點,那只能惹惱他,把局面弄僵,結果也只是自找沒趣、碰一鼻子灰而已。但是用迂回的方式來提出自己的觀點,就會讓老板感覺到員工的尊重,同時也讓老板知道他們的大方向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公司的發展著想,只是在具體問題的看法上不一樣而已。如此一來,就會在輕松的氣氛中進行溝通,效果也自然會更好。
上司始終是上司,是站在你前面沖鋒的人。也許上司不是一位能力出眾的人,卻是關系你前途命運的人,沒有上司的提拔和栽培你的發展勢必會受到阻礙,你的觀點和才華也得不到施展,身為管理者的你有為上司負責的義務。只有給足上司的面子,搞好與上司的關系才能鋪平你的職場之路。所以,懂得適時放棄無用的爭辯,學會以退為進,采取迂回、曲折的方式反而會成為解決問題的捷徑。
卓越領導的智慧:懂得適時放棄無用的爭辯,學會以退為進,采取迂回、曲折的方式反而會成為解決問題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