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超級IP產品
- 歐陽紹波
- 1774字
- 2025-08-20 16:50:24
第三節 構建矩陣式產品體系
有一次,我在飯局上遇到一位擁有400多萬粉絲的博主。他告訴我,他一年可以在互聯網平臺變現1000多萬元,言語間充滿自豪。我提出,這個變現程度并不算太優秀,身旁的人一聽,特別驚訝:“一年變現1000萬元還不算優秀?年入百萬都是高收入人群?!?/p>
這話沒錯,年入百萬元的確已經超過大多數人的收入水平。然而,對一個擁有400多萬粉絲的大IP來說,1000萬元的變現水平確實不算理想。雖然這位博主自己比較滿意,但如果他和粉絲量相當的其他IP對比一下,就會看到存在的明顯差距。更何況他公司里還有20多名員工,扣除各項成本后,利潤只剩下兩三百萬元,也就相當于一個只有一兩萬私域流量的普通IP的營收水平。
為什么擁有400多萬粉絲,一年只變現了1000萬元呢?
分析原因,我認為要么是他的個人IP定位不夠精確,要么是產品體系沒有做好。
大IP一般都不缺流量,但要獲得更高、更持久的轉化率,還需要基于精準的市場定位,打造一個能夠滿足用戶不同階段需求的產品體系,并且這個產品體系要呈矩陣式結構,涵蓋線上和線下多種形式,既包括價格較低、用于吸引和喚醒用戶的入門級產品,也包括價格較高、能夠深入解決用戶痛點的高端產品。通過這樣的產品布局,才能覆蓋更廣泛的用戶群體,并針對不同用戶的需求,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
那么,是不是構建了矩陣式產品體系后,就萬事大吉、坐等變現呢?
當然不是。用戶需求不是靜態的,它會隨時間和環境的變化而發展,這就需要時刻關注用戶的變化和需求,根據用戶反饋和市場變化,持續迭代和優化自己的產品,不斷改進和調整內容,讓產品和內容隨時都可以與用戶需求相匹配。否則,即使粉絲再多、流量再大,用戶的留存率和轉化率也會受到影響,進而制約收入的增長。
我創立學兩招的初衷是幫助教培領域的老師策劃、定位、包裝和分銷他們的在線課程。起初,我覺得自己找到了方向,但很快我就發現了一個問題:很多老師的課程并沒有真正解決用戶的痛點。這些課程質量參差不齊,有些課程不夠完善,有些課程內容太淺,甚至有些課程只是為了打廣告。用戶花錢購買了課程,卻沒有獲得相應的價值,老師與用戶之間缺乏深度鏈接,課程的轉化率低得讓人心涼。
這讓我意識到:僅靠內容輸出是撐不起平臺未來的。只有把內容打造成能夠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才能真正實現平臺、老師和用戶的共贏??梢哉f,這是我職業生涯的一個轉折點,我開始重新思考如何做出真正有價值的產品。尤其是2018年以后,我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用戶需求已經從簡單的內容消費轉向了更加精細、更有深度的解決方案。他們不僅要解決讓自己感到焦慮的問題,更要在細分領域找到系統化的解決方案。
之后,在服務客戶時,我們就會根據客戶的細分定位,輔助其量身打造矩陣式產品體系。優秀的產品體系是簡單而有力量的,也是可以持續看到效果的。
作為學兩招深度合作與賦能的教育IP堅持星球,其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它精妙的產品體系設計。堅持星球既設計了低價的興趣產品,如售價1元的“跟流量地球學演講”和“龍兄60秒學演講”,售價9.9元的“跟喬布斯學演講”等,吸引用戶關注并調動其學習興趣,又設計了售價99元的引流產品“跟高手學演講表達”“從‘小白’到演講高手”等課程,激發用戶更加深入地體驗學習過程。爆款產品如“21天‘開口成金’演講訓練營”與“演說生產力”,大幅提升了用戶轉化率,同時也在市場上樹立了良好的口碑。此外,還有高端利潤產品,如“演說大師班”等,解決了用戶在演講中的高層次需求,實現了商業最大化。
這套矩陣式產品體系不但解決了用戶在各個學習階段的瓶頸問題,精準滿足了不同層次用戶的需求,還巧妙地解決了營銷轉化路徑的問題,推動了堅持星球的快速發展與商業化價值的持續提升,讓堅持星球從小規模團隊迅速成長為細分賽道的“小獨角獸”。
無論實體產品還是虛擬產品,都需要構建一個基本的產品體系,其中包含低、中、高價產品,以便實現流量的分層承接。這就像飛機的頭等艙和經濟艙一樣,頭等艙服務質量好,所以飛機的價值反饋主要來自頭等艙;經濟艙可以滿足大多數用戶的需求,只要適當提高性價比,就能獲得大部分用戶的支持。
在這里,“服務質量好”和“性價比高”分別對應了IP變現的產品升級效果和爆款產品的引流效果。二者互相結合,不僅能提高整體的價值反饋水平,還可以滿足更多用戶的深層次需求,形成良好的互補關系。這樣一來,就可以在多個維度和方向上變現,使價值收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