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為孩子“量身打造”個性化的教育方式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更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孩子。中國有一句俗話:“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边@個“不同”,說的正是人與人之間的個性差異。兒童的發展是既有著年齡的階段性特點,又有著不同個體先發展或后發展的差異以及發展方向的不同。因此,要求孩子都以一個模式加以統一,這是不現實的,也是不科學的。

來自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方面的資料顯示,孩子的各種心理問題、個性問題絕大多數是屬于家庭性的,或者與家庭教育方式有密切聯系。而優良的個性品質,如自主、創新、進取等無不與民主的教養方式和家長的個性息息相關,正所謂“以個性養成個性”,說明父母的教養方式、價值觀念、個性特征、人際關系、物質條件等等在個性化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據心理學家的觀察表明,一個人的個性至少有50%打上了深深的家庭烙印。

有的父母覺得孩子主動性不強,于是把自己的社會經驗強加給孩子,抑制了孩子原有的個性;有的父母覺得讓孩子按照自己為他所作的規劃發展才是最合理和最健康的;有的父母擔心復雜的社會因素會給孩子帶來不良的影響,于是采取強制式的教育方法,限制孩子的正常交往,限制孩子按自己的興趣參加正常的交際活動……

這樣的例子多不勝數。事實上,個性有好有壞,只有正確對待和分析孩子的個性,總結出一套依照孩子個性而“量身打造”的個性化教育方式,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什么是個性化教育?簡單地說來,就是要根據孩子獨有的個性因材施教。

作為最了解孩子、與孩子接觸最多、以及孩子最親近和最信任的人,父母具備了實施個性化教育得天獨厚的條件。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應該致力于在培養和引導孩子的個性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1.破壞與創造,只是一線之隔

任嘉又開始進行他的“創作”了。不過他進行“創作”的地方通常不會在爸爸為他準備的畫紙上,他喜歡拿著小刀在任何一個可以留下痕跡的地方搞“創作”。家里的寫字臺、椅子、地板,甚至墻壁上,到處都是他的“作品”。

爸爸很生氣,甚至有一種奪下孩子手里的小刀重重扔在地上的沖動,但是看得出來,他正在努力壓制自己的怒氣。他走過去,看著趴在地板上正用心“創作”的兒子刀下的一幅“藍天白云”,驚奇地發現事實上如果不是刻在了不恰當的地方,兒子的作品其實還是有幾分觀賞性的。爸爸忽然有了一個想法:“兒子,我想帶你去一個地方?!?

當任嘉出現在少年宮版畫教室門口的時候,他松開了一直牽著爸爸的手??吹浇淌依锏暮⒆觽兪帜每痰秾P膭撟鞯臉幼樱渭蔚难劬锞`放出新奇與渴望的光芒。

一切都被爸爸看在眼里,他對兒子說:“想加入他們嗎?”

“嗯!”任嘉用力點頭。

爸爸笑了,因為他知道,最重要的,并不是兒子以后都不會在家里“搞破壞”,而是真正地開始創作了。

案例分析:

這是一個聰明的父親。在關鍵時刻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非常重要。如果爸爸真的采用了“奪下刀重重扔在地上”的教導方式,只不過能抑制孩子一時的不當行為,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爸爸沒有發怒,而是讓自己靜下心來思考孩子的問題。他沒有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孩子的行為,而是試著從孩子的不當行為中尋找值得欣賞的地方,這是問題的突破口所在。孩子沒有足夠的能力識別和控制自己的行為,但爸爸的這種處理方式就很好地遵循了塑造孩子良好個性的一條重要的準則,就是不要扼殺孩子的創造力,促進孩子潛能的發揮。

2.“不合群”的孩子有天賦

茵茵的媽媽是第三次被幼兒園的老師找去談話了,原因是茵茵和別的孩子不太一樣,總愛在上課的時候“走神”,下課也不愛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喜歡自己躲在教室里做別的事情。老師說這個孩子“太不合群”,擔心會影響她今后的發展,無法適應長大以后的團隊生活。

媽媽也有些著急,她決定和茵茵好好談談。

“茵茵,今天老師找媽媽到幼兒園去了,你知道為什么嗎?”

茵茵低下頭:“我知道,是我又犯錯誤了?!?

媽媽盡量讓自己的聲音顯得溫和:“不,不是茵茵犯錯了。不過的確是有一點小小的問題,茵茵愿意和媽媽談談嗎?”

“好?!币鹨鹩悬c高興地抬起頭,顯然媽媽的語氣和跟她說話的方式讓她覺得很有安全感。

“那茵茵能不能告訴媽媽,為什么下課的時候不愿意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呀?”

茵茵撇撇小嘴,很不以為然地說:“他們玩的游戲好幼稚的,我不喜歡和他們一起玩。”

“那茵茵自己一個人在教室里做什么呢?”

談到這個問題,茵茵表現出很有興趣的樣子:“我在看故事書呀?!?

“原來茵茵喜歡看故事書啊,那么茵茵在上課的時候也是在想故事書里寫的故事嗎?”

“不是的,”茵茵搖搖頭,“我是在想自己寫的故事啊?!?

媽媽明白了。她思索了一下,決定了要跟女兒說些什么。

“茵茵原來是一個會寫故事的孩子啊。媽媽真高興,我的女兒這么棒!”

茵茵很興奮:“媽媽你想不想看我寫的故事啊?”

“媽媽當然想看了。但是茵茵希望不希望自己寫的故事今后有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呢?”

茵茵點點頭。

“媽媽告訴茵茵,能寫出好多好看的故事給別人看的人叫做作家。但是當一個作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哦。一個好的作家要懂得很多方面的知識,要善于觀察身邊的人和事,這樣才可以寫出精彩的故事。所以,上課的時候聽聽老師講的知識,下課的時候和小朋友一起開心地玩一玩,茵茵才可以寫出更好看的故事?!?

茵茵好像明白了點什么,但還是對媽媽說:“可是我喜歡看故事怎么辦呢?”

“不如媽媽和茵茵做一個約定好了,茵茵在幼兒園的時候專心聽講,多和小朋友在一起。等茵茵下課了以后,媽媽帶茵茵去少兒寫作訓練班,在那里有可以教人把故事寫得更好的老師,還有很多和茵茵一樣喜歡寫故事的朋友哦?!?

茵茵立刻高興地回答:“好!”

案例分析:

在茵茵的事件中,媽媽選擇了最好的處理方式——全面教養與特長培養相結合。媽媽并不急于糾正女兒的“錯誤”,而是通過和女兒的談話了解原因,再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既讓女兒在與朋友相處的健康環境中長大,又著重引導培養了女兒天賦的發展。從事創造性工作的人,思維模式往往與別人不太相同。世界上許多有成就的人,在年少時都有或多或少的“怪癖”——就是行為與別人有所差異。有天賦的孩子通常會對課堂上老師講述的內容和重復的練習感到枯燥無味,因此很容易“分神”,進入自己的思維世界。但是據調查發現,有天賦的孩子在除了課堂以外的很多領域都比自己的同伴表現得更好,尤其是在他們感興趣的領域,會表現出異于常人的才能。其實,與其讓這樣的孩子埋沒在團體行動中,不如想辦法培養孩子在團體生活中的獨立能力。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在提出人的能力多元化的同時也指出,只要給兒童提供合適的環境條件,每個孩子都可以在7種智能方面獲得“合格”的發展,但最終只是在一方面或有限的幾方面形成特長,而不是所有方面都可以達到特長標準。因此在家庭個性化教育中家長要處理好全面發展與特長培養相結合的原則,讓孩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3.好奇不會累

陶陶對什么事情都很好奇。有時他是個“問題”少年,問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比如“魚為什么不眨眼睛?”“白天星星都跑到哪里去啦?”“為什么到了冬天我們的鼻子嘴巴里都會噴白霧?”這類的問題。有時他又變成個“破壞專家”,他拆開鬧鐘,想知道里面是誰在報時;他挖開花盆里的土,想看看里面的種子怎么生根發芽;他還把小貓從樓上扔下去,看它是不是真的有九條命?爸爸媽媽帶他去逛商場的時候,他也總是充滿了好奇,只顧著去看那些琳瑯滿目的商品,甚至有一次還跟丟了,迷了路。

爸爸媽媽有一點苦惱,但是他們也發現,這個孩子其實是個很聰明的孩子。于是爸爸媽媽給陶陶買了一套《十萬個為什么》,告訴他很多他好奇的問題在書里都有答案。有時爸爸媽媽反而喜歡問陶陶“為什么”,看著兒子自豪驕傲地告訴他們問題的答案,爸爸媽媽覺得很欣慰。爸爸媽媽還把陶陶的好奇心引向大自然,帶他去看春天里的各種植物、池塘里的小蝌蚪、太陽的升起和落下,還買回蠶寶寶讓他喂養。

陶陶懂得的知識越來越多,他不斷地發現和提出問題,又依靠自己已知的知識來探索未知的知識來解答心中的疑惑。

案例分析:

這對父母在陶陶的教育過程中扮演了優秀的引導者的角色。面對孩子對事物的新奇,他們沒有強行地遏制或是表現出厭煩,反而用書籍和實踐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鼓勵他探索,使孩子在探索的過程中得到了創造美的享受。柏拉圖說:好奇者,知識之門。心理學家將好奇心定義為:個體對新異刺激的探究反應。對新鮮的事物和現象,人都有著去了解和探索的本能。對于初涉入世的孩子來說,身邊的世界是那么陌生、新鮮和神秘,在他的心靈中充滿了探索、求知的欲望,這寶貴的好奇心正是他智慧的火花,更是促使他學習的原動力。研究證明,一個富有好奇心的人能夠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體驗樂趣,這種樂趣又會激勵他不知疲倦地去探究未知的領域,促進其智力的發展。

4.是父母選擇,還是孩子選擇

可兒加入鋼琴訓練班已經三個多月了,但是依然沒有什么進步。媽媽很著急,老師也覺得奇怪,因為這個小女孩的智力和接受能力都沒有什么問題,但不知為什么,她的進度就是趕不上班上的其他同學。

媽媽忍不住跟爸爸提到了這件事情,爸爸想了想,問:“當時帶可兒去培訓學校的時候,是她自己選的鋼琴培訓,還是你幫她選的呢?”

媽媽說:“當然是我選的了,現在誰家的孩子不學鋼琴啊。想想我小時候,多盼望能成為一個鋼琴演奏家呀?!?

爸爸說:“我知道問題出在哪里了,不如這樣,讓我去接可兒放學?!?

爸爸接到可兒,路過小提琴班的教室的時候,發現可兒的腳步慢了下來,還不停地向里張望。爸爸不動聲色,第二天就給可兒改報了小提琴訓練班??蓛弘m然沒說什么,但是樣子卻很高興。

一個月過去了,可兒的小提琴演奏進步神速,老師夸她是班上最有天賦的學生,還讓她代表學校參加市里舉辦的比賽。

案例分析:

在可兒的事件里,父母不同的處理方式和態度產生了不同的效果。媽媽以自己的選擇作為女兒的選擇,希望女兒能實現自己未曾實現的夢想,并沒有考慮到女兒是否接受和感興趣。而爸爸的方式更為恰當,他在對問題進行分析以后,觀察孩子的舉動,尊重孩子的興趣為孩子做出了合適的選擇。尊重是人的心理需要之一,每一個個體都有尊重和被尊重的需要。尊重孩子獨特的個性特征,是為孩子朝著適合自己所愛、所向、所能、所長的方向發展創造條件,走適合孩子個性特點的獨特之路。尊重孩子就是尊重孩子的自主權,尊重其個性、行為方式和興趣愛好,不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價值觀和興趣,不以自己的好惡規定孩子的發展方向,不強迫孩子實現自己未曾實現的理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喜德县| 即墨市| 渭南市| 玉树县| 吴堡县| 南岸区| 上杭县| 芮城县| 浦城县| 西安市| 海阳市| 右玉县| 临猗县| 平顶山市| 太仆寺旗| 荣成市| 西丰县| 星座| 客服| 东山县| 枣庄市| 葵青区| 吴桥县| 内乡县| 瓦房店市| 青浦区| 普宁市| 崇仁县| 蓝田县| 抚顺县| 利津县| 宁陵县| 桂平市| 石首市| 贺州市| 汨罗市| 莱芜市| 滦平县| 南雄市| 西城区| 葫芦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