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灑在臨時搭建的試驗田上,連蔓兒蹲在田埂邊,小心翼翼地檢查每一株稻苗的生長情況。距離擊退周家已經過去五天,她的耐旱稻種在后山這片貧瘠的土地上頑強地抽穗灌漿,成為全村人的希望。
“東家,沈家來人了!“王老漢急匆匆跑來報告,“說是三爺派來的特使,正在村口呢!“
連蔓兒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她今天穿了一件干凈的藕荷色衫子,頭發簡單地挽起,雖不華麗,卻自有一種利落的氣度。
“沈諾呢?“
“沈爺一早就去迎接了,讓我來請您過去。“
村口已經聚集了不少村民,人群中站著三個陌生男子。為首的約莫四十歲,面容肅穆,一身靛青色錦袍,腰間懸著一塊與沈諾相似的令牌。沈諾正與他低聲交談,神色恭敬中帶著幾分親近。
連蔓兒走近時,那陌生男子突然轉頭,銳利的目光如刀子般掃過她全身。她不由自主地站直了身子,迎上那道審視的目光。
“這位就是連氏?“男子的聲音低沉冷峻。
沈諾點頭,為雙方介紹:“蔓兒,這位是沈家總管趙寒川,三叔的左膀右臂。趙叔,這是內子連蔓兒。“
連蔓兒剛要行禮,趙寒川卻一擺手:“聽說你培育出了耐旱稻種?“
“是的,就在后山試驗田里。“連蔓兒不卑不亢地回答。
“帶我去看。“趙寒川命令道,語氣中透著不容置疑。
一行人來到試驗田邊。趙寒川蹲下身,仔細檢查稻穗,又挖起一捧土捻了捻,眉頭越皺越緊。
“就這點產量,也敢說能解旱災?“他冷笑一聲,“沈諾,你為了個女人,連家族大事都當兒戲嗎?“
沈諾面色一沉:“趙叔——“
“趙總管,“連蔓兒打斷沈諾,聲音平靜,“這片田用的是最貧瘠的山地,灌溉量只有正常情況的三分之一。如果您給我一塊像樣的土地和充足人手,產量至少能翻兩番。“
趙寒川瞇起眼睛:“好大的口氣。你可知北方七省有多少饑民?你這點把戲,杯水車薪罷了。“
連蔓兒不慌不忙地從田里拔出一株稻子,指著根系:“請看,這品種的根系比普通稻子深一倍,能吸收深層土壤的水分。葉片表面有細毛,減少水分蒸發。“她又掰開一粒谷子,“籽粒飽滿度已達七成,而普通稻子在這種條件下早就絕收了。“
趙寒川接過谷粒,神色略微松動,但嘴上仍不饒人:“紙上談兵誰不會?真要推廣,你知道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我有詳細計劃。“連蔓兒從袖中掏出一卷竹簡,“包括選地、育苗、移栽、管理的全套方案,還有不同土壤條件下的預期產量估算。“
趙寒川接過竹簡,快速瀏覽,眼中的驚訝越來越明顯。沈諾在一旁看著,嘴角微微上揚。
“有點意思。“趙寒川終于松口,“但這還遠遠不夠。朝廷現在最缺的是現成的糧食,而不是未來的希望。“
連蔓兒深吸一口氣:“趙總管可知道,為何朝廷賑災糧總是不夠?“
趙寒川挑眉:“天災頻仍,自然——“
“因為貪官污吏層層盤剝!“連蔓兒打斷他,“周世昌已經招供,戶部侍郎趙嚴將賑災糧高價倒賣,中飽私囊。與其千里迢迢運糧,不如就地推廣耐旱品種,讓百姓自給自足!“
現場一片寂靜。趙寒川盯著連蔓兒,目光復雜。良久,他突然笑了:“好個伶牙俐齒的小娘子。難怪沈諾為你神魂顛倒。“他轉向沈諾,“三爺三日后到,他要親自看看這稻種。“
沈諾面色一變:“三叔親自來?“
“事情比你想象的嚴重。“趙寒川壓低聲音,“太子黨已經盯上這批賑災糧了,他們想借饑荒挑起民變,逼皇上廢儲。“
連蔓兒心頭一震。這就是那晚沈諾與人密談的內容?她看向丈夫,發現他面色凝重如鐵。
趙寒川又看了連蔓兒一眼:“三爺讓我帶句話——'她若真有過人之處,沈家自會庇護'。“
這句話讓沈諾明顯松了口氣,但連蔓兒卻聽得云里霧里。她正想追問,遠處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一個滿身塵土的騎士飛馳而來,在眾人面前勒馬:“報!八百里加急!北方三郡流民暴動,殺了知府,開倉搶糧!朝廷震怒,派兵鎮壓了!“
趙寒川臉色大變:“果然開始了...“他厲聲吩咐,“立刻準備迎接三爺!沈諾,你跟我來!“
沈諾匆匆捏了捏連蔓兒的手,便隨趙寒川快步離去。連蔓兒站在原地,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心中疑云密布。
沈家與朝廷到底是什么關系?三叔沈硯為何對旱災如此關注?那句“沈家自會庇護“又是什么意思?
更讓她不安的是,沈諾似乎對這些諱莫如深的事情一清二楚,卻始終沒有向她完全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