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有錯就改”的修正液

  • 它們怎么來的
  • 陳池編著
  • 1016字
  • 2015-04-15 14:23:26

修正液的誕生

修正液于1951年由美國秘書貝蒂·奈史密斯·格萊姆發明。涂改液不像膠條一樣容易把紙撕破,也不像橡皮那樣對鋼筆、圓珠筆束手無策,它方便、快捷、干凈、覆蓋力強,被人們當作是改正錯誤的好幫手。

修正液,又稱涂改液、立可白、白油,是一種白色不透明顏料,涂在紙上以遮蓋錯字,干涸后可于其上重新書寫。修正液傳統上用小瓶子來包裝,瓶蓋附帶一支小掃帚或者三角形的發泡塑膠浸在涂改液里面。近年開始出現筆型的修正液,筆里面裝有彈簧,將筆尖按在紙張上可泵出改錯液,這比掃型的更能均勻地涂出修正液,也不會像瓶裝的容易干涸。如今,涂改液的使用越來越廣泛。

雖然,在改錯方便來說非修正液莫屬了,但如果從最安全的角度說,答案則是恰恰相反。因為涂改液是有害的,它是一種化學的合成物,這里面危害性比較大的首先是:長期的使用二甲苯可以對肝臟、腎臟等造成長期的慢性的危害,甚至少數的孩子還會引起像白血病等癥狀。

其次是各種各樣的鹵化烴,包括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等,這些化合物對眼睛有很明顯的刺激,經常使用會造成流眼淚、眼睛發紅,個別的還會造成惡心、嘔吐、渾身不舒服,甚至于造成一些更嚴重的長期的危害,干得快是涂改液的一個優點,因為它里面含有揮發性很強的有機烴類物質,也正因為如此,它對孩子的五官會造成更加明顯的損害,加強了它的毒性滲透。所以現在學校、社會都在呼吁學生不要使用涂改液,改用環保型的,如改錯帶和改錯膠帶。

改錯帶,又名立可帶,是一種辦公室及學生的文具用品之一。改錯帶的功能跟修正液相同,而且更加方便及先進,文字改錯更快,不用等修正液固定后才能重寫,特別適用于考試場上。

知識鏈接

1770年,英國科學家約瑟夫·普利斯特利說:“我見到一種非常合適于擦去鉛筆筆跡的物質。”

當時,整個歐洲均采用切成小立方體的橡膠粒來擦走筆跡。這種物質稱為橡皮擦。

另一位英國工程師愛德華·雷蒙則被認為是發明橡皮擦的人,時間也是在1770年。在此之前,人們使用面包屑來擦去筆跡。雷蒙稱他一次在無意之中拾起一塊橡膠當作面包屑,但發覺它的效果很好,于是開始生產和售賣橡皮擦。

初期的橡皮擦并不算方便,因為未經加工的橡膠容易腐壞。直至1839年,發明家查理斯·固特異發現了硫化可以使橡膠的性能提升,橡皮擦才變得可靠。

1858年一位來自美國費城的人因為把橡皮擦嵌在鉛筆尾部而取得了一項專利,但后來這種附有橡皮擦的鉛筆因為被判定為“只是把兩項已有的東西嵌在一起而不是新產品”而被取消專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河口市| 行唐县| 凤山县| 淳化县| 奉化市| 防城港市| 乌兰浩特市| 黄龙县| 融水| 奉新县| 微山县| 余庆县| 乡城县| 西充县| 理塘县| 丹江口市| 电白县| 龙口市| 池州市| 赞皇县| 忻城县| 呼伦贝尔市| 闵行区| 黑河市| 凤山市| 红原县| 武汉市| 嘉兴市| 平潭县| 准格尔旗| 山西省| 南木林县| 聂拉木县| 苏尼特左旗| 白朗县| 含山县| 宕昌县| 绥芬河市| 绵阳市| 南涧| 来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