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醫出診.高血壓對癥調養
- 吳曉青
- 1474字
- 2019-01-01 16:14:08
高血壓的分類
按高血壓病程的緩急分類
緩進型高血壓:其突出特點是病情進展緩慢,血壓升高慢,且波動范圍不大。一般情況收縮壓小于23.94帕(180毫米汞柱),舒張壓小于16.0千帕(120毫米汞柱)。緩進型高血壓早期多無癥狀,偶爾體檢時發現血壓增高,或在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或勞累過后有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可能是高級精神功能失調所致。不過緩進型高血壓的病程很長,對于心、腦、腎的損害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短期內不會引起嚴重的并發癥,可以通過一兩種降壓藥物控制血壓到正常范圍。緩進型高血壓也被稱為良性高血壓。
急進型高血壓:其突出特點是病情進展急驟,屬于高血壓急癥的范圍。少數高血壓患者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或在某些因素作用下,短期內病情急劇惡化,血壓明顯升高。一般情況下收縮壓會超過26.6千帕(200毫米汞柱),舒張壓超過16.0千帕(120毫米汞柱)。急進型高血壓不僅會引起嚴重的頭痛、頭暈、視物模糊甚至失明,還會引起頭、腦、腎的嚴重并發癥。急進型高血壓也被稱為惡性高血壓。
按病患的年齡分類
兒童高血壓:主要是由于遺傳因素、肥胖、高鹽飲食、飲酒吸煙和噪聲污染等原因引起的,而且多表現為繼發性高血壓。
更年期高血壓:最主要是由于脾氣暴躁導致體內腎上腺素等分泌過多引起的,同時也與不良飲食習慣有一定關系。
老年人高血壓:比較普遍,發病率達到40%到45%。老年人高血壓在臨床上的表現為血壓波動較大,特別是收縮壓,高峰值在早上6點到晚上10點,容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要避免在短時間內大幅降壓,以免發生心力衰竭,合并其他的慢性病。
按高血壓的病因分類
原發性高血壓:其發病機制還不完全明了,主要在排除了其他疾病導致的高血壓后才能診斷為原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也叫高血壓,約有95%的高血壓患者歸屬于此類。
繼發性高血壓:是指繼發于其他疾病或原因的高血壓,血壓升高僅是這些疾病的一個臨床表現。繼發性高血壓也是指有著明確病因的高血壓。引起繼發性高血壓常見的原因有:腎臟病變、大血管病變、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內分泌性病變、腦部疾患和藥源性因素。
按血壓水平分類
按照血壓的水平可以分為6個不同的水平層次,它們分別是正常血壓、輕度高血壓、亞型高血壓(臨界高血壓)、中重度高血壓、純收縮性高血壓和亞型(臨界收縮期性高血壓)。
這六個血壓水平是1993年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高血壓聯盟所提出來的,同時還有一定的劃分標準。正常血壓的收縮壓小于140毫米汞柱,舒張壓小于90毫米汞柱;輕度高血壓的收縮壓為140~180毫米汞柱,舒張壓為90~105毫米汞柱;臨界高血壓的收縮壓為140~160毫米汞柱,舒張壓為90~95毫米汞柱;中重度高血壓的收縮壓大于或等于180毫米汞柱,舒張壓大于或等于105毫米汞柱;純收縮期性高血壓舒張壓大于或等于160毫米汞柱,舒張壓小于90毫米汞柱。
按血壓的危險水平分類
按照血壓對心血管的絕對危險水平分層,可以分為低危組、中危組、高危組和很高危組。這個分層對于中國高血壓的臨床工作有著很大的指導作用。
根據血壓升高的不同,高血壓分為3級:
臨界高血壓:收縮壓140~150毫米汞柱;舒張壓90~95毫米汞柱;
1級高血壓(輕度):收縮壓140~159毫米汞柱;舒張壓90~99毫米汞柱;
2級高血壓(中度):收縮壓160~179毫米汞柱;舒張壓100~109毫米汞柱;
3級高血壓(重度):收縮壓≥180毫米汞柱;舒張壓≥110毫米汞柱。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
普通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應該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老年人的收縮壓降至150毫米汞柱以下,有糖尿病或腎病的高血壓患者血壓降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