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中草藥的配伍和禁忌
- 圖解中草藥家庭療法
- 任艷玲 李楊 姜開運
- 1371字
- 2015-04-21 05:49:00
(一)中草藥的配伍
以單味藥組合成復方使用,是中藥應用的一大特點。中藥的配伍是指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中藥組合使用。通過配伍,可增強藥物的功效,全面治療病情,減輕或消除藥物的毒副作用對機體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使臨床用藥更有效、更安全。反之,不合理的配伍,就可能減效或增毒,對此應避免合用。
中醫將配伍總結歸納為以下七種情況:
單行 單用一味藥來治療某種病情單一的疾病。如清金散,即單用一味黃芩,治療肺熱出血的病癥。
相須 即兩種性能功效相類似的藥物配合應用,可以增強原有藥物的功效。如附子、干姜配合應用,以增強溫陽守中,回陽救逆的功效。
相使 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雖不相同,但是治療目的一致的藥物配合應用,而以一藥為主,另一藥為輔,兩藥合用,輔藥可以提高主藥的功效。如黃芪配茯苓治脾虛水腫,黃芪為健脾益氣,利尿消腫的主藥,獲苓淡滲利濕,可增強黃芪益氣利尿的作用。
相畏 即一種藥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所抑制或消除。如半夏畏生姜,生半夏可“戟人咽喉”令咽痛音啞,用生姜炮制后成姜半夏,其毒副作用大為緩合。
相殺 即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副作用。如生白蜜殺烏頭毒。
相惡 即兩藥合用,一種藥物能破壞另一種藥物的功效。如人參惡萊菔子,萊菔子能削弱人參的補氣作用。
相反 即兩種藥物同用能產生或增強毒副作用。如甘草反甘遂、貝母反烏頭等,即中藥學的“十八反”、“十九畏”。
(二)中草藥的禁忌
配伍禁忌 中藥的配伍中,有些藥物合用會產生毒副作用,或破壞藥效,因而不能放在一起應用。主要包括“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歌訣:“本草名言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藻戟遂芫俱戰草,諸參辛芍判藜蘆。”意思是:烏頭反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及;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藜蘆反人參、沙參、丹參、苦參、玄參、細辛、芍藥。
“十九畏”歌訣:“硫黃原是火中精,樸硝一見便相爭;水銀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密佗僧;巴豆性烈最為上,偏與牽牛不順情;丁香莫與郁金見,牙硝難合荊三棱;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最怕五靈脂;官桂善能調冷氣,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順逆,炮炙博莫相依。”意思是:硫黃與樸硝,水銀與砒霜,狼毒與密陀僧,巴豆與牽牛,丁香與郁金,牙硝與三棱,川烏、草烏與犀角,人參與五靈脂,官桂與赤石脂均不能在一起配伍應用。
妊娠禁忌 某些藥物具有損害胎元以致墮胎的副作用,婦女妊娠期間應作為避免使用的藥物。一些劇毒藥、墮胎作用較強的藥及作用峻猛的藥,在妊娠期間絕對不能使用。一些活血化淤藥、行氣藥、攻下導滯藥及溫里藥等為慎用藥,如無特殊必要,應當盡量避免使用。如妊娠婦女因病非用某種妊娠禁忌藥不可,則應注意辨證準確,掌握好劑量與療程,并通過恰當的炮制和配伍,盡量減輕藥物對妊娠的危害,做到用藥安全而有效。
飲食禁忌 指在服藥期間禁忌進食某些食物,俗稱忌口。服藥期間首先應忌食生冷、高油脂、黏膩及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妨礙脾胃功能,影響藥物的吸收,使藥物的療效降低。其次,忌食對某種病癥不利的食物,如熱性病,應忌食辛辣、油膩、煎炸性食物;寒性病,應忌食生冷食物、清涼飲料等;胸痹患者應忌食肥肉、脂肪、動物內臟及煙、酒等;脾胃虛弱者應忌食油炸黏膩、寒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腎病水腫應忌食鹽、堿過多的以及酸辣太過的刺激食品;瘡瘍、皮膚病患者,應忌食魚、蝦、蟹等腥膻發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