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938年

抗日戰爭進入第二年。這年1月著者赴延安訪問,會見了中共領導人,并深入交換了有關大局的意見。著者認為這是個人奔走國內團結的開端。離延安后途經開封至徐州小駐約一個月,又往武漢,此時國民政府已由南京遷此。不久政府從武漢西撤,著者又去重慶,再往川北的南充縣四川省立民眾教育館。此館由山東撤入四川的部分原山東鄉建院同仁創立,方開辦不久。以下極簡略不完整的日記,記錄了入川前后著者的行止。

……

4月初,我軍在魯南臺兒莊取得全殲日軍兩萬余人的勝利。

12月底,國民黨副總裁、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汪精衛叛逃,自重慶去越南河內,后往日軍占領下的南京,成立偽中央政府,充當侵華日軍的傀儡與走狗。

3月

5日 由徐州到武漢。訪問延安后,1月25日返西安,29日離西安,30日到開封。2月2日去曹州。5月5日到徐州,應聘為第三戰區戰地黨政委員會委員。每日到司令長官部與李宗仁晤談,如是者近月。《告山東鄉村工作同人同學書》與《山東鄉村工作人員抗敵工作指南》寫成于此時。由徐州至武漢為出席國防參議會。

25日 赴潢川。為第三戰區干部戰時訓練處千余受訓者講演三天。

28日 回漢口。

4月

9日 赴長沙。晤晏陽初等鄉村工作同人,時晏應湘省府之邀在湖南開展工作。

15日 回漢。

5月

1日 經許昌、南陽至鎮平,住菩提寺。由魯西撤出之山東鄉建同人及學生八百余人住鎮平,著者來此為彼等重返山東抗敵事作準備。

6月

11日 經唐河、桐柏、信陽回(汗)〔漢〕。軍委會政治部派季剛至菩提寺檢閱準備返回敵后人員,著者陪同前往。后給予“中央直屬第三政治大隊”名義,大隊長為秦亦文,大隊下分魯西、魯南、魯東、魯北四支隊;另有豫北支隊,為原河南村治學院部分學員組建,留豫工作。檢閱完畢后又陪同季剛經信陽等地回漢。

24日 飛渝。

28日 飛蓉。“我到成都,趕好省府召集十八個行政專員和保安司令開會,商議兵役問題;王瓚緒主席要我出席指導。我那時于實際問題尚未調查清楚,無從有何指點,只就辦理征兵幾個大條件來說明其辦不好之故。”(引自《抗戰與鄉村》,見《全集》卷六)

30日 飛返渝。

7月

1日 飛返漢口。

17日 赴衡山南岳。7月初寬、恕兩兒由淪陷后之青島輾轉來漢。擬將兩兒交住衡山南岳鎮之著者大妹代為照管,未果。

25日 回漢。

27日 江華輪、民元輪經宜昌入川。國民政府準備放棄武漢。國民參政會撤退入川。著者率兩兒乘船往重慶。

8月

6日 到渝。

8日 經璧山。

10日 到南充。時南充省立民眾教育館已成立。蓋早在上年應劉湘之約來川時即有創館之議。館中工作人員多為鄒平鄉建院撤入四川者。著者來此為視察開辦情況,且安置二子于表妹張敬孚處。

24〔日〕 離充經武勝、合川(民船)。民船即小木船。船行甚慢,故先后途宿武勝縣、合川縣。

26日 抵渝。抵渝為出席參政會駐會委員會。

10月

7日 飛蓉。偕張群(重慶行營主任)、王瓚緒(川省主席)、張瀾(地方領袖)同飛成都,為改進兵役事努力。

17日 到新都。應張群之邀,同往新都參觀晏陽初所辦縣政建設實驗區。

25日 乘車經簡陽、永川。

26〔日〕 到渝。回渝參加參政會駐會委員會會議。

11月

10日 到合川。同張瀾先生到合川,住民生公司內。

12日 〔乘〕滑竿。當年合川南充間無公路,故乘滑竿。

14日 到南充。與張瀾先生同行。

12月

16日 離充(汽車)。

18日 到渝。(汪“汪”,汪精衛。于是日出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岛市| 文山县| 基隆市| 方山县| 迁西县| 西华县| 广宗县| 庆云县| 苗栗市| 峨山| 禄丰县| 长治市| 青海省| 威海市| 宁乡县| 司法| 旺苍县| 琼海市| 小金县| 弥渡县| 临安市| 石屏县| 安达市| 佛坪县| 惠来县| 吉林市| 奉新县| 山阴县| 佛冈县| 察哈| 防城港市| 福清市| 马龙县| 治多县| 西贡区| 临邑县| 东辽县| 阿克陶县| 大同市| 保德县| 桂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