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集中統一的財政和經濟管理體制

為了籌集抗美援朝戰爭所需的經費,恢復國內被戰爭破壞的社會經濟,盡快醫治好戰爭創傷,并展開大規模經濟建設,經濟體制逐漸向中央權力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轉變。面對戰爭威脅和國內外千頭萬緒的事務,中央的事權很多,中央要處理的事項,關乎國家整體利益,要確保中央的各項事務完成,中央就必須有相應的財權。把有限的財力集中到中央是非常情況下的特殊措施,也是不得已采取的措施[11]

1950年2月,中央財經委員會召開全國財政經濟會議,著重討論統一財經、緊縮編制、現金管理和物資平衡等四大問題。會議決定:第一,統一財經。財政收支統一到中央,公糧除5%~15%作為地方附加外,由中央統一掌握;統一稅收,每日結算解繳國庫;統一編制;統一貿易;統一現金收支,現金的調度統一于銀行。第二,財政平衡。做到財政收支平衡、物資平衡和現金收支平衡。統一財經把全國的財力絕大部分集中在中央,地方只有一些地方稅收和一些零星收入,各級政府的開支,由中央統一核撥。對地方財政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中央統一財經,實行高度集中的財政體制,把全國財力主要集中到中央,保障了國家解放、政權穩定和社會經濟大局穩定。這在當時的國內外條件下是十分必要的。

1950年3月,政務院發布《關于統一管理1950年度財政收支的決定》,提出國家財政統一于中央人民政府。經濟建設費和國營企業投資等,均列入中央人民政府預算,由財政部掌管,按全國收支概算逐項審核開支。嚴格執行預、決算制度,審計會議制度和財政監察制度,無預算不撥款,無計算不審核預算,糾正以臨時批撥代替審核的做法。統一財經,實行中央財政的統收統支,實行過程中盡管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總體實施效果是顯著的。1950年底,中央統一財政經濟工作基本上完成,實行了財經工作的高度集中管理。當時集中統一的力度還是很大的,地方的財權財力被限定在一個很小的范圍。

財政的高度統一勢必影響到金融。金融工作方面,貨幣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發行,中國人民銀行成為國家金融管理和現金調度的總機構,除對外匯實行統一管理外,還對所屬分支機構及其他國家專業銀行的存貸負有指導監督責任。中國人民銀行還推進了全國金融機構的統一工作,1951年4月,根據形勢發展需要,原來保留的地方銀行東北銀行、內蒙古人民銀行改組為中國人民銀行的下屬機構。這樣,全國的財政金融大權全部集中到了中央政府手中。

1950年實行的中央高度集中的統收統支的體制,保證了中央集中力量辦大事。但這一體制存在的問題也是明顯的,最大的問題是有些方面集中統一過多,地方財權財力很小,導致地方的很多事情無法進行。1951年5月,政務院發布《劃分中央與地方在財政經濟工作上管理職權的決定》,對中央財經部門的職能進行了重新界定,中央財經部門應以編制和掌握全國財經工作的方針政策計劃為主,而部分適宜于由地方政府管理的財政經濟工作職權交給地方政府。其中包括把一部分國營企業、一部分財經業務劃歸地方管理,地方的工業、財政、貿易、交通等經濟事業主要由地方負責。這表明中央政府對發揮地方積極性的問題還是重視的[12]

新中國成立初期財經工作“高度集中、統收統支”的管理體制,短期內改變了財政管理分散的局面,保障了國家安全和政權穩定,加快了經濟恢復的速度,這種管理體制在當時發揮了很大的歷史作用,取得了財經戰線上的決定性勝利[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孜县| 洪洞县| 洛浦县| 新营市| 新闻| 滨海县| 湟中县| 莫力| 礼泉县| 阿坝县| 蓬莱市| 郎溪县| 定兴县| 盐山县| 富平县| 富民县| 聂荣县| 海盐县| 大理市| 濮阳市| 灵丘县| 广汉市| 沭阳县| 宝兴县| 宜兴市| 科技| 兴安盟| 孝昌县| 文登市| 林西县| 益阳市| 凤冈县| 昭通市| 和林格尔县| 澄迈县| 文安县| 临江市| 临夏市| 中方县| 巨鹿县| 内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