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南身邊的“中共小組”
1943年7月2日,胡宗南下達了于7月9日進攻邊區的命令。就在國民黨磨刀霍霍,準備發動進攻之際,胡宗南突然于7月4日收到了第十八集團總指揮朱德的來電,對其破壞抗戰的陰謀提出了強烈抗議。最終迫于輿論壓力,這次進攻宣告破產。
秘查泄密事件
1943年7月4日,西安,胡宗南看著朱德的來電,心里吃驚不小。
前不久,為了實現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蘇聯決定解散共產國際。蔣介石想趁機解決國內的中共問題,下令不允許公開評論。而朱德的電報里卻出現了“將乘共產國際解散機會,實行剿共”的字樣。這可是絕密情報,只有胡宗南及身邊的相關人員才知道,延安是怎么知道的呢?胡宗南陰沉著臉掃視了一眼辦公室內的人。
侍從副官熊向暉也認為身邊可能混進了共產黨的人,完全有必要好好查一查,然后給蔣介石一個交代。他接著建議胡宗南指定專人,將西安參戰部隊知道這一秘密的人員列出名單,當然也包括自己在內,秘密審查一番。
當晚,胡宗南召集參謀長等有關人員開會。會上胡宗南對泄密一事只字未提,只是提了“這仗打不打”的問題。會后,參照熊向暉的意見,胡宗南向蔣介石發了請示電報。
7月7日,蔣介石回復電胡宗南:同意罷兵。
隨后,胡宗南的部隊奉命撤回,恢復了原來的態勢。不過,對內部泄密事件的清查行動并未停止,而且很快就有了結果。胡宗南聽后大罵:“渾蛋!蠢豬!壞了大事!”于是下令劉大軍將這兩起泄密事件的領頭人抓起來,送到西安勞動營關押。
“閑棋冷子”的威力
胡宗南萬萬沒有想到,勞動營里的那兩人是替死鬼,真正泄密的是他的侍從副官熊向暉。熊向暉的真實身份是中共地下情報人員,抗戰初期就被周恩來當作“閑棋冷子”安插在了胡宗南的身邊。因為多次關鍵時刻發出情報,他和陳忠經、申健被周恩來稱為“后三杰”。有趣的是,在西安期間,三人之間沒有直接的組織關系,他們也都不知道另外兩個人的黨員身份。
熊向暉原本是要深度潛伏的,但在1940年被“喚醒”了。當時,隨著抗戰中期國共兩黨關系的變化,手握重兵包圍著陜甘寧邊區的胡宗南虎視眈眈,成為了延安的最大威脅。

胡宗南
曾就讀于黃埔軍校,是蔣介石最器重的軍事將領。他隨蔣介石參加了諸多重要戰役。抗日戰爭時期,轉戰西北,統領幾十萬重兵,有“西北王”的稱號。
1940年冬,國民黨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坐鎮西安的胡宗南更是蠢蠢欲動,隨時威脅著延安的安全。面對復雜的形勢,中央社會部派遣王石堅到西安主持情報工作。熊向暉、申健、陳忠經的地下情報工作就此正式展開。
正是熊向暉等人及時發來的情報,使得1943年夏國民黨準備再次閃擊延安的陰謀破產。事后胡宗南密令追查泄密者,結果只是抓到了兩個替死鬼,卻從未懷疑過自己身邊的熊向暉。
抗戰結束后,內戰一觸即發。熊向暉等人的作用更大了,屢次將國民黨胡宗南部進攻延安其他解放區的行動計劃通報給延安,使得延安每次都能掌握先機,巧妙躲避。
1946年4月11日,蔣介石命令胡宗南用5天時間圍殲中原解放軍李先念部。但這一情報很快被熊向暉通過王石堅傳遞給了中共中央和周恩來。周恩來立即向馬歇爾、徐永昌揭露了這一陰謀,因此,國民黨的陰謀被迫暫時中止。
一個月后,熊向暉又將5月18日胡宗南再次閃擊延安的行動計劃迅速傳給了王石堅。過了幾天,熊向暉再次告訴王石堅,蔣介石命令胡宗南“暫緩”。9月,蔣介石在西安主持召開了北方各戰區將領會議,有關會議的情況和胡宗南部隊的動向及實力等情況,熊向暉都通過王石堅向延安作了報告,使中央及時掌握了國民黨在北方地區的軍事部署。
意外的收獲
胡宗南在國民黨軍中一向有愛才的美譽。抗戰勝利后,他決定資助手下的優秀青年出國深造,而熊向暉就是其中之一。可見胡宗南對他的器重與賞識。在抗戰后期完成了學業的陳忠經和申健兩人,順利地拿到了美國大學的入學通知書。但熊向暉跟他們不一樣,他還沒有完成學業,尚未取得正式的大學文憑,出國之事也因此耽擱下來。
1947年1月初,熊向暉與諶筱華完婚。3月初,當他抵達上海港準備上船時,忽然被一群軍統特務截住,說胡宗南有急事要他回南京。熊向暉以為身份暴露,匆匆回家與妻子告別。
3月2日上午,熊向暉到了南京,才明白胡宗南是讓他來擬訂攻占延安后的“施政綱領”。胡宗南將他帶到參謀長盛文的房間里,順手遞給他一個公文包,要他根據公文包里的文件,畫一份草圖,中午就完成。而且還要給蔣介石審閱。臨走時,他一再囑咐熊向暉務必鎖好門,不要放任何人進來。熊向暉當然點頭照辦。公文包里面裝著兩份絕密文件,一是蔣介石核準的攻打延安方案,一是陜北共產黨兵力配置情況。熊向暉趕緊抄寫了一份,藏在身上。
中午,胡宗南回來,看完熊向暉畫的草圖,很滿意。他照例做了幾處改動,就直接交給劉大軍秘密印好,等進攻開始時再散發。
晚上,熊向暉乘胡宗南外出之機,反鎖房門,將方案全記下后,就把抄件燒毀,丟進抽水馬桶沖掉了。后來,熊向暉又去找了盛文“聊天”,從中得到了更多的內容。
次日上午,熊向暉隨胡宗南坐專機回到西安。當晚,熊向暉到王石堅家,詳細匯報了胡宗南進攻延安的作戰計劃,包括胡宗南密切關注新華社及延安廣播電臺播發的有關陜北戰事的消息和評論等。熊向暉還告訴王石堅,胡宗南為了保密,決定作戰命令到部隊集結完畢后再下達。
3月7日,熊向暉又找王石堅,告訴他蔣介石密電胡宗南,進攻日期推遲了3天,原因是美軍駐延安軍事觀察組還沒有撤出來。但迅速奪取延安的準備工作和作戰行動一點兒都沒有耽擱。王石堅迅速將熊向暉的情報電告了延安。延安得到了這些絕密情報,從而得以從容不迫地實施轉移。
冒險送情報
1947年3月10日晚,胡宗南開會,下達作戰命令。他命令各部隊于3月13日晚6時前抵達各個攻擊位置,14日拂曉進行攻擊。然后就行軍作戰注意事項又做了具體布置。與此同時,胡宗南組織美國最新偵測電臺方向的設備及操作人員,連日偵測共區,很快就判定了中共首腦部所在位置。
這些情況非常重要,但已經來不及去見王石堅了,又沒有其他的聯絡辦法,熊向暉只好將情報內容寫在紙上,放入信封,上寫王石堅代收。又寫了一封給潘裕然的信,請他別拆附信,迅速將它轉交給收信人。然后一并裝進第一戰區司令部長官的專用信封,封好后,上寫西安西大街“研究書店”潘裕然經理親收。
“研究書店”的后臺是陳忠經。雖然不清楚潘裕然的真實身份,但熊向暉知道他誠實可靠。因為他的父親潘家洵是北大教授,與陜西省主席祝紹周的關系非常親密。
胡宗南的機要交通員接到熊向暉交辦的事后,二話沒說,立即執行任務。因為他知道熊向暉是胡宗南跟前的大紅人,但想不到的是自己正在給共產黨傳遞情報。
就這樣,延安又掌握了胡宗南的動態,最終導致胡宗南攻打延安失敗。
外交三杰
熊向暉后來長期在外交部任職,曾擔任中國首次出席聯合國大會代表;陳忠經歷任對外文化聯絡局代局長、國際關系學院院長等職;申健則長期擔任外派大使。1972年,53歲的熊向暉以周恩來助理的身份親身見證了尼克松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