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本草綱目中的100種養生藥材作者名: 李興廣本章字數: 906字更新時間: 2019-01-01 16:14:23
夏枯草
【別名】麥穗夏枯草、麥夏枯、鐵線夏枯、鐵色草、棒柱頭花等。
【來源】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果穗。
【性味歸經】味辛、苦,性寒,歸肝、膽經。
【產地溯源】全國各地均產,主要產于江蘇、浙江、安徽、河南等地。
【現代研究】夏枯草主要含有三萜皂甙、咖啡酸、生物堿、水溶性鹽類等。藥理研究表明,夏枯草具有降血壓、抗心律失常、抗炎、抑菌等作用。
【選購保存】夏枯草的選購以色紫褐、穗大者為佳。貯存時防潮、防蛀。
效用特點
夏天是植物生長茂盛的時期,但卻是夏枯草的枯萎期,故得此名。夏枯草主歸肝經,肝開竅于目,其性寒能清熱,故具有很好的清肝火、明目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夏枯草的莖、葉、穗及全草均有降壓作用,但穗的作用較明顯,所以臨床常用于治療高血壓,單用即可起效。夏枯草的常規用法是加水煎煮,用量是6~15克。脾胃虛寒人群應慎用。
治病驗方
夏枯草海藻昆布丸:夏枯草、海藻各15克,昆布30克,共研細粉,煉蜜為丸,每服9克,每日2次,治療甲狀腺腫。
夏枯草紅棗飲:夏枯草60克、紅棗30克,加水1500毫升,小火煎得300毫升,分3次服,治療肝炎。
備用成藥
清腦降壓片:平肝潛陽,用于肝陽上亢所致眩暈,癥見頭暈頭痛、血壓高。
復方羚角降壓片:平肝泄熱,用于肝火上攻、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暈、頭脹、頭痛、耳鳴;高血壓病見上述證候者。
經典藥膳
夏枯草黑豆湯:夏枯草30克、黑豆50克、白糖20克。夏枯草洗凈,黑豆用水浸泡30分鐘后,將兩者倒入鍋中,加水1500毫升,用小火煮1個小時,撈出夏枯草,加入白糖,繼續煎煮30分鐘,至黑豆酥爛,豆汁約剩下500毫升時即可,吃豆飲湯,分1~2次吃完。補腎養肝,降壓止痛。
杜仲夏枯草瘦肉湯:豬瘦肉250克,杜仲、夏枯草各30克,紅棗4枚。將豬瘦肉洗凈切塊,用沸水焯過;夏枯草去雜質,紅棗去核,與杜仲一起分別洗凈。將上述材料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燒沸后,用小火燉2~3個小時,調味即可。飲湯食肉。補肝腎,清肝火,降血壓,適用于肝腎虛、肝火旺型高血壓患者,也可用于卒中后遺癥者。
夏枯草粥:夏枯草10克、大米50克、冰糖少許。夏枯草洗凈,放入砂鍋中煎煮,去渣取汁;大米洗凈后放入藥汁中熬粥,出鍋前放入冰糖即可。每日2次,溫熱食用。清肝,散結,降血壓,適于高血壓患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