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催眠性恍惚
- 每天讀一點催眠心理學
- 霍欣彤
- 489字
- 2015-04-17 19:09:27
催眠時難以抗拒的輕松
催眠領域中的變性意識狀態,在專業上被稱為催眠性恍惚。那么催眠性恍惚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呢?
缺乏主動性的舒適狀態
事實上,即使人被催眠了,也不會失去意識。但是隨著催眠深度的加深,意識水平會逐漸降低,腦袋會變得不清楚(模糊)。這是催眠性恍惚的一個特征。
但是,恍惚這個詞有神志不清、半睡半醒、沉醉的意思。所以催眠時的恍惚狀態,不只是單純的腦筋不清楚,還伴有一種陶醉的舒服感。事實上,如果問剛剛從催眠中清醒過來的人有什么感想,很多人會說“感覺很舒服”。其中,甚至還有人說“真想一直這么被催眠,不想醒來”。
這種舒適感,一方面是由身體松弛下來的輕松感產生的。催眠的時候,一般會再三重復“不要用力”、“全身放松”的暗示。一旦不用力,身體放松下來,心情自然也會放松。這種身心放松的狀態一旦加深,腦筋就會進一步不清楚起來,從而進入真正的恍惚、沉醉的忘我境界。
一旦進入這種舒適的狀態,受試者就會變得不想做任何其他事情,自己行動的意識就會薄弱下來。只要催眠師不暗示,受試者就不會做任何事。這是一種非常缺乏主動性的狀態,也是催眠性恍惚的特征,也是與坐禪或者冥想等恍惚狀態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