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這件自然的事情變得不那么自然了,居然把母親分為成功和失敗的,優秀的和一般的,幸運的和不幸的,用子女的好壞來評判母親當得如何……這使當母親變得非常不容易了,隨著婦女自身意識的不斷升級,由女人變為母親的痛苦歷程被渲染得無以復加,成為一種畏途。痛苦自不待言,還有更沉重的責任:同樣都是母親,為什么人家生下的孩子成了神童、天才或什么什么人物,而你生下的卻是庸才陋夫?如今已不再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的時代,而是龍母想生龍王,鳳母想生女皇,鼠母想生鳳子龍孫。自己這一輩子沒混出個人樣,指望兒女出人頭地。即便是自己這一輩子箅混出了個人樣,也希望兒女更上一層樓。人希望下一代超越自己,這是合情合理的。但合情合理的愿望,不等于就是兒女功成名就、升官發財的保票。有些高學歷髙智商的人就看透了這一點,如果連自己都指望不上,想指望下一代就更靠不住了。為了省卻拖兒帶女的麻煩和辛苦,干脆不要孩子。于是城市里的“丁克家庭”越來越多,對責任的懼怕大于對天倫之樂的追求。與此相反的是負不起責任的硬負,其結果是不負責任,有些貧困落后的地區干脆生育不計劃,反正一個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趕。

肚風如此,孩子們的感覺又如何呢?孩子身上的壓力并不比父母輕,他們的競爭從幼兒園就開始了,不但要承擔自身全部壓力,還要承擔父母轉嫁過來的各種壓力。而父母的期望值總是過高,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跟別的更好的孩子相比,卻常常忘記“人比人得死”的古訓。

在這種情勢下,人們格外需要一種智慧,化解父母及孩子們身上的諸多壓力和痛苦,讓人生變得自然些,多獲得一些做父母或做兒女應該有的快樂。

最近我讀了胳曉戈的《母親手記》,發覺此書具有這般智慧。

這是一本實實在在的書。時下有太多叫書的東西,是玩虛弄玄、華而不實、花里胡哨、強拉硬扯、敷衍成章的。這本書讀了是不會讓人后悔的,如果后悔那是因為在當母親或父親之前沒有讀到它。說它實在,是因為它確實有自己的思想和實用價值。當今世界缺少偉大的思想,已是現代人類的共識,也缺少對現實生活有指導意義的具體思想,許多冒充思想的東西不過是夸夸其談、東摘西抄,或在語言上繞彎子、兜圈子,故作驚人之語。這本書的思想來自作者親身的體驗,順“理”成章,淸新質樸。比如:

女性的完善需要付出,要釋放自己那份心血和精力,才能得到身為女人的那份生命的享受。但犧牲自己,完全依賴男人,則很容易種錯了別人的地……駱曉戈分析各種各樣的女人都有獨到的見解,尤其對楚文化下的婦女的種種特點,有更精辟的論述。

因為她做過“婦女熱線”的主持人,對現代婦女的境遇感同身受,坦誠而富有勇氣。這坦誠和勇氣我想是來自做母親的自信。駱曉戈是一位不俗的詩人,湖南一家兒童文學刊物的主編,讓她感到滿意、感到自豪的似乎是當母親這個“職業”至少她嘗到了做母親的成功。

每個孩子在五六歲的時候都是喜歡模仿的,或喜歡唱唱跳跳,或喜歡在紙上涂涂抹抹。駱曉戈成全女兒的天性,鼓勵她亂畫。畫了就給她掛起來,她的家里永遠都在舉辦女兒的畫展。這樣做不是為了讓女兒將來一定當畫家,只考慮對開發她的智力、對她的成長有好處。亞里士多德說過,懂得如何啟發才是教育的偉大本領。讓孩子自我覺悟,教給她思考的方法,這不是痛苦,而是快樂。不是逼孩子活受罪,而是讓孩子享受把物體變為線條的奧妙和樂趣。

盡管駱曉戈的女兒岸子今天已是有點名氣的小畫家了,在國內獲得過諸多獎勵,多次參加國際兒童畫展,并獲得過大獎和某個城市榮譽市民的金鑰匙等,但駱曉戈至今也不要求女兒將來非當畫家不可,岸子自己對將來干什么也不是很明確。當你問她喜歡什么,她首先說是數學,她喜歡的事情很多,畫畫、搓泥巴〈捏泥人八唱歌、外出……還有作文,也是她的強項。岸子的發展均衡而全面,她對未來選擇的余地很大,她的可塑性很大。

我見過另一類少年成名者,大人雕琢的痕跡太重,為了出人頭地,練出一項特長,喪失了童年,像小大人、小人精,熟得早老得就快。人生被奪走一個階段,生活就不健全,這是成功,還是失???200年前西方就調查過,在培養兒童問題上過于精細是否有害?可惜至今也沒有引起中國社會的注意,“精益求精”以至拔苗助長的情況時有發生。大人為了讓孩子及早地適應大人的世界,往往過早地扼殺了孩子的感覺和想像力,忽視了他們的悟。件。事實證明,有許多“神童”成人之后并不“神”,許多偉大的天才青少年時期并不格外出色。

胳曉戈作為母親的成功,是讓女兒有了一個成功的開端,為成功地度過漫長的一生打下了美好而堅實的基礎。人生的價值并無統一的標準,每個人對成功的理解也不盡相同,看看岸子的文章和繪畫,會明顯地感到她看世界看生活都同悟性遭到壓制和破壞的孩子不一樣,興趣廣泛,富于創造性,快樂而自信。

這樣的孩子自立性強,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無疑更具優勢——無論在心理上還是在體能和技能上。

父母愛孩子不必爭一時之髙下,要為孩子的長遠著想。教育的主要職責是“引導意志力”。有什么樣的意志力,就有什么樣的人生。也不要老覺得孩子的未來全在父母身上了,每個人一生要接受來自三個方面的教育:父母、老師、社會。兒孫自有兒孫的路。更不要總認為只有父母教育孩子,而孩+不能教育父母,華茲華斯有一句名言:“孩子為成人之父?!薄赌赣H手記》是兩方面的記錄:母親培養女兒,女兒啟發母親。

愛情欺負什么人

一位剛走出大學校門不久的年輕編輯,常常崇拜某女作家,求我寫了封引薦信,千里迢迢去朝圣。朝圣歸來仿佛突然長大了10歲,知道人間是怎么回事了,知道生活是怎么回事了。此事雖過去好長時間了,但她對那位女作家過的日子仍感慨不已。她沒有想到自己心目中的文學女神、一代才女,竟然過著近似凄涼的日子——獨身一人,請了一個保姆,而且3天才來一次,幫助收拾一下屋子,做一頓像樣子的飯菜。在保姆不來的日子里,她便吃剩菜剩飯,或隨便胡弄—點,有一口沒一口。才剛50歲出頭,按理說正是享受成熟人生的最好時期,功成名就,沒有負擔,平靜自然,理應緊緊抓住中年的尾巴,好好享受成熟的生活和成熟的生命的種種歡樂。她沒有,早早地松開了手,提前以老年的心境安詳自然地迎接老境的到來。這是為什么?她內心深處怎樣認識自己生活中的缺陷?是無可奈何地接受?還是就喜歡這種缺陷?

這位年輕的編輯也是女性,所以感觸格外深切。

曾引以自豪的滿腦袋現代意識,也因此受到強烈的震顫,以致動搖并生出許多疑問……“少年夫荽老來伴兒”為什么年輕的時候稱夫妻,而老了就稱“伴兒”?“紅顏多薄命”、“賴漢子找好妻”……這些重復了千百年的俗語、套話,至今仍在重復,一定有它的道理。它成了創作上的一個很大的套子,歷代都有文人鉆進鉆出,套來套去,也說明生活里還在不斷發生這樣的故事。這不能不說是優秀女子的悲哀。

用不著我來饒舌,打開現代社會這本大書,有多少“女強人”被無能的丈夫背叛乃至遺棄;有多少出類拔萃的女性擁有漂亮的容貌、事業的成功、足夠開銷的金錢等一切令人妒忌的東西,惟獨不能擁有令自己滿意的愛情,或者曾經有過但沒有善始善終。

莫非愛情也是“高處不勝寒”?這里難道有什么規律可循?

對不同的人來說,愛情的分量也不一樣,從重達千斤到輕如鴻毛的都有。有人時刻準備用整個生命去愛,為了愛而生存,視愛情為人生的全部,為追求偉大的愛情即便毀滅了人生也無愧無悔。這是懸空式的偉大戀人,把自己整個吊在了想像中的愛情大樹上。任何爰都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愈是優秀分子,由于智商高、知識多、想像力發達,這種主觀色彩就愈重。而客觀現實是,那種偉大的燦爛輝煌的愛情不是很容易能碰得到的。于是,視為自己惟一所擁有的最珍貴的東西,便鑄成了天下情人的悲劇因素。

愛情的輝煌在于浪漫,愛情的長久取決于清醒地對感情的把握這是另一種人的愛情觀。不管講起來多么動聽,寫在紙上多么漂亮,愛情只是人類生存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不是生存的全部。不論所愛的人多么重要,也不可能取代一個社會。正如魯迅所說:“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古今中外舉世聞名的愛情和各種藝術作品里的愛情,就是一種美麗的誘惑。正因為真正的愛情難尋,人類基于對愛情的渴望才生出許多想像,編出許多故事,無形中給愛情定出了一種標準。倘沒有這個參照系,人間也許會少些愛情悲劇。實際上每個人的愛情都有自己的條件,自己的特殊性,跟誰的都不一樣,尤其跟古今中外著名的愛情范例不一樣,這才是你的。優秀分子推薦獨特的風格和個性,愛起來卻喜歡跟別人比你看人家怎樣怎樣……”許多長久夫妻的長久秘訣,是愛對方的缺點。一個人身上的優點誰都喜歡。而缺點,尤其是隱秘的缺一點,只有愛人知道,能夠容忍,當然包括幫助,幫助不好仍然是容忍。久而久之變成了一種習慣,形成了一種惰性,相互適應了。這種習慣和適應構成了一種深切的別人無法替代的關系,生理、心理上的一種完全的容忍、默契、理解,勝過浪漫的愛。雖然愛情的光環消失了,換來的是長久而平實的愛情生活。

從某種意義上說什么是婚姻?婚姻就是包容,包容婚姻的缺陷。

生活中常有這樣的事情:某夫妻中的一個曾犯過嚴重的很丟人現眼的錯誤,鄰里、朋友還記憶猶新,可人家兩口子又一塊兒上街、散步、說說笑笑,日子過得還不錯。當事人、受害者比別人轉彎子還快,這是為什么?一個女研究生熱烈地愛上了自己的導師,這位導師正值中年,是個有成果的名人,他的夫人知道了,不氣,不躁,找到了那位研究生,心平氣和地問她對自己的導師知道多少?他有名氣,有成就,別人很容易看到他的優點,很容易喜歡他,愛他。這位夫人又列舉了只有她才知道的他的許多缺點和身上的疾病,講廠自己是怎樣忍辱負重地幫助他,照顧他,使他有今天還有牢靠的明天。最后坦誠地問研究生:“如果你自信能比我做得更好,我就撤出,成全你們?!苯Y果在這場感情糾葛中撤出的是那位研究生。她沒有把握在成了導師的妻子以后還能長期忍受他的缺點和那討厭的疾病。

優秀女子的感情負擔太重了。愛得淺了不夠味兒,懷疑不是真正的愛情。愛得太深了又會患得患失,不僅會愛得沒有了自己,還將最終失去所愛的人。說起話來思想很“現代”,真正動真情愛上了一個人又很“傳統”。我在一次會議上曾聽到一位情場得意的老兄發過這樣的感嘆:“愈是優秀的女人愈煩人!”看來,對優秀的女子來說只有兩種選擇:要么徹頭徹尾徹里徹外的“現代”,要么保留一顆女人的平常心。

優秀而又幸福的女人多半都有一顆平常心,她們活得自然而又完整。為愛情而生為愛情而死的生命倒常常是有缺陷的盡管這種缺陷也不失為一種美,一種高尚。記不得是哪位先哲說過大意是這樣的話:“一個婚事順利的普通人要比一個過獨身生活的天才幸福得多?!边@話也不是沒有毛病,因為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不一樣。

1996年2月日本一家婦女雜志《莫拉》做了一項調查,為兩種女人打分:一種是以放棄工作專做主婦的山口百惠所代表的溫柔賢惠型;一種是以松田圣子所代表的我行我素型,不放棄職業,不舍棄自我。結果是大多數人更喜歡后者?!秲尚圆町悺芬粫淖髡唔f娜說得直截了當:“對于男女雙方而言,愛情是為生存而戰。”社會繼續開放,觀念不斷變化,帶來了許多快速而多變的感情問題?;橐龅娜毕荼┞兜米疃啵星榈酿嚳收吆土骼藘鹤疃?,情人最多。幾乎沖擊了各種年齡各種階層的人。心里巋然不動者是少數,巳經采取了行動的也是少數,大部分人是心里有所動或正準備動。至于怎樣動,動的結果如何,那就難說了。

愛侶景觀

1982年赴洛杉磯參加第一次中美作家會議,雙方各出8位作家。美國作家一多半都有夫人或先生陪同,相互照顧,有情有趣。中國作家則都是單打獨斗,中青年作家可以不予理會,有些老作家在國內是權威級的人物,也形單影只,生活有諸多小便,看上去和美國團不對等。好在我們一個團就是一個整體,形同一家,相互照顧,同樣有中國人自己的情自己的趣。因為國情不同,好像全世界都能理解,中國人出國就該男的是王老五,女的是何仙姑。

兩年后,第二次中美作家會議在北京召開,美國作家中除去原本就是單身的以外,其余都是成雙成對來的。龐大的中國作家團仍然男的是王老五,女的是何仙姑。在正式會議之外的所有聯誼活動中,總顯得有點硬邦邦,不協調。它不光是個經濟問題,還是一種情致,一道風景……60年代初,中國人看了記錄國家主席劉少奇和夫人王光美訪問印尼的電影,有幾個感到氣憤、妒忌或不自在?更多的人是感到新奇,賞心悅目,還有幾分為自己的國家主席和夫人的風度而自豪。

1995年初春,中國作家協會在上海召開主席團會議,大多數老作家都帶了老伴,相幫相襯,和諧自然,我作為旁觀者看著都覺得舒服,中國文學一下子有了人情味兒,多了一份溫馨。開幕的當天,在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中推出了巴金老的大特寫,那是一張當代文學的面孔,我甚至覺得那個月,成了中國的文學月,感情月。

“少年夫妻老來伴”老來相伴,雙飛雙棲,是一種美,一種福祉,顯得生活風調雨順,慈和祥瑞。

“少年夫妻”形影相隨,更是一種景致,顯得社會陰陽平衡,溫情脈脈。

十幾年前,中國人在公共場所或大街上看到情人們勾肩搭背、做出種種親昵動作還甚不習慣,現在則見怪不怪,習為常情了。但是人們恭維這種把閨房秘室的舉止搬到光天化日之下來演示的行為,恐怕心理還有些障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溧阳市| 丹寨县| 淄博市| 沙雅县| 高阳县| 阿鲁科尔沁旗| 理塘县| 罗城| 南投市| 成都市| 临高县| 曲靖市| 晋宁县| 郴州市| 陈巴尔虎旗| 葵青区| 永顺县| 长泰县| 东乡| 雷山县| 桦甸市| 博白县| 迭部县| 连江县| 日土县| 崇左市| 庆城县| 淮安市| 永州市| 旺苍县| 岗巴县| 安国市| 福清市| 咸丰县| 南雄市| 财经| 兴化市| 顺义区| 本溪市| 天台县| 长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