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分為4種類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以及其他類型的糖尿病。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1型“糖人”已達400萬人,2型“糖人”已超過4000萬人。
一、1型糖尿病
1 型糖尿病也被稱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DDM),是由于胰島β細胞被嚴重損害而不能合成和分泌胰島素引起的。1型糖尿病約占我國“糖人”總數的5%,常發病于30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年,且多為正常體重或低體重。
1 型糖尿病起病較急,癥狀明顯,必須依賴外源胰島素進行治療,一旦終止胰島素治療很快會危及生命。
二、2型糖尿病
2 型糖尿病也稱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NIDDM),是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占我國患糖尿病人數的90%~95%。2型糖尿病包括胰島功能損傷和胰島素抵抗兩種。胰島功能損傷是胰島β細胞的損害,是從輕微損害逐漸加重、分泌胰島素的能力逐漸下降。胰島素抵抗是人體的肝臟、肌肉、脂肪等組織細胞抵抗胰島素的作用,使胰島素不能正常發揮作用。
2 型糖尿病多有糖尿病家族史,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后,起病緩慢,癥狀較輕,后期可出現各種慢性并發癥,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2型“糖人”的多數為體重超標者,并伴有飲食多高熱量、高脂肪、高糖以及活動較少的生活方式。
2 型糖尿病的治療一般不依賴胰島素,飲食調理及口服降糖藥可控制住血糖,但病情發展較快時也可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
三、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GDM)是指在懷孕期間初次發現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異常,不包括懷孕前已有糖尿病的孕婦。大部分人在分娩后可恢復正常,但增加了今后發生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概率。由于遺傳基因的作用,家族中有2型“糖人”的孕婦,發生妊娠糖尿病的可能性大一些。
四、其他類型的糖尿病
(1)胰腺疾病與糖尿病:胰腺發生病變,如胰腺炎、胰腺外傷、胰腺切除、胰腺腫瘤、胰腺囊性纖維化等,使得胰島β細胞受到傷害,不能分泌出足夠的胰島素而出現的糖尿病。
(2)藥物性糖尿病:有些藥物或化學制劑可以引起糖尿病,比如,煙草酸、腎上狀腺糖皮質激素(常用的強的松、地塞米松一類的激素)、甲狀腺素、噻嗪類利尿劑(常用的有雙氫克尿噻,是常用的基礎降血壓藥)、苯妥英鈉(一種常用的抗癲癇藥)、腎上腺能興奮劑(其中用于治療過敏性哮喘的藥)等等。已經患上糖尿病的人服用此藥,可以促使血糖升高。
(3)病毒引起糖尿病:某些病毒感染引起的糖尿病,如先天性風疹、巨細胞病毒感染等。
(4)某些疾病同時伴隨糖尿病:有一些遺傳性疾病本身伴有糖尿病;還有些內分泌疾病,因為升高血糖的激素過多發病。比如:庫欣綜合癥、肢端肥大癥、甲亢等引發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