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悅涵和方格認識,是在大學的聯誼教室。
方格一個人坐在最后一排。
“這里有人嗎?“一個高馬尾女生湊過來,身上的橙子味漫過來,像陣小旋風。
沒等方格說話,她就坐下了,裙擺掃過方格的手背,像只冒失的蝴蝶,翅膀帶起一陣風。
“我叫姜悅涵,金融系的。“她伸出涂著橙色指甲油的手,“你是哪個專業的?“
方格下意識往墻邊縮了縮:“……中文系。“
“哇!那你文筆一定很好!“姜悅涵突然拍桌,引得前排男生回頭。她壓低聲音湊近,“幫個忙,門口那個穿AJ的男生跟蹤我三天了……“
話音未落,高個子男生已經朝她們走來。姜悅涵猛地抓住方格的手,十指相扣舉到胸前:“親愛的!這位同學想請我們吃飯呢!“
方格僵住了。
男生的表情從錯愕到尷尬,最后落荒而逃。
“對不起啊!“姜悅涵松開手,突然笑得前仰后合,“我請你喝奶茶賠罪!“
她變魔術似的從包里掏出兩杯烏龍茶,吸管“啵“地戳破塑封,“其實我注意你很久了——每次英語大課你都坐同一個位置,連筆記本的擺放角度都一樣。“
方格捧著杯子,一動不敢動。
姜悅涵猛吸了一口,歪頭想了想:“你有點像顆被雨淋濕的星星。“
或許是這個形容,也或許是姜悅涵的活潑感染了她,兩人后來莫名其妙成了朋友。
又或許,不是方格接受了姜悅涵,而是姜悅涵強勢地闖進了她的世界——就像他的哥哥白旭陽一樣,只不過方格那時候完全不知道,姜悅涵會是那個遠在天邊的白旭陽的妹妹。
從方格家回來時,姜悅涵還沒開門,客廳里的游戲聲就炸了出來,像堆噼里啪啦的鞭炮。
白旭陽四仰八叉陷在沙發里,灰T恤洗得發白,小臂肌肉隨著按鍵鼓起來,在暖光里泛著光,像塊曬足了太陽的石頭。
“Victory!“游戲喊出聲,他猛地坐起來,快三十的人了,笑起來像個十八歲的少年,額前那撮卷發也跟著跳。
“爸同意你回來了?“姜悅涵把鑰匙往玄關一扔,故意踩著他的限量版球鞋走過去。
白旭陽手忙腳亂地搶救鞋子:“輕點!這鞋現在炒到五千多了!“
“爸老催婚,“他晃了晃左手,像在炫耀什么寶貝,“我就騙他談了個跨國戀,偷偷跑回來的。“
姜悅涵翻了個白眼,白眼翻得能看見天靈蓋。幸好沒帶這缺根筋的去見方格,不然指不定說出什么傻話。
她放下碗,捏起搭在椅背上的志愿者工服一角,嫌棄地抖了抖:“那你這個志愿者又是怎么回事?“
白旭陽頭也不抬,手指自顧自地在空中比畫著:“本來下飛機直奔你這兒的,路上碰見個志愿者小哥被車蹭了。“他聳了聳肩,語氣隨意得像在說天氣,“順手幫了個忙而已。“
“哎喲喂~“姜悅涵夸張地拖長音調,把沾著塵土的工服團成一團,精準投進沙發旁的臟衣簍,“您可真善。“
“跟你說,“姜悅涵挖苦夠了,一屁股坐在游戲手柄上,“方格失業了。“
白旭陽伸出去拿手柄的手,突然停在半空,像被按了暫停鍵。
沉默了一會兒,他咧嘴笑了,露出白牙:“怕什么,我養她。“手不自覺地摸了摸戒指,像在確認什么。
“呵,“姜悅涵捏了捏他結實的小臂,扯起他洗得發白的T恤,“十年不聯系,你確定人家還喜歡你這款?再說了,您不是還有位跨國戀未婚妻嗎?“
這句話像按下開關。白旭陽猛地彈起來,開始標志性地耍寶:解開自己的發圈撩撥了兩下頭發,又撩起衣擺露出八塊腹肌:“我這一款怎么了?再說,十年前我可能不確定,但是十年后我包肯定的!“
他轉了個圈,突然湊到姜悅涵面前,眨著桃花眼:“而且,你還不知道我心里最想談的那位跨國戀是誰嗎?姜小姐,請轉告我的方方,本人白旭陽,有房有車,會做飯會暖床,最關鍵的是——“
他變魔術般從沙發墊下摸出個泛黃的紙飛機,“十年算什么?這一次,我要拿回屬于我的一切。“
姜悅涵走后,出租屋靜得能聽見自己的心跳,像有個老掛鐘在嘀嗒嘀嗒走,提醒她:現在好了,時間多的是,多到發慌。
方格癱倒在床上,天花板上的熒光星星只剩兩三顆,像快熄滅的煙頭。她迷迷糊糊在手機上戳了幾下,不知道買了啥,就睡著了。
次日清晨,鬧鐘還沒響的時間,方格就被手機震動驚醒。屏幕上“陳默“兩個字跳了跳,附帶一張截圖——是她離職前負責的客戶群聊天記錄,紅框圈著客戶的話:“還是方格的這個文案策劃符合我們要的感覺,后續合作能安排她嗎?“
她指尖劃過屏幕,想起離職前最后一次方案會議。總監當眾夸陳默組的方案“有市場部的精準“,陳默坐在對面,忽然抬眼說:“核心創意是方格提的,是她熬了三個晚上做用戶畫像想出來的。“那時她以為,那只是陳默作為部長,展示了職場上的例行體面。
“客戶那邊我已經穩住了。“陳默又發來一條,“周末有空嗎?之前你們討論的那家粵菜館,我訂到了位置。就當……送你一程。“
方格望著窗外剛亮的天色,她回了句“謝謝,周末要回家“,陳默秒回一個“OK“的表情,后面跟著句:“是……阿姨生日?我前兩天托人買了點鄉鎮不好買的進口水果,應該快到了,地址發我,順路就寄過去了。“
她盯著屏幕,腦袋里想起陳默辦公桌上永遠整齊的文件,和他抽屜里常備的、給低血糖同事的糖——她真的佩服有人能把“順路“做得這么不動聲色。
當鬧鐘響起的時候,屏幕這次顯示的是“老媽生日“。
方格坐起身,整頓了一下心情,撥通了電話:“生日快樂哦老媽,今晚上我回去給你做頓大餐!“
“生……快樂……點半……下班……“電話那頭很嘈雜,傳來廠里五金件碰撞的刺耳聲響,李紅梅的聲音斷斷續續,說完就匆匆掛斷。
其實方格家不遠,地鐵轉公交三小時,開車上高速兩小時,只是一個在城里,一個在鄉鎮。
剛出地鐵閘門,一個少年逆光走來,一邊招呼著“姐“,一邊自然地接過她的包,挎著走在前面。
“喲,長個了?“方格瞇眼打量他。
方巖轉身,十六七歲的孩子像鑲著金邊一樣地說著:“遲早一米八!“
方格無奈笑了笑。
地鐵站對面的新公園正在鋪最后一段塑膠跑道,站外原本的單行路,已經擴建成了雙線大馬路,一輛輛黃色法拉利排在地鐵站外,等待有緣人光顧。
地鐵站背后走不遠就是農貿市場,鄉鎮的農貿市場帶著陳年煙火氣。水泥地面被經年的油漬浸得發亮,踩上去微微發黏。
“幺妹回來咯!“街口的菜販阿婆遠遠揚手,皺紋里夾著泥土痕跡,“今兒買點啥子嘛?“
方格剛要答話,方巖抓起攤上的翠綠黃瓜咬了一口,
“今天我媽過生日,我姐給我們做頓好的!“少年嘴里塞得鼓鼓的,含混不清地說。
阿婆笑得露出缺了顆的門牙:“好好好,幺妹嘗嘗嘛,今早才摘的。“她粗糙的手又遞來兩根,指甲縫里流著青色汁液。
看方格推辭,阿婆的眼神尷尬,看向了方巖。
方巖樂呵呵的,嘴上叼著沒吃完的半截,自然地又接過了阿婆手中的一根,然后拉著方格離開。
“媽常來這兒買菜。“方巖嘴里嚼著,走遠后把手中還帶有水珠的黃瓜遞給了方格,“去年阿婆得肺結核,街坊都躲著走,媽天天去送飯伺候。“
“……久而久之,阿婆就經常給我們家……不要的話,又別扭……“
少年說得輕描淡寫,卻讓方格喉頭一緊。她回頭望向阿婆的攤位,阿婆佝僂著腰給萵筍噴水,光穿過塑料棚頂的破洞,在菜攤上投下晃動的光斑,水霧里總浮動著細小塵埃,在光斑里跳動。
黃瓜的清甜在舌尖漫開,帶著陽光曬透的泥土氣。方格突然想起商超標價十塊八塊的“有機水果黃瓜“,兩者根本沒法比。
方巖突然撞她肩膀:“發什么呆?“
“沒什么,好久沒回來了,有點陌生看起。“
“那你確實應該多回來看看了,爸媽可想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