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書信卷】(2)
書名: 弘一法師全集之書信(02)作者名: 李叔同本章字數: 5942字更新時間: 2015-04-08 08:52:37
一九一八年中秋前二日,杭州,致夏丐尊
丐尊居士:頃有暇,寫小聯額貽仁者。前屬樓子啟鴻刻印,希為詢問。如已就,望即送來。衲暫不他適。暇時幸過談。不具。
釋演音中秋前二日
一九一八年九月廿八日,杭州,致屹山
屹山大士左右:昨承惠書,欣慰無似!不慧將于下月初七日(舊歷)之嘉禾,寓精嚴寺藏經閣,究心毗尼。仁者近日嘗瀏覽教典否?出家在家,原無二致;行持不退,當來皆可成佛。萬望精進努力,依教起修,將來有緣,必可晤面。不一。
致訊寄嘉興北門外月河商業學校范古農居士轉送,致妥。
釋演音和南九月廿八日
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四日,嘉興,致許幻園
幻園居士文席:在禾晤譚為慰。馬一浮大師于是間講《起信論》,演音亦侍末席,暫不他適。頃為仁者作小聯,久不學書,腕弱無力,不值方家一哂也。演音擬請倉石、梅盤各書一幅,以補草庵之壁,大小橫直不限,能二幅再己合相等尤善。仁者有暇,奉訪二老人為述貧衲之意。文句另寫奉,能依是書,尤所深愿。今后惠書,寄杭州城內珠寶巷鹺務學校周佚生居士轉致,不一。
釋演音十一月十四日
一九一八年十二月廿六日,杭州,致楊白民
白民居士:頃由玉泉轉來尊片,敬悉一一。
貴恙已大痊否?為念!前后各經。皆已收到,謝謝!音擬在城內庵中度歲,明正廿左右返玉泉。率復,即頌,痊安!
明信片正面附言:
演音十二月廿六日
頃已移居城內萬安橋下銀洞橋四號接引庵內,以后通信,請寄是處。草草,演音。
居此暫不他往。月初不再返井亭庵矣。
一九一九年三月十一日,杭州,致夏丐尊
丐尊居土:前日葉子來談,借悉起居勝常為慰。南京版《四書小參》《中庸直指》,仁者如已請來,希假一誦。(否則乞詢佚生或有之,俟他日有人來帶下,不急需也。)《歸日元鏡》(昭慶版)頗有可觀,(曩以其為戲曲,甚輕視之。今偶檢閱,詞旨警切,感人甚深。)愿仁者請閱,并傳示同人。近作一偈,附寫奉覽。不具。
釋演音三月十一日
一九一九年,杭州,致楊白民
白民居士文席:
頃誦惠書,歡慰無似。范大師定于舊歷正月初旬,來杭講經(日期未定,俟定后再通知,大約在初二、三、四,約勾留三日左右)。仁者能于是時來杭最好,既可聞法,又可與故人晤談也。如新年無暇,或年前亦可。演音寓城內銀洞橋銀洞巷四號接引庵內,是庵舊稱虎跑下院,現由了悟大師住持。演音暫寓是間,致明春元宵。
近來日課甚忙,每日禮佛、念佛,拜經、閱經、誦經,誦睨等,綜計余暇,每日不足一小時。出家人生死事大,未敢放逸安居也。敬祝道福!
乞告夢非,油畫像如是辦法,甚佳。
演音合十
一九一九年七月廿四日,杭州,致楊白民
白民居士:片悉。不慧于中旬返玉泉寺,暫不他適。南通事,前有友人代詢詳細情形,未有復音。鄙意擬俟前途再有肫誠敦請,再酌去就,現在無須提及也。知念附聞。乍涼,惟珍攝不具。
演音七月廿四日
一九一九年,杭州,致楊白民
白民居士:前奉片及《生西日課》等,甚感!君有暇致有正書局代請《梵網經菩薩戒疏》二本,金陵板《阿彌陀經義疏》一本,《彌陀經通贊》一本,共費七角余。
近日霜濃,蔬菜甘美。諸師甚盼君來玉泉小住也。
演音城東舊學生龔志振,嫁張換白君。夫婦信佛甚篤。頃在陶社結念佛,長期四十九日。有二子,亦已入學校,隨侍念佛。程居士亦與斯會,附聞。
一九二〇年,杭州,致楊白民
白民居士:手箋誦悉,甚為歡慰。弟約于十八后因事須往玉泉,初二、三返庵。老和尚葬儀,仁者能于本月十五日以前,或在三月初旬來最善。此時音必在井亭庵也。艮山車站致庵二里,石板路,問人皆知庵之所在。若坐人力車,費在一角上下。若能預示一函,訂準來杭日時,音屆時可致艮山站奉迎,借以散步也。率復不具。
演音君在此養息數日,若送香金,恐庵中不收。不如送學生成績畫,裱好者一幅,與庵中住持,當甚喜悅也。上款寫清塵大和尚。
一九二〇年,杭州,致楊白民
白民居士:在滬歡聚,為慰。音不久將入新城貝山掩關,一心念佛。向承仁者及諸舊友竭力維持,辦道所需,已可足用。自今以后,若非精進修持,不惟上負佛恩,亦負君等之厚德。故擬謝絕人事,一意求生西方,當來回入娑婆,示現塵勞,方便利生,不廢俗事。今非其時,愿仁者晤舊友時,希為善達此意也。
演音
一九二〇年四月十八日,杭州,致劉質平
質平居士丈室:六日歸臥西湖,養疴招賢,謝絕訪問,屏除緣務。題字率寫奉覽,他人不得援是為例。有屬書者,幸為婉辭致謝。曩尤居士赍佛書數件于尊右,有暇幸披尋,并以轉貽友人。此未委悉。
潘、姚二居士,希為致意。
一九二〇年五月,杭州,致丁福保
曇防疏四月十八日
福保居士禮席:頊獲手書,并尊刻《佛學初階》,披帙諷誦,歡喜贊嘆。廣述因果報應而歸結于凈土,是為導俗最善之法。又藏中《經律異相》
《法苑珠林》《儲經要集》三種,皆可擇其合于時機者輯集刊行,咕昆法師有《經律異相》節本,惜太略。杭州慧空(經房)刻本。又《南海寄歸內法傳》(傳記部),亦可印單行本流通于世,俾后之學者由是獲見西竺之芳規。又《佛說無常經》(后附送亡儀,小乘經“宿”帙),為佛在世時諸大弟子吟諷第一之要典。(吾輩修凈土者亦可奉是經為晚課,既可依循佛世芳規,又能警悟無常,堅其求生西方之愿,未可以為小乘而忽之也。世之謗小乘者,宜請其誦《地藏菩薩十輪經》,當可猛省。)征諸律部及《內法傳》,歷歷可據(音曾手抄數則,皆律部中及他籍所載者。尊處若須,當寫奉。若刊刻時可以附入。)后附送亡儀,尤精要適用。如斯寶典,流入此土垂千數百年,殆無人道及之者。經文附錄共計不逾十頁,賢首愿為刊行流通否?音將于下月廿日如新城北山掩關念佛,附以奉聞。漸熱,唯清涼自在。
前呈奠儀,為玉泉常住所奉。附白:
五月初十釋演音
吾國慣習,無論若律若禪若教,皆重祖輕佛,不獨禪宗為然也。竊謂欲重見正法住世,當自專崇佛說始,賢首以經釋經,不為無見,佩甚佩甚!尊刻《觀經》附圖。謂為宋朝人所繪,未識何所據而云然耶?
一九二〇年五月十五日,新城,致丁福保
福保居士箸席:昨承手書,誦悉一一。尊刻多種,亦一一收存。音居新掩關,持佛名,未遑著述。發足之前,瑣事致忙,恐少思之暇。《內法傳》《無常經》之序文廣告,或可于如新前呈奉。尊刻各籍,或可覓暇與友人共讀數種,陳其所見,恐未能整心一志遍讀一一也。
《法苑珠林》之節本,未暇手輯。嘉禾范古農居士,深通性相,音所佩仰。賢首如愿乞其輯編,音當為致書將意。承施禪衣之資,致可感謝!但音今無所須,佛制不可貪蓄。謹附寄返,并謝厚意。不宣。
釋演音五月十五日
一九二〇年六月十三日,杭州,致楊白民
白民居士文席:音定于十八日入城,寓接引庵;廿晨之新城掩關。同行者有程居士,亦同時掩關,謝絕人事。他年啟關有期,再當致函相告,請仁者入山晤談也。謹致短簡,以志訣別,幸珍重為道自愛。不具。
演音六月十三日惜陰居士于廿后返滬,帶上大條幅,敬贈仁者。又一小條幅,乞交一亭。又經數頁,乞交子堅為禱。
一九二〇年六月廿五日,新城,致夏丐尊
丐尊居士文席:
曩承遠送,深感厚誼。來新居樓居士家數日,將于二日后入山。七月十三日掩關,以是日為音剃染二周年也。吳建東居士前屬撰楊溪尾惠濟橋記,音以掩關期近,未暇構思,愿賢首代我為之。
演音六月廿五日
一九二〇年七月初九日,新城,致丁福保
福保居士禪席:六月二十日來新城,居樓居士宅。廿七日入貝多山。(又名官山,亦名北山。)山高二千余尺,涼爽如深秋。聞諸居山者云,是問八月致四月皆嚴寒,積雪盈尺,久小融解。野獸有山牛、山羊,毒蛇、豹,狐之屬。掩關之期約在八月。《無常經序》草就呈覽。偈贊所云三四二五七八等,范居士謂指三十七道品言。(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頻伽精舍所印藏經中《無常經》,“如是應正等覺不出于世”云云,“是”字應改“來”字(依日本弘教本校正)。經后附文,仍依原式低一格寫,附文內有“四角燃燈”之句。(宋、元本作燈,麗本作證,應改作“燈”為是。)將來出版后請贈二十冊,并乞付郵分寄為感。
(上海尚文門外黃家闕路專科師范學校內吳夢非君十冊,上海蘭路穆公正花行尤惜陰君五冊,杭州西湖玉泉寺吳建東君三冊,浙江新登縣大街袁廣生號轉交松溪鎮袁乾生號,轉交官山村樓福喜君,再轉交官山頂靈濟寺內弘傘禪師二冊。弘傘為音護關,代閱信件)相見無日,愿珍重,努力自愛。不宣。
演音七月初九日
一九二一年二月初五日,杭州,致楊白民
白民居士文席:頃與程居士面商,大約音處籌資三百,即可足數。新之君已交來百元,再有二百即可無慮。子堅君頃來函,即作書答之,忘其住址,附奉,乞君轉交為感。費神容晤申謝。草此奉聞,即頌近佳!
演音白二月初五日
一九二一年二月廿七日,杭州,致楊白民
白民居士文席:前上一片,計達青覽。音定于下月初十左右,同程、吳二居士及某上人致滬,搭輪赴溫。致溫后同覓合宜之寺院,出資承接。未赴滬以前,即寓接引庵內,不再他徙。以后通訊,徑寄是處可也。良晤匪遙,容面詳談。草草不具。
演音二月廿七日
一九二一年三月初五,杭州,致毛子堅
子堅居士文席:頃獲手書,欣慰無似。音以杭地多故舊酬酢,將偕道侶程、吳二居士之溫,覓清凈蘭若,息心辦道。經營伊始,須資四首及《金縷曲留別祖國并呈同學諸子》一關,見前揭《弘一法師》第三十九、四十頁。致夥。程、吳二居士家非豐厚,音不愿使其獨任是難。故托白民君代為籌謀,須資約計三百,以助其不足。致音尋常日用之資,為數致纖,不足為慮。仁者賣字之說,固是一法,然今非其時;俟他年大事已了,游戲世間俗事,則一切無礙矣。上海有正書局,寄售《印光法師文鈔》正續篇,極明顯切實,希仁者請奉披誦。新閘坤范女學校自初八日始,每晚請范古農大士講經,希仁者往聽。一染識田,永為道種。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能親承范大士之圓音,尤非多生深植善根,不易值也。范大士解行皆美,具正知見,為未法之善知識。音數年以來,親近是公,獲益匪淺。音于當代緇素之中,最崇服者于僧則印光法師,于俗則范大士。仁者如未能于晚間聞法,或于暇時訪范大士一談亦可。音與仁者多生有緣,故敢以是勸請。今后仁者善根重發,皈心佛法,倘有所咨詢,音當竭誠以答。或愿閱誦經論,音當寫其名目,記其扼要,以奉青覽。今后通函,寄杭城內萬安橋下銀洞巷四號。廿日左右,當來滬,臨時必可一晤也。率復,不具。
東山、建藩諸居土,希為致念。
演音三月初五
一九二一年舊六月初一,溫州,致劉質平
質平居士丈室:前月始來溫州,染患濕疾,今漸痊愈。頃有道侶,約往茶山寶嚴寺居住。其地風景殊勝,舊有寮合三椽,須稍加修改,需費約二十元以內。尊處倘可設法,希以布施。屢次瑣求,叨在致好,諒不見異(以此二十元修理房臺,倘有余剩,概以充零用)。惠示仍寄“溫州大南門外慶福寺轉交弘一手收”,因彼處亦慶福之屬寺也。
弘一疏舊六月初一
一九二一年六月初八,溫州,致印心、寶善大師
印心、寶善大和尚座下:拜別慈顏,忽忽三月。音等來此習靜念佛,謝絕人事,四大亦粗調適。今歲寒暑不時,比忽暴熱。遙憶法座,輒致書問訊,起居安隱。不具。
清月大和尚,乞為問安!靈峰圓湛大和尚,便中乞為問安!
后學演音、演義稽首
六月初八
一九二一年六月二十日,溫州,致仲枯居士
仲枯居士:暮春來永寧,杜門索居,研治毗尼,回向安養。承書,悉《佛學大辭典》出版,致為慶喜!十數年前東邦輯刊《佛教大辭典》,經營之際,頗極困悴。歷歲數稔,傾產癉力,乃獲成就。矧在吾國,茲事繁重。董理之難,逾彼倍蓰。比聞卒業,歡欣贊嘆。勝德宏編,共垂不朽矣!
演音
郵赍溫城下寮,感謝。附掩關謝客簡(印刷品)
六月廿日
敬啟者:不慧痛念生死事大,無常迅速。自今以后,掩關念佛,謝絕人事。謹致短簡,以展訣別。他年道業有成,或可啟關相見。凡我師友,幸垂鑒焉!
演音謹白嚴守掩關之規例,今后不再晤面及通信等。掩關之年限無定。他年啟關有期,再以函告。掩關期內請勿枉駕,闕禮之罪,惟乞鑒原!
一九二一年八月廿七日,溫州,致夏丐尊
丐尊居士:江干之別,有如昨日。吳子書來,知仁歸臥湖上,脫屣塵勞,甚善甚善。余以是歲春殘,始來永寧,(寓溫州南門外城下寮)掩室謝客,一心念佛,將以二載,圓成其愿。仁者邇來精進何似?衰老浸致,幸宜早自努力。義海淵微,未易窮討,念佛一法,最契時機。印老文鈔,宜熟覽玩味,自知其下手處也。(可先閱其書札一類。)仁或來甌,希于半月前先以書達,當可晉接。秋涼,惟珍重不具。(便中代求松煙墨二錠寄下。)
演音八月廿七日
一九二一年十一月初五日,溫州,致劉質平
質平居士:別久時以馳念。朽人居甌,頗能安適。仁者近仍居南通否?歲晚天寒,想當歸里。為致短簡,略述近狀,以懷遠想。附郵手寫三經影印本一冊,希察覽。江山遼復,此未委悉。
演音嘉平初五日,居溫州南門外城下寮子頡、增庸,仍居日本不?
一九二一年十一月初六,溫州,致真如居士
真如居士丈室:書悉。贊詞別寫奉慧覽。曩既諄請湛翁潤色,若置而不用,于義有所未可。又原作固佳,改本尤精善也,故依改本書寫。朽人于華嚴,唯略習《清涼疏鈔》,未嘗卒業。尊說希就正湛翁何如?唐宋諸師皆先習論后習經(又受具足戒后必窮研小乘律),卓見極是。或習《俱舍》《唯識》《十二門》《起信》亦可。又楊仁山居士所定先習起信、唯識、楞嚴之法,亦甚允當。近時學者多宗此法。但已上諸法,唯上根乃可用之。若中人之質,須先窮研《起信》一部(此亦楊居士說)。其次者唯習《佛教初學課本》等可耳。朽人現居慶福,掩關念佛。仁者獲此書后,乞勿復。天寒手僵,殊未宣悉。
曇防疏答十一月初六
一九二一年,杭州,致楊白民
白民居士:頃奉手示,敬悉一一。前與程居士晤談,音處有金三百,大約新之君,即施省之,為當時上海有名居士。遠念。如無障緣,期以二載,圓滿其業(致后年春初止)。
仁者邇來精進何似?念佛法門,最為切要。幸以是自利利他。
《印光法師文鈔》,宜熟覽玩味,自知其下手處也。(書札一類可先閱),不具。
演音溫州南門外城下寮
一九二一年,杭州,致楊白民
白民居士:頃奉手示,敬悉一一。前與程居士晤談,音處有金三百,大約新之君,即施省之,為當時上海有名居士。
一九二一年十一月十八日,溫州,致毛子堅
子堅居士:末由省展,霜寒,比自何如?普陀印光長老及諸上善人勸送緩士全書》,匡益世道,祛發昏聵,猥辱累囑,為之紹于知識。銘茲典誨,伏深贊慶。謹致文告,希垂省察。倘值有緣,幸為勸勉,隨喜功德。江山遼復,豈復委宣。
演音十一月十八日會稽黃道尹處,希為致書勸告。春間晤白民,謂邑廟湖心亭放生池有未如法事,曾囑白民代達仁者,未識已改善否?極念。
一九二二年正月廿一日,溫州,致真如居士
真如居士丈室:比承來旨,欣悉一一。普陀光法師為當代第一善知識,專修凈土之說,允宜信受奉行,萬勿游疑。普陀光法師文鈔,揚州有新刻本,較前增百十數首。近商務又重編排印,又增七十余首,希覓求悉心讀之。《凈土十要》《徹悟禪師語錄》(與《梵室偶談》臺本,《偶談》亦乞研尋)、《秘藏指南》等,亦宜詳閱。附奉舊寫佛號一葉,率以裁復,無復委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