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滅趙大戰:軍政并舉 對峙待變

統一中國第二戰,目標是趙國。

熟悉戰國歷史的人都知道,秦趙同源。在上古五帝時代的族系起源時期,秦趙是同屬以皋陶、伯益為領袖的秦族。大秦族系在五帝時期有七十余族,就是七十多個大部落組成的一個大族系。大禹治水時期,秦族是同時治水的主力族群之一。秦族領袖伯益被舜帝隔代遴選為大禹的接班人。但大禹治水成功之后,將權力交給了自己的兒子啟。啟發動政變,殺了伯益,秦族猝不及防全體潰散。所以,秦族與夏族有了大仇。四百余年后,商湯尋覓到隱匿山海的秦人后裔,雙方結盟,在鳴條之戰滅了夏。滅夏之后,秦人成為商王朝鎮守西部的軍旅諸侯。六百余年以后,周人滅商。周滅商以后,秦人不愿意服從周王室的新統治,三分逃亡。一部分逃往北方,就是后來的趙地。核心族群嬴姓人口,逃往西部,就是隴西地帶的西漢水上游河谷地帶。其余族群紛紛向江南淮南隱逸逃亡。這是秦人的第二次分散遷徙。

趙國,就是由逃亡到北部的那一支秦人所建立的。這支秦人在逃亡過去的一百多年后,出了個著名的駕車能手,叫造父。造父為周穆王駕車,日行千里,幫助周王消滅了一次叛亂,被封在趙城,也就是趙地。從此,他們成為趙人。就是這支趙人,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到春秋末期成為晉國的軍旅大族。這就是趙人趙國的簡單來源。趙人和秦人本來是同宗的,所以史稱秦趙同源。

秦趙這兩個大族群,在血性上,在戰斗意志上,在戰力水平上都相當高。所以說,滅趙之戰,是秦國面對最強大對手的一次戰役。趙國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后,就成為山東六國的戰略屏障,長期抵擋著秦軍的風暴沖擊。滅趙之戰,是秦國在統一戰爭中最大的考驗之一。

滅趙之戰,是在滅韓之戰的次年發生的。公元前230年滅韓,公元前229年立即發兵攻趙,并且出動了最精銳的全部主力新軍六十萬。這說明,秦國在滅韓之前,對趙國作戰的準備已經開始了。在軍事上說,秦國并沒有將韓國當作真正的對手,戰爭的重心準備始終是對趙國作戰。能不能一戰滅趙,秦國廟堂事先也不好推測,只能認真扎實地準備。

公元前229年,秦軍由王翦統率,三路進兵對趙作戰

第一路,由副將楊端和率軍十萬,從河內郡的安陽北上,壓迫邯鄲方向,直指趙國腹心地帶。第二路,王翦親率四十萬大軍,開赴太行山最北邊出口——井陘口,直接對陣李牧的防守大軍。第三路,由另外一個副將李信,十萬大軍從草原繞到趙軍后面待命。能不能打,隨時聽從王翦號令。這是秦國的三路大軍。同時,以頓弱為首的外交隊伍在政治上對趙國全面滲透、腐蝕、瓦解。

當時趙國的統兵大將,是李牧。李牧是戰國后期名將,戰無不勝的將軍之一,曾經兩次率軍戰勝秦軍。他率領的大軍,就防守在井陘口后面的廣闊地帶。這里,既是趙國都城邯鄲的大屏障,更是當時趙王遷經常駐蹕的趙國陪都信都的直接屏障。王翦為什么要親自率領秦軍主力出井陘口,就是為了和李牧大軍對峙,使趙軍主力不能脫離這個主戰場。需要說明的是,在趙國末期的黑暗政治下,有大奸臣郭開掣肘,李牧及李牧大軍的處境此時已經非常艱難。加上秦國外交名臣頓弱外交隊伍的滲透,李牧大軍獲得的國家支援力度已經非常有限。

王翦大軍開到井陘口要塞之后,和李牧大軍保持對峙,但不急于進攻。三個月之間,才進攻了一次。進攻這一次,既為試探趙軍的防守戰力,也是為了叫趙軍明白秦軍的戰力。王翦大軍當然不可能在一個山谷里面全部展開,而是瞄準最主要的陘口進行局部進攻。結果,秦軍戰力確實非常強大,讓李牧大為震撼。但是,李牧親自指揮反擊,也造就了秦軍打不下來的這個局面。雙方都覺得很難打。這一次進攻戰之后,這個方向的戰事基本就停下來了。

王翦堅持對峙而不急于猛攻,是等待開戰后趙國內部的變化

這是王翦不同于一般將軍的政治洞察力。趙軍的變化,就是趙國內政的變化,及連帶引起的趙軍結構的變化。果然,就在對峙的冬天,李牧在趙國被害了。最大的抗秦統帥,死于廟堂陰謀之中,這是趙國的悲劇。李牧被害的原因,既是這個時候頓弱率領的龐大外交團隊分化趙國的結果,也是趙國大奸臣郭開與昏庸殘暴的趙王遷廟堂昏聵的結果,更是趙軍內部分裂勢力自毀根基的結果。

郭開是戰國時代著名的賣國大奸之一。這個人表面上非常正直,是偽君子的典型,男色女色都不近,一生最大的酷好就是權和錢。郭開的野心是取代趙氏為王,與秦國合力滅趙,使秦國封自己為新趙王。所謂被頓弱買通,就是以這個野心為條件,與秦國達成賣國盟約。以后,郭開就想辦法誘使趙王遷更加墮落,聲色犬馬,腐敗到不問任何國事。國事怎么處理,趙遷都懶得聽郭開匯報,聽任郭開去處理。最后達到的程度,郭開甚至想在這個時候發動政變直接稱王。但是,郭開忌憚李牧率領的趙國邊軍,幾十萬人的精銳力量是他不可逾越的。他曾經想辦法收買李牧,但被李牧堅決拒絕。

李牧是一個堂堂正正、坦坦蕩蕩的英雄名將,胸中作戰奇謀在戰國是超一流的。他把郭開的陰謀看得很透,堅決拒絕。郭開眼看收買不了李牧,就開始陷害李牧,從拉攏他的部下開始。郭開利用“轉胡后”——那個荒淫無度的太后,把一個王族副將趙蔥先拉下水。然后命令趙蔥在軍隊里造謠生事,離間李牧大軍將領,營造搜羅反李牧的勢力。李牧的軍隊很快出現了分裂,雖然還沒有達到嘩變的嚴重程度,但是已經差不多了。一部分力量主張立即向王翦大軍發動進攻,認為李牧大軍長期不動,值得懷疑。這顯然是找出來的借口。

李牧當然也想決戰,但是依據他的作戰經驗,認為王翦的作戰思路很縝密,不能輕易出戰,一定要等到合適的時間。因為趙國的軍力是散布在各地的,趙國當時的動員能力也相對要差一些,軍隊運動到位需要費很大的勁。在這個時候,李牧就已經成為廟堂與軍中的懷疑對象了。一些與李牧有共鳴的將軍,在趙國的黑暗政治下有退出作戰的,有勸李牧另謀出路的,軍隊已經開始了分裂。這就是說,在與秦軍對峙的時段里,趙軍內部已經出現了動搖分裂。這個時候,唯獨李牧的副將司馬尚與李牧同心作戰。在冬天來臨的時候,趙軍因為糧草供應不濟,已經無法作戰了。因為郭開掌握大權,有意拖延對李牧軍隊的糧草供應。李牧無奈,回邯鄲為大軍爭取糧草。在回到邯鄲幾天之內,李牧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戰國策》的記載是,李牧在廟堂覲見趙王時,被郭開勢力秘密暗殺了。

李牧被害以后,趙軍戰力幾乎潰散。王翦立即大舉進攻,主力從井陘口突破長驅直入。安陽北上的那一支秦軍,則直逼邯鄲。從趙國邊境壓下的秦軍,則從趙軍背后進攻。冬天過后,春天來臨,一次全面大進攻,就把趙軍主力擊潰了,把邯鄲拿下了,把趙王俘虜了。整個趙國,只有廢太子趙平帶一支殘余力量逃亡北方代地,倉促建立了代國,以圖待機恢復趙國。當時的秦軍,并沒有立即追擊這個流亡政權。一直到公元前222年,就是秦消滅最后一個國家以前,王賁率領一支騎兵,先是東邊追殺燕王喜,回過頭來再把代國這支大軍最后滅掉。所以這個滅趙之戰,是“1+1”次。當然,第二戰是補充性的,第一戰是決定性的。

秦軍統一中國之戰的基本特點

必須注意到,秦軍統一中國之戰,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只打擊潰戰,不打殲滅戰,不連續追擊殘余力量。滅韓第一戰是這樣,滅趙第二戰也是這樣。這說明,秦國發動統一戰爭之前,對戰爭方式已經明白確定下來了。依據歷史實踐,這一戰爭方式的邏輯是,普天之下都是我們的民眾,軍吏軍人變成民眾后也都是我們的人口,不能打殲滅戰;只要對方不抵抗,我把都城占領了,把國王俘虜了,把各國分治的政治符號抹掉,華夏統一起來就行了,其余問題留待后續消化。所以,只要對方戰敗,主力軍喪失戰力,核心城池被占領,對方不再抵抗,就算作戰任務完成。這是秦軍在軍事思想上的一個重大變化。秦統一中國,連滅六國,能夠打得基本順利,不搞屠殺,不搞殲滅戰,這個新的軍事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順便說到,王翦這個人的作戰思想和作戰才能。王翦是戰國最大的名將之一,其后無論哪個時代評名將,都有王翦。通常說戰國四大名將,起翦頗牧,就是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廉頗擠到這四個人中間,有點勉強。而王翦是當之無愧的。但是,王翦的作戰思想是什么,作戰特點是什么,歷代沒有一個人明確總結過。史稱王翦無奇戰,也就是說王翦打仗,每一戰你都看不出來出其不意之處,就是打勝了。王翦無奇戰,打了一輩子仗,沒有一仗號稱匪夷所思。為什么?依據歷史實踐,王翦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出錯。我不求出奇,我有優勢兵力、優勢裝備、優勢后勤,能打則打,不能打就跟你對峙消耗,一直耗到你出錯、生變。他不出奇,他也不犯錯。這在大規模軍事對峙中,是非常罕見的一種穩定品質。戰爭規模越大,王翦越冷靜。對趙作戰,他親率主力大軍跟李牧對峙將近大半年,在保證秦軍自己不出錯的同時,冷眼等著對方出錯。后來,他率六十萬大軍南下與項燕對峙十個月左右,也是這樣。總歸是沒有必勝戰機,我就堅持對峙,牽制你不能脫離戰場,等待你出錯而給我戰機。同時,我也不出奇。因為,任何出奇都有一定的風險,除非萬不得已的生死之戰,不出奇最保險。這當然需要一定的條件,就是秦軍有絕對優勢才能這樣做。尤其在統一國家的滅國之戰中,這是最為穩妥的戰略理念。李信之所以在滅楚之戰中慘敗,就是丟棄重裝備而輕兵突襲所致。當然,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秦王極端信任王翦,賦予他全權作戰指揮權。不然,像后世的很多昏君,你率領大軍出去花太多錢,或三個月不打仗,我就要處理你了,很多將軍就這樣被整死了。

滅趙之戰結束,秦王嬴政親自駕臨邯鄲善后。其中,有兩點值得留意。一則,是趙高奉命率人殺掉了秦王母子當年留居趙國時的恩怨人士,但趙高擴大殺戮范圍,引起趙人恐慌。秦王派蒙毅審理趙高罪行,蒙毅定趙高為死罪。秦王赦免趙高死罪,降低趙高爵位留用。二則,秦王命李斯大宴趙國郭開等“有功”人士,密令頓弱、蒙毅縱火王城,燒死了一班野心家與奸佞臣子。

自此,滅趙戰役基本結束,治理暫以秦法為主,留待統一建制。

今問秦策

滅趙之戰有何歷史啟示?

滅趙之戰最大的歷史啟示,就是戰爭態勢的變化寓于國家政治之中。趙軍如果不是李牧被害,可能還會對峙很長時間。當然,這只是一種可能。趙國當時那么腐敗黑暗,不可能不出問題。所以,趙國的滅亡,是在秦國全面的攻勢——政治攻勢、情報攻勢、軍事攻勢、經濟攻勢下——比預想的要順利一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根河市| 句容市| 西宁市| 扎鲁特旗| 沾化县| 苏尼特左旗| 嘉兴市| 遂平县| 张家界市| 同心县| 澳门| 巴楚县| 双辽市| 荃湾区| 峨边| 京山县| 恩平市| 沁阳市| 肥东县| 化隆| 雷波县| 资中县| 吉木萨尔县| 巩留县| 阳曲县| 吴旗县| 屏东市| 申扎县| 龙井市| 福州市| 温泉县| 南华县| 岳西县| 临洮县| 洛宁县| 淮南市| 临夏市| 鄂伦春自治旗| 长岭县| 凤翔县| 扬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