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哲學二 建立自我

追逐成功的過程就是一個建立自我的過程。

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日常生活中,李嘉誠一直是個嚴于律己、品德高尚的領導者,他的良好品質贏得了海內外廣泛的贊譽。輿論一直認為,李嘉誠是個魚和熊掌兼而得之的非凡之士。他控有香港最大的綜合性財團,多年榮膺香港首富乃至世界華人首富。他同時又是個道德至上者,他說的每句話,莫不符合道德規范,堪稱道德圣典。他既是那般說,也是那般去追求,謹慎小心,唯恐有什么閃失。

西方商界,多推崇社會達爾文主義——優勝劣汰,弱肉強食,適者生存。要講道德,就勿涉足爾虞我詐的商場;要追求利潤,擊敗對手,就要不擇手段。在他們看來,既要拜金,就沒有資格談道德、談仁慈、談友誼。信譽不是做人的目的,僅僅是經商的手段,是為了下一單生意,為了更多的盈利。

接受記者采訪時,李嘉誠談及他捐贈的情況時說:“一個人生活其實很簡單,需要的錢不是很多的,最近國內有人問我一共捐出了多少錢,我一向沒統計,用了三四個星期去查支票本,結果發現總共捐了22億港元給香港和內地,可能沒人信?!?

李嘉誠捐款,不論款多款少,往往會對公眾或傳媒,說一席愛國愛港、利國利民的話,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有人說他沽名釣譽,抑或最終是為其商業利益。對李嘉誠捐贈動機的了解,大概非梁茜琪莫屬。梁茜琪是李嘉誠專職負責捐贈事宜的私人秘書,她深有感觸地說:

“李先生捐款與別人不一樣,他的捐贈是真正發自內心的?!?

“李先生不是那種捐出100萬、200萬,只要有自己的名字就可以的人,他是真心實意去解決這些問題……”

“李先生的捐款與別人完全不一樣,他的不一樣在于別人在捐出款項以后,所考慮和關心的僅僅是其善舉為不為社會所知;而李先生考慮的是捐出款項之后,是否解決了問題?!?

潮汕的人士說,李嘉誠所捐贈修建的各種建筑物,均拒絕以他本人和親人的名字命名。他在汕頭大學,不是扔下一億兩億了事,連教學安排、圖書資料、師生食宿等細微問題,他都要一一關照到,并勉力解決。要知道,李嘉誠一天的時間,價值幾百萬,乃至幾千萬。誰也計算不清,他在汕大耗費了多少時間與精力。

李嘉誠自言:“我喜歡看書,現代的、古代的都看,有時看到深夜兩三點鐘,看完就去睡覺,不敢看鐘,因為如果只剩下兩三個鐘頭,心就會很怯?!彼懈卸l:“在讀完蘇東坡的故事后,就知道什么叫無故受傷害。蘇東坡沒有野心,但就是給人陷害,他是錯在出名,錯在出高調,這個真是很無奈的過失?!?

李嘉誠為人謙虛謹慎,毫無風頭意識,盡可能保持低調,但他又做不了徹底的隱士。他不是一架賺錢機器,有情感、有理想、有信念。他清清白白地賺錢,清清白白地做人,也善意地希望社會上的人都這樣。因此,他在公眾與記者面前,會自覺不自覺地宣傳他的人生觀、價值觀。

李嘉誠并非整天與記者打得火熱。香港記者寫的有關“超人”的新聞報道,多是來自記者招待會,或“外圍”采訪。李嘉誠似乎對遠道來的記者要客氣些,如歐美記者。內地的深圳市記者夏萍小姐曾獨家專訪過李嘉誠,這令自詡無孔不入的香港記者為采訪不到李嘉誠而汗顏。

據傳,在香江才女林燕妮采訪李嘉誠之前,香港記者曾無一人專訪過李嘉誠。林燕妮名氣不可謂不大,那時她替《明報周刊》做“數風云人物”訪問,遭李嘉誠婉拒。最后林是以廣告商的身份去長江實業洽商業務,才接觸到李嘉誠。

林燕妮說:“李嘉誠亦不是絕對不肯接受訪問,熟知他性情的長江中人說,老板小鋒(風)頭不肯出,很大的鋒頭又不同。如果是《TimeMagazine》(時代雜志)、《Newsweek》(新聞周刊)訪問,便當然有希望了?!?

李嘉誠絕無歧視香港記者之意,他不便開這個先例,香港有這么多的報刊,這么多記者,李嘉誠什么都不干都應付不過來。不過,李嘉誠會在公眾場合,很友好地回答眾記者的提問。

對記者,李嘉誠的態度是十分友好的。他曾經談到過:“我做人的宗旨是對己刻苦,善待別人,還有勤奮和重承諾,也不會傷害他人。有一次,一個我很討厭的報社的記者在我公司樓下等我,我剛剛上車,同事說他已經等了兩小時,他正要離去。我立即叫司機倒車,向記者說可以談一下,因為我不忍心他站了兩個小時,回去沒有東西交待?!?

李嘉誠是一個具有剛毅性格的男子漢,無論外界如何評議他,他一如既往按照他內心所認定的目標去奮斗拼搏,去為人處事。盡管市場總會冒出不利他的傳言,卻無損他的良好聲譽。也正因此而證實他的聲譽不是炒出來的,是經得住考驗的。

“自我管理”對于一個商人來說,永遠是一門重要的必修課,因為其中包含著一個商人成功的要訣。

李嘉誠曾經給自己規劃日常管理的8個要點是:

(1)勤是一切事業的基礎。要勤勞工作,對企業負責、對股東負責。

(2)對自己要節儉,對他人則要慷慨。處理一切事情以他人利益為出發點。

(3)始終保持創新意識,用自己的眼光注視世界,而不隨波逐流。

(4)堅守諾言,建立良好的信譽。一個人良好的信譽,是走向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

(5)決策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應開闊胸襟,統籌全局。一旦決策之后,則要義無反顧,始終貫徹一個決定。

(6)給下屬樹立高效率的榜樣。集中討論具體事情之前,應預早幾天通知有關人員準備資料,以便對答時精簡確當,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7)政策的實施要沉穩持重。在企業內部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注重培養企業管理人員的應變能力。決定一件事情之前,想好一切應變辦法,而不去冒險盲進。

(8)要了解下屬的希望。除了生活,應給予員工好的前途;并且,一切以員工的利益為重,特別在年老的時候,公司應該給予員工絕對的保障,從而使員工對集團有歸屬感,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這8個要點,堪稱李嘉誠的成功要訣。

管理自己是成大事的基本因素。對于那些大商人來說,管理自己更應該到位,不可亂了方寸。李嘉誠把做人與經商密切聯系在一起,嚴格要求自己,謙虛對待他人,令人敬仰。

誠信二字不是簡單說一說就能做到,一般人很難做到的自我管理就是誠信的必要條件。

簡單生活,花錢有方

清晨六點起床,打打高爾夫球,或者游泳,然后便投身于忙碌的工作之中;堅持身著藍色傳統西服,佩戴僅值26美元的手表;跟家人的聚餐通常是簡簡單單的四菜一湯;喜歡看各種各樣的書籍,主要是哲學、政治、經濟、中國文化以及新技術方面的書籍。

這就是華人首富李嘉誠的簡單生活。

在李嘉誠的身上似乎存在著一個顯著的矛盾:他的事業與經歷擁有典型的好萊塢電影式的情節——財富、權力、名聲與時代風云,但他卻以罕見的低調方式行事,過著簡單樸素的生活。

在李嘉誠自己的住宅里沒有游泳池,他的兩個兒子在上學時只有有限的零用錢。多年來,他一直自掏腰包支付各位董事的薪金;從公司收取的酬金,不論多少,全部撥歸公司;他在公司里不領薪水,每年只拿600多美元的董事費,沒有其他福利津貼,所有私人用品,甚至午餐也從不開公賬。雖然在對社會捐贈方面李嘉誠始終都是大手筆,但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卻是十分平淡、克勤克儉。直到今天,他戴的只是價值26美元的日本表,穿的仍舊是10年前的西裝,居住的是30年前的房子。

有一次,李嘉誠接受《財經》雜志的采訪,記者看見他穿了一套已經洗得褪色的西裝,皮鞋的前面已經裂開了一個小口,便說道:“看到您我簡直難以相信您是華人首富,我覺得您更像一個平凡的慈祥的長者。”李嘉誠聽后哈哈大笑。后來他又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原來,在李嘉誠少年時代,曾經遇到一個算命人。算命人說他天庭飽滿,雙目有神,生辰屬龍命,保護星乃水星,若勤勞苦干,堅持不懈,將來定會大富大貴。于是,很多人將李嘉誠的發家史看做是命中注定的,大家也以為發家以后的李嘉誠肯定過著奢侈的生活。講完這個故事,李嘉誠淡淡地說:“我不相信什么龍命,也不知道什么叫大富大貴,但我堅信只要能勤勞肯干,堅持不懈,定有所成。”“如果說我從14歲開始做推銷員,為養家糊口,不得不如此而已,那已經是億萬身家的我完全沒有必要再過簡單的生活。但我之所以選擇30年如一日的生活,是因為生活簡樸便是最理想的生活狀態。賺錢本身不是一種目的,而是實現人生價值、挑戰自我的手段,所以無論我有多少財富,我的生活享受,與30年前無異?!?

事實上,李嘉誠簡樸的生活理念和對待金錢的態度也表現在他的每一次投資里。

有一次,李嘉誠基金會西部教育計劃訪問團一行到西寧訪問。在青海大學座談會上,當青海大學負責人談到校園網絡建設需要資金800萬元時,李先生詳細詢問了光纖鋪設等情況,沒等校方介紹完,他便抓起桌前的礦泉水瓶,走上前臺,指著手中的水瓶說,本來生產這瓶水需要8萬元,但在申請資金時卻說需要10萬元,那么多余2萬元就是浪費,辦多少事就該花多少錢。等李嘉誠拿著水瓶走下臺時,對迎上前來的青海省領導說:“要我馬上拿出一個億,我面不改色,但誰要在地上丟一元錢,我會立刻撿起來的。”后來在勝利賓館聽取青海省政府介紹的幾個項目時,李先生再次舉起桌前的礦泉水對在場的人說:“這個水瓶的厚度已完全夠用,那么我們為什么還花錢把它加厚呢!再有錢,也不能浪費;再花錢,也要花到實處。”

簡單生活,花錢有方,是李嘉誠一貫律己的標準,也可以說是一位華人首富難得的思維方式,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

低調是身價的一種高度

李嘉誠說:“保持低調,才能避免樹大招風,才能避免成為別人進攻的靶子。如果你不過分顯示自己,就不會招惹別人的敵意,別人也就無法捕捉你的虛實。”

低調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態看取世間的一切。有此心態,便能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人不論做什么事,應罷手不干時,就要下定決心結束,低調是體現強者身價的一種高度。月盈則虧,水滿則溢。水與月都是自然界最有道的兩種事物,連它們都不能太滿,何況人。

以退讓開始,以勝利告終,是人情關系學中不可多得的一條錦囊妙計。

我國古代許多名人正是采取低調的處事哲學而功成名就,范蠡就是其中一位。

春秋后期越國的名臣范蠡,精通韜略,足智多謀,被拜為大夫。勾踐三年,吳王夫差大破越軍,勾踐入吳稱臣。范蠡在吳國作了兩年人質。三年后歸國,他與文種擬定興越滅吳九術,是越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策劃者和組織者。為了實施滅吳戰略,實施九術之一的“美人計”,范蠡親自跋山涉水,終于在苧蘿山浣紗河訪到德才貌兼備的巾幗奇女——西施,在歷史上譜寫了西施深明大義獻身吳王,里應外合興越滅吳的傳奇篇章。

范蠡追隨越王勾踐20多年,苦身戮力,終于滅吳,成就越王霸業,被尊為上將軍。他輔佐勾踐臥薪嘗膽,圖強雪恥。然而范蠡深知勾踐的為人,只可同患難,不可共安樂,于是在舉國歡慶之時,范蠡急流勇退,攜妻帶子,秘密離開了越國。

后來,他輾轉來到齊國,變姓名為鴟夷子皮,帶領兒子和門徒在海邊結廬而居,戮力墾荒耕作,兼營副業并經商,沒有幾年,就積累了數千萬家產。他仗義疏財,施善鄉梓。范蠡的賢明能干被齊人賞識,齊王把他請進國都臨淄,拜為主持政務的相國。他喟然感嘆:“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對于一個白手起家的布衣來講,已經到了極點。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三年后,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齊王歸還了相印,散盡家財給知交和老鄉。

一身布衣的范蠡第三次遷徙至陶(今山東定陶西北),在這個居于“天下之中”(陶地東鄰齊、魯;西接秦、鄭;北通晉、燕;南連楚、越)的最佳經商之地,操計然之術(根據時節、氣候、民情、風俗等,人棄我取、人取我與,順其自然、待機而動)以治產,沒出幾年,經商積資又成巨富,遂自號陶朱公,當地民眾皆尊陶朱公為財神,乃我國道德經商——儒商之鼻祖。

以誠待人,誠信待你

李嘉誠說:“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是守信。我現在就算再有多十倍的資金,也不足以應付那么多的生意。而且,很多都是別人主動找我的。這些都是為人守信的結果。”

總有一些電視報紙雜志廣告,說某某牌子的產品很好,或是說某家企業所提供的貨品或服務價廉物美。于是你到這些商家購買這些廣告中宣傳是物超所值的產品。但當你購買了這些產品之后,這些貨品價高質劣,或是重量不足,或是冒牌,又或是這些商店服務人員態度惡劣,你所付出的,并不能夠收回同等的價值。這些產品或服務,和廣告中的宣傳剛剛相反,不是物超所值,而是物非所值。

當你光顧了這家店鋪之后,發現所購回的貨品或服務物非所值時,你會怎樣做?即使你不去消費者保護協會去投訴,至少,你一定不會再光顧這一家店鋪,或是購買這一種產品或是服務了。為什么?因為在你心目中,這一家店鋪或這一種產品或服務,他們宣傳的和實際的是兩回事。宣傳過于夸大,使你失去了信心。這家公司,這家店鋪,這種產品或服務,對你來說并無誠信,宣傳中說的,并沒有實現。

表面看來,這些事情差不多日日都會發生,但如果你是從商的話,你對這個問題就要深思熟慮了。即使你不是從商,對這樣一個會使人失去信心、不再信任的問題,也同樣應該深思熟慮。

又譬如:你到某些商店購買貨品或服務,他們真的童叟無欺,貨真價實,而且如果他們有宣傳的話,所有宣傳中所講的,他們都一一兌現,宣傳并沒有夸大,而是和實際情況一樣。你買了這些產品或服務之后,感到滿意至極,之后,你會怎樣做?通常,如果你再有需要,要購買同樣的產品或服務,你一定會再次光顧這家商店或購買這種產品或服務。為什么?因為之前你嘗試過這種產品或服務,或是光顧了這家商店,對這家公司或這些產品有信心,他們也沒有欺騙你,誠實做生意,所以你認為你所購買的商品是有所值的。

這些故事,也可能每日都在發生,你可能從來都沒有想過當中有什么含義。但如果你身在商場,你也應該想一想,為什么這些有誠信的產品、店鋪或是企業家,會得到其他人的信任,使他們的生意越做越好?其實答案也很簡單,這些成功的生意人、企業家,他們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們有誠信。他們有誠信,就會使顧客信任,對他們的公司或產品有信心,他們就會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在商場之中,誠意待人,是會得到其他人信心和信任的。以誠信待人,其他人也一定會以誠信待你。以誠信待顧客,顧客也同樣會以信心、忠誠待你。誠信實際是致富的一個重要原則。

你可能認為,在商場中,大家爾虞我詐,有什么誠信可言?如果你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最簡單地說,在商場中,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和其他人簽訂合同。合同可能是白紙黑字,亦可能只是口頭上的協議。如果我們根本就沒有打算以誠待人,隨意不遵守協議的條款,到頭來有問題的可能就是我們自己。

沒有誠信的生意人,或遲或早都一定會遭到消費者所唾棄,長遠地說,很難在商場內立足。在商場中,不一定是耍奸才會得到成功。相反,待人以誠以信,一樣可以得到成功,甚至是偉大的成就。

你如果不信,可以聽聽李嘉誠所說,為何誠信會得到應有的回報:“你要別人信服,就必須付出雙倍使別人信服的努力。注重自己的名聲,努力工作、與人為善。遵守諾言,這樣對你的事業非常有幫助”;“名譽是我的第二生命,有時比第一生命還重要?!?

一位曠世商業奇才、世界華人首富,對名譽原來是如此看重的。我們想成功,就需要遵守這樣一個原則,即以誠信待人。只有以誠信待人,才能夠在其他人,包括朋友、家人、顧客、供應商、來往的銀行、股東、廣大的群眾心目中,建立起他們對我們的信心和信任。在他們心目中,對我們有信心,肯信任,我們的事業又怎么會不成功?

有備而戰,洞察入微

李嘉誠打工時不斷“跳槽”,而他當老板后也經常推出新的主打產品,當然,只有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后,他才會“跳槽”;只有在對市場前景做出準確判斷之后,他才會推出新產品。

1946年年初,17歲的李嘉誠突然離開舅父莊靜庵勢頭極佳的中南公司,去了一家小小的名不見經傳的五金廠做推銷員。中南鐘表公司的業務有長足的發展,東南亞的銷售網絡重新建立,營業額呈幾何級數遞增,莊靜庵籌劃辦一家鐘表裝配工廠,再擴展為自產鐘表。同事大惑不解……李嘉誠是老板的外甥,是一個不可小覷的有本事的青年,在公司前程無量。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他為的是哪般?莫非他神經出了毛???

李嘉誠是看好中南公司的前景,但他更為香港的經濟巨變而興奮不已。李嘉誠喜歡做充滿挑戰的事。他想呆在舅父的羽翼下,更容易束縛自己,貪圖安逸,不如趁現在年輕,多學一些謀生的本領,拓寬視野,增長見識,為的是今后做大事業!

進了五金廠,李嘉誠開始了走街串巷的生涯。他說,他一生最好的經商鍛煉,是做推銷員。行街推銷,與茶樓侍候客人和坐店銷售鐘表皆不同。后者顧客已有購買的意向,而行街推銷,最初只有一方的意向。對方有沒有買的意圖?需不需要你的產品?你如何尋找客戶……聯系客戶?你與客戶初次會面該說什么話,穿什么衣服?客戶沒有合作意向,你如何激發他的意向?建立了購銷關系的客戶,你如何鞏固這種關系?真正的推銷藝術,大學課堂里學不到,任何書本里也找不到。推銷的藝術,在推銷的本身,只能在推銷之中去把握和領悟。

李嘉誠生性靦腆、內向而不喜主動交談。數十年后的今天,李嘉誠出席高貴場合,不知凡幾,他仍不是個滔滔不絕、談鋒犀利的人??稍谒t腆的另一面,卻顯示出一個可貴的優點來……就是誠實。誠實不僅寫在他那張稚氣未脫的臉上,更表現在他的行為之中。

五金廠出品的是日用五金,比如鍍鋅鐵桶這一項,最理想的客戶是賣日雜貨的店鋪。

大家都看好的銷售對象,競爭自然激烈。李嘉誠卻時時繞開代銷的線路,向用戶直銷。

酒樓旅店是“吃貨”大戶,李嘉誠攻入一家旅店,一次就銷了100多只。家庭用戶都是散戶,一戶家庭,通常只是一兩只。高級住宅區的家庭,早就使用上鋁桶。李嘉誠來到中下層居民區,專找老太太賣桶。他很清楚這點,只要賣動了一只,就等于賣出了一批,因為老太太不上班,閑居在家,喜歡串門嘮叨,自然而然成了李嘉誠的義務推銷員。

自從李嘉誠加盟五金廠,五金廠的業務蒸蒸日上,以銷促產,產銷均步入佳境。老板喜不自禁,在員工面前稱李嘉誠是第一功臣。然而,備受老板器重的李嘉誠,剛剛打開局面,又要“跳槽”棄他而去。老板心急火燎,提出給李嘉誠晉升加薪,但他仍不回心轉意。

李嘉誠去了塑膠褲帶制造公司。在現代人的眼里,這是一家小小的山寨式工廠,位于偏離鬧市區的西環堅尼地城爹士街,臨靠香港外港海域。

李嘉誠在推銷五金制品之時,就敏銳地感覺到塑膠制品的巨大威脅。最初,塑膠制品是奢侈品……價格昂貴,消費者皆是富裕階層。塑膠制品的價格一直呈下降趨勢,舶來品愈來愈多,尤其是港產塑膠制品面市,造成價格大跌。李嘉誠清醒地意識到,要不了多久,塑膠制品將會成為價廉的大眾消費品。香港是接受新事物最快的地方,香港沒有傳統工業,它與世界有廣泛的聯系,能夠迅速地引進適宜在本港發展的產業。最初的塑膠廠屈指可數,但很快有了雨后春筍般的發展趨勢??梢?,李嘉誠的洞察力是相當敏銳和獨到的,這也是他在商場上不斷創造輝煌的原因所在!

一個人倘想成功,勤奮無疑是必備的素質,然而,世上勤奮者成千上萬,成功者卻寥寥無幾。李嘉誠的成功告訴我們,將勤奮建立在敏銳洞察力的基礎上,才能抓住機遇,發揮特長……為創業的成功揚帆導航。管理學對洞察力是這樣來定義的:“影響和推動一個群體或多個群體的人們朝某個方向和目標努力的過程”。成功者行為的核心在于影響和推動,其特征在于擔負目標使命并能夠使其他成員貫徹實施。高瞻遠矚是對成功者遠見的贊許,也是對其敏銳洞察力的認可。

含蓄做人的基本姿態

李嘉誠說:“做人最要緊的,是讓人由衷地喜歡你,敬佩你本人,而不是你的財力,也不是表面上讓人聽你的?!?

消除了自私自利思想的人,能表現出客觀、永恒、無限的精神,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得到世世代代的人的尊敬。那些能以神圣的謙卑放下架子的人,他不僅清除了自身的自私品性,還把自己無私的博愛精神奉獻給別人,使他的才能受到極度的尊崇,并掌握人的精神世界。

所有否定個人的奢華享受和回報,拒絕世間權力之爭的人,能夠真正領悟超脫個人的客觀真理。比較他們的生活和信念,你可以發現同樣的純樸、自我犧牲和謙卑,還有他們實踐并宣揚的高尚品德與愛。他們遵循同樣不變的原則,并付諸實際以消滅罪惡。

人生在世能減少一些麻煩,就多一分超脫世俗的樂趣。如交際應酬減少,就能免除很多不必要的糾紛困擾;閑言亂語減少,就能避免很多錯誤和懊悔;思考憂慮減少,就能避免精神的消耗;聰明睿智減少,就可以保持純真本性。假如不設法慢慢地減少以上這些不必要的麻煩,反而千方百計去增加這方面的活動,那就等于是用枷鎖把自己的手腳鎖住。

東漢的西域都護班超直到70多歲高齡,朝廷才允許他退休。接替他的任尚向班超請教對治理西域的經驗,班超忠告他說:“興一利不如除一弊,生一事不如省一事……宜蕩佚簡易,寬小過,總大綱而已?!币院喴讓捄蜑橹鳌H紊杏X得這是老生常談,就拋之腦后,還對人說:“我以班君當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后來不過4年,任尚因過于嚴苛急躁,失去與邊疆民族的和睦關系,導致西域各國紛紛叛漢來攻打他,任尚退到班超精心經營的疏勒根據地,靠疏勒人的保護才撿回性命,但西域的土地卻全盤丟失了??梢娗蟠笸?、存小異,才能真正把握全局。班超經營西域達30年,得到西域各民族人民的欽佩和擁戴,使漢朝揚威異域直達中亞細亞,因功拜定遠侯,正是依靠這一要領,可見這乃是英雄人物處世的方法。

在中國古代做人術中,“大智若愚”演變為一套內容極其豐富的韜光養晦之術。

樂毅率燕軍踏平齊國,田單又率齊人大破燕軍,功成名就之時,卻是遭君王猜忌之日。那些見過大風大雨的“過來人”對老子的名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理解格外深刻,因而每當身處一些“特殊關系”的微妙場合,或者在面臨生命威脅的緊要關頭,韜晦一方無不恬然淡泊,大智若愚。

商紂王荒淫無道、暴虐殘忍,一次作長夜之飲,昏醉不知晝夜,問左右之人,“盡不知也”,又問賢人箕子。箕子深知:“一國皆不知,而我獨知之,吾其危矣?!庇谑且嘌b作昏醉,“辭以醉而不知”。

戰國四君子之一魏信陵君廣結天下豪杰,廣納天下賢才,“士以此方數千里爭往歸之”,擁有足以與魏王抗衡的政治實力,魏王也不得不讓他三分。可是當他公然“竊符救趙”,違背魏王的意志,解救了正遭受秦兵壓境威脅的趙國,建立巨大功勛之后,卻使魏王難以容忍,“諸侯徒聞魏公子,不聞魏王”,秦國馬上施以離間之計,促使魏王剝奪了信陵君的實權。魏王擔心信陵君威望猶在,有朝一日會東山再起,仍然視作心腹大患,信陵君為此“謝病不朝,與賓客為長夜飲,飲醇酒,多近婦女”,以降低人格的方式減輕魏王的戒懼。

韜晦之術在漢代以后的所有做人術中發展最為充分,許多成大事者,在成就之前都有韜晦的歷史,那些看似胸無大志、實際暗藏殺機的身邊人,無不以弱者的形象做出強者的舉動。

常言道:識時務者為俊杰。所謂俊杰,并非專指那些縱橫馳騁如入無人之境、沖鋒陷陣無堅不摧的英雄,而是應當包括那些看準時局、能屈能伸的聰明者。

圣人、智者的可貴之處,在于他已經領悟到最深刻的卑微,具有無私的品質,并且放棄了一切,甚至是自己的個性。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神圣的,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他奉獻,卻從未想到索??;他努力工作,卻從不為過去感到遺憾、后悔,而且永遠不索求回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個體面的人,一個有尊嚴的人,一個彬彬有禮的人,一個和藹可親的人,到處都受人歡迎,凡是與他交往的人,也都會覺得親切愉快。一個人有了這種品格,就無異為自己增添了無窮的資源。”這就是李嘉誠成功做人的秘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者,亦施于人。你希望周圍的人喜歡你,你希望自己的觀點被人采納,你渴望聽到真心的贊美,你希望別人重視你……那么讓我們自己先來遵守這條誡令:你希望別人怎樣待你,你先怎么對待別人。

你遇到的每個人,都認為他在某些方面比你優秀,而一個絕對可以贏得他歡心的方法是:以不著痕跡的方法讓他明白,他是個重要人物。實際上,每個人都有優點,都有值得為他人所學習的長處,承認對方的重要性,并表達出由衷的贊美,就能夠化解許多沖突與緊張。

如果一個成家的男子想每天得到快樂,絕不能責備太太的治家本領,也不能拿她和自己母親做不利的比較,而應經常贊美她把家治理得井井有條,并且要公開表示很幸運地娶了一個既有內在美又有外在美的妻子。甚至當牛排像羊皮、面包像黑炭時,也不要抱怨,只說這些東西沒有平常的那么好,她就會在廚房里拼命努力,以達到自己所期望的程度。

柯達公司的老總伊斯特曼發明了膠片以后,才能攝制電影。他的發明為他帶來了巨額財富,并使他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商人。盡管如此,他仍然像你我一樣渴望得到別人的稱贊。

伊斯特曼曾在洛加斯達城捐造“伊斯特曼”音樂學校和“凱伯恩”劇院,用來紀念他的母親。紐約某坐椅制造公司經理艾特森,想謀取該劇院坐椅的合同,于是他就和伊斯特曼約會見面。

一天,一位工程師告訴艾特森說,伊斯特曼的工作極忙,每次訪問占用的時間都不會超過5分鐘。于是艾森特在去見伊斯特曼前特地進行了準備。

當他被引進總裁辦公室時,他看見伊斯特曼正埋首于桌上堆積的文件之中。聽見有人進來,伊斯特曼抬起頭朝來者方向說道:“早安!先生,有什么事情嗎?”

經介紹后,艾特森說道:“伊斯特曼先生,當我在外面等著見你的時候,我很羨慕你的辦公室,假如我有這樣的辦公室,我一定很高興地在這里面工作,你知道我是一個內在本分的商人,從來不曾見過這么漂亮的辦公室!”

伊斯特曼答道:“你使我想起一件幾乎忘記了的事。這房子很漂亮是不是?當初才蓋好的時候我非常喜歡它,但是現在,有許多事情忙得我現在甚至幾個星期坐在這里也無暇看它一眼?!?

艾特森走過去用手摸摸壁板,說道:“這是英國橡木做的吧?和意大利橡木稍有不同?!?

伊斯特曼答道:“是的,那是從英國運來的橡木。我的一個朋友懂得木料的好壞,他為我挑選的。”隨后伊斯特曼領著艾特森參觀了他自己當初幫助設計的房間配置、油漆顏色、雕刻工藝,等等。

當他們在室內夸獎木工時,伊斯特曼走到窗前,非常親切地表明要捐助洛加斯達大學及市立醫院等機關一些錢,以盡心意。艾特森熱誠地稱許他這種慈善義舉的古道熱腸。

兩個人接著談了許多生活中、工作中、商業中的事,艾特森總是適時地表達著自己的贊嘆。他們的談話遠不止5分鐘。最后,艾特森不僅得到了那筆桌椅合同,還與伊斯特曼成了好朋友。

讀到這里,相信你已經明白了為什么要在人際交往中投其所好了吧?!凹核挥?,勿施于人”,這是孔子所主張的處世原則。就是要設身處地地替別人著想,是寬恕原則的表現之一。一個人要辦什么事,首先要想一想,假如自己處在這樣的地位,將會怎么做?這樣思考問題,就可能使問題得到比較正確的處理。也就是說,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也不要強加給別人;就是要用自己的心推及別人;自己希望怎樣生活,就想到別人也會希望怎樣生活;自己不愿意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就不要那樣對待別人;自己希望在社會上能站得住,能通達,就也要幫助別人站得住,能通達。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沧市| 西乌珠穆沁旗| 贞丰县| 成武县| 扎囊县| 四子王旗| 竹溪县| 玛曲县| 五河县| 鹰潭市| 佛冈县| 唐海县| 大宁县| 嵊泗县| 嵊泗县| 威宁| 和龙市| 高清| 西城区| 定兴县| 定西市| 庄浪县| 福泉市| 屏山县| 德昌县| 龙川县| 浑源县| 镇雄县| 黄浦区| 闸北区| 鲁山县| 罗甸县| 嫩江县| 金昌市| 深圳市| 东宁县| 榆中县| 城口县| 乳源| 厦门市| 江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