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元宵節元宵

  • 中國食俗
  • 金開誠
  • 2592字
  • 2015-03-23 17:19:04

農歷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元宵節。在我國古代,正月被稱為元月,也被稱為“宵”,而正月十五的晚上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人們在這一天舉行祭祀或慶祝活動,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按習俗,每到元宵節這一天,人們都會觀燈、走百病,但最流行的莫過于吃元宵(南方稱湯圓)。那么,為什么要在元宵節吃元宵呢?關于這個問題,民間流傳著幾種說法,較常見的一種是與楚昭王有關的。

相傳春秋末年,楚昭王在回國的途中經過長江,發現江面上漂浮著一個白色的圓形物體,船工便把它撈起來獻給楚昭王。昭王把圓形物體剖開,見里面的瓤紅得像胭脂一樣,聞起來香味撲鼻,吃起來味道甜美,便問左右大臣這白色的圓形物體是什么。大臣們都沒見過這種食物,沒有人答得上來,楚昭王就命令人去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復興之兆。”楚昭王聽了十分高興。因為這天正好是正月十五,所以楚昭王以后每逢正月十五這一天都會讓人用面粉仿制這種食物,并煮熟了吃,以盼吉祥好運。從此,便產生了正月十五吃元宵的習俗,并一直流傳至今。

這種說法當然只是傳說,并無確鑿根據。根據史料記載,元宵節起源于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漢高祖劉邦死后,大權漸漸落入呂后手中,呂后家族也逐漸擴大了勢力,呂后一死,呂氏家族擔心權力不保,便發動了叛亂。漢朝眾臣在正月十五這一天平定了呂后家族的叛亂,為了慶祝勝利,漢文帝大赦天下,與百姓同樂,并把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到漢武帝時期,元宵節已經成為一個重大的節日,祭祀“太一神”(主宰宇宙一切的神)的重大活動也在這一天舉行。由此可見,元宵節最晚產生于西漢時期,但是當時的史料并沒有記載在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

關于元宵節吃元宵,史料最早見于南宋詩人周必大的《平園續稿》,書中有“元宵煮食浮圓子,前輩似未曾賦此”的記載,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在南宋以前,人們就已經開始在元宵節食用“浮圓子”了,只是并沒有人記載此事。這里所說的“浮圓子”就是元宵。南宋時的浮圓子由糯米制成,有實心和帶餡兩種,做法是“秫粉包糖,香湯沐之”,因其煮熟之后就會上浮,當時的人們就稱它為浮圓子,又因為浮圓子是圓形,人們也稱它為湯團、湯圓。當時,人們吃的浮圓子品種已經非常豐富,常見的就有珍珠圓子、乳糖圓子、山藥圓子、金橘水團、澄沙團子和湯團等多種。后來,因為浮圓子是元宵節的節令食品,人們逐漸就叫它“元宵”,元宵才成了這種食物的名字。從宋朝發展到明朝,元宵節吃元宵這一習俗在北方已經非常普遍了,據《明宮史》記載,當時的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細面,內用核桃仁、白糖、玫瑰為餡,灑水滾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稱湯圓也”,可見,當時的元宵已經和今天北方的元宵一樣了。到清朝時,元宵佳節吃元宵的食俗已經非常流行了,清朝詩人李調元就曾做詩對元宵節的景象作如下描繪:“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圓。”可見,元宵已經成為元宵節必備的食物。

那么,元宵節為什么要吃元宵呢?具體的原因已經不重要了,因為長期以來,人們都根據元宵團團圓圓的形狀賦予它團團圓圓的意義,而湯團、湯圓這些名稱也與團圓字音相近,因此,元宵就一直象征著全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元宵節這天,月亮正圓,人們吃元宵就有了“團團如月”的美意,不但象征著團圓,更寄托了對生活的美好愿望。直到今天,正月十五人們闔家歡聚時還每人端一碗熱騰騰的元宵,感受著月圓人圓的氣氛。

元宵作為元宵節的節令食品一直非常受人們的歡迎,發展到今天,從選材到制作都形成了很多鮮明的特點。首先,元宵的選材不僅豐富多樣,還有鮮明的南北差異。元宵由皮和餡兒兩部分構成,元宵皮的材料除了傳統的糯米面外,還有粘高粱面、黃米面和包谷面等。形成南北差異的主要是元宵餡兒,北方的元宵一般有桂花白糖、豆沙、棗泥、芝麻、山楂、五仁等甜味餡兒;南方稱元宵為湯圓,餡心一般是酸菜、肉丁、豆干、火腿、豬油、筍肉等葷素兼有的咸味餡兒。近年,元宵的南北差異逐漸模糊,“湯圓”這種叫法逐漸流行,很多經典的品種如橙羹小湯圓、拔絲小湯圓、核桃酪湯圓、肉湯圓和酒鍋湯圓等,無論甜還是咸在南北都很受歡迎。此外,湯圓中還出現了玫瑰椰露湯圓、香蕉奶皇湯圓、雪中送炭湯圓、桂花南瓜湯圓、心湯圓、三色湯圓等新奇的品種,可見,元宵的選材越來越豐富多樣。

其次,元宵的制作在南方和北方也有差別。我國南方人做元宵時,會先用水將糯米粉做成元宵皮,然后再包餡;北方人則習慣先把元宵餡兒捏成均勻的小球,放在鋪有干糯米粉的籮筐里不斷搖晃,不斷加入清水使餡兒粘上越來越多的糯米粉,一直到大小合適。制作元宵時,并沒有固定的大小,但一般會把元宵做成核桃或黃豆大小,核桃大的元宵較常見,一般都是帶餡兒的;黃豆大的元宵一般沒有餡兒,被稱為“百子湯圓”或“珍珠湯圓”,一般和著蜜或糖吃。

元宵做好了,就要講一講如何烹制了。元宵一般用水煮,下鍋前先用手輕輕捏一下元宵,使它稍微帶有一點裂痕,這樣煮出來的元宵比較容易熟,軟滑可口;元宵下鍋后用勺背輕輕推一推以免粘鍋底;元宵浮起后要改用小火煮,否則元宵會不斷翻動,因為受熱不均而外熟內硬;每次水開時應加入適量的冷水,使鍋內保持平靜的狀態;這樣開兩三次后元宵就熟了,會十分松軟香甜。元宵的烹制方法多種多樣,除了常見的用水煮外,還可以油炸或干蒸。炸元宵一般是炸熟元宵,如果是生元宵的話,可以先將元宵粘上雞蛋清再放進

鍋里炸,這樣炸出來的元宵有雞蛋香味。需要注意的是,炸元宵之前,要用針在元宵上扎兩個小孔,以免元宵炸裂濺油傷人。蒸元宵時一般把元宵放在涂了油的金屬盤里,再放進鍋里蒸熟,熟后取出撒上綿白糖就可以吃了。

元宵雖美味,食用時也需注意不可貪多。一因元宵是由糯米做成,比較粘,不易消化。因此,一般大小的元宵普通人吃五個左右即可,消化不好的人或病人更要少吃。其次,元宵餡兒的含糖量比較高,糖尿病患者切忌多吃。吃元宵如果貪嘴不注意上面兩點的話,很容易身體不適。

年年有正月,歲歲鬧元宵,元宵佳節已經陪我們走過了兩千多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已經很少自己制作元宵食用了,一般都是買現成的回家做熟了直接吃。小小的湯圓,陪人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元宵節,企業生產使元宵逐漸成為人們的日常食品。不過,何時吃元宵都不如在元宵節吃,因為元宵節吃元宵意在祝福,表達了人們祈求新的一年事事如意的美好愿望,人們也只有在正月十五圓圓的月亮下品嘗甜美的元宵,才能感受到元宵中蘊含的團圓溫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重庆市| 登封市| 青冈县| 莆田市| 金门县| 杭锦后旗| 三明市| 红桥区| 美姑县| 青州市| 商丘市| 营口市| 新津县| 赣榆县| 镇安县| 镇平县| 乌拉特前旗| 密山市| 综艺| 吕梁市| 揭西县| 阿克陶县| 昆山市| 封开县| 剑阁县| 浪卡子县| 庆安县| 清丰县| 冕宁县| 宜昌市| 汶上县| 龙门县| 临泉县| 清徐县| 邵阳县| 义马市| 浦江县| 高尔夫| 柞水县| 北流市| 尚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