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937年

6月應邀入川,主要活動為演講。因駐華北日軍調動頻頻,局勢忽緊,著者月底匆匆出川,返回北平。

7月7日盧溝橋日軍挑起侵華戰爭。此當年極簡略的日記,仍可見出抗日戰爭爆發前后約五個月的個人行蹤與活動概況。

5月

19〔日〕 離鄒赴濟。

20〔日〕 南行。

21〔日〕 到京。

25〔日〕 到錫。在無錫晤江蘇教育學院高陽、俞慶棠、趙冕等。

27〔日〕 回京。

29〔日〕 離京。

31〔日〕 到漢口住省政府招待所晤伍、周二廳。乘船抵漢口,晤建設廳長伍廷揚、教育廳長周守一,約定過武漢時作講演。

6月

2日 飛渝。是年4月四川鄉建學院院長高顯鑒來鄒平參觀,代表省府邀請著者入川講演,故有此行。

9日 飛蓉,晤劉湘。在成都作“我們如何抗敵”等講演。劉湘,四川省政府主席。

20〔日〕 飛回渝。仍住鄉建學院內,助其規劃一切。

29〔日〕 飛離渝到漢。

30日 北行。因時局緊張,未及停留講演,即于30日自漢口乘夜車北上。

7月

2日 晨到平。抵平后即傳聞北平市長秦德純謂“戰爭爆發為旦夕之事”,因而于4日趕返山東。

4日 離平。

5日 回濟。

6日 回鄒。回鄒平,并趕寫《抗日總動員方案》一文(即《怎樣應付當前的大戰》,見《全集》卷五),寄上海《大公報》發表。次日盧溝橋戰火即起。

10日 離鄒到濟。在四川得廬山座談會邀請,到濟南原擬到京一行然后赴廬山。

11日 到濟寧。

12〔日〕 到南京。

14〔日〕 到錫。赴無錫與高陽諸友座談時局。

16〔日〕 回京。晤作孚、陽初“作孚”即盧作孚(1893—1952)先生,四川民生輪船公司創辦人。“陽初”即晏陽初。

24〔日〕 離京。因時局緊張,廬山座談會停開,故又返回山東。

25〔日〕 到兗州。

26〔日〕 到濟南。

27〔日〕 回鄒。向鄉建院同人談時局,告以應作抗戰準備。

30日 到濟。

8月

7日 離濟。

9日 到滬晤蔣百里。為抗敵事訪蔣百里先生,蔣先生催著者速回山東備戰。蔣百里(1882—1938),軍事理論家、教育家,著有《國防論》。

11日 夜車離滬。車開行之前,好友雷國能介紹蔡勁軍(上海公安局長)來晤,蔡說:說不定馬上開火。

12〔日〕 天明在無錫下車,換車后下午過京。“……在無錫車站,站臺上滿是軍隊,站長傳知客人一律下車,奉命火速運軍隊去滬。當日幸得附他車,繼續起行。”(《我努力的是什么》,《全集》卷五)

13〔日〕 到兗州、濟寧;折回濟寧南行。到濟寧知中央有電促入京,遂又回兗州南下。“折回濟寧”應為折回兗州。

14〔日〕 到京。“清晨抵京,晤張岳軍、熊天翼諸君(張群字岳軍,熊式輝字天翼),一面得知‘八一三’開火情形,一面得知中央將成立國防參議會,要我參加。”(同上)

17〔日〕 開參議會。在第一次會上,“我要求建立一個擔負全國動員的系統機構,以應付大戰。”(同上)

19〔日〕 偕蔣百里北上。“陪同蔣百里先生到山東視察防務。”(同上)

20日 到徐晤胡宗南。

21〔日〕 到濟。

22〔日〕 晤韓。以蔣百里來山東視察防務目的告韓復榘。

23〔日〕 回鄒。

25〔日〕 回濟。到濟與自青島、高密視察歸來之蔣百里會合。

27〔日〕 偕到濟寧。陪同蔣赴濟寧視察。

28〔日〕 胡到。胡宗南按原計劃從徐州來濟寧與蔣會合,共同視察。

30日 偕仲華北〔上〕回濟。

9月

3日 回鄒。

4日 回濟。

5日 到兗州。

6〔日〕 晨到濟寧講課。為鄉村工作人員訓練處講課。

10日 下午到兗州,仲“仲”即梁仲華。等五人偕。

11〔日〕 到濟南。

12〔日〕 晤韓。

13〔日〕 經兗州回濟寧。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绍兴市| 建始县| 锦屏县| 明光市| 什邡市| 新营市| 南和县| 博兴县| 武宣县| 衡东县| 十堰市| 广东省| 昭平县| 三亚市| 隆安县| 许昌县| 含山县| 云林县| 北海市| 宣武区| 南溪县| 岗巴县| 余姚市| 湟中县| 鄂伦春自治旗| 庆元县| 朔州市| 韶山市| 凤山县| 沐川县| 天气| 安吉县| 南木林县| 长治县| 宝应县| 泾阳县| 临颍县| 南溪县| 麟游县| 竹北市| 沙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