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艱苦奮斗(2)

盡管數學成績很好,對問題的理解也有長于他人的邏輯能力,但希爾伯特在其他學科方面確實很差。數學老師認為有必要找希爾伯特談一談。老師告訴希爾伯特,數學雖然可以成為一個人終生的愛好,但要想在數學科學中有所造就,必須到大學去深造。不接受系統的高等教育,要想在數學上有所作為是很難的。然而,要想上大學,僅僅靠數學成績是不行的。為了進大學,除了數學之外,還有其他學科必須通過。只有學好規定的各門學科,包括他討厭的神學和語言學,才有資格進入大學學習。否則,只能停留在大學校門之外,當一個數學業余愛好者。

老師的話深深打動了希爾伯特。經過思考,在上大學與發展業余數學愛好之間,他作出了明智而有遠見的選擇。希爾伯特決定,為了考取大學,暫時放松一下數學愛好,以便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那些他不喜歡、但上大學又必須考試的科目上來。

當一個人有了明確的目標,并且培養了追求目標的頑強毅力之后,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希爾伯特把鉆研數學的學習方法運用到了德語、拉丁語、希臘語、神學等學科的學習中。刻苦、勤奮、力求甚解歷來是希爾伯特的長處。當他把精力轉移到這些學科時,自身的學習品質也在這些學科的學習中發揮了作用。這使希爾伯特學習進步很快,那些他原先不喜歡的學科,現在學起來也不吃力了。

一直關注希爾伯特成長的老師們看到了一個奇跡:原本學習吃力的希爾伯特,現在學習什么科目都不發怵了。在這所實行學分制的學校里,希爾伯特竟然用一兩個月時間,就能通過一門課程。在兩年時間內,他學完了大多數學生4年才能學完的課程。這樣,上學晚了兩年的希爾伯特,提前兩年畢業了。到中學畢業時,再也沒有人稱希爾伯特是愚笨的老學生了。

1879年,希爾伯特通過了菲特立預科學校的課程。當年9月,他轉學到了威利預科學校。這里的教學方式更進步,老師注重輔導,課程設置注重自然學科。

轉到威利預科學校之后,希爾伯特以煥然一新的精神面貌出現在新的群體之中。他不僅學習刻苦、態度嚴謹、遵守紀律、與人為善,而且各科學習成績都比較好。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希爾伯特的各科成績都達到了名列前茅的程度。他原來并不喜歡的學科,如神學、拉丁語、希臘語、德語等全部獲得了優等成績。對于原來喜歡的數學,他雖然投入的精力較少,但卻取得了學校的最高分,被評為“特等”。在畢業考試時,按學校的規定,除了筆試之外,還要進行口試。但由于希爾伯特的筆試成績最好,而且其優秀的學習品質也得到老師們的高度贊揚,因此,他被特許免去口試,僅以筆試的成績就獲得了畢業證書。

希爾伯特雖然曾經以笨孩子的狀況開始了學習生活,但由于不懈的努力,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那就是,不與別人比小聰明,不與同學爭高低,發現并發揮自己的思維特長,找到自己學習進步的切入點。他以鍥而不舍的精神、力求甚解的態度,扎扎實實地鉆研每一個概念和問題,直至弄通弄懂為止。經過整整10年的努力,他不僅獲得了上大學的資格,而且摸索出了使自己終生受益的學習方法。預科學校畢業時,老師對他的評語是:“希爾伯特堪稱學習的模范。他能以極好的方法掌握老師講授的知識,尤其對疑難問題或自己暫時不理解的問題從不放過。他對概念理解的標準是,既要明白概念的含義,又要弄懂概念的邏輯聯系,還要懂得如何運用概念解決問題。這個學生總是以強烈的興趣、透徹的理解和超常的思維對待每一個問題。他對科學的濃厚興趣和良好的學習方法,預示著他將在科學的研究中作出某種獨特的貢獻。”

鍥而不舍的追求

1880年秋天,18歲的希爾伯特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哥尼斯堡大學。這個比一般孩子晚兩年上學,而且長時間被認為愚笨的人,卻與同齡孩子一起進了大學之門。

哥尼斯堡大學的數學方式很自由。教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學生想學什么就學什么,平時不考試,只要在要求取得學位時才考一次試。在這高度自由的環境中,許多學生把大好的光陰用于飲酒、擊劍、泡酒吧、找刺激。希爾伯特沒有隨波逐流,而是利用自由的環境鉆研自己喜歡的問題。他循著自己選定的目標,用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一直追求下去。希爾伯特除了完成必修課程外,就是鉆研數學問題。他先學完了大學的數學課程,接著,鉆研“阿基米德數學問題”、《歐幾里德幾何學》、代數不變式論、代數數論、積分方程、函數空間等數學前沿問題。大學畢業前,他已經開始發表學術論文了。經過幾年的努力,希爾伯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并獲得了哥尼斯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大學畢業后,希爾伯特又到了哥廷根等大學學習、研究,并被著名的哥延根大學聘為教授。

希爾伯特一刻也沒有停止對數學的鉆研。幾年后,他就登上了數學王國的殿堂,并摘取了一顆又一顆耀眼的明珠。

希爾伯特成名之后,在學習和鉆研問題時,仍然保持著少年時期形成的學習態度和方法。在哥廷根大學數學俱樂部活動中,年輕人經常發現,大名鼎鼎的希爾伯特教授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似乎非常差。在學生們看來很容易理解的問題,而希爾伯特卻常常聽不懂報告人的意思,以至于周圍的人不得不幫助他來理解報告的內容。可是,當希爾伯特認為弄明白了報告人的意思之后,再由他說出來的內容,反而要比報告人自己的理解既深刻又簡單。這一現象令年輕人疑惑不解。希爾伯特在總結自己時說:“我之所以能在數學上做一點工作,就是因為我總覺得它特別難。我在閱讀或聽別人講解某些問題時,常常覺得它很難理解,有時甚至認為不可能理解。但通過努力我終于理解了。之后,我便想,這些問題能否化簡單一些?經過進一步的努力,我弄清楚了,這實際是一個更簡單的問題。”

著名科學家庫朗在評價希爾伯特時說過,“希爾伯特總是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在別人看來“一瞬間就能掌握的科學上的復雜概念,他卻做不到,他沒有這種才能”,他只能通過自己慢慢地消化之后才能真正理解并吸收。然而,一旦他認為理解了,就能夠獲得某種新意。

這是希爾伯特由笨孩子成為大數學家的訣竅,也是他的學習生涯提供給青少年人的最寶貴經驗。

坐在輪椅上的偉人

心靈的陽光

芬森默默凝視著窗外,暗夜里,星星寂寞高掛。

芬森需要陽光,他的疲弱的軀體和無助的心早已對漫漫長夜深惡痛絕。

可是在地處北緯60度的雷克雅未克,冬無白晝,夏無黑夜。芬森只能忍耐,忍耐寒冷而黑暗的冬,一直到夏季來臨。

他想起了丹麥,想起了在那里度過的并不愉快的日子。

如果不是大個子克勞森總是欺負他,羅伯特總是指使他干這干那,或者如果同學們能對他這個患有胞蟲囊病的伙伴多一份理解,少一些嘲笑,芬森絕不會離開自己的故鄉,來到這個暗無天日的地方。

芬森甚至有些懷念那段時光了,至少,當他受到怨氣時,可以找一片清靜的草地,躺在那里,讓陽光熱辣辣地照遍自己的全身,聽百鳥在空中好聽地啾鳴。

那是一種多么舒暢的感覺啊,渾身暖洋洋的,每個毛孔都向外透著愜意,閉上眼睛,仍能感受到陽光的亮度,連風也柔柔的。

芬森對陽光有特殊的偏好,他的情緒時常隨外界條件的變化而波動,陽光明媚時精神振奮,興致勃勃;而天色晦暗時則無精打采,心灰意懶。他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一樣。

“要是沒有太陽,人們會怎樣呢?”芬森常常好奇地想。

如今芬森已深深感受到黑暗所帶來的困擾,他情緒低落,不停地詛咒著這個特殊地方的特殊氣候。雖然這里的同學們都對他非常友好,但芬森還是無法排遣渴求陽光的心態。

有腳步聲傳來,芬森知道,爸爸要去上班了。

“爸爸,我想離開這個鬼地方。”芬森叫住他說。

爸爸向外走動的腳步停住了,“為什么?”他問。

“我討厭黑暗。”

爸爸深知兒子的心情,他走過來加重語氣說:“芬森,我明白你想要什么,再有兩個月冬夜就過去了,一切都會好的。但是兒子,我們來到冰島,不是為了享受陽光,這一點你一定要記住。”說完他頭也不回地走了。

芬森有些羞愧,爸爸說得不錯。原來在丹麥時,他根本無法學習,為了給他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父母準備舉家外遷到他們出生的地方雷克雅未克,當芬森聽說這里是一個半年黑暗、半年白晝的地方時,一口便拒絕了,因為他受不了有半年的時間生活在黑暗里。當時爸爸嚴肅地說:“芬森,你已經15歲了,應該考慮更重要的事情,陽光再美,也不能為你提供衣食。”見芬森一臉沮喪,他又說:“將來的命運全掌握在你自己手里,如果你努力的話,我相信5年后,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大門會為你敞開。那時,你所感受的就不僅僅是自然界帶給你的陽光了。”

屋里靜靜的,芬森又細細地回味著爸爸說過的話,爸爸是對的,疾病都沒有沖垮自己的意志,難道黑暗就可以讓自己消沉么?

芬森長出一口氣,他的目光又掃向窗外,暗夜里,星星好像歡快地眨著眼睛。

“到哥本哈根去”這句話激勵著芬森的學習熱情,成為他4年多來孜孜不倦的動力,體弱多病的他最終如愿以償,在1883年考入了哥本哈根大學醫學院。

然而,不幸再次襲來,當芬森陶醉在哥本哈根的煦日和微風中時,他的胞蟲囊病又犯了。

醫院的診斷結果是:胞蟲卵已經侵入芬森的心、肝、脾等重要器官,嚴重影響著芬森的健康。因此醫生建議他馬上退學,回家靜養。

芬森像被當頭打了一棒,怎么才看見人生那道亮麗的曙光,忽然之間,一切又都消失了?

芬森想當一名醫生,可現在美夢泡湯了,他忍受不了這個打擊,跑出校門,在街道上漫無目的地閑逛,邊走邊用手抹掉不斷涌出的眼淚。

天色昏暗,太陽落山了,芬森的情緒再度陷于低潮,他坐在教堂前的石階上,渾身一點力氣也沒了。他真想就這樣坐著,一直到死。

“嗨,小伙子,能否勞駕讓一下?”一個爽朗的聲音在芬森耳邊響起,他回頭一看,旁邊不知何時坐著一個50多歲的男人,他手里拿著一把掃帚,笑呵呵地望著他,看樣子是教堂的清潔工。

芬森默默地站起身,走下臺階。

他的心里涌出一絲嫉妒,所有的人都那么幸福!他們沒病,有工作,可以充分享受陽光,享受生活,既不需要忍受疾病的折磨,也不需要承擔學業的重負,可自己呢……想到這里,芬森又下意識地回頭望了那個清潔工一眼,他驚異地發現:他在“坐”著清掃臺階!

芬森擦擦眼睛,借著暮色細看,他哪里是坐著啊,原來他根本就沒有雙腿!

他一只手撐地,另一只手拿著掃帚,拖著軀體,一點點向前移動,掃完一級臺階,又吃力地移動到下一級……芬森震驚了,剛剛形成的關于人生的注解此刻土崩瓦解,深深的感動熔化了他心靈的悲戚。

“我至少比他強,”芬森感慨地想,“我四肢健全,而且還年輕。”

芬森回到住處,同學們正在起勁地狂舞,他頭一回被那種激情感染了,忍不住也加入了行列。

“芬森!”有同學提醒他,“你的病不礙事嗎?”

“沒關系!我覺得這樣很好!”芬森邊跳邊說。

話雖這么說,芬森到底不比常人,不一會兒就滿頭大汗,氣喘噓噓。

“芬森,歇歇吧。”看到他蒼白的臉色,同室的好友勸他。

“沒關系,我還能跳,我比教堂的清潔工要強上10倍呢。”

好友莫明其妙地望著他,不知道他說的是什么意思。

8年過去了。

身體的孱弱,疾病的折磨,學業的重負……所有的困難都被勇敢的芬森打敗了,當芬森手捧燙金字體的醫學博士學位證書時,不由激動得流下了眼淚。

這8年時間芬森是如何熬過的?只有問天上的星星夜里的燈了。

生活的動力

芬森的身體越來越差了,他下肢開始浮腫,疼痛時時折磨著他。但他卻從不知道休息。他的妻子,一位溫柔體貼的女性除了給予他更多的關懷外,毫無辦法。

幾年前,當芬森準備辭去哥本哈根大學穩定的工作時,妻子就感到不可理解。為此還和芬森做了一番長談。

但芬森去意已決,他說:“我必須如此,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研究光線。”

“我們的生活來源呢?你考慮了嗎?”妻子不滿地問。

“我可以去做家庭教師,每個星期還可以抽出兩個晚上的時間替別人抄寫文件。”

妻子不言語了,他知道芬森對光的執著的迷戀,也知道他的那篇《光學光線和天花》對醫學界所帶來的影響,對這樣一心撲在事業上的丈夫,自己還能說什么呢?

但芬森太不注意自己的身體了,百般勸說無效后,妻子不得不承擔起了助手的工作,以便能讓丈夫少受一些勞累。

一家醫院試用芬森所建議的方法,終于控制了天花患者的患處化膿,證明芬森的論文是正確的。報紙發出這條消息后,這家醫院一天就來了幾百個需要救治的天花患者。

芬森很興奮,沒想到自己真能從陽光中“找到”某種治病的“武器”。有時想起少年時爸爸說過“陽光再美,也不能為你提供衣食”的話,他就忍不住想笑,瞧!自己不正是在利用光線么?

芬森發明了治好一種頑癥的方法,可卻對折磨自己幾十年的胞蟲囊病毫無辦法,到最后連走路也困難,不得已,在妻子的堅決主張下,芬森決定到冰島養病。

冰島許多人都靠打魚為生,由于職業的關系,不少漁民都染上了最骯臟最難治的尋常狼瘡,臀部、面部和四肢先是出現米粒大到黃豆大的結節,然后逐漸擴大,融合成片,最后破潰形成潰瘍,一旦得了這種皮膚病,相當難治,而且非常痛苦。來休假的芬森獲知這種病的危害性和普遍性后,暗下決心,無論如何也要治好它!

妻子沒有想到,自己費盡心機讓丈夫走出丹麥的實驗室,卻又把他送進了冰島這個更大的工作間。

芬森首先想到的就是光線療法,他對陽光的迷戀從小到大至今沒有任何改變。

經過實驗,芬森決定采用化學性的紫端光線醫治狼瘡,他需要一套高強度的光源及濾光裝置,因為陽光再熾烈,也無法讓一些頑固的細菌就范。

為了這套設備,芬森花掉了所有的積蓄,還借了一筆錢,但仍然不夠,他只好因陋就簡改造光源。

他用炭精電弧燈作光源,用聚光鏡加強光線的強度,用改造后的濾光裝置過濾掉熱射線……忙得熱火朝天,根本想不到家里在等米下鍋,想不到已經懷孕的妻子需要補充營養,更想不到自己的腿已經腫得如房梁一般……芬森夜以繼日地忙,忘記了時間,直到有一天,一個鄰居急匆匆地跑來通知他,他的夫人已經生產了時,芬森才恍然想起:自己已經好些日子沒有回家了!

當芬森趕到醫院時,看到臉上沒有一點血色的妻子和躺在她旁邊的嬰兒時,又慚愧又難過,他的兜里連買一大塊牛排的錢都不夠。

沒幾天,嬰兒就夭折了,這個還沒有來得及見識一下世界的孩子,因生病和營養不良,幼小的靈魂重歸天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州市| 梁山县| 揭东县| 漳平市| 济阳县| 遂川县| 肇源县| 杭锦旗| 临朐县| 威海市| 江阴市| 成安县| 青河县| 横峰县| 乳源| 兰坪| 武隆县| 鹤岗市| 晴隆县| 建始县| 黑山县| 施甸县| 肥城市| 怀集县| 龙江县| 临沧市| 商河县| 云林县| 陆良县| 二连浩特市| 平阳县| 云阳县| 石景山区| 纳雍县| 峨边| 赤峰市| 海宁市| 巴东县| 宜兰县| 玉屏| 乌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