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被中醫來稱為“消渴癥”,古已有之,我國最早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就對糖尿病有較為詳細的記載;西方國家對糖尿病的有關記載可追溯到古埃及。因此,人類發現、認識、研究、治療糖尿病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有趣的是,現代社會里糖尿病被戲稱為“富貴病”,似乎是因為人體攝入過多過盛的營養物質導致血糖高所致,甚至很多人認為是由于吃了太多“糖”所致。這樣的理解也不能說是錯,但準確地說,糖尿病是一種以血糖異常增高為主要特征的代謝性疾病。現代醫學認為,糖尿病是在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引發的一種慢性、全身性的代謝性疾病,主要由于胰島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而引起身體內部各種物質的代謝性紊亂。如果控制不好糖尿病,會引發一些并發癥,因此,糖尿病可以看做是一種代謝紊亂綜合征。

據統計,全球糖尿病患者約為2.85億,約有80%生活在中低收入國家,其中,中國的糖尿病患者人數已超過4000萬,是世界第二大糖尿病重災區。預計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約為4億,中國的糖尿病患者總數將達到5930萬。糖尿病被形容為“流行病”或“定時炸彈”,幾乎在每個發達社會,糖尿病都是引起患者失明、腎衰竭、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也是心血管并發癥引起死亡的主要因素(70%~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據有關專家稱,目前每10秒鐘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死亡,每30秒鐘就有1名患者要接受下肢截肢手術。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老齡化,中國很有可能面臨糖尿病的暴發。

很多年來,人類一直在和糖尿病作斗爭,1921年加拿大人發現胰島素、人工合成胰島素的成功,以及此后降糖藥物的研發和使用等,在糖尿病的認識和治療方面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然而,到目前為止,對于糖尿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根治的方法更是遙遙無期,應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但糖尿病并不是治療困難的疾病,所以,如果患糖尿病的朋友積極配合治療、注意日常調理,仍然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像健康人一樣生活和工作,并獲得長壽。

2009年的11月14日是第16個“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糖尿病聯盟將此次主題確定為“關注糖尿病弱勢群體”,以“糖尿病的關懷”為宗旨,號召全社會關愛每一位“糖人”。

要了解糖尿病,有3個關鍵詞——代謝性疾病、血糖、胰島素。

一、什么是代謝性疾病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簡單地說,代謝性疾病就是人體新陳代謝的過程出現了障礙。新陳代謝是我們生命活動的基礎,它包括兩個過程:一個是合成新的物質,一個是把舊的物質分解掉。合成代謝也稱為同化作用,是指人體從外界攝取營養物質并轉變為自身物質的過程;分解代謝也稱為異化作用,是指自身的部分物質被氧化分解產生能量供給人體并排出代謝廢物的過程。通過新陳代謝,我們的身體和我們生存的環境之間不斷進行物質的交換和轉化,同時我們體內的物質又不斷進行分解、利用與更新,為我們的生存、勞動、生長、發育和繁殖提供物質和能量。

說到糖尿病,必須提到中間代謝這個名詞。我們通過飲食攝入了營養物質,營養物質進入機體后,在體內發生合成和分解代謝過程,這其中的一系列化學反應就叫做中間代謝。中間代謝如果某一個環節出現障礙,就會引起代謝性疾病。

二、什么是血糖

血糖是判斷是否患有糖尿病的指標,在糖尿病的治療中,最主要的一項就是控制血糖。

血液中的糖稱為血糖,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葡萄糖,其他各種糖類只有轉化成葡萄糖進入血液后才能稱為血糖。人們攝入谷物、蔬菜、水果、肉類等食物,經過消化系統轉化為人體可吸收的糖進入血液并運送到全身的細胞。

我們身體內的血糖必須保持在一定的水平,這樣才能滿足我們體內各個器官和組織的需要。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可以自動調節血糖的濃度。當身體里面的血糖過低的時候,身體內的組織和器官得不到足夠能量,就會出現低血糖,出現頭暈、目眩、心悸、休克、腦功能障礙等。當血糖過高的時候,腎臟不能完全把糖重新吸收回來,就會隨著尿排出體外,這也會導致身體能量來源不足,還會造成全身血管及眼睛、腎臟、心臟和神經系統的損害。

●血糖的正常濃度分為兩種

(1)空腹血糖濃度:3.9~6.1mmo 1/L(70~110mg/dL)。

(2)飯后2小時內血糖濃度:3.9~7.8mmol/L(70~140mg/dl)。

世界衛生組織糖尿病專家委員會提出的糖尿病的診斷標準(1999年)是:糖尿病癥狀(指多尿、煩渴多飲和難以解釋的體重減輕)加任意時間血漿葡萄糖≥11.1mmol/L,或空腹血漿葡萄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2小時血糖≥11.1mmol/L。需重復一次確認,診斷才能成立。

●影響血糖濃度的因素

人體的神經調節、激素調節、進食、運動等,都會影響血糖的濃度。

●血糖的來源

血糖的來源主要是食物,另外,肝臟中儲存的糖原可以分解出血糖,肝臟用脂肪、蛋白質的分解物也可合成血糖。

(1)食物:血糖最根本最主要的來源是食物。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胃腸道消化分解成為葡萄糖,葡萄糖經腸道吸收后進入血液成為血糖。

碳水化合物亦稱糖類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分布最廣的一類重要的有機化合物,是為人體提供熱能的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中最廉價的。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纖維素等都屬于碳水化合物。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成兩類: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如:單糖、雙糖、多糖;人不能消化的無效碳水化合物,如:纖維素。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是植物性食物,如谷類、薯類、根莖類蔬菜、水果和豆類,另外是食用糖類。碳水化合物只有經過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才能被吸收,果糖和半乳糖又經肝臟轉換變成葡萄糖。

(2)除了食物供給,還可以從儲存于肝臟中的肝糖原和儲存于肌肉的肌糖原中獲得葡萄糖,這些糖原會分解后成葡萄糖進入血液,作為血糖被消耗后或饑餓時的補充來源。

(3)肝臟也會利用飲食中的非糖物質(脂肪、蛋白質)的分解物(氨基酸、乳酸、甘油等)來合成碳水化合物葡萄糖。

人體內各組織細胞活動所需的能量大部分來自葡萄糖,所以葡萄糖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正常情況下,吃得再多,血糖都不會異常高,這是因為從食物中得到的葡萄糖隨血液循環運送到全身細胞后,被利用轉化和儲存起來了:

(1)葡萄糖在組織器官中氧化分解、釋放大量能量,被全身各組織器官利用;

(2)一部分葡萄糖成為身體細胞的成分;

(3)在劇烈活動時或機體缺氧時可進行無氧酵解,產生乳酸及少量能量以補充身體的急需;

(4)葡萄糖還可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儲存起來,以備需要之時再進行分解;

(5)最后,如果儲存在肝臟中的肝糖原足夠多了,就轉變為脂肪或其他糖的衍生物儲存起來。

三、什么是胰島素

在人體十二指腸旁邊,有一條長形的器官,叫做胰腺。胰腺中散布著許許多多的細胞群,叫做胰島。這些細胞群中有很多種內分泌細胞,如α細胞、β細胞等,每種細胞都會分泌不同的激素。其中β細胞是胰島中最多的細胞,占胰島細胞的60%~80%。胰島素就是胰島β細胞分泌的一種人體內很重要的激素。

●胰島素的作用非常重要

胰島素具有廣泛的生物學效應,對糖代謝、脂肪代謝和蛋白質代謝都有重要的作用,可以降血糖、促進脂肪合成與貯存、促進蛋白質合成與分解。

(1)調節糖代謝:胰島素能促進全身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加速葡萄糖合成糖原儲存于肝臟和肌肉中,將多余的葡萄糖轉化為脂肪貯存起來,還能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異生,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進入血液后血糖水平會增高。因此,胰島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當然,如果胰島素分泌過多,血糖下降太過于迅速,腦組織就會受很大影響,出現昏迷,相反,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受體缺乏會導致血糖升高,容易引起糖尿病。

(2)調節脂肪代謝:胰島素能促進脂肪的合成與貯存,使血中游離脂肪酸減少,同時抑制脂肪的分解氧化。因此,缺乏胰島素可造成脂肪代謝紊亂,脂肪貯存減少,分解加強,血脂升高,久之可引起冠心病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與此同時,由于脂肪分解加強,會生成大量酮體,出現酮癥酸中毒,這也是糖尿病患者需要預防和警惕的一種病癥。

(3)調節蛋白質代謝:胰島素一方面促進細胞對氨基酸的攝取和蛋白質的合成,一方面抑制蛋白質的分解,因而有利于生長。腺垂體生長激素的促蛋白質合成作用,必須有胰島素的存在才能表現出來。因此,對于生長來說,胰島素也是不可缺少的激素之一。

(4)其他作用:胰島素還有抑制食欲、舒張血管、對體內鉀平衡等有重要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龙县| 庄浪县| 汉阴县| 汨罗市| 错那县| 渑池县| 珲春市| 云和县| 清水河县| 天全县| 枣阳市| 万荣县| 山东| 凤庆县| 即墨市| 红桥区| 宣汉县| 蛟河市| 云梦县| 天水市| 遂川县| 武隆县| 台北市| 松江区| 娱乐| 山东省| 阳春市| 鹤庆县| 陵川县| 柘荣县| 江门市| 德江县| 弥勒县| 白银市| 天峻县| 台湾省| 宁晋县| 容城县| 行唐县| 剑河县| 防城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