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上天眷顧?錦衣衛(wèi)何在!
- 大明:讓你就藩,你海上日不落?
- 叛逆雞爪
- 2415字
- 2025-08-26 03:20:07
對上了,一切都對應上了。
身為儲君,緣何矯詔?原是將要被廢。
仍舊是大明四爺率先開炮,朱棣一把甩開拉著自己的三哥晉王朱棡。
冷笑道:“庶子,你現在還有何話可說?”
朱允炆此時沒有工夫理會這位四叔,抬頭看著面前端坐在龍椅上的皇祖父。
眼中滿是迷茫和惶恐。
朱元璋面色陰沉,同時心中也無比好奇。
儲君乃是國本。
除大不敬、大不逆,基本定下來后就不會更改人選。
畢竟,儲君一旦確立。
各種勢力會漸漸聚集在其身后,若要廢除,影響頗大。
就算是他朱元璋,大明開國皇帝,想要做這樣的事情都需要深思熟慮。
更何況,朱允炆天生就擁有文官集團的青睞。
那群一心恢復宋朝天子垂拱而治,舊元官員代天牧民的士大夫文官,頭不硬,嘴卻毒辣。
他們豈會坐視母系文官出身的朱允炆被廢?
所以,眼前的孫子到底干了些什么,能讓自己下如此大的決心?
不止是朱元璋。
廣場上有一個算一個,諸藩、武將、文官,哪怕是邊上的宦官心中都有此困惑。
當然,他們的情緒各不相同。
宦官且不提。
諸藩是內心激蕩,尤其是秦王朱樉。
眼下出了這么一檔子事,朱允炆的皇太孫多半是當不成了。
國賴長君。
朱樉作為如今朱元璋嫡子中最年長的存在,有很大概率被冊立為儲君。
晉王朱棡、燕王朱棣雖然是弟弟,也有所心動。
因為他們的二哥,名聲很不好,干出過寵妾辱妻的事情。
另外就是,已逝懿文太子朱標是在巡視西安的時候重病,最終逝世。
朱元璋嘴上雖然沒有說,可很許多人心里都清楚,這件事情始終是皇帝心里的一根刺。
故而,朱樉有可能當儲君,朱棡、朱棣也有可能。
朱棣為何要一直帶頭沖鋒,便是想要表現自己,搶占先機。
武將一方也頗為高興。
隨著國朝戰(zhàn)爭逐漸停歇,文官集團便愈發(fā)猖狂,一直處心積慮打壓武將的權力。
試圖讓大明朝變成宋朝,讓武將再次成為他們腳下匍匐的家犬。
好在如今有許多開國淮西武將勛貴尚存活于世。
信國公湯和,穎國公傅友德,涼國公藍玉,武定侯郭英,長興侯耿炳文等等。
有這些能征善戰(zhàn),戰(zhàn)功赫赫的淮西武將勛貴在。
加之開國以來朱元璋幾次肅清文官貪腐,有意打壓文官。
現在的大明,武將一方的勢力強于文官集團。
可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
若是朱允炆成為皇太孫,成為皇帝。
文官集團必定在其的手中壯大,與之相對應的,便是武將勛貴一方的勢弱。
沒有人喜歡丟失手里的權力,更沒有人喜歡當狗。
自朱標逝世后,武將勛貴一方就致力于讓朱允熥這個常遇春的外孫上位。
可惜,以失敗告終。
現在卻峰回路轉。
天幕之前所言已經證明朱允炆的謀逆、不孝、不敬行為。
后邊不管皇帝立皇孫朱允熥當國本,還是選擇秦、晉、燕三藩中的一位,對這些武將勛貴來說都能接受。
武將勛貴高興,文官們自然就難受了。
瞧瞧站在漢石白玉石階上的三位大明親王。
秦王朱樉,生性殘暴,寵妾辱妻,好折磨宮人,常有侮辱文官之言。
晉王朱棡,跟他二哥比也好不到哪里去,多智而殘暴,曾數次以奔馬縛人,車裂之。
燕王朱棣,倒是比前面兩位像個人。
可問題是這位朱家老四的王妃,是已逝中山王徐達的嫡長女,聞戰(zhàn)而喜,常親自帶著親兵沖鋒在最前線,屁股天生歪向武將勛貴一邊!
任意一個當皇帝,對文官集團來說都不是好事情。
他們決不能讓朱允炆之外的人當儲君,做皇帝。
“天下豈有因為人還未做之事,而獲罪的道理?”
站在文官隊列最前方的一道身影站了出來,人群隨即朝其投去目光。
此人名叫詹徽,現任吏部尚書,乃是文官領袖。
被全場矚目,詹徽絲毫不慌,朝著龍椅上的朱元璋躬身拱手。
面色肅穆,擲地有聲。
“陛下,且不說這天幕后世人所言是否為真。”
“太孫此刻并未有過大不敬,大不逆的想法,更從未做過。”
“是以,臣認為不應責怪。”
“正所謂,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天幕的出現,臣覺得是一件好事情,讓太孫殿下能警醒自身的一言一行。”
“想來,這是上天在眷顧太孫殿下!”
刑部尚書楊靖立刻附和。
“臣亦是這般認為!此乃上天警示,亦是上天眷顧!”
兩位大佬已經開了頭,其余文官紛紛跟隨。
一時間。
朱允炆彷佛不是矯詔謀逆之人,而是上天庇佑的祥瑞。
別說朱樉、朱棡、朱棣三位藩王,武將勛貴都聽不下去這般不要臉的言論。
涼國公藍玉脾氣最為暴躁,指著詹徽的鼻子直接開罵。
“淦你姥姥,你們這些文官無恥的老子都看不下去了。”
“還上天眷顧?”
“一個矯詔,不準子祭父,讓祖父七日下葬的不孝、不敬、不逆之人,你們到底哪來的臉說他是上天眷顧?”
早已告老還鄉(xiāng),因為太孫冊立特地進京的信國公湯和笑呵呵的摸著胡須。
“涼國公你怕是不知,他們這些儒家不要臉是有根源的,畢竟他們奉若神明的某位圣賢的后人就曾經做出過認虜為君的事情。”
武定侯郭英佯裝不知,好奇問道:“信國公所言是何人?”
“想知道?去問對面那些不要臉,能把黑說成白的文官大人們啊。”
穎國公傅友德淡淡道:“只怕他們會不要臉的連自家圣賢祖宗都不認了。”
宋國公馮勝笑道:“這不是文官大人們的正常操作嗎?”
若說涼國公藍玉的粗言穢語傷害有限,那這四個老家伙完全就是拿著刀狂插文官集團的心臟。
吏部尚書詹徽氣的面紅耳赤:“放屁!放你們娘的狗臭屁!”
眼看著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
朱元璋暴喝道:“都給咱閉嘴!”
“錦衣衛(wèi)!”
時任錦衣衛(wèi)都指揮使蔣瓛站在龍椅旁,聞言立刻站了出來,躬身拱手待命。
“再有咆哮朝堂,擾亂典禮者,立馬給咱丟進詔獄!”
“錦衣衛(wèi)領命!”
螳螂腿,馬蜂腰,繡春刀,隨著蔣瓛衣袖一揮,近百名錦衣衛(wèi)齊齊上前一步,對著一眾朝臣虎視眈眈。
場上,一下子就安靜了。
朱元璋冷哼一聲,抬頭望向天幕,他現在沒有心思去和下面這些人糾纏。
他只想知道未來的朱允炆究竟干了什么,所謂的大明千古一帝又是誰。
【太祖皇帝為何要廢了朱允炆這事我們后面再詳細展開,現在讓我們把時間線回到朱允炆繼位之后。】
【偽帝篡位,改元建文。】
【剛登上皇帝寶座,朱允炆便開始大刀闊斧的提升文官地位。】
【先將六部尚書的官階提至正一品,再將五軍都督府的權力分給兵部。】
【恢復了薦舉制。】
【霎時,文官重回宋朝的巔峰。】
【而在做完這些之后,朱允炆又干了一件事情。】
【本來咱們老祖宗太宗皇帝是無心大明皇位的,就是在這件事情后,他才奮起抗爭。】
【這件事情就是,削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