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安徒生(3)
- 世界最具影響性的文壇巨匠3(震撼心靈閱讀之旅經典文庫)
- 《閱讀文庫》編委會主編
- 5042字
- 2015-04-20 21:33:41
《園丁與主人》是安徒生晚期的一個代表作。作者以對比的手法,真實地塑造了勞動者與剝削者兩個決然對立的形象。世界上的一切鮮花蜜果都是勤勞、智慧的“園丁”培植出來的,卻給不勞而獲的“主人”享用,而“主人”還可以隨時解雇“園丁”,懲罰“園丁”。這是為什么?作者最后要求讀者“好好地想一想”。這個作品反映出晚年的安徒生思想上有了新的飛躍,哲理性加強了,使讀者讀完故事后不由地思考一下不平等的社會制度問題。
1835年,安徒生出版了第一本童話集。此后每年的圣誕節他都出版一本童話,作為送給孩子們的禮物。他這樣寫了近40年,共發表了160多篇作品。人們通常以1847年為界,把他的童話分為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幻想故事,稱童話;后期多現實故事,稱故事。通常所說的“安徒生童話”則是它們的總稱。也有人按照題材和表現手法,把他的童話分為超人的童話,如《海的女兒》;擬人的童話,如《堅定的錫兵》;常人的童話,如《賣火柴的小女孩》等。
安徒生童話中的人物雖然多是超人的,其故事情節也大都虛幻離奇,但歸根結底是當時的現實生活,即19世紀丹麥社會狀況的反映。安徒生曾說:“最奇異的童話是從真實的生活中產生出來的”,“故事和真實沒有什么很大的分界線”。
安徒生懷著無限的同情,在童話中描寫了勞動人民及其子女的苦難和不幸。《賣火柴的小女孩》是這方面的代表作。新年前夕的夜晚,富人們都擺上了豐盛的宴席,歡度除夕之夜,盡情享樂。誰也沒有注意到這時有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正赤著雙腳在大街上挨餓受凍。她整天沒有賣掉一根火柴,因而不敢回家。她只好躲在一個墻腳里用火柴發出的微光取暖。火光引出了她天真美麗的遐想:美味的飯菜、美麗的圣誕樹、已故去的慈愛的祖母都出現了。她覺得自己和親愛的祖母一起飛到天國去了。可是第二天太陽升起時,人們卻發現了她凍僵了的尸體。作者以滿腔悲憤,揭露了社會的不平等,描述了窮苦兒童的悲慘命運。一百多年來,這篇作品在全世界廣為傳誦,喚起了人們對苦難孩子的深切同情。
安徒生還熱情地歌頌了善良人民的高貴品德和堅強意志。《海的女兒》中的人魚公主深深地愛著人間的王子,無限地向往人間的幸福生活。為了奔向人間,她請求一個巫婆把她完全變成人形。巫婆送她一副劇毒的藥,只要她服下去就可劈開魚尾使之變成雙腿。但巫婆警告她說,這必須忍受劇烈的疼痛,并將永遠失去她最美妙的聲音而成為啞巴。特別是如果她在人間得不到王子的愛情,那么在王子和別人結婚的頭一天早晨,她就會化成海上的泡沫。但小人魚無所畏懼。她來到人間,找到了王子。可是王子后來果然和另一位姑娘結了婚。小人魚眼看要化為泡沫了。這時她的姐姐們送她一把刀,只要她殺死王子,就能免于死亡。但品德高尚的小人魚情愿為她所愛的人犧牲一切,于是,她拋掉刀,自己跳入了海中。《丑小鴨》中的那只丑小鴨,因生得難看而受盡凌辱和奚落。但他一心追求美,追求光明,堅持不懈,毫不氣餒。最后他來到美麗的天鵝中間,發現自己也變成了一只美麗的白天鵝。這時,他卻感到非常難為情,不知道怎么辦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點也不驕傲,因為一顆好的心是永遠不會驕傲的。這實際上是作者自己奮斗經歷的真實寫照。
安徒生對勞動人民充滿了同情,并盡情加以歌頌。而對統治階級,從地主、神甫、官吏、貴族、大臣直至皇帝,他都以憎恨和鄙視的感情極力加以貶斥。這方面最膾炙人口的作品是《皇帝的新裝》。作品中那個窮奢極欲的皇帝既不關心人民,也不料理國事。惟一感興趣的是如何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他每過一個鐘點就要換一次衣服,幾乎整天都泡在更衣室里。一天,來了兩個騙子,自稱能織出最精美的衣料,能裁制出最漂亮的衣服,這種衣服還有一種奇異的特性,即凡是愚蠢的和不稱職的人都看不見它。皇帝拿出了大量財物讓兩個騙子趕制新裝。他們把財物放進自己的腰包,然后在空織布機上裝出忙碌的樣子。“新裝”制成后,他們把它拿給皇帝和大臣們看。皇帝和大臣們明明什么也沒看見,但為了不暴露自己的愚蠢和不稱職,都煞有介事地稱贊“新裝”的精美。最后,皇帝穿上了這件“新裝”,赤身露體地舉行游行大典。他和大臣們在人民面前丑態百出,出盡了洋相。《豌豆上的公主》里的那位“真正的公主”,生得十分嬌嫩。她睡在20層褥子和20層鴨絨被上,就因為在這下面壓著一粒小小的豌豆,竟硌得她全身發青發紫,以致整夜沒有合眼。作者在這里嘲諷了宮廷貴族驕奢淫逸的生活。
安徒生在童話中還批判了當時腐朽罪惡的社會制度和是非顛倒的社會。在《柳樹下的夢里》,他敘述了一個愛情悲劇。克努得和約翰妮兩小無猜,青梅竹馬,有著深厚的感情。但后來約翰妮成了名演員,而克努得卻是個窮鞋匠。約翰妮再也不認少年時代的戀人,而和一個富紳結了婚。可憐的克努得卻仍是滿懷癡情。一天,他在一棵大柳樹下夢見和約翰妮結了婚,感到無比幸福。突然,一陣冰雹把他打醒。但他不愿這幸福的感受就此消逝,便又沉緬于美夢之中,結果被活活凍死。這里作者批判的矛頭不是指向約翰妮個人的嫌貧愛富和背信棄義,而是指向罪惡的社會制度。因為在那等級森嚴、金錢萬能的社會里是必然要產生這類悲劇的。作者本人在愛情上的不幸遭遇,就是這種社會制度所造成的。在《夜鶯》里,作者描寫了一個中國皇帝和他的侍從們。他們愚蠢到連什么是夜鶯也不知道,竟把牛叫蛙鳴當作夜鶯的歌聲。他們欣賞不了自然界真正夜鶯的優美歌唱,卻把一個假夜鶯當成珍寶,真是是非顛倒,黑白混淆。作品深刻地揭露了當時統治階級腐朽的社會意識,極力排斥真正的藝術作品,包括作者的作品在內,而大肆推崇那些矯揉造作,內容空虛的東西。在《一滴水》里,作者借用微生物間互相吞噬的搏斗,來揭露當時城市里人與人之間相互傾軋,你死我活的爭斗。在《大克勞斯和小克勞斯》中,安徒生揭露了鄉村的惡棍們為謀錢財而無惡不作的丑惡本質,同時描繪了鄉村牧師外表上道貌岸然,實際上卻是男盜女娼的兩面派嘴臉。作者就是這樣用他的童話反映了丹麥社會的全貌,從宮廷寫到社會的最底層,從城市寫到鄉村,把社會的種種弊病揭示在讀者面前。
但是,安徒生在診斷出社會的弊病之后,卻開不出醫治的藥方來。他看不到人民群眾的力量,而把改革社會的希望寄托在上帝身上。這里的上帝不等于宗教上的上帝,而是真、善、美的化身。安徒生相信真、善、美終究要戰勝假、惡、丑。在《干爸爸的畫冊》中,他預言:“真、善、美總會獲得勝利的”;在《海蟒》和《新世紀的女神》中,他歌頌科學和進步;在《海的女兒》和《野天鵝》中,他贊美了博愛和正義;在《丑小鴨》和《拇指姑娘》中,他肯定了對光明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但僅僅停留在這一點上,畢竟有些抽象和迷茫。安徒生自己也意識到這一點。因此,隨著對社會認識得越來越深刻,他在作品中所流露出的哀怨和憂郁的情緒就越來越濃烈。最后他竟然幻想富人們在真、善、美的感召下改惡從善,和窮人們攜起手來,共同促進社會的發展。當時,馬克思和恩格斯雖已闡明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但由于丹麥在經濟和文化上的落后,使安徒生沒有能接觸和接受馬克思主義。因此,他的童話就不能不帶有上述的歷史局限性。
安徒生從民間文藝中吸取了豐富的營養。因此,他的童話中動用了大量的民間文學素材。有些作品,如《豌豆上的公主》、《打火匣》等,就是在民間文學的基礎上創作出來的。所以它們就像民間故事一樣清新自然。安徒生又具有扎實的生活基礎和豐富的想像力。因此他能捕捉兒童們喜聞樂見的日常事物,如陀螺、錫兵等玩具,小鴨、蝴蝶等動物,把它們創造成反映生活本質的生動形象。這些童話來自現實,卻具有強烈的浪漫色彩,是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產物。它們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奇麗無比的世界:美麗的人魚在蔚藍的大海中漫游;帶金冠的天鵝在遼闊的天空中翱翔;會說話的夜鶯在園林中盡情歌唱;背插刀叉的烤鵝在餐桌上蹣跚起舞,……真是琳瑯滿目,美不勝收。安徒生又能根據不同的故事內容,賦予它們以不同的藝術形式。所以他的童話文體多樣,手法各異。有樸實無華的民間故事;有情節緊湊的短篇小說;有發人深省的寓言;有意境優美的散文;有情趣盎然的散文詩。安徒生又是位高超的語言藝術家。他能根據兒童的特點,盡量使語言具有鮮明的形象性。他雖不能直接歌唱給孩子們聽,不能當面跳舞給孩子們看,但他能把這些都生動地描繪出來,使孩子們一打開書,那婉轉的歌聲就在耳邊,優美的舞姿就在眼前。他的語言千錘百煉,樸實自然。可以說,他的童話不是寫給孩子們看的,而是講給孩子們聽的。當然他也考慮到成年讀者。他的某些童話富有深刻的哲理,有很多精辟的警句,這是讓孩子的父母看后也想想,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
安徒生在創作童話的同時并沒有終止長篇小說和劇本的寫作。1836至1837年,他連續出版了長篇小說《歐·多》和《只不過是一個提琴手》。1840年,他的劇本《穆拉托》公演,在國內外都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6.光耀萬代的文豪
為了躲開露易莎的婚禮,安徒生去意大利、希臘和土耳其作長期旅行。1843年他又來到法國。在巴黎他再次與海涅相會,并結識了大仲馬、雨果和巴爾扎克。這年秋季,他返回哥本哈根并準備全力投身創作。這時突然又有一位美麗的女子占據了他的心。她是一位瑞典歌唱家,被譽為“瑞典夜鶯”,名叫燕妮·林得。
9月2日,當林得光彩奪目地出現在舞臺上時,安徒生感到整個劇場都黯然失色了。他想方設法和林得接近。林得過去也是個窮孩子,有和安徒生相似的經歷,這使他們有了共同語言。演出結束,這只夜鶯要飛去了。在餞行的宴會上,林得向安徒生敬酒,并希望安徒生作她的兄弟。安徒生點點頭,自己也說不清是興奮還是悵惘。他用書信來傾訴真情,但信件寄出后卻未見回信。
兩年后,“瑞典夜鶯”第二次飛到哥本哈根。安徒生一有時間就陪伴這位結拜姐姐散步談心。但每當他要表白愛情時,林得就轉移話題。
以后“瑞典夜鶯”又飛向柏林。安徒生也匆匆趕去。但林得僅和他談了半小時的話。不久圣誕節來臨,他原想和她一起歡度佳節,但未能如愿。1847年林得住在倫敦。安徒生也來到這里。林得對他似乎愈加冷淡。這時,這只“夜鶯”已譽滿歐洲,身價極高。他們之間的共同語言也越來越少。在倫敦,安徒生主要是同英國的作家們交往,著名文豪狄更斯成了他的好友。1854年在維也納安徒生最后一次見到林得。這時她已是一個有夫之婦了。
在以后的生活中,安徒生還有一位知心的女友。她是翻譯家吳爾芙的女兒,名叫亨利蒂。吳爾芙夫婦逝世后,她曾陪其愛弟去意大利、美國和西印度旅行。不幸愛弟在旅途中因染黃熱病而逝世,遺體葬在異鄉。亨利蒂歸國后無日不思念弟弟。安徒生幾乎天天和她見面。他們相互關懷慰藉,感情與日俱增。1858年9月,亨利蒂從漢堡乘奧斯特里亞號輪船去憑吊弟弟。誰知不久后晴天霹靂般地噩耗傳來,說該船在大西洋上遇難。安徒生焦慮萬分。每日如坐針氈地等待亨利蒂的消息,但杳無音信。后來終于得知,亨利蒂已葬身大海。可憐的安徒生又一次遭受了沉重的打擊。當這刻骨的思念使他極度痛苦、再也無法忍受時,就只能用詩歌來寄托哀思了。由于在愛情上接二連三遭到挫折,他已心灰意冷,竟致終生沒有結婚。他的愛情生活對創作有很大影響。除《蝴蝶》外,童話《丑小鴨》、《堅定的錫兵》、《柳樹下的夢》、《牧豬人》等等都涉及到這方面的內容。
在40至50年代,他寫了自傳《我一生的童話》和兩部長篇小說《兩個男爵夫人》及《活下去還是不活》。這時他已被公認為世界著名的大作家了。
1867年12月6日,安徒生應歐登塞市長的邀請返回故鄉。這一天,歐登塞全城張燈結彩、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全市男女老少手執鮮花和火把上街游行,熱烈歡迎安徒生榮歸故里。在市中心的廣場上舉行了極其隆重的歡迎儀式。市長授予安徒生以歐登塞榮譽公民證書。這時,無數的孩子唱起了安徒生所寫的贊美祖國的頌歌。五彩繽紛的焰火映紅了夜空。人們向安徒生盡情地鼓掌和歡呼。當時安徒生激動得熱淚盈眶。在人民給他的巨大榮譽面前,他感到自己十分渺小和卑微。使他難過和遺憾的是,他心愛的祖母和母親,未能目睹這次盛會。
1871年至1873年,安徒生做了平生最后一次旅行。當時,他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后被確診患了腫瘤。1875年4月2日,在他70壽辰的慶祝酒會上接受了國家授予的十字勛章。同年8月3日夜,他突然發起高燒,呻吟不止,以后便處于昏迷狀態,1875年8月4日上午1時左右,被譽為“童話大師”的安徒生離開了人世。
安徒生的一生經歷了無數的坎坷,但是他用畢生的心血澆灌了瑰麗無比的童話之花,這朵童話之花以它頑強的生命力常開不敗。他是丹麥人民的驕傲,光耀萬代的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