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分析報告擇要概覽(3)
- 中情局絕密檔案之希特勒性格分析報告
- (美)穆雷
- 4540字
- 2015-05-11 14:33:37
二、對希特勒行為的預測
將來不論有其他什么事情發生,我們都可以充滿信心地預測,希特勒的神經癥發作階段會越來越頻繁地出現,持續時間也會越來越長,而他有效地發揮領導作用的能力將會下降:責任將會或多或少地落到其他人肩上。實際上,有一些證據證明,從1942年11月起,他的心理力量正在衰退。從那時起,他只有一兩次在公眾面前出現,以便鼓舞和振作他們。除了神經癥癥狀的增加之外,以下情況也可能會發生。
1.希特勒可能會被軍隊指揮官或德國的某個革命派別武力抓捕,并囚禁在某個要塞之中。據我們所知,此人受到廣泛尊崇,且得到嚴密的保護,我們很難想象這種情況會發生。但是,如果它真的發生了,希特勒不可征服的神話將會迎來很不光彩的結局,而他本人最終應該會被送到我們手里。如果希特勒的心理狀況嚴重惡化,總參謀部無疑會變成德國的統治者(參見第5種可能性)。
2.希特勒可能會被某個德國人槍殺。多年以來,希特勒一直擔心自己會有如此結局。如今,他的保護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嚴密。德國人并不太可能想槍擊他們的領袖,這種情況有可能發生,但可能性不大。
3.希特勒可能會安排一個德國人槍殺自己,而且可能會安排一個猶太殺手。這將會為他的英雄神話畫上完美的句號——死在一個信賴的追隨者手中,正如齊格弗里德被哈根從背后刺了一刀,愷撒被布魯特斯刺殺,耶穌基督被猶大背叛。這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使士兵們更加瘋狂,并創造出一個與古代故事同樣模式的傳奇。如果希特勒能夠安排一個像他一樣偏執的猶太人來殺他,那么他雖然會死,卻將很確信他祖國的同胞們將會在暴怒中奮起,殺戮德國還活著的每一個猶太人,因此他可能會試著最后一次肆意滿足自己無窮無盡的復仇欲望。
4.希特勒可能會率領自己的精英部隊出戰,并在作戰過程中戰死。這樣他將會在自己的國民心中以英雄的形象永生。他很有可能會選擇這樣的做法,而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則很不希望事態如此發展。首先,因為他的死亡將會激勵他所有的追隨者以藐視死亡的瘋狂能量苦戰到最后一刻;其次,因為這會確保希特勒永垂不朽,就像帶領雅利安人抵擋布爾什維克主義和斯拉夫人的齊格弗里德那樣,這種形象是希特勒最喜歡的姿態之一。
5.希特勒可能會發瘋。此人已經在偏執型精神分裂癥的邊緣徘徊多年,隨著挫折和失敗不斷增加,他的意志可能會向混亂動蕩的無意識力量屈服。從我們的立場來看,這種情形是有利的,因為即使當局對德國人民隱瞞他的精神狀況,只要謠言開始傳播,人民的士氣就會急劇下降,英雄的傳說將會因這種結果而受到嚴重損害。如果希特勒真的瘋掉,他最終應該會落入同盟國的手中。
6.希特勒可能會自殺。希特勒經常發誓說,如果他的計劃流產,他將會自殺。但如果他真的選擇這種做法,他將會在最后一刻,采用盡可能戲劇化的方式自殺。比如說,在(位于貝希特斯加登的)貝格霍夫背后的山頂上有一座為他建造的堅不可摧的小避難所,他可能會撤到這個避難所中。在那里,他將會獨自等待逮捕他的軍隊到來。然后,作為壯烈的高潮,他將會(1)用炸藥把自己連同整座山一起炸毀;或者(2)把他的居所當作火葬用的木柴高臺,蹈火而死(恰如“諸神的黃昏”);或者(3)用一顆銀質子彈終結自己(如同克里斯托弗大帝那樣);或者(4)從護墻上縱身躍下。這樣的結局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但并非全無可能。
7.希特勒可能會自然死亡。
8.希特勒可能在中立國尋求避難。這不太可能發生,但是也許他的一位副手會對他下藥,用飛機把他帶到瑞士,然后勸他說,他應該留在那里完成他一直計劃要寫的德國民眾的圣經。因為英雄若遺棄了他的人民,他的傳奇會嚴重受損,所以這樣的結果相比于其他的某些可能性來說,是我們更希望看到的。
9.希特勒可能會落入聯合國手中。這可能是最不可能發生但我們最希望發生的結果。
在做出這些預測的過程中,對我們的判斷影響力最大的假定在于:希特勒最關心的是他的傳奇是否能永垂不朽,因此他會盡力自己計劃好自己的死亡,并且依照最英雄主義的、悲劇的、戲劇性的方式死去。第5種可能性(一定程度上地喪失理智)和第6種可能性(戲劇化的自殺),或者第4種可能性(死在戰場前線),從今天看來是最有可能的。
如果可能的話,應當設計宣傳策略來阻止第4種和第6種情況的發生。
三、關于如何對待希特勒的建議
1.德國戰敗之后,如果希特勒被聯合國拘禁
任何一種傳統的懲罰——審判之后處以死刑、終身監禁或者流放,都會為希特勒那戲劇般激動人心的生涯提供一個悲劇的結尾,因而,這將恰好會為希特勒傳奇的復興和永存貢獻一份必須的因素。那么,同盟國應該怎樣破壞故事的悲劇性,從而毀滅這個傳奇呢?下面的計劃提供了一個答案,如果執行得當,這個計劃應當會起作用。
(1)審判納粹領袖,對主犯判處死刑,但對希特勒則聲明其精神失常。
(2)將希特勒交付瘋人院(例如華盛頓特區的圣伊麗莎白精神病院),為他特別建造舒適的居所供居住。讓全世界知道他得到了良好的對待。
(3)指派一組精神科專家和心理學家定期為他做檢查和技能測評。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對他的行為進行有聲錄像。這些錄像將會呈現他痙攣或昏厥發作、發表長篇的抨擊言論、譴責包括德國人民在內的世界上每一個人的情景。
(4)定期向全世界公眾展示這些錄像中的選段,讓人們能夠看到他的精神失常有多么嚴重,而他在例行測評中的表現又是多么平庸。如果能夠持之以恒地以科學的、非戲劇化的方式進行記錄,過一段時間,民眾就會覺得這些影像其實很讓人厭倦,只要過上一年左右的時間,人們就會對希特勒感到無聊厭煩(要相信科學可以破解任何戲劇化的假象)。
(5)希特勒的案例應該作為一個教訓展示給全世界:“這就是一個精神錯亂的狂熱分子試圖統治全世界的下場。”因為這對于其他妄想統治全世界的人來說,將是一個有力的威懾。
(6)對希特勒人格的完整研究對于精神病學來說將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出版一部精心撰寫的關于希特勒人格研究的著作(以通俗的方式出版),不僅能夠震懾潛在的未來希特勒們,對科學來說也是重大的貢獻。
2.從現在起到戰爭結束的這段時間
我們的目的是,或者(1)加快希特勒的心理衰退,使他發瘋;或者(2)阻止他戲劇性、悲劇性地結束自己的生命,以免他成功確保自己傳奇的永垂不朽。
可以用來加快希特勒的精神崩潰的心理學方法有很多種,但在這里我們不會考慮,沒有一種方法能比連續的軍事挫敗更為確定有效。
我們將把考慮的范圍限制在能夠幫助達成這兩個目標的方法之中:(1)阻止希特勒為自己安排一個英雄或殉道者式的死亡,以及(2)讓他相信即使他落入聯合國手中,也不會有礙他傳奇的不朽。
(1)用宣傳攻勢(發傳單,播送短波和長波廣播,發布官方演講,從瑞典、瑞士、土耳其進行地下傳播)淹沒德國(引用赫斯、斯特拉瑟、漢弗斯坦格、勞施寧以及其他在英國和美國的納粹黨人的話),告訴人民希特勒不可信賴,他正在計劃著以自殺的方式背叛他們,將他們交由命運擺布。自殺是他的一種狡猾的把戲,用來保全自己的威信和后世的名聲。他不在乎德國人民,只在乎他自己的榮耀,他跟一個丟下自己的船只、任由船員們溺死的船長一樣卑劣。制作關于希特勒的卡通,描繪他在俄羅斯前線上滑稽地急著送死的樣子(表現出他是因為追求個人榮耀而讓許多高貴的德國人死在戰場,因而感到良心有愧),并將卡通投放到德國。還要制作他安排人槍殺自己,以及其他的關于他自殺的動畫,將這些方法解讀成投機取巧、一個懦夫對自己的人民的背叛、良心朽壞的行為、虛榮的完美典型。警告人民,希特勒只是個假冒的先知,是德國革命的猶大,等等。如果我們在貝希特斯加登投放成百上千的這類傳單、小冊子、飄帶,很可能會有一部分落到希特勒有機會發現的地方。他對嘲弄非常敏感,如果那些卡通做得足夠聰明,能讓自殺看上去非常怯懦、怪誕或荒謬,那它們可能已經足以阻止他自殺。同時,自殺變得可預知時,其驚人的效果也就被破壞了。
(2)用另一系列鋪天蓋地的宣傳告訴德國人民,領導他們進入這場災難性的戰爭的納粹領導人將被處決——所有人,只有希特勒除外。希特勒將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島上,在對自己罪惡的反思中度過余生。寫作時要裝作我們認為這種懲罰是所有懲罰之中最可怕的一種,但實際上,這個想法對希特勒將很有吸引力,因為他非常崇拜拿破侖,并且知道拿破侖在圣赫勒拿島上度過的最后的歲月為他增添了更多的傳奇性。對于希特勒來說,這種懲罰是他能從敵人那里期待的最好的一種了。因此,這種宣傳可能會對他產生積極的吸引力,他可能會想象自己在圣赫勒拿島上描繪風景、撰寫他的新圣經,并且籌劃著三十年后以他的名義開展一場更為浩大的德國革命。
反復且不太明顯地傳達這兩條信息之后,希特勒將會面臨兩種出路之間的沖突選擇:(1)實施自我毀滅,但這種行為可能會被解讀為懦弱的背叛,以及(2)在圣赫勒拿島平靜地度過晚年。他可能會選擇第二種,因而讓盟軍有機會抓到他。只有到那之后,他才會發現,沒有什么圣赫勒拿島在等著他。這種方式是一種詭計,但是為了防止對“超人”希特勒的追思死灰復燃,喚醒將來新一代的罪犯和革命分子,我們的非常之策是合情合理的。
四、關于如何對待德國人的建議
1.加速瓦解德國人對希特勒的信仰
德國人民把他們全部的希望都交付于希特勒,他是他們唯一選中的人,而任何一個代表特定階層的軍事指揮官都無法成為他們所選中的人。希特勒承擔了所有事務的全部指揮責任,他已經變成了他們的良知,因此,讓他們暫時地免受負罪感的困擾。就此,每個德國人的自尊心體系和安全感體系,也都建立在希特勒的天才和成功的基礎上。大部分德國人不會輕易相信希特勒是錯誤的或者有無能之處,他們會盡可能長久地堅持希特勒全知全能的幻覺,因為除了這個幻覺他們一無所有。當他們認清現實時,這種醒悟將會給德國大眾的士氣帶來突然的災難性打擊。
盟軍可以依靠現實事件的不斷推進,帶來德國人民的最終醒悟。但如果我們能用其他辦法加快醒悟的過程,事態發展將會加快,戰爭將能更早結束,所以,盟軍不應該忽視傳言在改變情感和態度上的作用。以下建議可能有一定的價值。
(1)宣傳技術。一種有效的方法是,將最近被俘的德國士兵的姓名、軍銜、所屬軍團信息包括在傳單中打印出來。士兵的父母們非常焦急,想要了解在前線的孩子的最新消息,所以蓋世太保很難阻止他們撿起這些傳單。這類宣傳品可以用類似這樣的方式開頭:前線消息。在西西里投降世界部隊的20,000名德國士兵中,以下這些人因即將前往言論自由、行動自由的美國而高興不已:漢斯·施密特下士、海因里希·維特上尉等等。“你為什么在笑呢?”他們被如此詢問。“因為,”他們答道,“我們要去美國了,而你將要去那個被虛假的先知和蓋世太保統治的國家!”等等。
我們建議前線消息像報紙那樣每周定期發放,這樣德國人就會學著預計和期盼它的出現,因為它包含其他任何渠道都無法獲得的消息。
我們可以把想要告知德國人的信息與德國戰俘的名單混在一起印出。
(2)對希特勒的稱呼。在很多德國人的心目中,“希特勒”這個詞仍然被一層尊敬的情感所包圍,使之保護希特勒本人的形象不受攻擊,因此,我們最好不要(除非偶爾地)用名字來稱呼他。用其他的詞匯來指代他,將會微妙地達到更好的效果:“虛假的先知”或“假冒的彌賽亞”,以后則用更加貶損的詞匯——“業余戰略家”、“撒旦下士”、“世界頭號罪犯”——可能會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