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僵尸企業”留下的珍貴“剩余價值”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我國企業轉型升級輸不起的攻堅戰。這一戰役,務必要清除“僵尸企業”這一障礙,以降低“野蠻生長”之殤的“余毒”,盤活殘值,整合資源,化腐朽為神奇,從而更加明確產業結構整合優化與企業轉型升級的定位、路徑和方法。

所謂“僵尸企業”,是指那些低效占用資源、連續虧損、喪失自我修復能力和發展能力,本應退出市場,卻靠政府“關照”、銀行續貸等非市場因素而得以存活的企業。

“僵尸企業”的成因,從宏觀層面講,是由于地方對稅收、就業的維穩、信貸風險等“有形之手”的管控干預之力大于市場“無形之手”的自然淘汰之力所造成的。從企業微觀層面看,尤其是占比相對較高的中小民營企業,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囫圇吞棗”。

盲目追求多元化,總想“一口吃個胖子”,稍有發展和財富積累,便變得沖動和任性,盲目擴能或跨界做項目。項目一旦建成,又很難根據市場變化靈活地調整,加之后期新產品開發跟不上趟,技術、工藝升級等方面的投資斷鏈,從而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致其無藥可救。

二是“玩火自焚”。

傳統的政商關系使企業與企業家的生態更傾向于靠近“權力”,從而導致眾多商界人士“用心良苦”去尋找、構筑人脈,較少有群體像任正非、張瑞敏等杰出企業家臥薪嘗膽苦練“內功”,專注于企業長青之道,最終導致企業“飛蛾撲火”。其中一批企業之所以陷入絕境,并非競爭性因素所造成的,而是由于經營者沒有把握好與政府間“親”與“清”的關系“維度”,最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三是“弱肉強食”的“叢林原則”導致“僵尸”遍布荒野,這屬于正常的企業生態規律。

清理“僵尸企業”是市場與產業調整不得不忍受的陣痛,更是校正我國供給側結構被扭曲的需要。目前,我國政府已使出“洪荒之力”,對癥下藥解決“僵尸企業”的問題,很多企業將在不久的將來被清理,被關停并轉,甚至消失。這對于眾多“逃過一劫”,想避免“僵尸化”的企業來講,必須引以為戒,面對玩“虛擬資本”“金融杠桿”等時尚流行的種種誘惑,堅守做實業的本分,強精固體,敬畏市場規律,保持專注與定力,努力練就市場化、國際化、品牌化的“撒手锏”。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敖┦髽I”給了我們舉一反三的珍貴“剩余價值”,這就是:針對轉型升級疊加的環境重壓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任,我們必須努力實現“三個突破”來擁抱未來。

首先,質量的突破。企業可持續發展必須遵循“質量第一”的“鐵律”。中國不差錢,更不缺市場,而是缺高質量的產品與誠信的名牌。這是中國產品成長為中國品牌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其次,創新能力的突破。我國企業創新能力不足,嚴重制約了產品的更新換代與提檔升級,使企業無法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形成差異化、動態化、常態化的競爭優勢,這也是解決供給側問題的突破基點。因此,在標準化、精益化強化質量基因的基礎上,弘揚“工匠精神”,敬仰和摯愛技術與職業,發展大數據驅動下的智能制造,使云計算支撐的個性化柔性制造融入客戶需求的血液,不斷提升企業動態與即興能力,打造智慧企業與“幸福企業”。

最后,企業家困惑的突破。企業家是企業可持續發展與國家強盛的最寶貴、最稀缺的資源,是自主創新的源動力。突破“學而優則仕”的傳統價值觀,在全社會營造出一種“企業興,國家旺,企業家舒坦,人民幸?!钡淖鹬貏撛?、尊敬創新、包容過失、寬容失敗的和諧環境,是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必由之道。

(原載于《經營管理者》2016年9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义县| 龙井市| 天台县| 娱乐| 汶川县| 望奎县| 当阳市| 盘山县| 连城县| 建瓯市| 定南县| 聂荣县| 东乌珠穆沁旗| 安平县| 阿巴嘎旗| 无锡市| 报价| 台中县| 敦煌市| 隆安县| 思茅市| 容城县| 扎兰屯市| 堆龙德庆县| 泾源县| 大英县| 扎赉特旗| 祁门县| 清水县| 旬邑县| 乌拉特中旗| 荥阳市| 泰兴市| 乌拉特前旗| 蓝田县| 星座| 辛集市| 南康市| 壤塘县| 昭苏县| 凤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