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暗示他人的重要地位(1)

在日常生活中,為什么有些人在人際交往上會屢屢失敗呢?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們不懂得或者忘記了一個重要原則——讓他人感到自己重要。他們喜歡自我表現,喜歡夸大吹噓自己,而且只要獲得一項成果,他們首先表現出的就是自己有多大的功勞,做出了多大貢獻。其實也就是向他人表明,你們確實不太重要。無形之中,他們傷害了別人,當然也為自己樹立了敵人。

“卡耐基曾在自己的書中記述了這樣一件事:有一次,我在紐約第三十二街和第八道交叉口處的郵局里排隊等候寄一封掛號信。那位柜臺后面的營業員顯然對工作感到不耐煩——秤重、拿郵票、找零錢、寫收據——年復一年都是同樣單調的工作。所以我對自己說:我要讓那位辦事員喜歡我。而要讓他喜歡,我顯然必須說些好話——不是關于我自己,而是有關他的。”

“我又自問:他又有什么值得讓我稱贊一番的呢?”有時,這實在是個難題,尤其是對方是一個陌生人時。但是,稱贊眼前的這位職員似乎并不讓我感到困難,我馬上就找出可以讓他高興的話了。”

“當他開始為我服務時,我熱切地對他說:我真希望能有你這樣的頭發。他有些驚訝地看著我,臉上泛出微笑。啊,它已經不象以前那么好啦!他謙虛地應答。我告訴他,雖然它可能已沒有原來的美觀,但仍然令人十分羨慕。他十分高興,和我談了一會兒,最后說道:許多人都稱贊我的頭發。”

“我想,這位先生出去吃午飯的時候,一定步履生風;晚上回家,還會將此事十分炫耀地告訴他的太太;他還會照著鏡子對自己說:我的頭發多么漂亮!”

“我在一次演講的時候提起這件事,事后有人問我:你想從那人身上得到什么?”

“我想從那人身上得到什么?我又能從那人身上得到什么?”

問這話的先生是不是功利心太強了點?假若我們都是這么自私,一旦沒有從他人身上得到好處,就不對他人表示一點贊賞或表達一點真誠的感謝——如果我們的心胸比野生的酸蘋果大不了多少,那么我們的靈魂將會變得多么枯萎,我們的心靈會變得多么貧乏。

“是的,我是希望從那位先生身上得到一點東西,但那東西是無價的,而且我已經得到了。我得到了助人的快樂,這種感覺會在時過境遷之后,永遠保留在我的記憶深處。”

人類行為有個極為重要的法則,這一法則就是時時讓別人感到重要。如果人們都遵從這一法則,那么誰也不會惹來什么麻煩,而且都可以得到真誠的友誼和永恒的快樂。反之,如果我們破壞了這個法則,就難免招惹麻煩。

著名哲學家約翰·杜威說:“人類本質里最深層的驅動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哈佛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也說:“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我也曾指出,正是這種需求使得人類有別于其他動物;也正是這種需求,產生了豐富的人類文化。

幾千年來,無數的哲學家曾就這個問題進行過深刻的反思。而他們得出的結論只有一個,這一法則并不新穎,可以說和歷史一樣陳舊。2500年前,索羅亞斯特在波斯用這個原則教導門徒;中國的孔子同樣這么諄諄勸導他的門生;道教的始祖老子在函谷關也這么傳輸過教義;基督降生的前500年,佛陀已在神圣的恒河邊這樣教誨眾生,甚至印度教的經典也這么記載著……這大概是世上為人處世最重要的法則:“你要別人怎么待你,就得先怎樣待別人。”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朋友的認同,需要別人知道自己的價值,希望自己在別人的心目中有一種很重要的地位。沒有人喜歡廉價、言不由衷的恭維,渴望出自真誠的贊美。正象查理·夏布所說:“真誠、慷慨地贊美他人。”我們的內心都是相通的。

為此,我們必須遵循這一永恒的定律——你希望別人怎么對待自己,那你就應該怎么去對待別人。

那么,我們應該什么時候去做?在什么地方去做?怎么去做?答案是:隨時,隨地。

比方說,你在餐館里點了一份炸薯條,而女侍者卻端給你一份馬鈴薯,讓我們說:“對不起,麻煩你了,但我比較喜歡炸薯條。”女侍者可能會這么回答:“不,一點也不麻煩。”而且她還會高高興興地把馬鈴薯換走。因為我們已經對她表示了敬意。

另外,我們還可以使用許多日常用語來解除每天生活的失誤與麻煩,如“對不起,麻煩你……”、“可否請你……”、“請問你愿不愿意……”、“你介不介意……”、“謝謝”等。

我們再看另一個例子。

你是否讀過凱恩的小說《基督教徒,法官,英國曼島人》?有成千上萬的人讀過他的小說。凱恩是個鐵匠的兒子,一生只上過8年學,但他去世時已成為這個世界有史以來最為富有的作家。

凱恩是怎么創造財富的呢?大概情況是這樣的:由于凱恩酷愛詩,所以他將大詩人羅斯迪所有的詩都讀了一遍。他還寫了一篇演說辭,來歌頌羅斯迪在詩歌方面的藝術成就,并將它送給了羅斯迪本人。羅斯迪當然十分高興。“任何一個青年能對我的才華有如此高深的見解,”羅斯迪說,“一定是個非常聰明的人。”

于是,羅斯迪將凱恩請到家中來,讓他擔任自己的秘書。這對凱恩來說,可是改變人生道路的難得機會——因為他憑借這一新的身份,接觸了許多當代著名的文學家,從他們那里接受有益的建議,并受到他們的鼓勵和激發,開始了他自己的寫作生涯,最終名聞世界。

凱恩的故鄉是英國曼島的格里巴堡,它現在已經成為世界各地旅游者觀光賞景的勝地。他留下來的財產高達250萬美元,可是,又有誰知道,如果他當初沒有寫那篇真誠贊美羅斯迪的演講辭,他或許會窮困潦倒地死去呢?

這就是發自內心地真誠贊美的力量,這是一種偉大的力量!

羅斯迪認為自己很重要,這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幾乎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很重要,非常非常重要。而每個國家也是這樣。

你認為你比日本人出色嗎?可事實上日本人認為自己比你要出色得多。例如,當一個保守的日本人看到一位白人和一個日本女人在一起跳舞時,他一定會異常惱怒。

你認為你比印度人更聰明嗎?那是你的自由。但成千上萬的印度人卻覺得自己比你要聰明,他們不屑于與你這個異教徒為伍,更不愿去碰那些被你的影子所玷污過的食物。

你認為你比愛斯基摩人更優秀嗎?這也是你的自由。

但是你真的想知道愛斯基摩人對你持什么看法嗎?在愛斯基摩人當中,那些游手好閑、好吃懶做的流氓地痞,被愛斯基摩人稱為“白人”,這是他們最藐視人的稱呼。

幾乎每一個國家都認為自己比別的國家更好,于是就從中產生出愛國主義精神,也從中產生了戰爭。

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就是,凡是你聽見過的人,你可能都會覺得他在某些方面要比你強。實際上每個人都有其優點,都有值得別人學習的地方。承認對方的重要性,并由衷地表達出來,就會使你得到他的友誼。

千萬不要忘記愛默生曾說過的話:“凡是我所遇見的人,都有比我優秀之處。在這個方面,我正好可以向他學習。”

但讓人感到憤怒的是,那些無所作為卻自以為很成功的人,整天都在用令人惡心的浮華夸飾之詞來掩飾他們內心的不安,到處招搖撞騙,不知廉恥。這種人正象莎士比亞所說的:“人!狂傲的人!借著那么一點兒才能,竟然在上帝面前胡作非為,騙得天使們都流下了眼淚。”

下面將講3個故事,都是實行這些法則而獲得成功的故事。

先講一位康涅狄格州律師的故事。由于他親屬方面的原因,他不想讓別人知道他的姓名,所以這里暫且叫他R先生吧。

R先生來卡耐基訓練班接受培訓之后不久,就和他妻子駕車去長島,看望她的幾家親戚。他妻子將他留下來,陪同她年邁的姑媽聊天,而她自己則去看望另外幾家親戚。由于R先生要在班上做一次關于如何運用贊美法則的演講,于是他打算從這位老太太這里開始訓練自己這方面的才能。

R先生在老太太的房子四周仔細巡視了一番,希望能找到一些他可以真誠贊美的東西。

“你這棟房子是建于1890年前后,對嗎?”R先生問老太太。

“是的,”老太太回答說,“正是那一年建的。”

“它使我回想起我出生的老家的房子。”R先生說,“它真是太好了,真漂亮,里面真寬敞!你知道,人們現在再也不建這種房子了。”

“一點都不錯,年輕人!”老太太也表示同感,她說,“現在的那些年輕人可不怎么在乎漂亮的房子。他們所想要的,不過是一小套公寓和一個電冰箱,然后無憂無慮地開著汽車到處去兜風閑逛。”

“這是一所凝聚了理想和希望的房子。”老太太的聲音有些顫抖,陷入了回憶當中。她充滿柔情地說:“這房子是我和我丈夫愛情的結晶。我丈夫和我在建這棟房子之前,設計構思了許多年的時間。我們并沒有請建筑師,它完全是我們自己設計的。”

然后,老太太領著R先生參觀了這所老房子。房子里放滿了老太太在世界各地旅行時搜集到的紀念珍品:波斯披肩、英國老茶具、威格瓷器、法式寢具、意大利油畫以及曾風靡于法國封建王朝時期的專用于古堡裝飾的絲帷。她對這些東西一直視如生命般寶貴。R先生對這些東西表示了真誠的贊美。

“老太太領我參觀完房子之后,”先生說,“她又把我帶到車庫去。那里放著一輛幾乎是全新的別克高級汽車。”

“這輛車是我丈夫在去世前不久買的。”老太太慢聲細語地說,“他離我而去之后,我再也沒有用過它……年輕人,你很會欣賞美麗的東西,我準備把這輛車送給你。”

“哦,不!姑媽!”R先生說,“你這可讓我不知如何是好了。對于你這番盛情,我當然感激不盡。可是我怎么能接受這么貴重的東西呢?我不是你的直系親屬,而且我自己也有一輛汽車。再說了,你的許多親戚也很喜歡這輛別克車呢!”

“親戚!”老太太激動得大聲喊道,“是的,我確實有親戚。可是他們都正等著我死呢,這樣他們就好得到我這輛汽車了。但他們誰也甭想得到它。”

“如果你不愿將它送給他們,那你可以把它賣給舊車專營公司。”R先生告訴老太太。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山| 阿图什市| 南部县| 东丰县| 都匀市| 藁城市| 寻乌县| 沿河| 滨州市| 庆城县| 苏尼特左旗| 昂仁县| 塔城市| 镇沅| 海城市| 柳州市| 夹江县| 安顺市| 南平市| 遵义市| 竹山县| 建始县| 嘉鱼县| 丰顺县| 永修县| 老河口市| 茶陵县| 达拉特旗| 旺苍县| 广昌县| 肥西县| 连南| 丰顺县| 平阳县| 通州区| 商水县| 乳源| 江津市| 浮梁县| 宜宾县| 楚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