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年輕人因為收入不高而不投資;中年人因為家庭負擔重而不投資;創業的人,因為初創企業“嗷嗷待哺”而不投資;未婚的人,因為還沒感受到家庭重擔而不投資;已婚的人,又常常因為養房、養車、養小孩支出太多,收入已經沒有可投資的余地而不投資。

殊不知,真等到負擔減輕時才投資為時已晚,剩下的時間已不夠準備足夠的教育基金及退休金了!這樣的人生,幾乎每一個階段都在手忙腳亂中開始,在倉促無序中結束。到最后何來財富自由,何來享受生命呢?

所以,就理財而言,學習如何理是第二步,首要的是,不論財富多少,現在就開始理財!別讓“有了錢再說”耽誤了自己的“錢程”!

對于高端理財者來說,他們很明確什么年齡階段應該做什么事情。一般來說,年輕時,他們會把投資重心放在自己身上,目的是培養自己的“致富”能力,這樣隨著年齡的增長,一旦積蓄的資產具備一定規模,從40多歲開始,自己消費的支出就可以從投資得來的復利中抽取了。理財重心也相應由資產的“積累”轉移到了資產的“保值”上。

那么,大多數普通人呢?可能有人會問:普通的工薪家庭,錢算計來算計去就是那么多,實在不知道該怎么理?其實這是一個誤區:理財投資不是有錢人的專利,恰恰是我們普通人必須做的。對于普通人來說,生存必需支出在整體支出中所占比例更大,這樣一來,一旦遭遇變故就會面臨更大的壓力,這就要求我們從普通理財中“滾雪球”。

下面,就以子女教育基金為例,算一筆賬,看看及早理財與推后理財對家庭規劃究竟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現在教育花費高漲,養育成本隨之增加,從一個小孩子出生到供孩子讀完大學課程,教育支出至少要幾十萬元;如果再到國外自費留學的話,至少要花100萬元。

對于工薪家庭來說,100萬是一個天文數字,一個月幾千元的收入多久能攢夠100萬呢?

其實,如果能及早開始規劃孩子的教育基金,通過系統化的執行,要準備數百萬元的教育或孩子成家基金,并沒有那么困難。我們仍以積累100萬元教育基金為例:如果孩子出生的時候,我們就采取定期定額投資的方式,每月支出1665元,假設每年投資回報率為10%,那么到孩子18歲的時候,我們已經輕松擁有了100萬的教育基金;但是如果到了孩子10歲的時候才想到準備,則每月需要支出6840元,趁早理財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所以,無論我們屬于何種身份、何種收入水平,理財都應該秉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原則,越早規劃和實施越好。這樣,在面對人生變故的時候,才不會出現“錢到用時方恨少”的局面。“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在理財上同樣適用。

哈佛圖書館墻壁上20條校訓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投資未來的人,必定是忠于現實的人。作為世界最知名的大學,哈佛時刻對學生進行一項教育,那就是:要有長遠眼光,為未來投資。從無數從哈佛走出來的商業和投資界精英身上,我們可以知道,這種教育絕不僅僅表現在學習和工作當中,更對他們的投資理財起到了重要的影響。

股神巴菲特從小就受到良好的理財教育。他從六歲起就知道儲蓄,雖然每月只存30塊。但到13歲時,他就拿出3000塊買了人生的第一只股票,并愚公移山般地年年儲蓄,年年投資,幾十年如一日。結果在85歲時成為比微軟的比爾·蓋茨更有錢的人。

西方有句話說得好:“安度晚年有兩種方法:要么認真儲蓄,要么死了算了。”中國也有句俗話:“養兒防老”,其實這句話放在今天,應該是“養錢防老”才對。不是錢不多就不需要理,反而越需要錢的人,越要及早規劃。理財越早進行,自己的負擔越小,將來給兒女的負擔也會越小。而且這樣帶來的好處不僅是泰然的生活節奏,更是自如掌控人生的成就感。

試想我們的父母,他們當年的生活條件比現在艱苦得多,為什么他們可以順利養大幾個孩子,現在還能過著經濟獨立的退休生活呢?那是因為他們在年輕的時候已經懂得理財。就像臺灣首富王永慶的那句名言一樣:“賺一元錢不是一元錢,存下一元錢才是一元錢。”

投資理財,人性比方法重要一萬倍

有人說,投資不是很簡單的事嗎?找個當今最紅火的項目,把錢往里一投,然后坐享其成就可以了。也有人說投資恐怕只有那些大商人、大投資家才會弄明白吧,我們普通人玩投資肯定會被騙的!其實,投資不可能非常簡單,但是也絕不會那么困難。以上兩種觀點都有一定的誤解,具體的投資方法暫且不談,僅抱著這些偏頗的投資態度就一定不可能理財成功!這就像股市中的一句至理名言:“炒股炒什么,炒的是人性。”投資理財也是一樣,有正確的態度最起碼可以積少成多,但徒有經驗方法卻總是態度冒失,恐怕就只有賠錢的份了!就像杭州的馮先生有太多門道摸不透,最后看來看去,錢卻被自己不知不覺花掉了。

杭州的馮先生在三年前從廣告上看到要提前為孩子的教育基金做準備,便當即下決心為自己剛出生不久的寶寶買了一份保險,每兩年領取一次生存金。夫妻二人本來打算把這筆錢存下來,用作孩子將來的教育基金。但兩年后當馮先生真的把這7000多元的生存金領到手時,他的內心卻動搖了。他對投資不了解,本想把錢投進股市,因為不了解又害怕賠光,就打消了這個念頭;轉念想存進銀行吧,又感覺利息太少。最終,就在夫妻倆對理財項目拿不定主意時,他們卻經不住某商場打折活動的誘惑,用這筆錢購置了手機和電腦。

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像馮先生這樣的人,他們對高風險投資非常恐懼,總是想如果把錢投進去,不要說得不到回報,萬一連本金也賠光了該怎么辦?同時,他們對低風險的固定儲蓄也不屑一顧,利息回報只有一點點,看不到明顯的增長。于是便開始在恐懼與貪婪中左右搖擺,如果這時又經受不住消費品的誘惑,這錢也就輕易地花出去了,到頭來可能還納悶自己為什么沒有存款。

19世紀中期,正值美國加利福尼亞淘金熱。湯姆·費恩是美國肯塔基州的一個農場主,他聽到很多朋友去加利福尼亞淘金并成為富翁的故事后,十分心動。經過再三考慮,費恩決定出賣農場,然后又向朋友湊了一大筆錢,向著夢想中的加利福尼亞州出發了。

若干年后,他兩手空空地回來了,加利福尼亞州并沒有讓他賺到錢,反而賠得一干二凈。當他站在故鄉的土地上時,卻驚奇地發現:他原來的農場上正在大規模開采金礦,從他離開這里之后就開始開采,到現在也一直如此。費恩后悔莫及,但一切為時已晚。

大多數投資者都認為自己有能力把握投資方向,可以做出最準確的判斷。但就算是經驗豐富的投資家也常有失敗,這是為什么?其實,經驗與技術固然重要,但是人性的弱點把握不好,才最可怕。很多時候,人們并不能適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能靜下心來分析眼前的變化趨勢,而是被人性的弱點所左右。比如股民面對熊市時很恐懼,面對牛市時又異常貪婪。在極富沖刺性的現實變化中,他們眼中只有不斷攀升的股指或一直價值低迷的股票,他們無暇顧及平日掛在嘴邊的投資原則,只為眼前利益所迷惑。

哈佛商學院在經濟學課上討論時,學生曾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有時候商業就是人性,人性就是商業!”人的聰明敏銳可以幫投資者選出最好的投資方式并賺到錢,但恐懼貪婪的弱點卻可以把投資者的資本一夜掏空。這不是危言聳聽,奇虎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的一次失敗就能說明這點。

IT出身的周鴻雖然在IT行業做得風生水起,但對投資充滿熱情的他卻總是容易聽信創業者的口頭藍圖然后頭腦發熱。曾經有一位創業者找到周鴻說要做羊奶,說牛奶的市場已經過度飽和,而羊奶業尚無人涉足,所以具有很大的投資價值。投資羊奶既能掙錢,又能帶動奶農養羊、幫助農民脫貧,是多有意義的一件大事啊!周鴻很快就被這天花亂墜的計劃侃暈了,他只嘗了兩次對方提供的羊奶,就立刻拍板投資了幾百萬。

可沒想到短短一個月后,對方就說錢花完了,周鴻感到很意外,這才想到去實地調查。他后來發現事情和他想象的有很大差距,創業者不僅往奶里摻添加劑,而且他養的羊也根本不出奶,還得去別處收奶維持。這個創業者只想著向投資人要錢,也不去做銷售,當然會把投資花光。

周鴻這幾百萬雖然打了水漂兒,但他就此得出一個重要結論:“做投資不能憑想象,也不能憑熱情,更不能沖動。”

投資本來是很簡單的事,為什么有資深投資者投資失敗,也有初涉市場的人投資成功?關鍵還在于“人性”二字。由于恐懼與貪婪、想象與沖動,人性的弱點蒙蔽了投資者的雙眼,擾亂了他們的理性,原本遵循的投資原則被扔到一邊,當然會掉進失敗的深淵。不過,人性的弱點固然難以克服,但也不是毫無辦法,只要戒掉“懶、愿、貪、懼”,相信纏繞在我們心里的魔鬼很快就會變成天使了!

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任何東西沒有付出是絕對得不到回報的。如果你愿意行動起來嘗試新的方式,那你就有機會賺到更多的錢。這世上沒有人可以不勞而獲。

愿:人性中有一種本能,就是只愿意相信自己希望看到的事,不管它是真是假。可往往就是在這個弱點的影響下,投資者看不清現狀,理不清頭緒,到最后越輸越慘。要學會接受不喜歡的事物,良藥苦口,有時被認為是最麻煩的投資方式,恰恰是最穩妥也最保險的。

貪:是人就會有貪欲,在投資中這個弱點表現得尤其明顯。人們在巨大利益的驅使下,會抱著僥幸心理鋌而走險。不少人就是被“貪”這個字拖累到血本無歸。所以,要控制情緒,堅持自己最初的投資理念,走最長遠的那條路,這樣才能成為最終贏家。

懼:很多人害怕投資,怕自己辛苦攢下的積蓄會一夜之間消失。但是如果因為對投資的恐懼而望而卻步,那就永遠只能做站在市場外的看客。重要的是先學會如何投資,找到適合自己的項目。既想賺大錢又想永遠不賠本,這是不可能的。

總之,上帝從沒有規定過誰不能獲得財富。很多時候,不是你不能收獲財富,而是你不相信自己能夠收獲財富,總想得到更多才最終錯過好時機。要堅持最初的投資理念不動搖,不管發生什么變化,一定不能自亂陣腳,要梳理心情,力求冷靜地去看待大局。人性的弱點無法避免,但要學會抗拒干擾。

鞋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制訂適合自己的投資計劃前些天,一則“為一雙腿投百萬保險費”的新聞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事情是這樣的,美國一位模特為自己美麗、修長的雙腿投了份巨額保險,因為“腿”幾乎是她財富的唯一來源,她這么做,正是想在遇到不可預測的變故,或是在因衰老被市場淘汰之后,仍然能通過保險得到不菲的收入。

這著實令許多少女贊許艷羨,不過羨慕歸羨慕,即便普通女孩也有美麗、修長的雙腿,想擁有這樣的投資計劃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為什么呢?因為普通人的腿不會產生和模特一樣的經濟效益,所以在投資上自然也不會有必然回報。不過,不能采取完全一樣的投資方式,不代表普通女孩就不能擁有令人羨慕的、專屬于自己的理財方法。

就像大海里的大魚和小魚,大魚處在食物鏈頂端,小魚只有被它吃的命運。但是等大魚死后,它的尸體可就成了小魚的美餐。其實,理財方式也一樣,沒有強大與弱小、好與不好之分,關鍵是自己的實際條件更適合哪種理財方式。

哈佛商學院的佩若德教授就指出:“投資者持有什么樣的投資理念,是由其思想、性格、閱歷及學識所決定的。投資決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理念。”

以不同年齡層的女性理財方式調查為例:

20-25歲的新入職女孩,這時她們除了要做好基本的儲蓄和定期定額投資之外,更要拿出一部分錢來投資自己的能力和人脈,這樣既能達到讓“錢生錢”的目的,還能輕松擺脫“月光族”的困擾。

對于25-30歲的女性來說,步入二人世界甚至已生兒育女,生活規劃就變得更為重要。這時的理財,不僅要考慮房貸、車貸、醫療,子女教育基金、重大疾病保險也都要考慮在內了。

而女性到了40歲左右,則要把子女的成家基金和自身的養老費用安排妥當,這樣不僅可以做兒女的堅強后盾,更主要的是,在晚年時不會給子女帶來過重的負擔。

所以,一定要為自己量身定做一款理財計劃。投資計劃不具有可復制性。

如今人們投資的盲目性仍然非常嚴重,有多少人覬覦因為某只股票重倉而一夜暴富的“暴發戶”;有多少人的眼睛死死盯在基金或理財產品的漲跌上;又有多少人只是一味地研究和模仿那些所謂的投資大師,試圖從中找到打開財富之門的鑰匙。但問題是,這些投資大師的選股方法對于自己來說,真的可以復制嗎?

巴菲特有句名言說得好:即使格林斯潘(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和魯賓(美國前財政部長)每天都坐在我的旁邊,我也不會因為他們的意見而絲毫改變我的投資理念。這句話可以說道出了很多人在投資理財上削足適履的可笑。

曾有人這樣問過巴菲特:過去10年,可口可樂不僅沒有跟隨大盤上漲,還下跌了30%-40%,怎么看待股票被高估而沒有賣出的問題?巴菲特沒有給出答案,也沒有回答可口可樂是否被高估的問題。

但是對巴菲特研究頗深的人道出了其中真諦:巴菲特對于投資周期的理解,與其他人是不一樣的,他最擅長的是以10年為單位來計算投資和收益。而我們當中,有誰能做到以10年為周期考慮自己的理財計劃和人生規劃呢?

歸根結底,屁股決定腦袋,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一樣,立場不一樣,看待問題的方式、思考的邏輯自然也不一樣。也許巴菲特對前面的問題沒有說出口的答案就是:可口可樂的基本面沒有改變,護城河也還在,如果股價跌了,我還會再買。

另外,對于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缺少的不僅僅是收入分配的規劃,還有對當今市場上花樣繁多的理財產品的甄別能力。每家金融機構都說自己的理財產品是最好的,其實適合自己的實際收支狀況的那個才是最好的。

總之,就像哈佛商訓中說的那樣:能否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者,主要在于,能否根據各種投資方式所要求的條件,與自己相對照或做調整,并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投資之道并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能夠適應自身條件、適應行情發展的投資理念就是最好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昌县| 祁阳县| 沁阳市| 丰台区| 桦川县| 大安市| 大宁县| 高碑店市| 青冈县| 忻州市| 墨竹工卡县| 南漳县| 饶平县| 泌阳县| 金秀| 延长县| 绥阳县| 嘉峪关市| 满城县| 微山县| 稷山县| 鄄城县| 宜宾市| 台中县| 莱西市| 黄石市| 乐亭县| 翁牛特旗| 新蔡县| 万山特区| 阿合奇县| 抚州市| 庆阳市| 左权县| 铜鼓县| 都昌县| 大连市| 商都县| 新巴尔虎左旗| 珠海市| 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