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現代住宅設計的參考(3)
- 林徽因全集3:建筑
- 林徽因
- 5400字
- 2015-04-08 08:48:29
1941年,當英國在世界大戰里尚在吃緊階段時,伯明罕市的波思維爾新村信托公司住宅研究會便將他們費時三年的伯市住宅實況的調查全部發表。書名為《再建之時》(whenwebuildagain),內附表格,照片,插圖,統計圖解及地區圖等。這個報告對全城住宅情況的各方面無所不包括無所不詳細。全書用了簡單清晰的分析,指出各區房屋在一切方面對于居民生活實況的適應,與矛盾程度,作為將來建設時改善的指南。這雖為伯明罕市本身的特殊情形,但一切研究與分析的方法,則是普遍可以適用于任何舊城,以和緩調整政策為前提的改善計劃。
伯市雖曾自豪,且仍可以自豪,它是英國最努力進步的工業大城,在第一次大戰之后至第二次大戰之前約二十年中,共添造了104,881所住宅,但他們卻得到一個痛心的教訓。用了龐大的代價,他們換得一個醒悟。他們恍然覺悟當時急于解決住處,缺乏全市之間及市郊鄉之間的“統盤市鎮計劃”的失算。研究會坦白的承認因當時所有計劃每次之限于一地一區的過于“消極性”致使今日“損失并毀壞了許多可貴的綠郊隙地,全城發展的紊亂竟直接為害于國家應有的福利。”
換句話說二十年來“個別改善”的努力,由今天科學化的、鳥瞰看來,已大明了他的錯誤?;I劃上缺乏總綱領產生畸形及矛盾的局面自在意中。各區各業生活及交通的要求互相抵觸缺乏呼應的時候,自然只得到更大的不便,留下嚴重的教訓,如果改善人民住處只是“個別改善”的住宅建筑活動,則所有努力不但積板的不能在全市合理組織中盡職,連消極的解決每個住戶的方便也都成了失敗。
調查的意義所謂波思維爾信托公司即是著名世界的卡德伯里可習粕果工廠主人所創設的波恩維爾住宅新村組織所擴大的建造住宅的機構。是不斷對市政有貢獻的私人團體。
遠在1935年,它的住宅研究組,對于伯明罕市發展趨勢,就感到憂慮,決定進行一種有計劃的實況調查。這調查歷時三年,以勞工及低薪資市民住的狀況為主要研究對象,同時審查住宅區以往與工業區及郊區的關系,如全市擴展之利弊及住戶密度增消的緣由及辦法。換一句話說,就是要研究住宅的問題癥結所在。
這種調查是根深蒂固民主主義國家的動態;民主國對私有產業權利必須保留尊重,不肯橫加統治,而同時進行又是社會性的改善計劃時,則所先做的一件事,必會是詳細的調查。一切實況由專家團體的調查得以大明,提供當局及社會參考,然后法律的合理制裁,科學的縝密計劃,社會的踴躍合作才得以產生。這是艱難的、和緩的、但確合實際的改善的調整,目的在經由演變向著市鎮的完善。這種調整的性質與受過劇烈破壞大部后重建的市鎮計劃不同、與在社會主義下發展新區,創立城市作嶄新建造試驗的自然也不同。但今日世界在建設之時,這幾種趨向的努力都必須注意及明了,因為我們都有參考他們的必要。
調查的內容波恩維爾研究紀的調查,為統計的請晰起見,分伯市環繞的為三個圍城中心。內圍及外圍。各種住宅情況都劃入這三個不同地帶中互相比較。因為中心為最早舊有之市鎮,街道狹迫經工業革命的突襲驟成擁擠錯亂的區域,多不堪居住的房屋及突兀丑惡的工廠。內圍發展在1911年前后,外圍則發展在19l8年以后,情況因社會的努力,各圍愈后愈見良好,密度也逐漸減輕。同時由東西南北各區域的工商業情形不同,住宅調查也將住宅劃在七個市區下研究。
圖一伯明罕市人口密度圖表(附伯市七區表)
這個調查對房屋本身的各種統計及其租金之外社會性的資料,如(1)勞工市民由家中到工作地的往返時間與費用;(2)百分之若干工人可以回家中餐;(3)市區內公園面積與人口之比率;(4)兒童戶外活動及游戲在何種地方;(5)若干住宅前后小圃受經常整治,表示事實它們是否為住戶所需要;(6)若干住戶愿意保留原來住處及他們的理由,這些方面都取得正確的統計以增加事實的了解。
同時這報告先將伯明罕市的演變歷史;如各時期社會及政府對市府的態度和努力,議會各次所通過的法案,及地方上各次所實行為調查和建設都作了簡單的敘述。這一段歷史非常有趣,可以代表一—個現代城市的傳略,可以增進社會人士對市鎮的了解。
調查目的這個調查的主要目的是:
(a)現時住宅的一切狀況。(b)1919年以后所努力進行的擴展市區計劃,它的結果到底如何?(c)據實際所得材料有何結論可以指示將來設計的傾向或宗旨?
調查方法研究組利用許多公共衛生及戶口調查的統計,但主要倚借自己實際的調查。調查分兩部測量及訪問工作。
(甲)測量測量分兩段:
(一)詳細的住宅及住區測量。
(二)普通測量,指示以伯明罕市為中心的四郊發展。這是在六英寸比例尺的地方地圖上標出已經建屋的地區,現在工廠位置及永久的空隙,如公園等地區。整個面積包括1100方英里。因為這研究計劃的目的也注意“鄉區”(Regional)整體的組織,不但注重“市區”而已。這部分工作著重給計劃地區時做參考,預先保留各種地區的用途,為此后五十年內的新陳代謝一旦演變及發展定出有系統的途徑,不至紊亂互相抵觸。
(乙)訪問工作注重在取例的逐戶調查。他們按著公共衛生部所給予工人住址,每二十五家工人住處中巡視一家。二十九位有經驗的社會服務人員共同參觀7716所勞工居民的住處。訪問員將預先計劃好的問答表格,在參觀住戶時填寫。調查后經手人立刻將這表格交給專家,劃在三個圍域及七個市區下綜合分析,要知道伯市百分之八十為工人,所以他們的住宅是全市住宅的主要問題。調查住戶時必須同住戶中之主要負責人問答,(三分之一的訪問必須同男主人問答)如果所訪位屋空寂無人經三次訪問后仍然沒有住戶或不得接待時,則可另訪距離此屋最近的一家,但必須與原來訪問住址在街的同一旁邊,以避免牽涉不正確的其他因素。
改訪他戶必須在訪問原址三次失敗之后的原因,是免得遺漏整日必須外出工作的住戶。如果房屋已改成工廠或公司辦事處,訪問員仍須訪問看守人因為可能看守人的住家問題就需要考慮。
在訪問時最需要的是引起住戶的興趣,自動的合作。故在訪問之始,先就解釋訪員們代表一個研究住宅的組織,在努力調查伯明罕全市住戶的需要,他們希望將關于住宅的幾種實況請教于選出的住戶。問答表格分兩種:(一)主要問題的回答表。此表分前后兩面。
(二)愿望問答表,亦分前后兩面。
主要問題回答表(前面)
主要問題回答表(背面)
愿望表(前面)總號1650
Bourneville新村信托公司研究部
姓名Mr.X.Y.Z.地址10.Thesquare.
1.下面是可能的十二個原因,使你住在現在的房子。
哪一個是適應于你的?
(1)你離你的朋友們近。√
(2)你喜歡這房子。
(3)離丈夫(或主要生活維持人)工作地近。
(4)房租低?!?
(5)這房于是自己的產業。
(6)你喜歡一個花園。
(7)你喜歡住近市中心。
(8)你愿意住在離市中心較遠處。
(9)你是當地教堂,俱樂部,或集會的會員
(10)你憎惡遷移的麻煩與費用。
(11)你若遷移大概需要付較高的租金。
(12)這房子以外另外找不到。如有其他原因亦應加入。
愿望表(背面)
2、下面是十個可能使你遷移的原因,哪—個原因是適應于你的?
(1)你愿意離你的朋友近點。
(2)你想要一個花園。
(3)你愿意離郊外或公園近點。
(4)你愿意離丈夫(或主要生活維持人)工作地近。
(5)你愿意一所較好的房于:√
(6)現在的房租太高。
(7)你愿意得一所新房子:
(8)你愿意住在公寓。
(9)你愿意住近市中心。
(10)你愿意住遠離市中心如有其它原因亦應加入。3.綜合而論你是否想遷移?是4.你愿意住何處?
5.然則是否離丈夫(或主要生活維持人)的工作地更遠?
6.車資是否會增加?是
7.你已否登記請求一所市管住宅?是
8.在何處?
9.在何時?1932
調查人G.J.C
(二)伯市發展的歷史
伯明罕市發展的歷史極為有趣,知道它演變的梗概才能明白它現狀的來源與特質,亦即可以明了這一百年中一個工業城市的形成是怎樣一回事。
鄉村集鎮時期英國的市鎮,當時為了保護它居民中的工藝匠人立了所謂Chater??梢越顾幗彻さ倪w入。伯明罕市的發展,在工業革命以前,正因它是個古代的集鎮(Markstown)而無Charter的結果。
伯市直至1838年成為市鎮才立了Chater所以一向是有技能有作為的工藝匠人的自由地。卻得不到業會會員的資格;由十六世紀起,這城就吸收許多獨身起家各個部門的鐵匠,發展出工業城市的主要原素。
工業革命帶來的大變十九世紀初,伯明罕已擴大許多,但尚是帶著鄉村色彩,匠工各自工作的市鎮。直至十九世紀的末期,方形成另一面目的大都市,旺盛活躍;但亦有幾分可怕。工業革命帶來黑煙將近郊逐漸吞并了,在狹迫的小街巷中,零亂產生丑惡的工廠倉庫及工作場。因為那時代的社會相信人人自己知道取得與自己有利的一切,人人盡可自由發展,其結果是雖然集體的市是有財力的,一切都自然發展,沒有地方當局來負責。當時的社會覺到如果男女兒童,為著某種工資,自愿在缺乏陽光的澈隘區域中日夜工作,那都是那一些人民的事,不關他人。所以伯明罕市日益富有,而矛盾的丑陋愈代替了所有悅目的鄉鎮色彩。而貧困的工人加增,生活程度到了不堪的情。這時期所造成可怕狀態,自然也不限于伯明罕一城。
新市鎮的開始到了1869年以后的瑟遷伯倫(JosephChambertain)做了多年市長產生一種新的市鎮觀點,他發憤改善那里的貧民窟大膽的從事一個空前的措施。那時的市議會已有許多富于個性的杰出人物,他們籌出15,000,000磅的款,將特別不堪最不衛生的一大區域掃除了,成為今日主要大道的Corporationstreet,同時在許多抗議下,將自來水瓦斯等由私人手中取歸市府,作為公用工程的基礎,一時伯市便成為英國最前進之都市。
公園的開辟這時期中的社會意識漸高,有了種種改善住戶生活的感覺,感到人民有游息及享受林木趣味的必要,放在這時所建的內圍一帶產生出較多的公園,但當時這種設備完全需倚賴捐出的私人產業,故其分配并不能平勻合理。
1846年開辟了第一個公園,Adderley公園,占地11英畝;1857年Calthorpe公園面積31英畝;又隔七年1864年開了AstonIIMlI及公園,49英畝;至1873年的CannonHall公園,則有81英畝,這個最后的公園,至今仍認為最佳的一個。第一個空地由市府股份銀行公司購買的是8英畝的Highgate公園,它是約瑟遷伯倫在l876年所辟,同時也是伯市“中心”唯一的真正公園。
1876年,議會特別通過伯市府可將“中心”墓地改成公園的法案,St.Martin,St.Mary,st.paul,st.Jhon,st.Philip等都陸續變成公園,尤其是st.Philip的增辟,對于市容及衛生的改善最為重要。
1877年第一次在已建市屋中間開辟兒童健身場,在Burburystreet,面積為4.5英畝。繼續又辟了幾個,有的為大工業家所損,有的為市府合作公司所購得。這種活動釀成全國性的兒童健身場的運動,成立了全國健身場協會(NationalP1ayingFieldsAssociation)。
開辟公園的辦法到了1917年波思維爾卡氏之子又創立了一個新的組織稱為“公益信托公司”,目的在當市政府缺乏法律力量購買與市府計劃有用而又正在出讓的私人產業的時候,由公司名義可以立時購得。這些地產有時是美好的林木,有時是有歷史價值的古建筑及私園,可以經過合法手續由公司再轉讓市府作為公園,著名的例如DlakesleyHall即是。這個組織極為特殊亦是近代社會團體購買地方歷史古跡名勝捐給公家的先聲。
新村的初試1879年JhonCacdhury,伯明罕企業家領袖開始另一種居住情形的努力。他將他的可可糖果工廠由正在退化擁塞不適于制造食品,亦不宜于工人健康的Bridge街遷至波恩河邊:在那里他創立了所謂“花園中之工廠”。十五年后卡氏見到純為牟利的住宅,因他工廠的遷移紛紛投機活動頗為不滿。他知道以往惡劣的住屋,正因這類似的情形曾迅速產生,故為防止這種投機的惡劣建造,他由1893至1899年逐漸購買從前的Bournwille鎮舊址。他的目的是創造廉價又美好的住宅,附于工廠左近,但不直接系屬于工廠。這些住宅每所有小花園一區,他的目的是將這種“新村”的試驗先例獻給其他調整住宅的市鎮作為參考。
在這時期英國的法律還規定著整列的“窄條后院式住屋”為通常定型,卡氏則援用各種形式以每兩所或數所為一組獨立的單位,他的新村最主要的特點是住戶不限本廠的職工人員,這個開了近代市鎮各種新村之先例。最后將這新村組織擴大,成立了信托公司,以經常建造及經理Bournville住屋為責任。1900年Bournville共有330英畝之地區,造了800所住宅。
議會通過“市鎮計劃法案”到了1909年改良住宅的各種努力使議會終于通達了市鎮計劃法案,但他只適用于未經建造的地區,開辟交通干路,約束住宅區的性質和密度,及工業區的規定。
伯明罕又是英國第一個都市,首先應進行第一個市鎮計劃。所計劃的地區為伯市的西南部,占二千三百余英畝,但這一年適巧為1913年,第一次大戰的前夕,一切的實際進展被戰爭的需要所阻止,雖然對伯市整個外圍的計劃仍然進行籌備,且第二個計劃為伯市東部,繼而市之北部,南部及西南部諸計劃接踵而來,終于全英51,147英畝面積中,38,509英畝是有預先干線計劃的。英國議會對于市鎮由放任至立法管制實由于社會輿論與努力的趨勢,而不是主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