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東門試駿(3)
- 嘉慶帝師:王爾烈大傳
- 楊子忱
- 3910字
- 2015-03-23 16:52:20
說著,大家便簇擁著下樓。由城門樓至酒店中間經過一個中藥鋪,名叫“關東草中藥鋪”。藥鋪門首有聯,那個下聯被風搖落,伙計正在店里拴繩,尚未掛出。剩的這個是上聯,云:
熟地迎白頭,益母紅娘一見喜。
老師看了,對王爾烈說道:“你知道下聯應當是啥?”王爾烈略加思索,便指出下聯是:
淮山送牽牛,國老使君千年健。
偏巧,待他說完,藥鋪伙計已將那落聯掛了出來,大家一看,正是。
崔瑾問他為何得知,王爾烈說道:“這副聯,將熟地、白頭翁、益母、紅娘子、一見喜,及淮山、牽牛、國老、使君子、千年健十味中草藥名,用‘迎’、‘送’兩個相對應的字巧妙地聯起來,自然形成一副絕妙對聯,故而得知。”
老師日常有點咳嗽,便順便進店,想買一副藥。學生看了,便也隨了進去。
老師一看,見一藥匣子上寫道:“紅花紅豆紅娘子。”
他剛讀出口,王爾烈便指出另一藥匣,道:“白梅白果白頭翁。”
老師聽了,以為有趣,便馬上接著指出:“赭石青黛將軍府。”
王爾烈看了,以為興致,便隨即點明:“玉竹重樓娘子家。”
藥鋪掌柜的名叫納蘭性政,原名耀政,字睿若,滿洲正黃旗人,乃康熙十四年(1675年)乙卯科進士納蘭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的族孫,康熙初年大學士明珠的曾孫,也是個讀書人,與崔璨相識,平時處得很好。他見隨崔璨進屋的這學童年僅十四五歲,對于由中草藥品構成的對聯對答如流,很是驚奇,便向崔璨問道:“此童為誰?”
崔璨答道:“仁兄,多有健忘,進屋我也忘引見了。此童乃雍正年己酉科博學鴻詞征士朝考取中、曾任刑部湖廣司主事王天祿翁的孫子,雍正年以附生補禮部官學教習、曾任直隸深州學政王縉的嗣子,雍正年癸丑科進士、曾任甘肅甘州知州王組的從子,愚弟的門生,學名王爾烈便是。”
納蘭掌柜一聽,心中大喜,說道:“我家先人性德公與王家先人天祿翁都是老親,不見外了。”隨即拿來文房四寶紙、筆、墨、硯,讓王爾烈再為藥鋪題寫幾副對聯,也好懸掛。
玉爾烈見了,望了老師一眼,說道:“有先生在此,門生豈敢賣弄!”
崔璨笑了,說道:“學生自管寫來。豈知門生的長進,正是老師的榮耀了!”
他的這話,也不僅是亮面子,即便真的要他寫來,也是難以從命,因為他不懂中草藥名,而王爾烈卻讀過《湯頭歌訣》,就連曹寅所藏書中的《本草綱目》《醫藏書目》《醫鏡》《元女經》都讀過了,能不通曉中草藥名!
王爾烈聽了老師的話后,隨即操筆,轉眼間寫出幾聯:
降香沉香霍香木香乳香香香滿店;
草藥山藥白藥黃藥芍藥藥藥盈箱。
陀僧彈琵琶高奏神曲;
雷公動琴瑟震驚云母。
大將軍騎海馬身披穿山甲;
小娘子坐牽牛頭戴金銀花。
白頭翁持大戟,戰木賊百合,旋復當歸,一副將軍本色;
紅娘子插金簪,勝天仙十倍,從容出閣,滿是豆蔻年華。
納蘭掌柜一看,見所寫聯,皆為中草藥名相聯而成,且又是一紙好字,筆筆生花,非常歡喜。隨即,他又冷不丁地想起一件事來,說道:
“老夫開的是中藥鋪,前來這里的也多是些中醫老先生,又愿意結交,故中醫朋友很是不少。上天,我的老友,玉華堂中醫劉忠義老先生來到我店,見墻壁上的幾幀舊字寫得好,便托我請位書法好的也給寫上幾幀。不過,他有個要求。他素來喜歡四季屏,所以要幾幀字,內容當然是中草藥的了,而詩句要形成春、夏、秋、冬四季內容的。由于他要求得過于苛刻,我遇了幾位字寫得好的故交,都未完成。今天見了這位忘年之交,覺得這事可以實現了,甚慰。只是不知這位才子肯賞臉否?”
王爾烈聽了,說道:
“納蘭老伯,見你能想到我,就等于看得起我了。只是自己眼高手低,唯恐難以如愿。”
納蘭掌柜道:
“既然稱我老伯,咱就不分彼此了,說來,也不必推辭了。”
說話間,便讓人研墨,展紙。
王爾烈看了,覺得也推卻不得,便操起筆來,說道:
“獻丑了。”
隨即,便寫了開來。望去,只見:
春:春風和煦滿常山,芍藥天麻共牡丹。遠志去尋使君子,當歸何必問澤蘭。
夏:端午半夏五月天,葛蒲制酒樂半年。庭前嬌女紅娘子,笑與檳榔同采蓮。
秋:秋菊開花通地黃,一回寒氣一茴香。扶童去取國公酒,醉倒天南星杖張。
冬:冬來無處可防風,白芷糊著一層層。待到雪消陽起時,門外戶懸白頭翁。
王爾烈寫畢,將筆一放,說道:
“不工,欠佳,還請老伯指正,笑納。”
大家看了,自是一片歡聲。
正這時,有兩位中年夫人打窗外過。納蘭掌柜一看,見是中醫趙四季老先生的夫人朱杰以及中醫李三月老先生的夫人阿菊。納蘭掌柜好取笑,便用手指了指,對王爾烈說道:
“小侄,你能否用中草藥名將這二位夫人描寫一番,并開副止咳藥方?”
王爾烈興致正濃,也顧不得謙虛了,張口說道:
“可以。”
接著,便敘述開來,道:
這一日,在芙蓉帳后,搖了搖兜鈴,搖出兩位夫人,一位名叫知母,頭戴一朵旋復花,搽一臉天花粉;一位名叫貝母,頭簪一枝款冬花,搽兩腮元明粉。甩動金蓮,來求止咳藥方;黃芩抬頭一看,即知所有枳實俱是止咳良藥。于是放下兜鈴,匯成一方,便把熱痰喘嗽一并化去。
也算巧,正這時有中醫董明顯老先生和中醫邱岳旗老先生的一雙剛剛成婚配的兒女,邱娘子和董郎君由藥鋪門前過。老掌柜納蘭又用手指了指,說道:
“能否將這兒女情用中草藥名寫出?”
王爾烈道:
“英雄氣短,兒女情長,這有何難。”
說罷,便數落開了:
牡丹亭邊,常山紅娘子,貌若天仙,巧遇推車郎于芍藥坡下,一見鐘情,由白頭翁做媒,托金銀花牽線,路路通順。擇八月蘭開日成婚,設芙蓉帳,結并蒂蓮,合歡久久。于是,大腹便便,生大力子。有遠志,持大戟,平木賊,誅草寇,破劉寄奴,有十大功勞。當歸日,封十大將軍之職。
正當王爾烈揮筆洋洋灑灑地寫到這里,又有女才人裴枝子和男才子劉柏子走了來。他倆都是中醫世家出身,都是有名的郎中。其家原籍山西陽曲,先人與康熙年間名醫傅山傅青主交往甚厚。他倆是兒女親家,來到遼陽后,便開起藥鋪,兼做坐堂醫,門面甚紅火,交的也寬。他倆情性又豁達,人們都好和他倆開玩笑。這會兒,人們見他倆進了來,有認識的,便上前說道:
“機會難得,時逢遼陽神童王爾烈在此,讓他給二位留首詩吧,看看如何?”
裴、劉二親家聽了,也很高興。裴枝子說道:
“也好,以便睹王才子筆下風采。”
這時,有納蘭掌柜引見,王爾烈也便認識了。王爾烈看了大家的意思,知是逗趣,便也有了興致。但是,一時不知寫啥為好。正這時,見裴枝子手拎著“逍遙丸”、“柏子養心丸”、“琥珀安神丸”、“牛黃清宮丹”四盒中成藥。再看那藥盒上朱印的中草藥名之中,有枝子、柏子、艾葉、龍骨、靈芝、芙蓉、白藥、白術、天冬、紅花、紅豆、半夏、黃芪、當歸、五味子、丹參、遠志、千年健、紅娘子、知母、月見草、白頭翁、并蒂蓮、不老草。于是靈機一動,便生出一首七言律詩來。隨即,他揮筆寫道:
枝子柏子艾意生,龍骨靈芝若芙蓉。
紅花紅豆過半夏,白術白芍至天冬。
黃芪當歸五味子,丹參遠志千年公。
娘子知母月見草,白頭并蒂不老情。
眾人看了,都笑翻了天。
劉柏子見了,說道:
“就憑王才子的這個天分,說不定還要找出個才女來相配。”
裴枝子聽了,說道:
“那是定然。自古有言道,郎才女貌,定會娶個天仙來。”
納蘭掌柜看了看,也打趣道:
“爾烈小侄,今年多大年庚?”
“不才十五。”
“好,待有機會,老伯給你做個紅媒。”
待他說完這話,見天近正午,便引老友崔璨師生到毗鄰“天然居”酒肆,以禮招待。
沒想,竟果然地引出一段情緣佳話來。
天然居酒肆,乃家常店,子孫鋪,鋪主姓陳。
酒席間,不時有一小女前來添酒上菜。
王爾烈看去,見她上著杏花襖,下著水紅褲,繡花藕荷鞋,瓜子臉,柳葉眉,梳歪桃,生得很俊。臉上一雙酒窩,未曾說話先笑,怪醉人的。她就是陳姑娘陳月琴。
崔瑾看了,桌下用腳一勾王爾烈,說道:
花迎酒客容先醉。
王爾烈聽了,用眼瞄了一下崔瑾,答道:
草拜詩家色后青。
崔瑾道:
鳥似娛人嬌舌囀。
王爾烈答:
柳如樂客黛眉彎。
他倆的答對,被酒肆小女陳姑娘聽到了。她又看了王爾烈一眼,滿心生喜。借上酒的工夫,表現出無意的樣子,便也順口扔上一句:
劉伶借問誰家好?
原來,這個陳姑娘也喜詩詞。平日里,跟藥鋪掌柜納蘭老先生學習不少。
王爾烈一聽,知道她這是來試探大家,看吃得中意否。于是,他接上答道:
李白還言此店香。
陳姑娘聽了王爾烈的回言后,說道:
那樣曰,勸君更進一杯酒。
王爾烈一聽,知道她的這聯后句詩來自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于是便用李白的《將進酒》詩中的句子作答:
這般言,與爾同銷萬古愁。
真是信手拈來,天衣無縫,妙趣天成。
陳姑娘聽了,抿嘴一笑,轉身又上一道菜,說道:
小村店三杯兩盞,無有東西。
王爾烈知道她這是謙遜,并夾有厚愛之意,于是便出口答道:
大清國一統八方,不分南北。
這次豪飲,喝得痛快。老師崔璨不免多貪幾杯,有些醉了。待離席時,學生們不得不攙扶他一下。
王爾烈見勢,想起了適才在城門樓上,面對著文廟前韭菜園圃和尚鏟地時所對答的詩句,頗有些生趣。于是,他出口說道:
老師久久未喝酒,今朝喝酒醉久久。
崔璨一聽,說道:“好個王爾烈,你這是要報復老師啊。好,你且聽我答來。”隨即,他說道:
弟子常常暗思酒,明日沾酒醒常常。
王爾烈又是戲耍一句:
酒能助興當豪飲,弟子喜敬祝壽酒。
崔璨也是飄然調笑一聯:
杯可引趣應常置,老師愿干賀捷杯。
眾學子聽了,都很感激老師的一片苦心,便也不再說了。
哪想,偏這時陳姑娘送客來到門前。她見老師盈盈醉意和弟子緩緩離去,有些纏綿惆悵,遂也湊上一句:
座上不忘豪客飲。
王爾烈一聽,回頭一望,接道:
門前切記醉人歸。
王爾烈深感姑娘情意纏綿,悲思難收。待說完上句后,他覺得語盡意未盡,于是又補一句:
醉人歸日無離日。
陳姑娘會意,臉一紅,答道:
醒眸送時有來時。
王爾烈一看,見陳姑娘的臉紅了,與她身上的杏花小襖一映,愈加新鮮、美麗,于是又出口說道:
杏紅映面春光好。
陳姑娘用手一撩圍裙轉身向屋走去,身后隨即丟下一句:
草綠照身故舊親。
沒想到,這次相見,王爾烈與陳姑娘竟播下了悠悠情緣。此乃后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