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Spring Cloud Alibaba大型微服務架構項目實戰(上冊)
最新章節:
14.6 微服務架構實戰項目打包和部署的注意事項
本書分為14章。第1~4章主要介紹微服務的基本理論、SpringCloud技術棧和配置基礎開發環境的方法,以及如何構建SpringCloudAlibaba模板項目;第5~13章從服務通信和服務治理兩個重要的概念講起,主要講解如何使用Nacos、Sentinel、Seata、OpenFeign、SpringCloudGateway、SpringCloudLoadBalancer、SpringCloudSleuth、Zipkin等微服務組件,介紹它們的原理和作用,以及如何搭建和整合這些組件并使用它們搭建微服務系統;第14章主要介紹使用這些微服務組件構建的一個大型微服務架構項目,包括它的主要功能模塊、由單體模式到前后端分離模式再到微服務架構模式的開發歷程、微服務項目改造前的拆分思路、微服務架構實戰項目的啟動等注意事項,這個實戰項目詳細的開發步驟會整理在本套書的下冊中。
最新章節
- 14.6 微服務架構實戰項目打包和部署的注意事項
- 14.5 微服務架構實戰項目中接口的參數處理及統一結果響應
- 14.4.4 后臺管理系統的部分功能演示
- 14.4.3 下單流程演示
- 14.4.2 把商品添加至購物車的功能演示
- 14.4.1 商城用戶的注冊與登錄功能演示
上架時間:2024-05-11 17:36:11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 14.6 微服務架構實戰項目打包和部署的注意事項 更新時間:2024-05-11 19:26:28
- 14.5 微服務架構實戰項目中接口的參數處理及統一結果響應
- 14.4.4 后臺管理系統的部分功能演示
- 14.4.3 下單流程演示
- 14.4.2 把商品添加至購物車的功能演示
- 14.4.1 商城用戶的注冊與登錄功能演示
- 14.4 微服務架構實戰項目的功能演示
- 14.3.4 啟動并驗證微服務實例
- 14.3.3 微服務架構實戰項目的目錄結構
- 14.3.2 下載微服務架構實戰項目的項目源碼
- 14.3.1 基礎環境準備及微服務組件安裝和配置
- 14.3 微服務架構實戰項目源碼獲取和項目啟動
- 14.2 由單體版到微服務架構版的拆分思路
- 14.1.3 新蜂商城項目的功能及數據庫設計
- 14.1.2 新蜂商城項目的開源歷程
- 14.1.1 實戰項目簡介
- 14.1 微服務實戰項目詳解
- 第14章 一戰定乾坤:大型微服務架構項目設計與實戰
- 13.5.2 通過Kibana查詢日志
- 13.5.1 微服務架構項目中的日志輸出配置
- 13.5 微服務架構項目實戰將日志輸出至ELK編碼實踐
- 13.4.3 通過Kibana查詢日志
- 13.4.2 配置索引模式
- 13.4.1 配置索引模板
- 13.4 Kibana配置索引模板和索引模式
- 13.3 Spring Boot項目將日志輸出至ELK編碼實踐
- 13.2.2 搭建ELK日志中心
- 13.2.1 日志環境搭建準備
- 13.2 搭建ELK日志中心詳細過程
- 13.1.4 ELK增強版
- 13.1.3 ELK的優勢
- 13.1.2 ELK的工作流程
- 13.1.1 認識ELK
- 13.1 ELK——日志收集、分析和展示的解決方案
- 第13章 運籌帷幄:Elastic Search+Logstash+Kibana日志中心搭建
- 12.3.3 鏈路追蹤效果演示
- 12.3.2 整合Zipkin Client編碼實踐
- 12.3.1 搭建Zipkin Server的詳細過程
- 12.3 搭建Zipkin Server實現鏈路追蹤的可視化管理
- 12.2.3 整合Spring Cloud Sleuth編碼
- 12.2.2 代碼基礎改造
- 12.2.1 基于Spring Cloud Sleuth的鏈路追蹤實現思路
- 12.2 整合Spring Cloud Sleuth編碼實踐
- 12.1.2 Spring Cloud Sleuth簡介
- 12.1.1 什么是鏈路追蹤
- 12.1 服務鏈路追蹤及技術選型
- 第12章 順藤摸瓜:鏈路追蹤解決方案——Spring Cloud Sleuth+Zipkin
- 11.7 內外結合:降級熔斷+流量控制
- 11.6.3 熔斷策略配置及效果演示
- 11.6.2 異常熔斷的基礎編碼
- 11.6.1 熔斷策略簡介
- 11.6 熔斷策略配置實踐
- 11.5.7 規則配置及限流效果展示
- 11.5.6 流控效果之排隊等待
- 11.5.5 流控效果之Warm Up
- 11.5.4 流控效果之快速失敗
- 11.5.3 限流策略之鏈路流控
- 11.5.2 限流策略之關聯流控
- 11.5.1 限流策略之直接流控
- 11.5 限流策略和流控效果
- 11.4.2 規則
- 11.4.1 資源
- 11.4 Sentinel中的基本概念
- 11.3 整合Sentinel客戶端編碼實踐
- 11.2.2 下載與啟動Sentinel控制臺
- 11.2.1 阿里巴巴的流量防衛兵——Sentinel
- 11.2 Sentinel簡介及控制臺安裝
- 11.1.2 服務容錯落地方案:流量控制與降級熔斷
- 11.1.1 為什么要引入服務容錯組件
- 11.1 服務容錯詳解
- 第11章 防患于未然:服務容錯解決方案——Sentinel
- 10.9 Seata(AT模式)分布式事務的處理流程
- 10.8 驗證分布式事務問題及日志分析
- 10.7 Seata中間件的重要概念
- 10.6.3 服務實例與Seata Server的通信驗證
- 10.6.2 數據源代理驗證
- 10.6.1 服務注冊驗證
- 10.6 Seata整合后的基礎檢驗
- 10.5.2 整合Seata解決分布式事務
- 10.5.1 創建undo_log表
- 10.5 整合Seata解決分布式事務編碼實踐
- 10.4.2 啟動Seata Server
- 10.4.1 配置Nacos的連接信息
- 10.4 Seata Server整合Nacos服務中心
- 10.3.2 Seata Server的持久化配置
- 10.3.1 下載Seata Server安裝包
- 10.3 安裝Seata
- 10.2.3 Alibaba Seata簡介
- 10.2.2 分布式事務的解決方案
- 10.2.1 分布式事務產生的原因
- 10.2 分布式事務解決方案概覽
- 10.1.3 分布式事務問題演示
- 10.1.2 分布式事務的問題演示編碼
- 10.1.1 數據庫事務簡介
- 10.1 分布式事務詳解
- 第10章 登高望遠:分布式事務解決方案——Seata
- 9.4.2 自定義網關過濾器
- 9.4.1 Spring Cloud Gateway的內置過濾器
- 9.4 微服務網關Spring Cloud Gateway之Filter
- 9.3.2 自定義斷言編碼實踐
- 9.3.1 Spring Cloud Gateway內置斷言工廠
- 9.3 微服務網關Spring Cloud Gateway之Predicate
- 9.2.3 整合Spring Cloud Gateway報錯503的問題解決方法
- 9.2.2 將網關服務整合到服務中心
- 9.2.1 編碼整合Spring Cloud Gateway
- 9.2 整合Spring Cloud Gateway編碼實踐
- 9.1.3 選擇Spring Cloud Gateway的原因
- 9.1.2 網關層的主流技術選型
- 9.1.1 認識微服務網關
- 9.1 微服務網關介紹
- 第9章 一夫當關:微服務網關——Spring Cloud Gateway
- 8.3.4 通用結果類Result
- 8.3.3 復雜對象類型處理
- 8.3.2 簡單對象類型處理
- 8.3.1 簡單類型處理
- 8.3 OpenFeign參數傳遞編碼實踐
- 8.2 編碼集成OpenFeign
- 8.1 OpenFeign簡介
- 第8章 云中錦書:OpenFeign遠程調用實踐
- 7.9 multi-service-demo模板項目創建
- 7.8 服務通信和服務治理知識總結
- 7.7 自定義負載均衡算法
- 7.6 內置負載均衡器的源碼分析
- 7.5.3 攔截器中處理請求的流程
- 7.5.2 被定制化后的RestTemplate對象是怎樣進入攔截器邏輯的
- 7.5.1 RestTemplate中沒有攔截器時是怎樣工作的
- 7.5 引入負載均衡器后發起請求的源碼分析
- 7.4 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自動配置源碼分析
- 7.3 負載均衡器的功能演示
- 7.2 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簡介
- 7.1 認識負載均衡
- 第7章 百里挑一: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負載均衡器
- 6.9.3 在代碼中增加多配置讀取的配置及功能驗證
- 6.9.2 在配置中心創建多個配置文件
- 6.9.1 extension-configs配置項簡介
- 6.9 多配置文件讀取
- 6.8.2 配置動態刷新功能的好處及應用場景
- 6.8.1 實現業務開關
- 6.8 集成Nacos實現配置動態刷新
- 6.7.4 整合Nacos配置中心功能驗證
- 6.7.3 Data ID詳解
- 6.7.2 集成Nacos配置中心
- 6.7.1 創建基礎工程
- 6.7 整合Nacos配置中心編碼實踐
- 6.6.6 配置中心在微服務架構中的作用
- 6.6.5 配置中心的優點
- 6.6.4 配置中心具備哪些功能
- 6.6.3 什么是配置中心
- 6.6.2 為什么需要配置中心
- 6.6.1 編碼中常用的配置方式分析
- 6.6 配置中心介紹
- 6.5.4 服務發現的源碼分析
- 6.5.3 編寫服務通信代碼
- 6.5.2 將服務注冊至Nacos
- 6.5.1 編寫服務消費端的代碼
- 6.5 Nacos整合之服務發現編碼實踐
- 6.4.4 Nacos服務注冊源碼解析
- 6.4.3 服務注冊功能驗證
- 6.4.2 在配置文件中添加Nacos配置參數
- 6.4.1 編寫服務代碼
- 6.4 Nacos整合之服務注冊編碼實踐
- 6.3 修改Nacos持久化配置
- 6.2.2 啟動Nacos
- 6.2.1 下載Nacos
- 6.2 Nacos下載與啟動
- 6.1 Nacos簡介
- 第6章 好戲開場:服務管理、注冊中心、配置中心——Nacos
- 5.5 健康檢查機制
- 5.4.2 服務發現簡介
- 5.4.1 服務注冊簡介
- 5.4 服務注冊和服務發現
- 5.3 為什么需要服務治理
- 5.2.4 使用WebClient處理請求
- 5.2.3 使用RestTemplate處理請求
- 5.2.2 使用HttpClient處理請求
- 5.2.1 被調用端編碼實現
- 5.2 HTTP調用之編碼實踐
- 5.1.2 服務通信簡介
- 5.1.1 為什么需要服務通信
- 5.1 認識服務通信
- 第5章 拉開帷幕:詳解服務通信與服務治理
- 4.9 構建Spring Cloud Alibaba模板項目
- 4.8 開發第一個Spring Boot項目
- 4.7.4 Spring Boot項目啟動日志
- 4.7.3 java-jar命令啟動
- 4.7.2 Maven插件啟動
- 4.7.1 在IDEA編輯器中啟動Spring Boot項目
- 4.7 啟動Spring Boot項目
- 4.6 Spring Boot項目目錄結構簡介
- 4.5.3 使用IDEA編輯器初始化Spring Boot項目
- 4.5.2 使用Spring Initializr初始化一個Spring Boot項目
- 4.5.1 認識Spring Initializr
- 4.5 Spring Boot項目創建
- 4.4 Spring Boot簡介
- 4.3.3 Lombok插件
- 4.3.2 配置IDEA的Maven環境
- 4.3.1 安裝IDEA及其功能簡介
- 4.3 開發工具IDEA的安裝與配置
- 4.2.4 配置國內Maven鏡像
- 4.2.3 Maven環境變量驗證
- 4.2.2 安裝并配置Maven
- 4.2.1 下載安裝包
- 4.2 Maven的安裝和配置
- 4.1.4 JDK環境變量驗證
- 4.1.3 配置環境變量
- 4.1.2 安裝JDK
- 4.1.1 下載安裝包
- 4.1 JDK的安裝和配置
- 第4章 有備無患:項目運行所需的開發環境和基礎模板代碼
- 3.5 選擇Spring Cloud Alibaba的原因
- 3.4 Spring Cloud Alibaba套件簡介
- 3.3 Spring Cloud Netflix套件簡介
- 3.2 Spring Cloud技術棧
- 3.1 微服務架構中常用的技術及落地方案
- 第3章 八面玲瓏:一站式解決方案——Spring Cloud技術棧
- 2.7 微服務架構中的常用技術
- 2.6 學習微服務架構有什么好處
- 2.5 系統架構升級改造時一定會用到微服務嗎
- 2.4 架構的盡頭是微服務嗎
- 2.3.2 微服務架構的缺點
- 2.3.1 微服務架構的優點
- 2.3 微服務架構的優缺點
- 2.2.3 哪些原因導致系統架構往微服務架構的方向演進
- 2.2.2 微服務架構并不是石頭縫里蹦出的孫悟空
- 2.2.1 架構的演進
- 2.2 為什么要使用微服務架構
- 2.1 什么是微服務架構
- 第2章 知己知彼:詳解微服務架構的前世今生
- 1.4 學習建議
- 1.3 學前必備
- 1.2.3 微服務架構項目實戰
- 1.2.2 微服務架構各組件的搭建與整合
- 1.2.1 微服務架構的基礎知識
- 1.2 章節規劃
- 1.1.5 從0到1開發大型的微服務架構項目
- 1.1.4 搭建并整合各個微服務組件
- 1.1.3 拆解微服務架構搭建的步驟
- 1.1.2 梳理微服務架構
- 1.1.1 上手微服務架構項目會遇到哪些問題
- 1.1 微服務架構的學習路徑
- 第1章 千里之行:微服務架構學習路徑與建議
- 自序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內容簡介
- 自序
- 第1章 千里之行:微服務架構學習路徑與建議
- 1.1 微服務架構的學習路徑
- 1.1.1 上手微服務架構項目會遇到哪些問題
- 1.1.2 梳理微服務架構
- 1.1.3 拆解微服務架構搭建的步驟
- 1.1.4 搭建并整合各個微服務組件
- 1.1.5 從0到1開發大型的微服務架構項目
- 1.2 章節規劃
- 1.2.1 微服務架構的基礎知識
- 1.2.2 微服務架構各組件的搭建與整合
- 1.2.3 微服務架構項目實戰
- 1.3 學前必備
- 1.4 學習建議
- 第2章 知己知彼:詳解微服務架構的前世今生
- 2.1 什么是微服務架構
- 2.2 為什么要使用微服務架構
- 2.2.1 架構的演進
- 2.2.2 微服務架構并不是石頭縫里蹦出的孫悟空
- 2.2.3 哪些原因導致系統架構往微服務架構的方向演進
- 2.3 微服務架構的優缺點
- 2.3.1 微服務架構的優點
- 2.3.2 微服務架構的缺點
- 2.4 架構的盡頭是微服務嗎
- 2.5 系統架構升級改造時一定會用到微服務嗎
- 2.6 學習微服務架構有什么好處
- 2.7 微服務架構中的常用技術
- 第3章 八面玲瓏:一站式解決方案——Spring Cloud技術棧
- 3.1 微服務架構中常用的技術及落地方案
- 3.2 Spring Cloud技術棧
- 3.3 Spring Cloud Netflix套件簡介
- 3.4 Spring Cloud Alibaba套件簡介
- 3.5 選擇Spring Cloud Alibaba的原因
- 第4章 有備無患:項目運行所需的開發環境和基礎模板代碼
- 4.1 JDK的安裝和配置
- 4.1.1 下載安裝包
- 4.1.2 安裝JDK
- 4.1.3 配置環境變量
- 4.1.4 JDK環境變量驗證
- 4.2 Maven的安裝和配置
- 4.2.1 下載安裝包
- 4.2.2 安裝并配置Maven
- 4.2.3 Maven環境變量驗證
- 4.2.4 配置國內Maven鏡像
- 4.3 開發工具IDEA的安裝與配置
- 4.3.1 安裝IDEA及其功能簡介
- 4.3.2 配置IDEA的Maven環境
- 4.3.3 Lombok插件
- 4.4 Spring Boot簡介
- 4.5 Spring Boot項目創建
- 4.5.1 認識Spring Initializr
- 4.5.2 使用Spring Initializr初始化一個Spring Boot項目
- 4.5.3 使用IDEA編輯器初始化Spring Boot項目
- 4.6 Spring Boot項目目錄結構簡介
- 4.7 啟動Spring Boot項目
- 4.7.1 在IDEA編輯器中啟動Spring Boot項目
- 4.7.2 Maven插件啟動
- 4.7.3 java-jar命令啟動
- 4.7.4 Spring Boot項目啟動日志
- 4.8 開發第一個Spring Boot項目
- 4.9 構建Spring Cloud Alibaba模板項目
- 第5章 拉開帷幕:詳解服務通信與服務治理
- 5.1 認識服務通信
- 5.1.1 為什么需要服務通信
- 5.1.2 服務通信簡介
- 5.2 HTTP調用之編碼實踐
- 5.2.1 被調用端編碼實現
- 5.2.2 使用HttpClient處理請求
- 5.2.3 使用RestTemplate處理請求
- 5.2.4 使用WebClient處理請求
- 5.3 為什么需要服務治理
- 5.4 服務注冊和服務發現
- 5.4.1 服務注冊簡介
- 5.4.2 服務發現簡介
- 5.5 健康檢查機制
- 第6章 好戲開場:服務管理、注冊中心、配置中心——Nacos
- 6.1 Nacos簡介
- 6.2 Nacos下載與啟動
- 6.2.1 下載Nacos
- 6.2.2 啟動Nacos
- 6.3 修改Nacos持久化配置
- 6.4 Nacos整合之服務注冊編碼實踐
- 6.4.1 編寫服務代碼
- 6.4.2 在配置文件中添加Nacos配置參數
- 6.4.3 服務注冊功能驗證
- 6.4.4 Nacos服務注冊源碼解析
- 6.5 Nacos整合之服務發現編碼實踐
- 6.5.1 編寫服務消費端的代碼
- 6.5.2 將服務注冊至Nacos
- 6.5.3 編寫服務通信代碼
- 6.5.4 服務發現的源碼分析
- 6.6 配置中心介紹
- 6.6.1 編碼中常用的配置方式分析
- 6.6.2 為什么需要配置中心
- 6.6.3 什么是配置中心
- 6.6.4 配置中心具備哪些功能
- 6.6.5 配置中心的優點
- 6.6.6 配置中心在微服務架構中的作用
- 6.7 整合Nacos配置中心編碼實踐
- 6.7.1 創建基礎工程
- 6.7.2 集成Nacos配置中心
- 6.7.3 Data ID詳解
- 6.7.4 整合Nacos配置中心功能驗證
- 6.8 集成Nacos實現配置動態刷新
- 6.8.1 實現業務開關
- 6.8.2 配置動態刷新功能的好處及應用場景
- 6.9 多配置文件讀取
- 6.9.1 extension-configs配置項簡介
- 6.9.2 在配置中心創建多個配置文件
- 6.9.3 在代碼中增加多配置讀取的配置及功能驗證
- 第7章 百里挑一: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負載均衡器
- 7.1 認識負載均衡
- 7.2 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簡介
- 7.3 負載均衡器的功能演示
- 7.4 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自動配置源碼分析
- 7.5 引入負載均衡器后發起請求的源碼分析
- 7.5.1 RestTemplate中沒有攔截器時是怎樣工作的
- 7.5.2 被定制化后的RestTemplate對象是怎樣進入攔截器邏輯的
- 7.5.3 攔截器中處理請求的流程
- 7.6 內置負載均衡器的源碼分析
- 7.7 自定義負載均衡算法
- 7.8 服務通信和服務治理知識總結
- 7.9 multi-service-demo模板項目創建
- 第8章 云中錦書:OpenFeign遠程調用實踐
- 8.1 OpenFeign簡介
- 8.2 編碼集成OpenFeign
- 8.3 OpenFeign參數傳遞編碼實踐
- 8.3.1 簡單類型處理
- 8.3.2 簡單對象類型處理
- 8.3.3 復雜對象類型處理
- 8.3.4 通用結果類Result
- 第9章 一夫當關:微服務網關——Spring Cloud Gateway
- 9.1 微服務網關介紹
- 9.1.1 認識微服務網關
- 9.1.2 網關層的主流技術選型
- 9.1.3 選擇Spring Cloud Gateway的原因
- 9.2 整合Spring Cloud Gateway編碼實踐
- 9.2.1 編碼整合Spring Cloud Gateway
- 9.2.2 將網關服務整合到服務中心
- 9.2.3 整合Spring Cloud Gateway報錯503的問題解決方法
- 9.3 微服務網關Spring Cloud Gateway之Predicate
- 9.3.1 Spring Cloud Gateway內置斷言工廠
- 9.3.2 自定義斷言編碼實踐
- 9.4 微服務網關Spring Cloud Gateway之Filter
- 9.4.1 Spring Cloud Gateway的內置過濾器
- 9.4.2 自定義網關過濾器
- 第10章 登高望遠:分布式事務解決方案——Seata
- 10.1 分布式事務詳解
- 10.1.1 數據庫事務簡介
- 10.1.2 分布式事務的問題演示編碼
- 10.1.3 分布式事務問題演示
- 10.2 分布式事務解決方案概覽
- 10.2.1 分布式事務產生的原因
- 10.2.2 分布式事務的解決方案
- 10.2.3 Alibaba Seata簡介
- 10.3 安裝Seata
- 10.3.1 下載Seata Server安裝包
- 10.3.2 Seata Server的持久化配置
- 10.4 Seata Server整合Nacos服務中心
- 10.4.1 配置Nacos的連接信息
- 10.4.2 啟動Seata Server
- 10.5 整合Seata解決分布式事務編碼實踐
- 10.5.1 創建undo_log表
- 10.5.2 整合Seata解決分布式事務
- 10.6 Seata整合后的基礎檢驗
- 10.6.1 服務注冊驗證
- 10.6.2 數據源代理驗證
- 10.6.3 服務實例與Seata Server的通信驗證
- 10.7 Seata中間件的重要概念
- 10.8 驗證分布式事務問題及日志分析
- 10.9 Seata(AT模式)分布式事務的處理流程
- 第11章 防患于未然:服務容錯解決方案——Sentinel
- 11.1 服務容錯詳解
- 11.1.1 為什么要引入服務容錯組件
- 11.1.2 服務容錯落地方案:流量控制與降級熔斷
- 11.2 Sentinel簡介及控制臺安裝
- 11.2.1 阿里巴巴的流量防衛兵——Sentinel
- 11.2.2 下載與啟動Sentinel控制臺
- 11.3 整合Sentinel客戶端編碼實踐
- 11.4 Sentinel中的基本概念
- 11.4.1 資源
- 11.4.2 規則
- 11.5 限流策略和流控效果
- 11.5.1 限流策略之直接流控
- 11.5.2 限流策略之關聯流控
- 11.5.3 限流策略之鏈路流控
- 11.5.4 流控效果之快速失敗
- 11.5.5 流控效果之Warm Up
- 11.5.6 流控效果之排隊等待
- 11.5.7 規則配置及限流效果展示
- 11.6 熔斷策略配置實踐
- 11.6.1 熔斷策略簡介
- 11.6.2 異常熔斷的基礎編碼
- 11.6.3 熔斷策略配置及效果演示
- 11.7 內外結合:降級熔斷+流量控制
- 第12章 順藤摸瓜:鏈路追蹤解決方案——Spring Cloud Sleuth+Zipkin
- 12.1 服務鏈路追蹤及技術選型
- 12.1.1 什么是鏈路追蹤
- 12.1.2 Spring Cloud Sleuth簡介
- 12.2 整合Spring Cloud Sleuth編碼實踐
- 12.2.1 基于Spring Cloud Sleuth的鏈路追蹤實現思路
- 12.2.2 代碼基礎改造
- 12.2.3 整合Spring Cloud Sleuth編碼
- 12.3 搭建Zipkin Server實現鏈路追蹤的可視化管理
- 12.3.1 搭建Zipkin Server的詳細過程
- 12.3.2 整合Zipkin Client編碼實踐
- 12.3.3 鏈路追蹤效果演示
- 第13章 運籌帷幄:Elastic Search+Logstash+Kibana日志中心搭建
- 13.1 ELK——日志收集、分析和展示的解決方案
- 13.1.1 認識ELK
- 13.1.2 ELK的工作流程
- 13.1.3 ELK的優勢
- 13.1.4 ELK增強版
- 13.2 搭建ELK日志中心詳細過程
- 13.2.1 日志環境搭建準備
- 13.2.2 搭建ELK日志中心
- 13.3 Spring Boot項目將日志輸出至ELK編碼實踐
- 13.4 Kibana配置索引模板和索引模式
- 13.4.1 配置索引模板
- 13.4.2 配置索引模式
- 13.4.3 通過Kibana查詢日志
- 13.5 微服務架構項目實戰將日志輸出至ELK編碼實踐
- 13.5.1 微服務架構項目中的日志輸出配置
- 13.5.2 通過Kibana查詢日志
- 第14章 一戰定乾坤:大型微服務架構項目設計與實戰
- 14.1 微服務實戰項目詳解
- 14.1.1 實戰項目簡介
- 14.1.2 新蜂商城項目的開源歷程
- 14.1.3 新蜂商城項目的功能及數據庫設計
- 14.2 由單體版到微服務架構版的拆分思路
- 14.3 微服務架構實戰項目源碼獲取和項目啟動
- 14.3.1 基礎環境準備及微服務組件安裝和配置
- 14.3.2 下載微服務架構實戰項目的項目源碼
- 14.3.3 微服務架構實戰項目的目錄結構
- 14.3.4 啟動并驗證微服務實例
- 14.4 微服務架構實戰項目的功能演示
- 14.4.1 商城用戶的注冊與登錄功能演示
- 14.4.2 把商品添加至購物車的功能演示
- 14.4.3 下單流程演示
- 14.4.4 后臺管理系統的部分功能演示
- 14.5 微服務架構實戰項目中接口的參數處理及統一結果響應
- 14.6 微服務架構實戰項目打包和部署的注意事項 更新時間:2024-05-11 19: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