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高脂血癥怎么辦
如果您是20歲以上成人至少每5年測一次。如有冠心病、糖尿病、原發性高血壓病、肥胖癥等,甚至要3~6個月測一次。如果您是40歲以上的男性或絕經期后的女性或是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則需要定期做血脂檢查。采血應在空腹12~14小時后。一般要求病人在采血前一天晚9點鐘開始禁食,于次日早上9~10點鐘采取靜脈血。另外還應注意受試者的飲酒情況,因為飲酒能明顯升高血漿中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濃度。血脂的變化常與季節變化、月經周期及伴發的疾病等原因有關。
在判斷是否存在高脂血癥或決定防治措施之前,至少應有兩次血標本檢查的記錄。
判斷血脂水平及類型
血脂測定項目一般采用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4項。檢查結果會告訴你,是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還是混合型高脂血癥。醫生會根據臨床上是否已有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及有無危險因素,結合血脂水平,全面評價。還要進行其他系統檢查,分清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高脂血癥,如果是其他疾病引起繼發性高脂血癥,在治療高脂血同時著重治療其原發病。醫生會根據情況決定是否需要藥物治療,怎樣選擇藥物。
高脂血癥須注意
1.調整飲食結構 影響血清總膽固醇的升高的主要營養成分是飽和脂肪酸及膳食膽固醇,以及因膳食熱量的攝入與消耗不平衡而導致的超重和肥胖。因此膳食治療主要是降低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量,控制總熱量,可以增加體力活動來達到熱量平衡,同時還應減少食鹽攝入量。這是治療血清膽固醇升高的第一步,同時也要貫穿在降脂治療(包括藥物治療)的全過程。
調節飲食結構的原則:限制攝入富含脂肪、膽固醇的食物,選用低脂食物(植物油、酸牛奶),增加維生素、纖維(水果、蔬菜、面包和谷類食物)含量。
血清總膽固醇每增加0.6mmol/L(23mg/dL),冠心病發病的相對危險增加34%。調節飲食結構是治療高脂血癥、預防冠心病發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2.改善生活方式
(1)減肥 肥胖就是脂肪過剩,也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外在標志,有效減肥可以改善血脂異常。
(2)戒煙 煙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易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戒煙有百利而無一害。
(3)戒酒 酒對人體少飲有利,多飲有害。酒的熱量高,多喝可加重肥胖。
(4)有氧運動 可增強人體健康,減少疾病的發生??稍鰪姺位盍浚刂聘哐獕篬可降低收縮血壓約1.3kPa(10mmHg)],消耗過多的脂肪,防止動脈硬化。多次的中小強度運動,如跑步、步行、登山、跳繩等,訓練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和興趣來選擇。
3.調整心態 心理健康,樂觀豁達,是身體保持健康狀態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