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新詩問答

問可以談談關于新詩的意見么?

答這倒是我喜歡談的題目。據我所知道的現在作新詩的青年人,與初期白話詩作者,有著很不同的態度。

問怎樣的不同?

答他們現在作新詩,只是自己有一種詩的感覺,并不是從一個打倒舊詩的觀念出發的,他們與中國舊日的詩詞比較生疏,倒是接近西方文學多一點,等到他們稍稍接觸中國的詩的文學的時候,他們覺得那很好。他們不以為新詩是舊詩的進步,新詩也只是一種詩。

問你對于這個態度取著什么意見?

答我認為這個態度是正確的,可以說是新詩觀念的一個進步。

問有些初期做新詩的人,現在都不做新詩了,他們反而有點瞧不起新詩似的,不知何故?

答據我所知道的初期做新詩的人現在確是不做新詩,這是他們的忠實,也是他們的明智,他們是很懂得舊詩的,他們再也沒有新詩“熱”,他們從實際觀察的結果以為未必有一個東西可以叫做“新詩”。

問看你的口氣,對于剛才所說的兩方面似乎都表示同意,然而你對于新詩到底取著什么態度?

答是的,對于這兩方面我都同意,正因為此,我覺得我們才有新詩可談。然而我首先要談談舊詩,我對于新詩能夠有我的一點意見,可以說是從舊詩看來的。我所謂舊詩,乃指著中國文學史上整個的詩的文學而說。

問愿聞其詳。

答要怎樣詳細的說,我是沒有那樣的能力的,我只能就我所感得親切的來說。我覺得中國以往的詩的文學,內容總有變化,雖然總有變化,自然而然的總還是“舊詩”。以前談詩的人,也并不是不感覺到有一個變化,但他們總以為這是一種“衰”的現象,他們大約以為愈古的愈好。我想這個態度是不合理的。他們不能理會到這是詩的內容的變化,這變化是一定的,這正是時代的精神。好比晚唐人的詩,何以能說不及盛唐呢?他們用同樣的文法做詩,文字上并沒有變化,只是他們的詩的感覺不同,因之他們的詩我們讀著感到不同罷了。古今人頭上都是一個月亮,古今人對于月亮的觀感卻并不是一樣的觀感,“永夜月同孤”正是杜甫,“明月松間照”正是王維,“舉酒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正是李白。這些詩我們讀來都很好,但李商隱的“嫦娥無粉黛”又何嘗不好呢?就說不好那也是沒有辦法的,因為那只是他對于月亮所引起的感覺與以前不同。又好比雨,晚唐人的句子“春雨有五色,灑來花旋成”,這總不是晚唐以前的詩里所有的,以前人對于雨總是“雨中山果落”,“春帆細雨來”這一類閑逸的詩興,到了晚唐人,他卻望著天空的雨想到花想到顏色上去了,這也不能不說是很好的想象。我首先所引的李商隱的“嫦娥無粉黛”,也正可以這樣解釋,他望著月亮,卻想到粉白黛綠上去了。感覺的不同,我只能籠統的說是時代的關系。因為這個不同,在一個時代的大詩人手下就能產生前無所有的佳作。我還是拿李商隱來說,我看他的哀愁或者比許多詩人都美,嫦娥竊不老之藥以奔月本是一個平常用慣了的典故,他則很親切的用來做一個象征,其詩有云,“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我們以現代的眼光去看這詩句,覺得他是深深的感著現實的悲哀,故能表現得美,他好像想象著一個絕代佳人,青天與碧海正好比是女子的鏡子,無奈這個永不凋謝的美人只是一位神仙了。難怪他有時又想到那里頭并沒有脂粉。

問這樣說倒很有趣,只是能夠斷定這一定是作詩人當時的意思么?

答這話自然很難說,不過我們可以從他的許多詩看出他的靈魂之一致處。他愛用嫦娥與東方朔的典故,大約前者象征理想,后者象征現實,所以他說“偷桃竊藥事難兼”。這還不近乎表面的說法,若我們探到靈魂深處,可以窺見他對于顏色的感覺,他的詩中關于“月”與“夜”與“花”的聯想似乎很特別,如李花詩有“自明無月夜”之句,白菊有“繁花疑自月中生”,又如“深夜月當花”,“獨夜三更月,空庭一樹花”,我覺得這樣的感覺在以前的唐詩里似少見,杜甫有“暗水流花徑”,但杜詩引起讀者的聯想似乎只在夜里的水流,同“石泉流暗壁”一樣的是杜甫的句子,倒是張籍的“夜月紅柑樹,秋風白藕花”動人顏色之感,至少我個人是如此。李商隱關于牡丹的詩每每說到夜里去了,《僧院牡丹》詩有“粉壁正蕩水,緗幃初卷燈”之句,另外有一首《牡丹》,起頭用些夜的典故,最后兩句,“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云”,我想這真當得起西洋批評家所說的Grand Style,他大約想象這些好看的花朵,雖然是黑夜之中,而顏色自在,好比就是詩人畫就的寄給明日的朝陽。這樣大抵就是“夢想”,也就是感覺過敏,對于現實太濃,勢非跑到天上去不可了。他在另一《牡丹》詩里有兩句“應憐萱草淡,卻是號忘憂”或者可以幫助我們解釋這個意思。倘若我的話不是說得完全無稽,則前人把唐詩分作幾期以為氣體有盛衰之別,不能說是得其真相,他們何曾理會到內容的變化呢?各時代的詩都可作如是觀,“三百篇”,古詩十九首,魏晉的詩,我們今日接觸起來,都感得出這些詩里情感的變化。宋人姜白石的詩我讀了也很新鮮(我以為白石詞不如詩),覺得這也確不是唐詩里有的。我對于詞,也感著一個內容的變化,《花間集》大體說來好比是繪畫,宋人詞好比是音樂,前者寫色,后者寫情,南宋人也自有他的內容,好比史邦卿詠雨的句子“臨斷岸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去”這種情思實在很佳,卻好像不是北宋所有的。中國的詩的文學,到詞為止,都是令我自然而然的注視其各自的內容,到了元曲,我的看法卻不同,我覺得曲,還是詩,但以詩的文學這個標準來論曲,它似乎沒有什么特別的內容,只是體裁上由詞而變成曲,所以我以為曲還是詩而沒有獨自的詩的價值,曲在文學史上的價值當以另一個觀點去看。

總而言之,我以為中國的詩的文學,到宋詞為止,內容總有變化,其體裁也剛剛適應其內容,那一些詩人所做的詩都應該算是“新詩”,而這些新詩我想總稱之曰“舊詩”,因為他們是運用同一性質的文字。初期提倡白話詩的人,以為舊詩詞當中有許多用了白話,因而把那些詩詞認為白話詩,我以為那是不對的,舊詩詞,即我所稱的“舊詩”,實在是在一個性質之下運用文字,那里頭的“白話”是同單音字一樣的功用,這便是我總稱之曰“舊詩”之故。這樣的詩的體裁,其所能表現的內容大約已經應有盡有,后人要再做詩填詞,恐怕只是照葫蘆畫樣,即算作者是天才,也總是居于被動的地位,體裁是可以模仿的,內容卻是沒有什么新的了。在另一方面,后來有許多新的文學,如明人的散文,明清的小說,而這些新文學家也都做舊詩,他們的詩卻并不怎么了不得,這未必是才力的關系。我再換一個說法,我們從散文與小說看來,古人的文章確是漸漸變到白話上來了,而且是有意的,只看《紅樓夢》作者在開卷第一回的表明態度便可知道,他要用“賈語村言”,奇怪,曹雪芹偏偏還是做舊詩,這頗是令人納悶的事情。白話文不待新文學運動已經有人寫了,而這些寫白話文的人不寫白話詩,這好像是我們的新詩一個不好的預兆。這自然只是一句笑話,然而我想這里頭或者也包含了一點道理。大凡一種新文學,都是這些新文學的作者有一種欲罷不能的勢力然后他們的文學成功,至于他們是有意的或是無意的或者還沒有關系,詞與小說我想都是如此。這種欲罷不能的勢力便成為文學的內容,這個內容每每自然而然的配合了一個形式,相得益彰,于是沛然若決江河莫之能御。說到這里我想把我的話作一個了結,我的重要的話只是這一句:我們的新詩首先要看我們的新詩的內容,形式問題還在其次。舊詩都有舊詩的內容,舊詩的形式都是與其內容適應的,至于文字問題在舊詩系統之下是不成問題的,其運用文字的意識是一致的,一貫下來的,所以我總稱之曰舊詩。

問然則什么是我們的新詩的內容呢?

答這個我們還得談舊詩。我說舊詩的內容盡有變化,其運用的文字卻是一個性質,然而舊詩之所以成為詩,乃因為舊詩的文字,若舊詩的內容則可以說不是詩的,是散文的。這話驟然聽來或者有點奇怪,但請隨便拿一首詩來讀一下,無論是詩也好,詞也好,古體詩也好,今體詩也好,其愈為舊詩的佳作亦愈為散文的情致,這一點好像剛剛同西洋詩相反,西洋詩的文字同散文的文字文法上的區別是很少的,西洋詩所表現的情思與散文的情思則顯然是兩種。中國詩中,像“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確是詩的內容,然而這種詩正是例外的詩。“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其所以成為詩之故,豈不在于文字么?若察其意義,明明是散文的意義。我先前所引的李商隱的“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云”確不是散文的意義而是詩的,但這樣的詩的內容用在舊詩便不稱,讀之反覺其文勝質,他的內容失掉了。這個內容倒是新詩的內容。我的意思便在這里,新詩要別于舊詩而能成立,一定要這個內容是詩的,其文字則要是散文的。舊詩的內容是散文的,其文字則是詩的,不關乎這個詩的文字擴充到白話。

問你的意思仿佛可以明白,民間的歌謠大約是你所說的“散文的文字”?

答歌謠確是可以做我們的新詩的參考,我們的歌謠是散文,但我們的歌謠也還能成為韻文,是自然的形成。我們的新詩如果能夠自然的形成我們的歌謠那樣,那我們的新詩也可以說是有了形式。不過據我的意見這是不大可能的,事實上歌謠一經寫出便失卻歌謠的生命,而詩人的詩卻是要寫出來的。寫出來,文字上能成為詩,那正是舊詩。所以有人懷疑我們是不是有一個東西可以叫做新詩,那正是從詩的形式上實際觀察的結果。

問難怪你始終只是談內容,我們的新詩首先要看我們的新詩的內容,原來新詩的詩的形式并沒有!

答我不妨干脆的這樣說,新詩的詩的形式并沒有。但我想念我們的時代正是有詩的內容的時代,我們的新詩正應該成功,也必得真有我們的新詩出現,我們的新文學才最有意義,單是散文的成績,我們的新文學未必足以夸過古人,因為我們的散文本可以有一個形式上的成功,那怕文章的實質還趕不上古人。若我們的新詩成功了,我們的散文也必更有新的散文,恐不是一般人所能窺測的。這些話都近乎空話,有些固然是我自己信得過的,有許多則很出乎我的能力之外,不應該談,其言不達意處,更請原諒。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阳| 永昌县| 乐清市| 新巴尔虎右旗| 外汇| 湖口县| 吴忠市| 西乌珠穆沁旗| 舟山市| 喀什市| 桑日县| 舒城县| 宣汉县| 罗山县| 康平县| 广汉市| 南城县|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陇西县| 安平县| 保康县| 青海省| 凉山| 扎鲁特旗| 新津县| 海丰县| 仁化县| 邮箱| 当雄县| 连山| 噶尔县| 东平县| 交口县| 黄陵县| 安西县| 湟源县| 定州市| 黄大仙区| 平和县| 肥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