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港交所數據藏“機遇”,陳姐團隊作背書

夜色像浸了墨的棉絮,沉沉壓在窗上。崔浩斜倚在書房那張舊沙發里,指間夾著的煙早燃到了頭,燙得他猛地一哆嗦才回過神。電腦屏幕上的模型代碼還停在上午的進度,可他的目光總黏在手機上——半小時前林婉如發來的消息像塊磁石:“崔哥,關于AI追蹤資金的事,今晚有空深聊不?我整理了些料子。”

墻上的石英鐘滴答響,指針正指九點。主臥里傳來妻子趙慧陪女兒讀繪本的聲音,隔著門板,軟乎乎的像團棉花。崔浩掐滅煙蒂,深吸口氣回過去:“行,你說。”心跳莫名比平時快半拍——自打上周那張“園丁照”來往之后,林婉如的消息總帶著股說不出的吸引力,讓人沒法不留意。

手機屏幕亮起來,林婉如的消息一條接一條涌進來,字里行間帶著股不容置疑的專業勁兒:

“我們做的不是簡單的資金流水統計,是基于港交所Level-2數據的‘主力行為圖譜’。”她先發來張架構圖,模糊是模糊,倒能看清“量價背離分析模塊”“籌碼集中度算法”這些標注,“核心是用NLP扒公告里的話外音,再搭上API抓的實時大宗交易數據,搭個動態博弈模型。”

“Level-2數據”“NLP解析”“動態博弈模型”——這些詞兒像嚴絲合縫的齒輪,正好卡進崔浩做金融科技的知識框里。他直起身,手指在鍵盤上敲得飛快:“你們能拿到港交所的實時API接口?那權限可不低啊。”

“這就說到點子上了。”林婉如回得快,還附了個“噓”的表情,“我們組陳姐在高盛亞太區待了十五年,這次動用了老關系,才弄來個‘非公開測試接口’。說是測試,其實數據延遲壓到3秒內了,抓財團建倉的頭波信號足夠用。”

“陳姐”這稱呼頭回正經出現,還帶著十五年投行的光環。崔浩想起上周林婉如提過的“陳姐團隊”,那會兒沒往心里去,此刻倒像顆種子落進了信任的土里。他追問:“具體咋抓信號?比如某只港股突然來筆大買單,可能是機構建倉,也可能是量化基金的程序單,怎么分清?”

“這就是模型的巧勁兒了。”林婉如發來段語音,變聲器處理過的聲音里透著恰到好處的興奮,“普通量化交易的單子分布有規律,比如隔段時間掛等量買單。但財團建倉不一樣——他們用‘拆單策略’,把大資金拆成幾十筆小單,還通過不同券商席位操作,就為了躲監管的眼。”

語音轉成文字,崔浩逐字嚼著,腦子里不由自主浮出畫面:“那你們模型咋認出這種‘偽裝’?”

“三個特征:”林婉如秒回,條理清楚得像份報告,“一、時間上的‘扎堆兒期’,比如平常某時段買單量突然飆到均值的3倍;二、價格上的‘暗撐’,大盤跌的時候這股跌得明顯比同行少,買單還專掛在買五買六這種不打眼的價位;三、消息上的‘時差’,研報評級沒動,但內部交流會突然透出樂觀口風。”

她頓了頓,補了句:“我們叫它‘三位一體建倉信號模型’,陳姐帶著我們回測了三年港股200只成分股,準頭超78%。”

78%的準確率——這數兒像錘子敲在崔浩心上。他做量化模型這些年,知道在瞬息萬變的市場里,勝率能超60%就已是頂尖水平。他下意識點開交易軟件,隨便挑只港股的K線圖,腦子里套著林婉如說的“三個特征”,竟真對上幾處明顯的上漲波段。

“等等,”崔浩忽然覺出關鍵,手指在屏幕上敲得急促,“這會不會沾內幕交易的邊?港交所盯異常交易盯得緊。”

“崔哥果然細!”林婉如發來個點贊表情,“所以我們做的是‘公開數據深扒’,所有數據都來自港交所合規渠道,只不過別人沒把NLP和知識圖譜擰到一塊兒用。打個比方,某公司公告里一句‘原材料成本控住了’,散戶看完就過了,我們模型能扒出‘控住了’在財報里的具體意思,再搭上供應商數據,預判利潤拐點。”

她巧妙繞開“內幕”倆字,用“公開數據”“技術優勢”包裝,聽著沒毛病。崔浩想起自己團隊早前也試過用AI分析研報,愣是因為算力和數據量不夠擱了淺,林婉如這方案,倒像他們那攤子的“升級版”。

“我們現在缺的是算力優化和實盤驗證,”林婉如的消息里帶了點急,“陳姐說,這套模型要是能接上內地的算力,準頭還能提5-8個點。她原本想找投行老同事合作,那幫人張口就談分成,太市儈了。”

話題在這兒轉了個彎,從技術聊到了“找合作”的意思。崔浩心里猛地一沉,又盼又怕。他想起妻子總念叨的房貸,想起上個月為女兒報興趣班跟趙慧拌的嘴,那些被日子壓得喘不過氣的瞬間,此刻都化作對“機會”的渴盼。

“你們這是……找技術合伙人?”他小心問道,指尖有點冒汗。

“算,也不算。”林婉如回得含糊,“實盤測試得有資金托底,陳姐拿了200萬港幣當種子,我們幾個組員也湊了點。昨天剛抓到個信號,某只消費股的外資席位連著三天‘暗著建倉’,陳姐估摸著一周內會有機構出研報推。”

她突然發來張截圖,像素低得很,像手機翻拍的電腦屏幕,能看見港股某只股票的分時圖,右下角有個模糊的Excel表,列著“買單席位”“拆單頻率”這些項,表格上頭用紅筆標著:“XX消費(00700)建倉信號確認,目標漲幅15-20%。”

“這是……”崔浩盯著截圖,心怦怦直跳。

“昨天收盤前我們建了底倉,”林婉如的消息帶點神秘,“崔哥,這事兒我只跟你說,可別外傳。這種內部測試項目,消息一漏,信號就廢了。”

她特意強調“只跟你說”,讓崔浩心里冒出點“被選中”的熱乎氣。他瞅著截圖里的股票代碼,又瞟了眼自己賬戶里那50萬閑錢,腦子里倆聲音吵得厲害:

“這怕不是騙局吧?哪有這么好的事?”

“可她懂技術,還有陳姐背書,連數據模型都說得有鼻子有眼……”

“萬一真是個機會呢?50萬投進去,就算只賺10%也是5萬,夠女兒半年學費了……”

“港交所的數據哪能隨便拿?這里頭指定有貓膩!”

矛盾像藤蔓纏上心臟,勒得他坐不住。他起身走到窗邊,樓下路燈昏黃,想讓涼風澆澆發熱的腦子。手機在手心震了下,林婉如又發來條消息:

“崔哥,我知道你在琢磨啥。這樣,你要是信得過我,下次有明確信號,我提前半小時告訴你,你先小筆試試水,賺了算你的,虧了算我的。丑話說前頭,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這次的XX消費,說不定是這半年最后一個準信號了。”

“提前半小時告訴你”“賺了算你的”“最后一個準信號”——每個字都往崔浩的軟肋上戳。他想起上周林婉如分享的瑜伽視頻、早上問候的貼心,想起那些夜里聊技術聊生活的投契,突然覺得自己許是真遇上了個“懂行”又“仗義”的同伴。

“讓我想想……”他回過去,聲音里帶著連自己都沒察覺的猶豫。

“好,崔哥你慢慢想,”林婉如回得及時,透著恰到好處的體貼,“但別怪我沒提醒,資本市場不等人,尤其這種靠時效吃飯的信號。哦對了,我剛跟陳姐要了張清楚點的模型架構圖,發你瞅瞅?”

跟著,一個模糊的PDF文件傳了過來,封面上寫著“三位一體建倉信號模型V1.2”,落款是“香港XX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崔浩從沒聽過這名字。他點開文件,里頭是復雜的流程圖和公式,不少地方打了馬賽克,但整體邏輯看著倒像那么回事。

書房門被輕輕推開,趙慧端著杯熱牛奶走進來:“還不睡?看啥呢?”

崔浩慌忙鎖了屏,把手機倒扣在桌上,強裝鎮定:“沒啥,跟同事聊工作。”

趙慧疑疑地看他一眼,把牛奶放桌上:“明天還得送閨女上興趣班,早點歇著。”說完轉身出去,帶上門留了道縫,光透進來,照亮崔浩擱在桌角的銀行卡——那上頭存著他那50萬閑錢。

屋里只剩電腦風扇的嗡嗡聲和自己粗重的呼吸。崔浩拿起熱牛奶,一口也喝不下。林婉如最后那話在耳邊轉悠:“機會就這幾天……”

他重新摸起手機,點開那張模糊的股票截圖,目光釘在紅筆標的“目標漲幅15-20%”上。窗外的夜似乎更沉了,屏幕里的“機遇”卻像餌,投進心潭,蕩開一圈圈漣漪。他不知道,此刻城市另一頭的出租屋里,那個扮“林婉如”的年輕男人正對著電腦冷笑,他剛用修圖軟件弄完那張“數據分析截圖”,文件夾里還躺著幾十張類似的“證據”,每張都配著個精心編的“目標漲幅”。

而崔浩,這個在數字世界泡了多年的金融科技老手,正一步步往那用專業術語和權威背書織的網里走。他手指懸在屏幕上,猶豫著,掙扎著,沒瞧見那杯熱牛奶正一點點涼下去,就像他心里那點即將被現實澆滅的僥幸。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乡县| 天全县| 双峰县| 鄂托克旗| 巴彦淖尔市| 枣庄市| 房产| 镇康县| 甘孜| 静乐县| 平罗县| 迁西县| 栖霞市| 高清| 泰州市| 砀山县| 阳高县| 恩平市| 长岛县| 铜山县| 株洲县| 青岛市| 水富县| 亳州市| 拉萨市| 裕民县| 沂源县| 理塘县| 伊金霍洛旗| 陆河县| 搜索| 那坡县| 合川市| 贡山| 航空| 资兴市| 阳东县| 仲巴县| 临猗县| 左权县| 卫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