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居里夫人小傳

  • 一支扣針的故事
  • 陳衡哲
  • 4671字
  • 2015-04-13 12:56:54

——一個新女子的模型

(一八六七——一九三四)

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是鐳質的發明者,也是近代一個第一等的科學家。關于她在科學上的貢獻與地位,國內的科學雜志上已經有過專門的介紹,不用我多說了。我現在要說的,是她的身世與人格。

夫人原名Marie Sklcdowska,于一八六七年的十一月七日,生于波蘭的華沙城(Warsaw)。父親是一位中產的地主,但也是一位教育家。他喜愛文學,擅長數學物理,曾做過大學的教授及校長。母親也是一位奇女子,是一個著名女校的校長。在家庭中,她又是兒女的良師,丈夫的益友。夫人生長在這樣優美高明的環境之下,在知識和人格的兩方面,便早已得到了一個良好堅固的根基。

在兒童的時代,夫人的嗜好是傾向于文藝音樂的,但對于數學物理,也有同樣的欣悅與了解。后來她的母親死了,她修習音樂的機會便減少了。在十七歲的時候,她離開了華沙,別了她的老父與家庭,到一個富農的家里去教書,以求去分一點老父在經濟上的擔負。在這個時期之內,她決定了她求學的宗旨——她要到巴黎去專修數學與物理——于是她便開始積蓄她求學時的費用。

在離開波蘭之前,她曾回到華沙,同她的老父過了一年快樂的生活。同時,她也在這時去參加了一點波蘭青年們的秘密救國工作。這些青年志士們,與夫人一樣,都相信復興波蘭的事業,是應該建筑在學問與人格的基礎之上的。故他們都愿砥志礪行,到異國去做苦學生。在一八九一年的初冬,夫人乃別了老父,到了巴黎,開始她的苦學的生活。在巴黎的波蘭學生是很多的,夫人初去之時,也常常參加他們的工作與聚會,但后來因專心研究科學,便無暇再及此類的活動了。

到巴黎的第三年,夫人在一個家庭宴會上,遇到了一位青年科學家。《我一進客廳》,夫人在她的自述中這樣說,“便見一位高高的少年,站在窗前。他有琥珀色的頭發,大而清明的眼睛,莊嚴和藹的態度,以及一個夢想家的神情。我們談話之后,他便要求我,允許他常來看我,因為我們的志趣很相同,意見也很一致?!边@位青年科學家不是別人,乃是因為研究科學而不愿結婚的居里先生。后來居里先生告訴她,他并不是一個忘情戀愛的人,但他怕女人,因為“女人常用生命與自然的力量,來引導我們向后走”。夫人在寫她丈夫的行述時,也說,“他常常對我說,他到三十六歲還不曾結婚的緣故,是因為他不易得到那位夢中的同志,那位能與他同做科學之夢的伴侶?!钡谀且幌Φ难鐣?,居里先生居然把他的夢中的伴侶找到了,而且這位伴侶也真能不使他失望。

相識一年以后,這一對科學上的情人,彼此便都明白,在這個廣大的世界上,是沒有第二個人能代替眼前這一位的了。于是他們便在一個簡單的儀節之下,結為夫婦。在普通女人的生命中,結婚雖不必一定是戀愛的墳墓,但卻沒有不成為學問或事業的墳墓的。但在居里夫人的生命中,結婚卻是她生命與學問的開始。這固然是由于他們夫婦的志同道合,但也未嘗不由于那所志所道的能超乎平凡。不然,跳舞場中,賭博臺上,飲食衽席之間,一個男的或是一個女的,又豈不能一樣的覓到一個志同道合的伴侶?

自此以后,居里夫婦便開始去做他們的科學的夢了。關于這夢的奇偉成績——鐳質的發明及其他——我已說過,不在此處記述了。此處且讓我來述一下他們兩人的夢中生活。

第一,他們所做的,并不是一個柔軟的,玫瑰色的夢,乃是一個與環境奮斗的壯健的夢。他們兩人都不是有錢的人,而在結婚的第三年,夫人又生了一個女孩子,于是這位未來的女發明家,除去烹調及家事之外,又須兼做保姆了。但她絕不以此為苦。他們夫婦間的高超情感,能使她享樂一切的工作,無論是科學的或是廚房的,雖然她也未嘗不惋惜她的精力與光陰。當他們結婚的時候,有人送了他們一點金錢,作為禮物。他們便把那錢買了二輛自行車,逢星期日或是假日,便雙雙的騎著車子到郊外去,作一天或是數天的旅行。他們常常采集了許多野花,回來供在瓶中。居里死后的一晚,夫人有這樣的幾句記載?!霸谀菚抑校H自從鄉間折來的野花,是仍舊新鮮的開放著,但人是沒有了?!边@寥寥數語酸楚的回憶,反襯出了多少他們生活的恬淡與和諧!

第二,在學校的設備上,他們兩位也是得不到什么便利的。他們沒有自己的試驗室。最初居里先生的工作室,是在一個課室外的過道上。后來學校給了他們一間破屋,作為他們試驗鐳質的場所。那屋遮不住風雨,趕不出暑熱,“在寒冷的冬天,一個舊而小的火爐,只烘暖了圍近它的那一點面積。”他們沒有儀器,除了幾件簡陋的管子與量杯。這時他們對于鐳質的研究,已經不能不分工了。居里先生研究的,是鐳的性質,而夫人研究的,卻是采取鐳質的方法。她終日用極細的頭腦,做著極笨重的工作。有時她須用一個和她一樣長的大鐵棍,不住手的攪動那燒著的流質,至于數小時。有時又須把那試驗過的物質,大量大量的往屋外傾倒。他們沒有助手,也沒有仆人,但他們絕不以為苦。他們不曾嚷著,“設備不周,供給陋劣,我們不能工作”這一類的話。他們一天一天的做去,一步一步的試驗,終在一八九八年,獲到了那個驚人的發見。

我們看了這兩位天才夫婦在這時期的生活,第一個感想是,天才是不受環境支配的。有天才的人,即使在陋屋破桌間,也能作驚人的科學發明;即使在黑暗囚室中,也能有奇偉的文藝創作。雖然優良的環境,比了惡劣的環境,有時更能幫助天才的成功,但環境的惡劣,也決不能作為一個人生失敗的借口與推諉。

我們的第二個感想是,天才雖然不受物質環境的支配,但精神上的恬靜與慰樂,尤其是夫婦間的契合與協作,卻是成就天才的一個重要條件。居里夫婦的簡陋的物質環境,與他們的偉大發明,即是一個證明。假使在他們中間,缺少了一個精神上的和諧——從興趣,人格,及天才的相同而得到和諧——這個霄壤懸殊的環境與發明,是不容易發生關系的。不信,且看居里夫人自述的一段。

我們終日在試驗室作工,吃的是學生們所吃的簡單飲食。在我們那個破陋的棚子中,照臨著一個偉大的安靜。有時在等待一個試驗的時候,我們兩人便來回的走著,談談現在,又談談將來。有時我們覺得冷了,便在小火妒的旁邊,飲一杯熱茶,這便能使我們重新振起精神來。我們在這樣的遐想中生活著,像做一個完美的夢一樣。

我看到這里,不由得想起了那位八百余年前的大詩人,李易安居士的結婚生活。我們且看她的自述。

“侯年二十一,在太學作學生。趙李族寒素貧儉,每朔望,謁告出,質衣,取錢半千,步入相國寺,市碑文果實,歸,相對展玩咀嚼,自謂葛天氏之民也?!?

“后屏居鄉里十年,……每獲一書,即共同??保烆}。得書畫鼎彝,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盡一燭為率?!嘈耘紡娪?,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決勝負,為飲茶先后。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復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矣。故雖處憂患困窮,而志不屈?!保ㄒ娎钪鹗浐笮颍?

這兩位天才女子,生時不同,國籍不同,教育與志趣,也各不相同,而兩人在學問上及家庭中的生活,卻有這樣一個極相似的精神。她們像顯示奇跡一樣,給我們看到一個完美的人生,看到一個夫婦結合的最高意義。

我們的第三個感想是,一個人若欲成就他的天才,他對于他的事業與學問,必須先有一個虔誠與專一的信心。社會的浮華與虛榮,乃是擾亂這個信心的最強仇敵,故他們是很可厭的。關于這一個意思,居里先生說得最痛快。他說:

最痛苦的是,我們不得不在我們所生活的褊狹社會中,作種種的讓步。要是一個人的讓步太少了,他必得受到摧殘;要是讓步太多了,他又成為一個沒有骨氣之人,他將看不起他自己。我現在已不能如十年前的堅定了。在那時候,我以為……一個人是不應該對于他的環境讓一步的。我甚至相信,一個人不妨發展他的過失,猶之發展他的美德一樣。(見夫人著《居里傳》)

在一般人的眼光看來,這豈不是一個怪物的口吻?但這個意見卻是與居里夫人的意見完全一致的。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只有科學是最神圣的,是最值得尊敬虔拜的。他們的愛情,也是因為能建筑在這個圣壇之上,方才有了價值。假使他們但知道趨承社會的意向,或是應付社會的膚淺要求,他們還能有偉大的成功嗎?后來他們的發明為一般人士接受之后,他們的名譽更一天高似一天,而他們的痛苦也就隨著來了。居里夫人對于這個情形,有這樣的幾句記載。

因為我們的發見,可厭的聲名便起來了,它擾亂了我們在試驗室的安靜工作。后來我們同B cquerel三人,分得到了諾貝爾獎金之后,我們的工作便更為人所注目了。有時竟至絕對沒有早安。訪問的,要求寫文章與講演的,每天都來打斷(我們的工作)。(見夫人自述)

但除去誠意的不愿枉費時間與精神于無謂的酬酢之外,這兩位夫婦卻并不是什么怪物。他們敬愛道義的朋友,喜歡恬淡簡樸的生活,愛樂天然的景物。對于社會與國家的事業,他們也能盡力相助,絕不漠視。故他們對于鐳質的采取與施用的方法,完全公開,逐使鐳質的制造與治療,成為一件對于社會的重大貢獻。而在歐戰初起之時,巴黎的危亡迫于旦夕,夫人卻又只身來往巴黎,把鐳質遷移到安全之地。又親到前線去,為傷兵施用鐳質的治療,為醫生看護講解施用那治療的方法與手續。但這都是后話了。

在一九○六年,居里先生的名望正如日到中天的時候,一夕在朋友處走回家的途中,他突然的為一個汽車壓死了。這晴天的霹靂打在夫人的身上,最初是但見全世界都變為黑暗。但慢慢的,她記起她的兩個女兒,和他們夫婦兩人同做的夢了。她又記起了他丈夫常常對她說的話,“即使他死了,我還當繼續的做我的工作?!边@一句話給了她一個再與生命奮斗的勇氣。后來巴黎的科學院,又決議使她補充了她丈夫在巴黎大學的教授席。這是一件破天荒的事,因為那里是從來不曾有過女教授的。在一九一一年,夫人又獨自受到了一個諾貝爾的化學獎金。一九一二年,巴黎大學又創立了一個鐳質研究所,請夫人做了那里的主任。

在這樣繁忙,這樣艱巨的工作中,夫人卻不曾忘了她的兩個女兒的教育,和她對于她們的責任。那時居里的母親是早已去世了,故他的老父久已搬來和他們同住,并且幫助他們撫育這兩個女孩子。居里死后,夫人的研究及教授的工作,便更加繁重起來,她的女孩子的教養責任,也就更加移到了那位老翁的肩上。夫人對于兒童教育的見解,是很不平凡的。她主張兒童不必多讀書,但卻應該注重科學的觀察,與文藝的嗜好,尤應該鍛煉身體,與天然接近。她因老翁喜愛鄉居,故他們不久便全家遷到巴黎的郊外去住。不幸老翁又在一九一○年死了,于是夫人便與同志們組織了一個試驗學校,大家親自參加教授的工作,使兒童們能在文藝與科學兩方面,得到平衡的發展。經過了二年的這樣的訓育,她的兩個女孩子便居然很年輕的進入了大學。她的大女兒對于科學尤有興趣,故她不但得到了一個好助手,還得到了一個青年的同志與伴侶。

一九一四年,歐戰突然開始。德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侵入中立的比利時,不到幾個星期,巴黎便可以聞到敵人的炮聲。于是夫人奉了政府的命令,把她試驗室中的鐳質,親自攜帶到法國的臨時都會Bordeaux去。但她并不愿離開她的職守,她把鐳質放到安全地點之后,仍即日回到了危在旦夕的巴黎城。此后三年之中,她的生活便大半消磨在傷兵的醫院中,如我上面所說的了。

現在夫人是已經六十五歲了,卻仍在做著那鐳質研究所的主任,不斷的為一班青年科學家做著領路的工作。她受到了全世界的敬仰,為地球上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偉大女科學家。但她卻仍是那樣的簡樸,那樣的謙和,那樣的恬淡韜晦。我們因此明白,她的成就已是超出了她丈夫的期望,她所做的夢,也已不是科學所專有的榮光。因為她所給我們的,不但是一個科學上的偉大貢獻,并且是一個更為偉大的人格,一個完美高尚的人生模型。

一九三三年三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岗巴县| 海南省| 吴堡县| 绵阳市| 政和县| 和政县| 北京市| 金华市| 屯昌县| 金乡县| 绥江县| 全州县| 钦州市| 宣恩县| 丹阳市| 额济纳旗| 绍兴市| 沭阳县| 新田县| 呼玛县| 观塘区| 察雅县| 林州市| 兴隆县| 绥宁县| 朝阳区| 肥城市| 临夏市| 内黄县| 乐山市| 山东| 河源市| 图木舒克市| 如东县| 麟游县| 辽宁省| 临武县| 堆龙德庆县| 金溪县| 罗平县| 清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