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一個非常生活化的心理現象,即視網膜效應,它指的是當人們自己擁有一件東西或一種特征時,就會比平常人更去注意別人是否跟自己一樣具備這種特征。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當一個人感覺今天穿白色的衣服,走在人群中會非常醒目,那么,走在人群中,他就會注意到,有的人選的和自己一樣,也是這種脫俗的白色衣服。
對于職場來說,視網膜的效應也非常強大,想一想,在自己的公司,最兢兢業業、無人能敵、視公司為家的人是誰?毫無疑問,是老總!是的,的確如此,老總勤奮,每天可以不帶任何情緒地超出八小時工作時間,繼續努力工作。
那么,他會選擇什么樣的員工?他最關注員工品質中的哪一方面呢?根據視網膜效應,我們會得到這樣的信息,那就是:上司們最喜歡的員工是和他們氣質相投的,而且,他們更加希望員工能和自己一樣努力工作。這是上司們的夢想,那么,你在職場上打拼,也要學會用腦子觀察他們在做什么,不論真心還是假意地保持同等風格!
卡耐基先生在很久以前,也提出這樣的一個論點:每個人的特質中有百分之八十是長處,而百分之二十左右是人們的缺點。當一個人只知道自己的缺點,而不知發現優點時,“視網膜效應”就會促使這個人發現他身邊也有許多人擁有類似的缺點,進而使他的人際關系無法改善,生活也不會快樂。
當然,如果一個人能夠在發現自己的優點的時候,也會有能力看到他人的可取之處。而能用積極的態度看待他人,往往是搞好人際關系的必備條件。
李華在一家業內聞名的設計室上班。對于他的發展來說,重要的是成為設計室的骨干人物,因為這家設計室的創始人有著全國一流的設計思想。而對于設計室來說,李華懂得,如果做一名小兵,永遠都打不開自己的思路,也永遠只是一個沒有進步的執行者。他覺得已經接觸到了一流的人物,那么就要接近自己的上司,打開自己的思路。
這家設計室的上司高先生是一個嚴肅的一絲不茍的人,但是他定期也會和同事們一起聚餐。有一次聚餐的時候,高先生的妻子也在,于是就隨口說了一句:“前兩天,我叫老高和我一起來這兒吃飯,他還不答應,說等著和大家一起來。”
凡是和高先生有關的事情,李華都會非常用心聽。是的,他想起了原本訂的聚餐時間是昨天,但是改到了今天,是因為昨天工作室人數湊不齊餐廳的優惠要求。而為了優惠,高先生就調整了日期。
李華看到了高先生的做事風格,因為高先生是白手起家,據說當他的設計作品不被認可的時候,曾經到處借錢,還免費給人設計,吃了很多苦頭,如今,雖然高先生有了很高的聲譽,但是他依然保持了以往的節儉作風。他唯一一次的玩笑話,就是說要“少吃飯,多工作”,有時候到了中午,一個煎餅就解決了吃飯問題。
李華根據自己的觀察,找到了一個時機。有一天,高先生給他錢,讓他去訂桶裝水,李華認真地比較了一下桶裝水的價格,決定了一家,然后他又利用長期訂水的優勢,爭取了一定的優惠條件,隨后,才拿著節約下來的錢敲開了高先生辦公室的門。
李華也注重行動上的一些細節,比如他養成了隨手關燈,不用電腦的時候就關閉顯示器的好習慣。而且,有一次下班走的時候,高先生看到李華正在檢查所有人的顯示器,直到所有人的顯示器都關閉了,再關好燈走出門。
這些和高先生一樣的細節,果然引起了高先生的好感。
不多久,李華就被提升為組長,負責管理大家的日常工作,而高先生也親自指點李華進行設計,放心地讓李華研究自己的思想,然后去指導設計室其他人的工作!
事實上,老板們很難找出另外一位真正完全像自己一樣干活的員工,就是真有員工和老板一樣拼命地干而且還很能干,那么這樣的員工和老板的心態是不一樣的,他在拼命為企業干的同時,也在為自己干。因為,這樣拼命能干的員工將來十有八九自己就是老板,而且還很有可能是原公司的競爭對手。
但無可否認的是,老板們還是喜歡和自己一樣喜歡公司,期盼公司成長,并付出巨大努力的人。所以,作為員工,應該學習老板的優點,要用心地發現他的優點,并告訴自己,你又獲得了一次學習的機會。
心理學點撥
讓上司的強大對自己不再是壓力,而是一次獲益的機會。這樣的學習意識,會讓你的心靈越來越富足,越來越堅韌,就更不用擔心自己的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