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中國古典建筑在日本
- 建筑奇觀(世界科技百科)
- 宋濤主編
- 565字
- 2015-04-21 15:46:10
日本的奈良,是全國古建筑的集中點,尤其是寺社佛閣,多不勝數(shù)。著名的古建筑東大寺、興福寺、春日大社、新藥師寺等坐落在奈良公園的四周,稍遠的還有唐招提寺、大安寺、弘仁寺、正歷寺、靈山寺、法隆寺、不退寺、法華寺等有名的寺院。
按理說,寺塔建筑是我國唐朝的建筑特色,中唐時期的寺塔建筑,其數(shù)量之多、規(guī)模之大、分布之廣,遠遠超過了帝王的宮殿,而且比帝王宮殿更具有廣泛的大眾性,無疑是中國文化建筑的象征。然而,由于歷史的原因,這一切都成了古跡。唐朝的宮殿沒有了,唐朝的佛寺建筑群也早已毀壞了,我們現(xiàn)在只能從敦煌壁畫和其他的歷史繪畫中粗淺地認識到當時建筑的形象,那些回廊環(huán)繞的殿堂,目前國內(nèi)恐無遺跡。可是,在奈良(據(jù)說還有其他地方),卻都保存了這類建筑的實例。這對研究唐代建筑的學者來講,再也沒有比奈良唐招提寺更好的借鑒了。據(jù)說,我國唐以前的佛寺建筑,曾于公元845年遭受“會昌滅法”的大難,拆盡滅跡,盡管幾年后宣宗又復法,但自安史之亂以后,戰(zhàn)禍頻亂、民不聊生、財力不足,即使重建重修,也難以恢復盛世時期的佛殿寺塔。
奈良的磚塔建造法,與我國是同出一宗的。平安時代的日本民族,從中國引進了佛教以后,花費了大量的財富和人力,建造了數(shù)以千計的寺塔。可以這樣說,這些寺塔也成了中國古典建筑群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中日兩國人民具有悠久歷史的友好交往的有力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