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七小時的山路灣灣

七小時的公路山路

從省城客運站出發時,天剛過晌午。李凱背著帆布包,懷里揣著用舊布袋裹緊的相機,擠上了開往云定縣的班車。

車身是褪了色的藍,車窗玻璃裂著幾道細紋,風從縫隙里鉆進來,帶著公路邊桉樹的清苦味。

他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左手悄悄按在斷骨處——經過城中村老中醫的調理,腫消了些,但顛簸起來還是隱隱作痛。

“小伙子,去云定縣走親戚?”鄰座的老鄉湊過來搭話,對方背著個竹編背簍,里面塞著幾包用油紙裹的糕點,竹篾子磨得發亮,東西有點多,有點占地吧。

李凱點點頭,剛要開口,老鄉的目光就落在了他藏在袖子里的左手上,又掃過他懷里鼓囊囊的布袋,眼神里多了幾分好奇:“看你這架勢,不像是走親戚,倒像是……回村?”

李凱沒瞞,輕聲說:“回杏花村,家在那兒。”

“杏花村?”老鄉咂咂嘴,往窗外指了指,“那可得遭罪,從縣城到村里還有二十公里,全是盤山土路,咱們這班車只到云定縣車站,你到了還得轉小三輪。”

他頓了頓,又上下打量李凱,“看你穿的不像種地的,城里打工回來的?咋還揣個這玩意兒——”他指了指李凱懷里的相機布袋,“是啥寶貝?”

“相機,拍視頻用的。”李凱小聲說。

老鄉先是愣了愣,接著笑出了聲,聲音大得驚動了前排乘客:“拍視頻?咱云定縣有啥好拍的?

除了山就是地,縣城離楚大公路都七八十公里,去趟省城得晃蕩大半天。你怕不是在城里混不下去,回村裝新鮮?”

他說著,從背簍里掏出塊糕點遞過來,“我侄女在縣城中學當老師,都說現在年輕人往城里跑還來不及,你倒好,斷了手還往山里鉆,丟大學生的臉。”

李凱沒接糕點,也沒辯解,只是轉頭看向窗外。

公路邊的大樹,一排排的往后退,終于離開了生活了三年的城市。

班車剛駛離省城邊界,路邊的高樓漸漸變成了低矮的瓦房,再往前,就是連綿的山。

云定縣在滇中腹地,彝族人口占四分之一,每年農歷三月二十四到二十六的“三月會”,小壩子上會擠滿人,跳左腳舞、唱彝族調、賣山貨的能從早鬧到晚——

那是他小時候最盼的日子,爺爺會牽著他的手,買糖畫、看耍猴,還會用攢了半年的錢,給他買一雙繡著杏花的布鞋。

他的父母去世得早,他的初中和高中生活都是他爺爺照顧才堅持下來的。

可這些,老鄉不會懂。就像老鄉不懂,他為什么要抱著一臺舊相機回村,為什么寧愿放棄城里的工廠,也要去拍那些在別人眼里“不值錢”的山和地。

李凱摸了摸懷里的相機,布袋的粗糙觸感讓他踏實了些——他知道,等疫情來了,這些“不值錢”的東西,或許能成為村里人的希望。

2015年之后,鄉村的發展出現了瓶頸,不管是種什么經濟作物,都比不上平原地區,因為交通不發達,運輸成本太高!

還是信息傳播太慢,有價值的信息到了鄉村,這里已經過時了!

班車在山路上顛簸了四個多小時,等抵達云定縣車站時,夕陽已經把天空染成了橘紅色。

車站不大,水泥地面裂著縫,墻角堆著幾個裝滿山貨的竹簍,幾個穿彝族服飾的老人坐在石階上抽煙,銀飾在夕陽下閃著微光。

李凱剛走出車站,就有幾個開小三輪的師傅圍上來:“小伙子,去哪兒?杏花村?二十塊,送你到村口!”

他選了個看起來老實的師傅,把帆布包和相機放在車斗里,自己坐在師傅旁邊的小板凳上。

小三輪的發動機“突突”響著,駛離縣城往西北方向走,剛出縣城沒多久,柏油路就變成了土路,車輪碾過坑洼時,他得緊緊抓住車把才不會摔下去。

左手的疼越來越明顯,他咬著牙,目光卻沒離開窗外——路邊的梯田里,還有村民在收玉米,遠處的山頭上,幾棵老松樹歪歪斜斜地站著,像在等著歸人。

“小伙子,你這相機是拍啥的?”師傅突然開口,他嗓門大,蓋過了發動機的噪音,“去年三月會,有城里來的人拍視頻,說要把咱云定縣的三月會傳到網上,結果也沒見著啥動靜。

咱這地方偏,離楚大公路遠,山貨運出去都難,拍視頻能當飯吃?”

李凱笑了笑,說:“試試唄,說不定能讓外面的人知道,咱云定縣有好山好水,還有杏花村的杏花。”

師傅“嗤”了一聲,沒再說話,只是加快了車速。小三輪在山路上晃了快兩個小時,天快黑時,終于看見了杏花村的影子——

村口的老槐樹下,掛著個褪色的木牌,上面寫著“杏花村”三個歪歪扭扭的字。李凱心里一熱,剛要喊師傅停車,就看見老槐樹下站著個人,手里拿著個手電筒,燈光在夜色里晃了晃。

是爺爺。

白天的時候,他在省城打了一個電話,是村子靠公路的商店阿姨家接的白。

他趕緊讓師傅停車,付了錢,拎起帆布包和相機就往爺爺身邊跑。

爺爺穿著件洗得發白的藍布褂子,手里的手電筒照著他的腳,沒說話,只是伸手接過了他懷里的相機布袋,又幫他拎過帆布包。

爺爺雖然72歲了,但是在農村,因為經常勞動鍛煉的原因,身體非常好。

爺孫倆往村里走,腳步聲在寂靜的山路上格外清晰,遠處的村里,已經有幾戶人家亮起了燈,昏黃的光透過窗戶,映在土墻上。

“相機花了多少錢?”爺爺突然開口,聲音很輕。

李凱愣了愣,如實說:“三千。”

爺爺沒再問,只是握緊了手里的相機布袋,腳步卻比剛才快了些。李凱跟在爺爺身后,看著爺爺佝僂的背影,心里又酸又暖——

他知道,爺爺雖然沒說什么,但這沉默里,藏著對他的牽掛。

走到家門口時,爺爺推開那扇吱呀響的木門,把相機和帆布包放在門檻上,轉身對他說:“餓了吧?我給你留了紅薯粥,在鍋里溫著。”

李凱點點頭,走進屋里,一股熟悉的紅薯香味撲面而來。他放下東西,看著屋里的一切——

墻上掛著他小時候得的獎狀,桌子上還放著爺爺編了一半的竹筐,灶臺上的鐵鍋擦得發亮。

雖然通了自來水,不過屋角還是有一個一米五見方的大石缸,來裝水用的。

因為在廚房,屋頂黑乎乎的,墻的兩側的白墻也慢慢的變黃,幾只蒼蠅嗡嗡嗡的飛過。

這里的一切都沒變,卻又好像和他記憶里的不一樣了——以前他覺得這屋子小,現在卻覺得踏實;以前他盼著離開,現在卻覺得,這里才是他真正的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彝良县| 合作市| 巩义市| 东乡族自治县| 岑溪市| 海口市| 台前县| 潍坊市| 彭泽县| 阿巴嘎旗| 阿克苏市| 皋兰县| 水城县| 德化县| 长治市| 富平县| 南靖县| 宣武区| 福建省| 广西| 闽清县| 安乡县| 高碑店市| 田阳县| 新宾| 天台县| 鄯善县| 青田县| 蚌埠市| 新兴县| 灵武市| 沂水县| 正宁县| 昌宁县| 通州区| 高邑县| 东安县| 罗甸县| 永靖县| 东莞市| 扶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