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好心態才是強大的正能量(1)
- 好身體,從改變德性開始
- 何裕民
- 4980字
- 2015-06-19 10:55:47
癌癥患者應診時心態的好壞,常常很大程度決定其癌癥治療的成敗,以及是否能有效控制其后續的轉移或復發。關于這一點,醫生們早已達成共識。
一、知情權有時能殺人
作為一個不宣之秘,腫瘤科醫師大都知道一個事實:許多人不知道自己生了癌,或尚未確診之前,常?;畹煤芎谩⒒畹煤荛L;一旦確診,或一旦獲知自己生了癌,有的便病情急劇惡化,癌癥也呈現出加速發展趨勢。
曾有一個典型事例:20世紀80年代后期,石家莊市進行干部體檢,一位42歲的處級干部到體檢醫院,與一位相識的護士迎面相遇。護士對他說:“老張,你的檢查報告出來了。不太好!火箭電泳(即甲胎蛋白)很高,你可能生肝癌了?!本瓦@么一句話,興沖沖的老張頓時兩腿軟了,不能走了,被人抬著送回了家。他第二天住進了醫院,第二天晚上死了。然而,幾天后最后的檢查報告出來了,火箭電泳明顯升高的是另外一個老張,因為“肝癌”而死的老張其實指標并無異常??梢姡藢Π┑目謶中睦砹α坑卸啻?!
不知情常?;畹煤?
我經歷過兩件事情,讓本人一時也百思不得其解:1996年我接診了一個研究生的老鄉,是山東人,一位老太太,七十歲左右,患晚期食管癌。當時患者已經有點食管梗阻癥狀,吞咽困難,局部有轉移可能。家屬都不愿意給她再開刀、做放療了,帶到上海腫瘤醫院求治,也被拒絕進行手術。當時,我校就在腫瘤醫院旁邊。他們通過研究生找到我,要求進行中醫藥調理。這老太太大概也就吃了兩三年的中藥,后來就疏于聯系,學生也出國了。
不久前,我的學生回國來看我,無意中告訴我,那位老太太雖然人瘦了點兒,但還活著!我大驚失色,覺得太奇怪了!當時她的診斷很明確,食管鏡檢查確定為“晚期食管癌”,CT顯示食管縱膈有腫大淋巴結。最后,我的學生補充說了一句:“老太太至今不明白自己生的是什么病?!?
在鹽城也有一位老年婦女,她是2003年確診的晚期食管癌患者,當時吞咽困難,只能喝少量粥,八十多歲了,無法手術。我們給她用了對食管梗阻有一定輔助作用的“食管粉”,然后又是中藥,又是外敷。因為年齡大了,家屬也不愿意給她做放療。大概折騰了半年多,她的梗阻情況才有所好轉,然后在我這里斷斷續續治療了好幾年。一段時間疏于聯系,我總以為這位高齡患者已經不在了。結果,前段時間她的子女又來配藥了,我才知道老太太居然還活著。
我想,這種情況按照常理來說,能夠拖個半年一年已經很了不起了!她們一個居然已經活了十四五年了,一個也已經拖了七八年了(后者快九十了,估計生存質量不會太好,故曰:“拖了”)。
其實,臨床上“不知情”這類現象很常見,甚至可以說是普遍現象,這很值得玩味。通常文化程度不高的農村老大爺、老大媽生了癌以后,只要給予合理治療、適度呵護,在不知情情況下,常可長久地活著。而文化水平稍微高一些的城市知識分子,卻常常沒有這么幸運。有的會很快進入晚期,一命嗚呼!何也?都是因為心態作祟!不知情,就不會因癌癥而恐懼,也就無所謂心態好壞,癌癥也隨其生物學特征而被控制或緩慢發展;知情卻又無法正確面對者,天天惶惶不可終日,心境惡劣,全身機能低下或紊亂,則加速了癌癥的生物學發展過程,于是走得更快!
心態不好,再好的藥也沒效
這是一個發生在我診療中的真實故事。某年夏天,錢某,女性,60歲剛過,原本為某市某區委統戰部干部,一生從事統戰工作,謹小慎微。退休不久因心窩下作痛,確診為胰腺癌,進當地某大醫院行剖腹探查,發現腫塊8.8厘米×8.0厘米,包裹住血管,無法切除,關腹而尋求中醫治療。其妹錢某為某大學數學系教授,亦是癌癥患者,一直在我處診治,關系不錯,也十分信任我,故第一時間由其妹陪同錢某來找我診治。
當時,大家告訴她胰腺上有個腫塊,可疑惡性,手術已經切除了,惡性程度不高,無須化療,中藥調理便是(而事實上,根據我的經驗,我們反對胰腺癌患者進行全身化療)。一兩年過去了,錢某恢復得很好,已完全正常,天天上菜市場買菜。兩年半后的春節前,其妹去美國探望女兒,錢某到某醫院做例行體檢,原本她總是由其妹陪著,其妹很精明,每次都會事先與醫生打個招呼,行“善意的欺瞞”,此次則由其老伴陪著。
老伴老實巴交的,不會先去打招呼,也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而做B超的醫師又很認真,做完了一次又一次,并查看原記錄,最后告訴錢某:“祝賀你,你的胰腺腫塊明顯縮小了,從原先的8厘米縮至不到2厘米了!”錢某當時就驚愕了,“不是說我的腫塊切除了嗎?怎么還有2厘米呢?你們一定在騙我,我一定不行了……”
她回到家中便心窩下疼痛,吃飯都成問題。其妹匆匆從美國趕回,春節期間登門拜訪我,要我趕快想辦法。我只能好言相勸,并翻出2年多來的病案原始記錄,上面清清楚楚記載著她每次檢查的結果,確實一次比一次好??伤褪遣恍?,喃喃自語:“我不行了,沒救了,你們騙我!”我給的是同樣的治療思路,且加重了用藥,但奇跡卻再未發生。5月份,也就是得知她自己實情后的3個多月,她走了。這是我行醫生涯中非常沉痛的一個案例。
其實,在她手術結束后的一段時期,體重等指標已經完全恢復了。但由于她本人謹小慎微、膽小拘泥的個性,當她得知了事情之后,遂心態一落千丈,終至不救。看來,中醫學素有古訓:“運藥者,神氣也?!睙o論何種藥物,都需要借助個體的心身機能狀態才能發揮其藥理作用。心態不好,再好的藥也罔效。
二、為什么醫生得癌死得更快
醫師生癌,死得更快,這幾乎是醫學界路人皆知的事實。照理說,醫師獲得信息更多,更能夠得到合理治療,不會走彎路。何以如此?這無法用“科學”來解釋,但它卻客觀存在,頑強地提示著人們認知的盲區。
有段時間,兩個接連而來的消息讓我唏噓不已!臺灣大學下的一位腫瘤科醫生、主任醫師,很著名、很年輕的外科肝癌專家,確診為肝癌以后不到一個月,各種治療方法還沒有用完,就匆匆走了。與此相差不久(不超過一個月),上海一家最著名的肝癌??漆t院里一位醫生,在給患者做B超檢查時彎腰,發現肝區有些不適,也做了個檢查,發現是肝癌。其實還不是晚期,但也一個多月后就走了。我們附屬醫院也有過類似情況發生??梢哉f,這類情況非常普遍。
而且,可以肯定地說,腫瘤科醫師生了癌又比一般醫師死得更快!這是為什么?按理說,他們獲得和了解的信息應該更多,能得到的治療手段也更合理、更方便。而正是因為他們了解的更多,在舊觀念的籠罩下,他們太清楚、太恐懼了。他們的死往往不是因為錯誤的治療,或者治療不及時,而是因為心理危機。應該說,他們是死于心理危機、心理休克。
三、好心態堪比最好的藥
好心態的“藥效”不可思議
有兩個案例也能說明一些問題:浙南山區某老漢,七十多歲了,近來咳嗽加劇。此人好煙,經鄉衛生院醫師一查,懷疑生了肺癌,囑他去縣城中心醫院再查一查。老漢的孩子推著車,送老漢去縣城檢查。時正冬季,老漢緊裹著棉襖,臉色蒼白,一副病懨懨的樣子,誰看了都說病很重。一到縣城醫院,又是CT,又是常規體檢,最后老主任說那不是肺癌,只是老慢支、慢阻肺急性發作。老漢一聽,頓時來了精神,三十多里路,獨自一人走回了家。前后完全判若兩人。
我有一位患膽管癌的外地患者,是CEO,手術后一直在我處用中醫藥調理,一切正常,已3年多了。一次復查,CA-199(一種反應癌活性的指標)上升了,CT檢查發現局部有囊性積液。某醫院醫師斬釘截鐵地聲稱:膽管癌復發了!他當時去時興沖沖地,回來就萎靡不振,倒頭就睡。睡醒感到肝區作痛,被送進醫院,又是輸液,又是檢查。之后十來天,他整天嗜睡,不吃不喝,日見消瘦。家屬于心不忍,架著他來到上海。我一看,大吃一驚,月余不見,好好的他怎么變得這樣?一了解,原來如此。遂勸他別忙,一邊中醫藥調理,一邊調出他所有的前后CT片,又請影像學權威會診。最后分析結論是:囊性積液術后即有,并無變化,影像學未見任何異常。數天后,再做CA-199等血象檢查,指標一切正常?;颊叩弥讼⒑?,當即精神振作,立馬邀請人下午一起持桿高爾夫。
這兩位患者前后判如兩人,都是因為心境及情緒問題。精神狀態好與壞,可以說比藥物更明顯地決定著許多癌癥患者治療的成敗。
恐懼癌癥比癌癥本身更傷人
曾有一件事情讓我印象深刻:2011年的5月底,中央黨校的一位老師匆匆忙忙趕來上海找我。他告訴我一個月內的經歷——他剛剛被確診為胰腺癌,而且是晚期,肝上已經有了轉移病灶。所有的醫生(且都是北京大牌醫院的權威醫師)都告訴他:治療與否都一樣,他還有3~6個月的壽限,絕對不會超過6個月。然后,他自己也上網查了,的確如此。
自從確認這個消息后,他終日茶飯不香,魂不守舍。十天里,他一下子掉了十斤肉。當時他想:既然治療與否都一樣,那又何必奔波于醫院之間,徒受皮肉之苦呢?無所事事之余,他跑到西單的新華書店閑逛,偶然間看到我寫的《癌癥只是慢性病》,眼睛一亮,翻了幾頁,如獲至寶。買回家一口氣看完后,他心定多了,原來癌癥并不是這么令人恐懼的!他又連續看了第二遍、第三遍,心里踏實多了??戳藭蟮氖欤w重自然恢復了八斤,恰如坐過山車似的。
上面這位老師幾天里體重的戲劇性的一減一增,的確無法用科學(生物學)來解釋。但我們換一個角度,從心理著手,則又可以有所說明:
第一,人們對癌癥的恐懼確確實實存在,而且非常嚴重。而對癌癥恐懼的最大問題,就是“恐懼這種消極心理的本身”!
第二,恐懼之類消極心理是導致癌癥(包括其他一些疾病及癥狀等問題)日趨嚴重,甚至迅速惡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該老師五月份找到我以后,我一方面給予中醫藥調整全身,以控制胰腺病灶,另一方面繼續予以積極鼓勵。約一個月后,其全身情況明顯改善,我則又建議他在上海對肝的局部配合做了一次伽馬刀?,F在,雖然他遠未達到完全成功控制癌癥的地步,卻也滋滋潤潤、優哉游哉地活了一年多,活得相對不錯。目前并沒有危險的生命指征出現,而且可以說,離成功的彼岸越來越近!
由此可見,心態是多么強烈地決定著癌癥患者的生存及治療的成??!
四、兩類極端的人活得最好
俗話說:“心態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我們則說:“心態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健康!”在癌癥治療領域,更可以說,心態決定著康復的可能性有多大!或曰:心態好壞是能否康復的分水嶺!
我不是精神萬能論者,但卻充分意識到在癌癥治療領域中精神、心理的極端重要的作用。臨床上,我觀察到兩類心態比較極端的癌癥患者往往康復得最好,這就是很好的例證。
理性執著的人康復得最好
一類患者的特點是理性執著,問題想明白了就義無反顧地走到底。試舉案例說明:
張某,山東人,原來是位領導,有軍人背景,理性又不失執著,比較豁達。2006年3月確診為晚期胰腺癌,已無手術指征。當時,因為已經七十一二歲了,年紀偏高,家屬將病情瞞著他,怕他知道,所以化療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子女很孝順,每隔一兩個月到上海找我一次,也只是希望他能夠再拖一段時間,安度晚年罷了。
見到這種情況,我們也做了客觀分析。當時,給他用了內服、外敷等方法。因為老人當時不知情,所以,回家后恢復得很快,沒有多久,疼痛等癥狀就比較快地解決了。由于是軍人出身,他本身就喜歡酒。一年多后,不聽子女勸告,他又開始喝酒,并大塊吃肉了。有一次,應酬后不久,心窩下開始疼痛。子女無奈中,只能告訴了他實情。
這時,他已經七十三四歲了。誰知他得知實情后非?;磉_,說道:第一,和我一起參軍的很多戰友都已經走了(他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我已經非常慶幸了;第二,我現在還死不了。知道自己的實情后,他對自己的飲食就非常重視了,更積極配合治療。從2008年起,每次做健康檢查,都發現他的胰頭腫塊不斷縮小。我每次去濟南,即使不一定要換方,他也要專程來看我一次。從2010年起,我建議他改用丸藥,方便多了。但他還是每次都專程來看看我!
現在,已經過了整整六個年頭了,他恢復得非常不錯。他看我在門診的時候發現其他患者有恐懼心理,還經常以同樣的觀點告訴別人:“不用擔心!”“這個病,只要合理地治療、控制飲食、調整情緒,一般走出來不是很困難!”“這個病,最怕就是情緒不穩定!”他以自己的經歷,勸說過好多人。
這就是理性執著——明白了,然后義無反顧地走到底!所以發生了“不可能”的奇跡!
馬大哈康復得最好
另一類就是難得糊涂的人,或者說是馬大哈。在此,也舉一例胰腺癌患者以說明:徐某,胰腺癌患者,2000年年底發現,剖腹探查時見癌腫凹凸不平地裹住大血管,5.0厘米×5.5厘米大小,什么都不能做了,只能關腹。家屬哄她說胰腺癌已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