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艱苦奮斗(3)

芬森放聲大哭,哭過之后,他跑去向人借了一點錢,放在妻子的枕邊,又拖著疼痛的雙腿回到了實驗室。

1895年,芬森終于得到了一束聚焦的化學性紫端光線,11月,第一位實驗對象的患者臉上的潰瘍消失了,他被治愈了!

病人撫著芬森浮腫的雙腿感動得熱淚盈眶,他泣不成聲,不停地對芬森說:“芬森醫生,謝謝您,謝謝您,愿上帝保佑您……”

芬森真想馬上回家,見到自己心愛的妻子,他要把這一切都告訴她,讓她與自己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同時也為了祭奠那個只在世上呆了幾天的孩子……

創造奇跡的松下幸之助

苦難的童年

1894年11月27日,松下幸之助出生于日本和歌山縣海草郡和佐村。父親松下政楠是一個不走運的夢想者。他從祖上繼承下了一份足以養活全家人的田產。如果他不怕勞苦,安心經營,一家人完全可以過殷實富足的生活。但松下政楠不甘心局限在這狹窄的田野里,而是要振興家業,發財致富。因此,他靠著夢想和膽量,干起了投機生意,結果在投機生意中連連失利,不僅未賺到一分錢,而且把祖上傳下來的田地也搭上了。

松下政楠和妻子一共生了七個孩子。松下幸之助是最小的一個。當松下幸之助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父親正處在連續倒霉和失敗之中。家里的田產輸掉了。比松下幸之助大一些的兩個孩子夭折了。家庭經濟狀況惡化,到了即使節衣縮食也難以維持的地步。

松下幸之助的母親德枝是個典型的日本女性,她勤勞、堅韌,任勞任怨。面對丈夫的失敗,她沒有任何埋怨,而是默默地承受著失敗為家庭帶來的痛苦。

童年的幸之助生得眉清目秀,很招人喜歡。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父母都很疼愛他。春暖花開時,母親會不顧一天的勞累,背上小幸之助,到河邊欣賞自然的美景。這是留在幸之助記憶中最深的東西。母親背著他,漫步在寧靜的河灘上,邊走邊哼著小曲。

幸之助4歲時,節衣縮食的日子也難以維持了。父親帶領全家離開了世代居住的舊宅,告別了和佐村,遷到歌山市另謀生路。松下政楠在歌山市開了一家商店,想借此謀生。為了把生意做下去,老松下讓讀小學四年級的大兒子退了學。可是,松下政楠新開的商店還沒賺到錢,又賠本倒閉了。尚處在童年的哥哥不得不到一家紡織廠當童工,而松下政楠則四處找臨時工干。當父親在歌山市開店失敗后,這個家庭已經窮得分文全無了。全家人從大到小,都開始為謀生而努力。這時,幸之助的大哥和大姐在一場流行性感冒中先后喪生。

日子再苦也要撐下去,這是窮人的信條。在幸之助6歲那年,松下政楠把受難的妻兒留在歌山市,自己一個人跑到大阪市謀生去了。到大阪后,他到一家盲啞學校工作,把掙到的錢一大半寄回歌山養活老婆孩子。幸之助的母親則在照顧孩子們的同時為人家縫補衣服或干幫工掙一點錢維持勉強的生存。即使如此艱難,她也沒忘記讓孩子們接受文化教育,把幸之助和他的姐姐送進了學校。

窮人的孩子懂事早。幸之助6歲進小學。他小小的年紀,就知道上學的機會來之不易,因此非常珍惜,學習很自覺。自從母親送他上學的那一天起,只要是上課的日子,他總是一大早就背起書包,自覺地上學去。在學校他是老師喜歡的好學生。回家后,他立即做作業,然后幫助母親干力所能及的勞動。由于學習刻苦,加上天資聰穎,幸之助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

尤其是數學,他成了年級里的尖子。這個聰明、文靜的孩子,盡管窮苦,可勤奮好學,對人友好,因此深得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歡。

淚水支撐著夢想

正當幸之助滿懷興致地讀書時,父親從大阪來信,為幸之助找了一份工作,要他立即去大阪。母親考慮到再有半年孩子就要小學畢業了,無論幸之助將來干什么,文化總應該有的。想到這里,她寫信與丈夫商量,想等幸之助至少小學畢業后再出去謀生。可是,松下政楠堅決不同意。母親無奈,只好安排幸之助上路。

年僅10歲的幸之助,不得不中斷小學的學習,提著小包裹,揮淚告別了母親和姐姐,前往大阪。在上火車之前,他還不忘安慰眼含熱淚的母親:“媽媽,別難過。我賺了錢就給您寄回來。”

年幼的幸之助一個人來到大阪,他按照父親在信中寫的地址和路線,走過繁華的街道,穿過骯臟的街區,繞過一條條曲折的小胡同,費了大半天的工夫,才在一條雜亂不堪的小巷子里面找到了父親信中寫的“宮田火盆店”。這是一個小得幾乎不能再小的門臉,地處巷口拐角處,周圍是些低矮零亂的木板房,房屋周圍是凹凸不平的道路,路面上丟滿了垃圾,路旁是污黑的臭水。這環境比松下幸之助幼年生活過的鄉村還骯臟。

幸之助找到了店主。店主宮田先生大概也是個自己想辦法謀生的窮人。他給幸之助分配的是干雜活兒,也就是店里有什么活兒,你就得干什么活兒,主要項目是給店主看孩子、擦剛燒好的火盆、打掃店里店外的衛生、隨時聽候老板吩咐等。工錢是干3天給1分錢。好在幸之助從小就吃慣了苦,也養成了聽話的習慣。他沒有埋怨父親,而是放下行李就干起來。剛燒出的火盆很臟,需要一只手按住火盆,另一只手抓住一把草,使勁在火盆上擦。干活舍得花力氣的幸之助,聽到老板的吩咐就不顧一切地干起來。結果,第一天,他的雙手就皮破流血。

即使磨破了手,也不能休息,所以,第二天,小幸之助手上流著血,眼里流著淚,忍痛繼續干活。

年僅10歲的幸之助不僅要擦火盆,還得負責照看老板的兒子。老板的兒子比幸之助小不了幾歲,但他可比小幸之助幸運多了。他不僅不勞動,也不去上學,還要人看著。這個懶散的孩子,不是簡單地要人陪他玩,而是經常要人背著他。可憐的幸之助常常是身后背著那胖乎乎的小主人,兩只手還要不停地擦火盆。每到發工資的日子,小幸之助就像過節一樣高興。他和父親一樣,心里也有自己的夢。不過,他這個時候的夢不是發大財,而是攢錢孝敬母親和姐姐。他深深地愛著自己的母親和姐姐。他想用自己賺的錢為母親買一件像樣子的衣服,為姐姐買一塊花手帕。因為,在他幼小的心靈中,印下了姐姐羨慕鄰居家孩子有一塊花手帕的面容。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每次發了工資(老板每半個月發一次工資),他都小心翼翼地將這點血汗錢用一塊洗干凈的布包起來。

幸之助的夢想支持著他不怕困難,努力勞動。盡管艱苦的勞動、痛苦的折磨使他經常偷偷地流眼淚,可是他一刻也沒有松懈,更沒有不想干下去的念頭。誰知當小幸之助為自己的美夢而努力的時候,老板那令人討厭的兒子突然讓小幸之助破財了。一天,火盆擦完,老板出去送貨,店里一時無活。店前的道路上有幾個窮孩子正在玩陀螺。童年的小幸之助也喜歡玩這玩藝兒,而且玩得很好。那幾個孩子玩,小幸之助就目不轉睛地看。看著看著,他就按捺不住,也加入了玩的行列。幸之助把陀螺打得飛轉。那幾個孩子都為他喝彩。這時,老板的兒子不干了。他硬是要幸之助背著他。幸之助只好把這個討厭的孩子背在背上,繼續玩。在陀螺飛轉時,幸之助忘乎所以了,把后背上還背著個孩子忘得一干二凈。他一高興,抽陀螺時用力過猛,把背上的老板兒子甩出老遠。那孩子的頭撞在地上,立刻腫起一個大包。受了委屈的老板兒子嚎啕大哭,怎么哄也不行。這時,機靈的幸之助想起這小子有貪吃的毛病,就掏出錢來到附近的一家高級點心鋪中買回兩個包子。那孩子見到吃的,馬上止住了哭聲。可是,兩個包子花掉2分錢,幸之助6天的工錢就這么白送了。

幸之助含辛茹苦地在火盆店做了幾個月的童工,也沒攢夠孝敬母親和姐姐的錢。春天一到,火盆店也就關門了。在火盆店老板的介紹下,幸之助又來到一家自行車店當童工。這個店距離父親工作的學校很近,這使幸之助很高興。但是,到這里工作不久,幸之助由于生活不規律,飲食質量太差,得了腸胃炎,嚴重時還會把大便拉在褲子里。一個10來歲的孩子,遇到這種情況,很難自己處理。他不得不哭著去找父親幫助擦屎。痛苦、勞累、骯臟、難堪同時包圍著這個孩子,使他不知所措。為此,幸之助有一段時間,經常哭哭啼啼。父親見兒子怪可憐的,就一面給幸之助清洗滿是稀屎的褲子,一面安慰說:“小孩子吃點苦,長大了才能做大事。許多有出息的人物,小時候都是很苦的。”他還給幸之助講了許多這樣的事例。這對苦水中的幸之助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自行車店的小伙計

熬過了最艱難的歲月,幸之助適應了艱苦環境和沒有規律的生活,身體也強壯多了。這時,母親和姐姐也來到大阪,一家人又團圓了。這使幸之助很高興。然而,就在全家人團聚不久,幸之助的父親離開了人間。松下一家剛剛有些起色的生活,又陷入了災難。幸之助不得不重新背起生活的重負。

幸之助繼續在自行車商店做小工。他頭腦靈活,動作麻利,干活勤快,很得老板喜歡。這家商店不僅組裝自行車出售,也負責修理自行車。幸之助的主要任務是干雜活,清掃店鋪,收拾工具,跑腿送信,為干活的師傅打下手。在干這些零碎活的時候,幸之助的腦子一刻也沒閑著。他注意觀察自行車的構造,學習如何裝配車輛。在短短的時間里,他就學會了如何組裝自行車。來買自行車和修理自行車的人,愿意坐下來和主人、師傅聊天。想抽煙的人,見小幸之助腿腳快,就指使他去買煙。幸之助毫無怨言地為人家跑腿。這樣的事每天有好幾次。由于賣煙的地方離幸之助上班的商店很遠,來回要很長時間,于是,幸之助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辦法。他用自己積攢下的錢,一次買幾十包煙,一次買得多,就能便宜一些。誰再讓他去買煙時,他不用跑遠路,只是回自己住的地方拿就是了。這樣辦,既解決了顧主急于吸煙的燃眉之急,又能掙一點小錢。這也許是他經營意識的萌芽。而這種方便別人、利于自己的安排,也獲得了客人們的稱贊。

在自行車店工作的伙計中,幸之助算是最機靈的。可是,由于他的年齡太小,出售自行車這類事一般不讓他插手。有一次,附近鎮上蚊帳店的老板來電話,要一輛自行車。老板不敢怠慢。可當時除了幸之助再沒有別的人了,于是,老板破例讓學徒工幸之助去一趟。幸之助對自行車已經了如指掌。他來到蚊帳店,向村田老板詳細介紹了自己商店經營的自行車的性能、特點和價格,別看是個孩子,介紹起自行車來卻是有條有理,清楚明白。村田聽了很高興。

但在談到價格時,村田說:“回去跟你的老板說,必須九折出售我才能要。”幸之助聽了,立即解釋說:“對不起,村田老板,我們老板說了,最多只能打九五折……”“不要解釋,你作不了主,回去跟你們老板說,九折,多一分也不買。”說完就不再理幸之助。

幸之助只好回去跟自己的老板說明村田的條件。蚊帳店老板還專門派了一個伙計聽回音。當幸之助如實告訴老板,村田要求九折時,自行車店老板粗暴地對幸之助說:“不行,只能九五折,否則,不賣。你再跑一趟,就這么告訴村田先生。”“可是,村田先生說,只能九折,否則,他就不要。”幸之助為難地解釋道。“九五折,少了不行!”老板用訓斥的語氣說,“你到底是誰家的店員?在替誰說話?”幸之助被老板訓哭了。他被夾在中間,不知說什么才好。那個跟幸之助來的蚊帳店伙計,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什么話也沒說,就跑回去告訴自己的老板。村田老板覺得幸之助這個小伙計怪可憐的,就同意按九五折買下了一輛自行車。雖然在第一次推銷中遭受了不愉快,可是,這也給聰明的幸之助提供了重要的啟示,這就是,做生意要講究誠意,只有心誠,才能博得顧客的信任。

隨著時間的延續,孤苦的幸之助在艱難困苦中逐漸長大了。他從一個愛流眼淚的小童工,在不知不覺中長成了一個清秀的少年小伙子。苦難鍛煉了他的意志,艱辛為他提供了社會經驗。他在艱難困苦的大學校里,學到了任何書本上也讀不到的知識。這些寶貴的知識,成為他成就大業的無價財富。

漸入佳境

在艱辛的歲月中,幸之助練就了靈巧的雙手,增長了社會經驗,身材也長高了。這時候,日本的工業特別是電業有了飛速的發展。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電廠,那蛛網一樣密布的高壓電線,那神氣活現的電業工人,都像磁鐵一樣吸引著少年幸之助。17歲那年,他決定中止在自行車店的學徒工作,到大阪的電燈公司報了名,成了該公司的候補招工者。當時,要求到電燈公司工作的人很多,而且公司的員額早已滿員,想進入該公司的人必須耐心等待。

在等待電燈公司工作的期間,幸之助不能吃閑飯,可是,又沒有什么好工作給他干。于是,他就到一家水泥廠當了搬運工。單薄的身體,少小的年紀,扛水泥包是非常吃力的。當少年幸之助被水泥包壓彎了腰、漲紅了臉時,那些身強力壯的成年人不是同情和幫助他,而是投以輕蔑的目光和嘲弄的笑聲。這激怒了血氣方剛的幸之助。他發誓,非干出個樣子給他們看一看。為此,他咬牙堅持著。由于勞動強度太大,他累得便血了。然而,這未能讓他退縮。

經過3個月的堅持,他不僅能夠輕松地扛起水泥包,而且身體素質和力量都有了很大的增強。

經過幾個月的等待,電燈公司終于有了空額。松下幸之助如愿以償地干上了電工工作。進電燈公司后,他先是干類似于學徒工的配線員助手工作,主要任務是領材料、為配線員打下手、給師傅打洗臉水、擺木屐等。從小吃慣了苦、過慣了學徒生活的幸之助,手腳勤快,眼里有活,學東西也很快,所以,給哪個配線員當助手,都深得師傅喜愛。通常學徒期為3年,再聰明的徒弟也要干一年以上。而年僅17歲的幸之助才干了3個月的助手,就被破格任用為配線員了。

配線員的主要工作是,為用戶檢查、修理、安裝電燈,檢查線路。在工作中,幸之助干活細致,服務周到,工作質量高,贏得了客戶的信任。幸之助天生對生意充滿了興趣。在作配線員工作中,他結識了一些熱心的客戶,并且利用為客戶服務的機會,自動為公司招攬業務。

在他的努力下,公司承攬了好幾項大工程。盡管這些工程只是使公司受益,可是,幸之助以自己能為公司效力而自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乐市| 重庆市| 永丰县| 天门市| 上栗县| 呼伦贝尔市| 德惠市| 鄂托克前旗| 响水县| 句容市| 上虞市| 宝兴县| 南皮县| 邵阳县| 定陶县| 乌兰浩特市| 海伦市| 淮安市| 东乡族自治县| 孝义市| 竹北市| 涿州市| 岳池县| 双城市| 措勤县| 金门县| 通城县| 惠水县| 定兴县| 建平县| 靖安县| 石河子市| 城口县| 阿坝| 汕尾市| 无锡市| 永泰县| 姜堰市| 淅川县| 宁国市| 廉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