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4 正確的互聯網產品,在正確的時間,正確地做出來

有時候,我們做互聯網產品,會陷入一種百思不得其解的怪圈:我的產品商業模式也蠻符合互聯網行業發展的一些本質和規律的,所選擇的產品定位和市場都很契合,在做產品的過程中也能夠準確把握用戶的需求,但是最終推出的產品市場依然接受度不夠高。這是為什么呢?答案很可能是,沒有滿足:正確的互聯網產品,在正確的時間,正確地做出來。

本節接下來的內容是對互聯網產品的“道”、“法”、“術”的一些補充,這樣可以幫助讀者對“道”、“法”、“術”這一體系的理解和認識更加立體和豐滿。

1.4.1 種下產品成功的基因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將因果顛倒,比如,一棵大樹長出來了,我們才會關注它,說:一棵大樹長出來了。其實,這個大樹長出來了,是“果”,那么“因”是什么?“因”是20年前就種下了大樹的種子。一個偉人50年后成就了偉大的事業,也是“果”,那么“因”是什么?“因”是在之前的這50年中,他在自己的思想、習慣、恒心、毅力等方面種下了偉人的種子。同樣的,一個產品在它開始被規劃的時候,就往往決定了它種下的是成功還是失敗的種子。

所以,產品最后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開始的出發點、產品戰略、產品定位等。如果這些方面做好了,我們就可認為它已經“種下了成功的基因”,后面的產品發展之路相對就會順利很多。

關于如何為產品種下成功的基因,如何通過分析互聯網產品的行業及市場情況并結合企業自身,得出合理的產品戰略及定位,從而得出較好的產品規劃,讓你的互聯網產品贏在起跑線,這些內容我們會在第2章和第3章與讀者一起討論。

1.4.2 做先驅,不做先烈:早起的鳥兒也要選對時機

我們知道,產品成功與否,某種程度上也取決于推出產品的時機,互聯網產品也是一樣。產品擇機早了,雖然是好產品,但是市場還沒培育,用戶不接受;產品推出時機晚了,更沒前途,因為一出生就廝殺于紅海,很可能早早夭折,甚至被其他類型產品所替代。在中國互聯網行業,第一個做搜索的不是百度,第一個做社區的不是人人,第一個做即時通訊的不是騰訊,第一個做微博的不是新浪,這一個接一個消失在互聯網浪潮中的互聯網企業,無一不在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如果你的互聯網產品脫離或者過于超前市場和用戶的真實需求,結果往往是成為不了“先驅”,而是淪落成為教育市場的“先烈”。

那么,究竟提前多少才算合適呢?這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

市場和用戶需求。我們要分析和把握市場需求出現的時間。市場上有這種潛在的用戶需求,這是我們產品提前介入的依據,但若過于超前于市場及用戶需求,或需要等待的時間太長,就會導致產品的提前死亡,或者付出多倍的成本等待市場的到來。無論是哪一種結果,都不是作為產品經理的我們所愿意看到的。

基于自身資源和投入產出比的問題。即企業自身的資源及資金實力、產品經理對于市場用戶發展的預期與市場用戶發展的實際吻合情況等問題。這直接關系到互聯網公司能花多少資源用于培育市場及企業能等多長時間的問題。

所以把握產品的上市時機也是優秀的互聯網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重要素質之一。我們會在第3章與讀者一起探討這一問題。

1.4.3 產品的成功和失敗,是偶然還是必然

很久以前看到過臺灣作家傅佩榮的一句話“人生就是一系列偶然的有意義的聯結”,開始我還不以為然,現在越發覺得這句話是至理名言。說兩件關于我的事情吧。

第一件事是關于我為什么會做互聯網產品經理這個行當的。

我大學學的是經濟學專業,不會編程,以前讀書時看代碼就頭大,我為自己做了很多的職業規劃,比如想去大型外企做銷售、進咨詢公司、去金融行業、去培訓行業等等,總之從來沒想到會進入互聯網行業,但最終卻鬼使神差地做了互聯網行業的產品經理。只因那年我實習的那家公司(非互聯網行業)因為經濟危機的沖擊效益不好,我“被迫”又找了一家公司,就這樣,很偶然地進入了一家互聯網公司,而且至今(如無意外,這輩子應該都吃這碗飯)依然混跡于這個行當。

第二件事是關于我如何遇見我現在的妻子的,這個故事戲劇性且真實。

我一直都有看書的習慣,當然這個不偶然,偶然的是我有段時間經常去星巴克看書(最夸張的時候頻率大概是一周五到六次)。一個星期天下午,我像往常一樣看書,正巧那天人特別多,我端著咖啡找座位,正巧一個五六十歲的阿姨剛要起身,她和她的女兒抱著外孫,我這人很喜歡小孩子,就隨便說了句:這小寶寶好可愛,他幾個月大了?于是我們就隨便聊了起來,以下是我們之間的對話。

阿姨:你有小寶寶嗎?

我:沒有。

阿姨:那你結婚了嗎?

我:沒有。

阿姨:那小伙子,我再問一下,你有女朋友嗎?

我:沒有。

阿姨:你不介意我幫你介紹一個吧?

我笑而不語。

臨走,阿姨向我要了聯系方式,我也半推半就地給了。兩周過去了,我也沒有接到任何相關的消息,也就沒有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兩周后的周末下午,我依然去星巴克去看書。剛坐下,突然背后一個阿姨大聲叫我:“哎,小伙子!”我轉過頭,這不是兩周前遇到的阿姨嗎?阿姨告訴我,我給她的聯系方式,被她女兒不小心弄丟了。所以,她今天特意來星巴克,就想看看我是不是也在。結果真的是這么的巧!于是,后來……

在那之后,當別人和我聊該如何找到另一半時,我都會告訴他(她):去星巴克!說這話時,確實是有幾分認真的。

這個對我們個人和做產品有何啟示呢?人應該不斷努力,不斷接觸新事物、新的朋友,不斷增加你的人生寬度。有的時候,產品也很具有偶然性,原本僵持不下的競爭形勢,戲劇性的風起云涌,瞬息萬變,競爭格局遭到了徹底的顛覆。我們以世紀佳緣為例來說明這一有趣的形勢吧。

2009年以前,相親網站珍愛網、百合網、世紀佳緣和網友天下,呈現“四足鼎立”的局面,任誰也占不到明顯的優勢。然而到了2010年年初,情況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連世紀佳緣自己都意想不到它的用戶數量行業占有率瞬間突破了40%,一舉奠定了領先的競爭優勢。

那么,在2010年年初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呢?其實答案很簡單,2010年是個有趣的年份,在許多相親的人心中,2010是個具有象征意義的一年—80后的人們開始步入30歲,“30而立”啊,這很大程度上會引起“30而未立”的人們的恐慌。而對于很多還沒成家立業的男女網友們來說,網上相親無疑是消除這一恐慌的絕佳途徑。但是,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網友選擇世紀佳緣呢?

這就是我之前說到的,首先,你得是正確的產品(從產品戰略和產品規劃角度來說),那么世紀佳緣為什么是“正確的產品”呢?我之前在1.1.3節中說過,世紀佳緣就是一臺“印鈔機”,擁有很立體的機制體系,用系統化的設計取代“人工介入擇偶雙方”,且平臺對每位用戶的服務質量不會因為用戶數量的激增而受到絲毫影響。這是它區別于其他所有同類競爭產品的最大不同!

雖然當時可能連世紀佳緣都沒有想到自己的規模即將暴漲,但是它的商業模式在所有的同類競爭產品中,是最具有捕捉互聯網產品網絡效應能力(世紀佳緣用戶數量300萬與用戶數量3000萬這兩種情形,使得用戶獲得的收益有明顯差別)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機遇是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之上的。

所以,我認為,以下這段關于互聯網產品的成功與失敗的辯證法是成立的:所有的成功都是偶然,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等諸多因素全對上,需要偶然之中的諸多偶然才行,而失敗卻是必然,因為沒一款產品能夠持久不敗、沒一家企業能夠永遠屹立不倒,總之,“基業無法永青”。而對于我們互聯網產品經理來說,諸多的“偶然”中,是我們可以通過對自身能力不斷的修煉、提升來變為“必然”的,這就是—做正確的產品(“經”)和正確地做產品(“理”)。

至此,本章已經將互聯網產品的“道”、“法”、“術”逐一為大家做了概要介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枝江市| 全椒县| 仙居县| 象州县| 威宁| 枞阳县| 桃源县| 南华县| 攀枝花市| 武清区| 迁安市| 金坛市| 蓬莱市| 临海市| 象山县| 唐山市| 都江堰市| 德庆县| 德州市| 基隆市| 郸城县| 宁夏| 乌恰县| 麻江县| 绍兴市| 兴业县| 容城县| 永修县| 洛扎县| 石屏县| 霍山县| 鲁山县| 嘉义市| 满洲里市| 桑植县| 德庆县| 泰安市| 巧家县| 乌什县| 榆社县| 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