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呼吸系統(tǒng)疾病(2)

【組成】麻黃10克、杏仁20克、甘草5克、桂枝5克、全瓜蔞30克,魚腥草30克。

【功效】疏風(fēng)散寒,宣肺化痰。

【藥浴方法】

1.將藥物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水煮沸,倒出藥液,再次往沙鍋中加入適量水煮沸,合并2次藥液。

2.將藥液倒入已清洗消毒的浴盆內(nèi),加溫水調(diào)至合適溫度,即可浴足。

3.每天1次,每次30分鐘,每天1劑,3天為1個療程。

【注意事項(xiàng)】治療期間多飲水。

內(nèi)傷咳嗽

方法一

【組成】胡核7粒,桃仁10粒,杏仁4粒,梔子仁10克。

【功效】活血祛痰、溫中散寒。

【藥浴方法】

1.將藥物搗碎;加入水2000毫升煎湯,煮沸20分鐘后去渣取汁。

2.將藥液倒入已清洗消毒的浴盆內(nèi),加溫水調(diào)至合適溫度,即可浴足。

3.浴足每天1次,每次30分鐘,日換藥1劑,3天為1個療程。

【注意事項(xiàng)】藥物研碎,以便有效成分充分溶解。

方法二

【組成】柳樹葉、松樹葉、槐樹葉、桃樹葉、黃瓜藤、絲瓜藤、南瓜藤、青蒿、百里香。上述藥物除百里香外比例均為1∶1,其中百里香與其他藥物的比例為0.3∶1

【功效】主治慢性咳嗽。

【藥浴方法】

1.將藥物切碎陰干,每用藥1千克,加溫水20~30升。

2.41℃~42℃為佳,全身浸入藥液。

3.每次藥浴40~60分鐘,每天1次,3天為1個療程。

【注意事項(xiàng)】浴后擦干,宜休息10分鐘,再進(jìn)行活動。

方法三

【組成】桑白皮、半夏、白僵蠶、膽南星、象貝母各10克。

【功效】清熱化痰、熄風(fēng)潤肺平喘。

【藥浴方法】

1.將藥物搗碎,放入燒開水的壺中,加適量水煮沸,產(chǎn)生的蒸汽從壺嘴噴出,口鼻對準(zhǔn)壺嘴,并保持一定距離進(jìn)行熏蒸,涼時可反復(fù)加熱熏蒸。

2.每次20~30分鐘,每天1次,3天為1個療程。

【注意事項(xiàng)】注意壺嘴與口鼻的距離,避免燙傷。

病例

李某某,男,45歲,干部,2009年3月17日初診。主訴:咳嗽1月,加劇3天。2月中旬起咳嗽。3月14日以來咳嗽加劇,復(fù)增惡寒,發(fā)熱,汗少,鼻塞,咽痛,咳引胸痛,咯痰黏白呈泡沫狀,痰內(nèi)混有黃稠塊,口干不欲飲,大便隔日而解。經(jīng)注射青霉素,口服止咳藥均無效,來院門診求治。查:體溫38.5℃,聽診兩肺無明顯異常,胸透,脈滑數(shù),舌淡,苔薄白。診斷:咳嗽(風(fēng)寒襲表,痰濁閉肺)。治法:疏風(fēng)散寒,宣肺化痰。治療采用足浴法。取麻黃10克、杏仁20克、甘草5克、桂枝5克、全瓜蔞30克,魚腥草30克。上述諸藥清水浸泡30分鐘,加水2000毫升煎湯。煎煮2次。煮沸20分鐘后去渣取汁,兩液混合,調(diào)溫浴足。每天2次,每次30分鐘,每天1劑,3天為1個療程。

治療1個療程后汗出熱退,咳嗽減輕;2個療程后,咳止,大便通暢,病情轉(zhuǎn)愈。

療程

對于輕癥患者只需治療1~2劑;較重者及纏綿不愈者,需按療程治療,直至癥狀全部消失。

日常調(diào)護(hù)

平時要注意氣候的變化,防寒保暖,避免受寒涼侵襲。飲食不宜肥甘、辛辣及過咸,要戒除煙酒習(xí)慣。多參加體育鍛煉,以增強(qiáng)體質(zhì),但活動量要適度,以提高抗病能力。

還可以這樣做

家用食療方

冰糖花椒梨:把梨靠柄部橫斷切開,挖去中間核后放入2~3粒冰糖,20?;ń?,把梨拼對好放入碗里,上鍋蒸30分鐘左右即可,可分2次吃。此法對風(fēng)寒咳嗽有良好療效。

家用小偏方

蘿卜姜糖茶:將蘿卜20克洗凈切片,生姜15克,蘇葉、紅糖各10克,開水蓋悶10分鐘后,代茶飲,一日內(nèi)數(shù)次飲用。

醫(yī)囑

1.注意區(qū)別外感咳嗽與內(nèi)傷咳嗽。

2.外感咳嗽忌用斂肺、收澀之品,內(nèi)傷忌用宣肺散邪之法。

3.注意氣候變化,防寒保暖,飲食不宜肥甘、辛辣及過咸,嗜酒及吸煙等不良習(xí)慣尤當(dāng)戒除,避免刺激性氣體傷肺。

4.平素易感冒者,配合防感冒保健操,面部迎香穴按摩,夜間足三里艾熏。

哮 喘

哮喘是一種發(fā)作性的,以呼吸急促,喉間哮鳴,甚則張口抬肩,鼻翼扇動為特征的病癥。臨床癥狀為哮鳴有聲、呼吸氣促困難、喘息不能平臥等。

本病分為哮和喘兩方面。哮為喉中痰鳴有聲,喘為呼吸氣促困難,哮多兼喘,故稱為哮喘。哮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誘因或感邪而引發(fā),以致痰阻氣道而發(fā)病;喘是由于感受外邪,痰濁內(nèi)蘊(yùn),情志失調(diào),飲食不當(dāng),久病欲勞而致肺氣上逆,失于宣降,甚則張口抬肩、不能平臥等為主要表現(xiàn)的疾病。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中的支氣管哮喘、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肺炎、肺氣腫、嗜酸細(xì)胞增多癥、肺結(jié)核、矽肺、肺心病、心力衰竭等出現(xiàn)以哮喘為主要癥狀時,均可參照本病進(jìn)行辨證論治。

本病可分為發(fā)作期和緩解期,發(fā)作期除哮喘外還多惡寒、發(fā)熱、喘急;緩解期可伴有神疲乏力、心悸氣短等癥狀。中醫(yī)還認(rèn)為,本病有實(shí)證和虛證之分。發(fā)作期因氣郁痰壅,阻塞氣道,表現(xiàn)為邪實(shí)證;緩解期因反復(fù)發(fā)作,肺氣耗損,累及脾腎,故呈虛證。一般病初起時,多為邪實(shí)證,治療當(dāng)以祛邪為主;久哮久喘傷及脾、肺、腎,由實(shí)轉(zhuǎn)虛,當(dāng)以補(bǔ)益為治。

哮證

方法一

【組成】射干12克,炙麻黃8克,法半夏、紫苑、款冬花、杏仁、五味子、蘇子、橘紅各10克,生姜5片,細(xì)辛、炙甘草各6克。

【功效】溫肺散寒、化痰平喘。

【藥浴方法】

1.將藥物搗碎,放入燒開水的壺中,加適量水煮沸,產(chǎn)生的蒸汽從壺嘴噴出,口鼻對準(zhǔn)壺嘴,并保持一定距離進(jìn)行熏蒸,涼時可反復(fù)加熱熏蒸。

2.每次20~30分鐘,每天1次,10天為1個療程。

【注意事項(xiàng)】霧吸時,宜在患者口鼻周圍涂上凡士林,以防熏燙傷。

方法二

【組成】蒲公英、魚腥草、車前草各100克,大力子15克,蘿卜子10克。

【功效】清熱化痰。

【藥浴方法】

1.將藥物用清水浸泡30分鐘,加水至2000毫升煎湯,煮沸20分鐘后去渣取汁。

2.調(diào)至適宜溫度后浴足。

3.每次30分鐘,每天2次,日換藥1劑,3天為1個療程。

【注意事項(xiàng)】睡前浴足效果較佳。

方法三

【組成】麻黃、辛夷各15克,杏仁、蒼耳子、黃芩、款冬花各20克,生石膏60克,甘草6克。

【功效】清熱宣肺,止咳平喘。

【藥浴方法】

1.將藥物用清水浸泡30分鐘,加水至2000毫升煎湯,煮沸20分鐘后去渣取汁。

2.取藥液500毫升,待藥汁降溫不燙后擦洗后背。

3.每天3次,每次15~20分鐘,日換藥1劑,3天為1個療程。

【注意事項(xiàng)】擦洗時注意藥汁溫度和擦洗力度,以免燙傷、擦傷。

喘證

方法一

【組成】白芥子300克。

【功效】降氣平喘。

【藥浴方法】

1.將藥物研成細(xì)末,用少量水調(diào)成糊狀,至溢出芥子油氣味。

2.將糊狀物放入浴盆后用1000毫升開水沖溶,再用溫水調(diào)至合適溫度后浴足。

3.每天1次,每次30分鐘,日換藥1劑,5天為1個療程。

【注意事項(xiàng)】睡前浴足效果較佳。

方法二

【組成】白鳳仙花全草1株,白果仁、白燭子、椒目各25克,艾葉、杏仁各30克,厚樸、訶子各20克,延胡索15克。

【功效】斂肺消炎、止咳定喘。

【藥浴方法】

1.將藥物搗成粗末,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沸。

2.濾出藥液倒入小盆內(nèi),趁熱先熏后洗肺俞穴、云門穴、中府穴。

3.每天1次,每次30分鐘,日換藥1劑,5天為1個療程。

【注意事項(xiàng)】選穴準(zhǔn)確,方療效佳。

方法三

【組成】麻黃、半夏各20克,白芍25克,五味子15克,生姜4片,桂枝、細(xì)辛、甘草各6克。

【功效】發(fā)汗解表、溫肺化飲、止咳平喘。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鹰潭市| 田林县| 万载县| 深水埗区| 东源县| 璧山县| 桂林市| 和田市| 合水县| 贵德县| 屏东县| 乳源| 民乐县| 恭城| 射洪县| 东乡县| 河北区| 遂宁市| 沁阳市| 霍州市| 中方县| 黑山县| 阳曲县| 古田县| 新疆| 天门市| 铅山县| 德化县| 湟源县| 克东县| 新野县| 恩施市| 泊头市| 长乐市| 蕉岭县| 马关县| 桂平市| 郯城县| 民权县| 富锦市| 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