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朱丹溪方

丹溪,名震亨,字彥修,后尊稱他“丹溪翁”,是元代婺州羲烏(今浙江義烏)人,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滋陰派”的創始人。他認為人體“陽常有余,陰常不足”,這也是對劉完素的火熱論、李杲的脾胃論的又一重要發揮。陽有余,若再用溫熱藥物是不合適的,必須使用清涼滋陰的藥物,才能治好這樣的病。同時,他也要求人們節飲食,減嗜欲以制“相火”之動。中醫學理論中,人體的生命中有君火與相火的差別,君火為生命之火,標志著生與死的差別,相火則標志人體生命活力,是支持人體生命活動的主要動力。好色貪杯,易使相火妄動,陰精耗損,對生命的消耗極大。

痰飲

●滾痰丸

【組成】大黃(酒蒸)、片黃芩(酒洗凈)各240克,沉香15克,礞石(捶碎)、焰硝各30克(入小砂罐內蓋之,鐵線煉定,鹽泥固濟,曬干火煅紅候冷取出適量加朱砂60克研為末為衣)。

【用法】上藥研為細末,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9克,日2次,量虛實加減服,清、茶溫水任下,臨臥食后服。

【功效】降火逐痰。

【主治】實熱老痰。發為癲狂驚悸,或怔驚昏迷,或咳喘痰稠,或胸脘痞悶,或眩暈痰多,大便秘結,舌苔黃厚而膩,脈滑數有力者。

【來源】《丹溪心法》。

●寒水石散

【組成】寒水石(煅)、滑石(水飛)、甘草各30克,龍膽各適量。

【用法】水煎,熱則水下,寒則姜湯下。

【主治】因驚,心氣不行,郁而生涎,結為飲。

【來源】《丹溪手鏡》。

血證

●咳血方

【組成】青黛(水飛)、訶子各6克,栝蔞仁(去油)、海石(去砂)、山梔(炒黑)各9克。

【用法】上藥研為末,以蜜同姜汁丸,口噙化。

【功效】清火化痰,止咳止血。

【主治】肝火灼肺。癥見咳嗽痰中帶血,痰質濃稠,咯吐不爽,心煩口渴,頰赤便秘,舌苔黃,脈弦數。

【來源】《丹溪心法》。

●天門冬丸

【組成】天門冬30克,阿膠、甘草、炒杏仁、貝母、白茯苓各15克。

【用法】上藥研為末,煉蜜為丸,彈子大。服1丸噙化。

【功效】潤肺止嗽。

【主治】咯血并吐血。

【來源】《丹溪心法》。

●人參飲

【組成】人參、當歸各9克,黃芪、芍藥各3克,五味子5個,甘草、麥門冬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益氣健脾,養血止血。

【主治】脾胃虛弱衄血,又治吐血久不愈。

【來源】《丹溪手鏡》。

血淋

●小薊飲

【組成】生地黃24克,小薊15克,滑石12克,通草、淡竹葉、當歸(酒浸)、甘草(炙)各6克,蒲黃(炒)、藕節、梔子(炒)各9克。

【用法】上藥以水煎。空腹服。

【功效】涼血止血,利尿通淋。

【主治】熱結下焦,癥見血淋、尿血,小便頻數,赤澀熱痛,舌紅苔薄白,脈數。

【來源】《丹溪心法》。

●通秘散

【組成】陳皮、香附各適量。

【用法】上藥銼,每服6克,水煎空腹服。

【功效】理氣止痛。

【主治】血淋,痛不可忍。

【來源】《丹溪心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水县| 余庆县| 陇川县| 大方县| 天津市| 来安县| 高安市| 施秉县| 太湖县| 泗水县| 石门县| 南丰县| 新化县| 迭部县| 板桥市| 英德市| 晋城| 秦皇岛市| 大竹县| 旺苍县| 古丈县| 揭东县| 磴口县| 宜宾市| 广河县| 乳山市| 五台县| 泗水县| 临邑县| 基隆市| 莱西市| 新竹县| 泰和县| 通江县| 河东区| 灌阳县| 墨竹工卡县| 乌拉特中旗| 兰西县| 长阳| 贺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