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中國現代化企業的發展方向

(一)優化企業在行業中的分布結構

根據上面的比較、分析,中國千千萬萬家現代化企業應該重點分布在哪些行業領域?

為了國民經濟能夠高質量地穩定持續發展,最后建成中國式現代化社會主義強國,中國必須建設自己的、獨立的、完整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核心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國需要在各個領域進一步培育出千千萬萬家企業,呈現出萬馬奔騰、全面推進的態勢。幾乎所有領域的企業都需要全面進軍。但是,事有輕重緩急,全面挺進中也應有重點。

中國現代化企業在哪些行業重點發展取決于中國產業今后的發展方向。它的方向主要有兩個:傳統產業的補短和改造、升級、換代;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培育和發展。

1.傳統產業補齊短板和升級換代

傳統產業發展的重點:一是補齊產業的短板,構建完整的產業鏈,建設完整的產業體系,保證產業安全發展的底線;二是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換代,運用新技術,使產業由中低端走向高端,并進入新的一代。

(1)耕地和種子產業

農業是人民生存和國家安全的基礎,必須保證絕對穩固。2022年12月,習近平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2022年3月,習近平強調:“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倍死味撕弥袊埻?,要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

關于耕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耕地保有量保持1.2億公頃”(1.2億公頃等于18億畝),此后一直強調,“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要像保護大熊貓那樣保護耕地”。永久基本農田的保護制度決不允許破壞,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和耕地“非糧化”;要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耕地雖然與建設現代化企業沒有直接關系,但必須關注。

關于種子,2018年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銀保監會共同印發《關于將三大糧食作物制種納入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目錄有關事項的通知》,指出:“十幾億人口要吃飯,要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021年,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強調:“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必須把民族種業搞上去,把種源安全提升到關系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控風險,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p>

種子產業是中國現代化企業發展中應該重點關注的一個。

(2)能源產業

能源關系到人民生活的安定、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安全。習近平在2021年10月考察山東勝利油田時明確指出:“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要發展實體經濟,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p>

首先,必須加快改善能源采掘、生產的現狀,要加強油氣資源和礦產資源的勘探、采掘、生產建設。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強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p>

其次,要加快新能源產業的建設。目前中國依舊以化石能源為主,污染嚴重,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必須加快建設新能源體系,推動能源綠色低碳發展。要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推進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高質量發展,推動水電、核電重大工程建設,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產業;還要加快智能電網運行體系的建設。

最后,要加強儲能、節能、環保產業。要重點開發推廣高效節能技術裝備及產品,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突破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和電子控制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推進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的產業化;大力推進高能效、低排放節能汽車發展。

最終達到以可再生的、清潔能源為主的能源供應和需求的平衡,逐步改善以至徹底改變依賴進口、受制于人的狀況。

(3)制造業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抓實體經濟一定要抓好制造業。習近平指出,一個國家一定要有正確的戰略選擇,我們的戰略選擇就是要繼續抓好制造業,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要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制造業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高的戰略性轉變。

中國制造業大而不強。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要突破、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調整制造業結構,從中低端邁向中高端,再進到高端,全面提升制造業體系的現代化水平。

第一,要加快、加強短板建設。

根據與其他國家的對比情況,以及世界500強企業中中國企業缺位情況,中國制造業的最大短板有兩大塊。

一是新一代的電子信息產業,包括半導體和電子元件、科學攝影和控制設備、計算機和辦公設備等。中國必須加強電子制造業的發展,并且向電信、信息技術服務、計算機軟件、互聯網服務和零售等領域延伸發展,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鏈。要加強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加快建設寬帶、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推動新一代移動通信、互聯網核心設施和智能終端的研發及產業化;著力發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高端軟件、高端服務器等核心基礎產業。

2020年8月,國務院發布《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指出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決定從財稅政策、投融資政策、研究開發政策、進出口政策、人才政策、知識產權政策、市場應用政策和國際合作政策等方面支持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的發展。

二是附加價值高的醫藥健康業。在醫療器材和設備、保健醫療設施、保健藥品和其他服務、批發保健以及保健保險和管理醫保等領域,中國要奮起直追。要大力發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術藥物、新型疫苗和診斷試劑、化學藥物、現代中藥等創意藥大品種;加快先進醫療設備、醫用材料等生物醫學工程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現代化。

第二,要加強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要求產品的質量、品種向高端發展;在生產、管理、運行上充分運用數據分析、云計算等技術;借助自動控制、人機交互、循環發展,以最低資源消耗創造最大化的社會財富,實現綠色發展。重點是機械、石化、汽車、電子等傳統支柱產業的改造升級。改造升級有兩個重點。

一是完善重點產業鏈,提高自主技術可控能力,主要聚焦核心基礎零部件、核心基礎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關鍵基礎軟件、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進行補齊、強化,特別要突破、掌握“卡脖子”的核心技術。對此,加強各方面的協同,打破行業壁壘,產學研協同聯動,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攻關,保證制造業體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

二是對傳統產業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加速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向高端制造業融合滲透。

第三,加快培育、發展高端的制造業、新一代制造業。

除了發展電子產業、醫藥健康產業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外,還要注重發展以下產業。

一是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為實現制造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重點發展航空裝備、衛星及其應用產業、海洋工程裝備、高技術船舶和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積極發展以數字化、柔性化及系統集成技術為核心的智能制造裝備,包括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等。

二是高端材料產業。要大力發展各種高端材料,特別要補齊新材料的短板,包括高性能復合材料、前沿新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高端金屬結構材料、特殊功能金屬等。

三是高端精密儀器儀表業。重點發展醫療設備和科研設備上的儀器。

上述三個方面的發展,將為中國建設先進的制造業基地和形成一批產業鏈、供應鏈、服務和價值鏈集聚的自主可控的制造業生態體系打下堅實的基礎。

2.抓住時機,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第一次工業革命,造就了“日不落帝國”——英國。第二次工業革命,先后把德國、美國、日本推向強國的地位。第三次工業革命(可稱為“科技革命”),以電子計算機應用為核心,推動了互聯網企業的迅速發展,使人類進入信息化時代。在這次革命中,美國企業走在前列,進一步提升了美國在國際上的地位。第四次工業(科技)革命,把人類帶進智能化時代。這次革命對中國來說,是挑戰,更是最大的歷史機遇。這也是中國培育發展現代化企業的重要方向。

第四次科技革命,涉及的范圍和內容十分廣泛,它是各項技術的融合。其與第三次科技革命融合,在多方面催生出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1)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產業。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就中國而言,傳統產業的補齊短板和升級換代基本都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如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清潔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新能源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以合成生物學、基因編輯、腦科學、再生醫學為代表的生物醫學產業,新材料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等都是這兩次革命融合下出現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產業。它包括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個方面。

產業數字化是傳統產業應用數字技術和數據資源,融合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并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增加產出和提升效率。數字平臺的運用過去集中在網購、支付、外賣、訂車和社交等消費端,現在開始走向生產端,將逐步形成智慧農業、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數字金融、數字商貿等新型產業,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

真正產生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是數字產業化。它把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技術轉化為生產要素——數據,并把這個生產要素的采集、傳輸、儲存、計算、分析和運用等整個過程形成獨立的產業集群。它包括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業、基礎電信業和互聯網產業等,還有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它們是為產業數字化發展提供數字技術、產品、服務、基礎設施和解決方案等。

數字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國家安全的基礎。2021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深刻闡述發展數字經濟的“三個有利于”——“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有利于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有利于推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有利于推動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同時指出“當今時代,數字技術、數字經濟是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重點領域,我們要抓住先機、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并且強調指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中國必須把數字產業的發展放在戰略位置,抓住有利時機重點發展,努力取得領先地位。

(2)培育、發展未來產業

未來產業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產物,是對人類生產和生活具有重大影響,對社會經濟產生全局帶動作用的產業,具有前瞻性和顛覆性的特點。它的發展大方向是智能化、可持續發展、生命科學(也有一說為智能、健康、綠色)。就具體產業來說,目前說法不完全一致,但大同小異。例如,全球前沿科技咨詢機構ICV將2022年“未來產業”定義為六大領域:量子信息、綠色能源、機器人、元宇宙、先進通信、生物技術。在中國,2023年9月有關研究機構發布的《未來產業創新的前沿領域》認為,未來產業創新的五大前沿領域為類腦芯片、量子信息、合成生物學、綠色制氫和區塊鏈。

某些科技研發走在前面的城市,已經根據自身特點規劃并著手培育、發展未來產業。2023年9月,北京市發布的《促進未來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指出,未來產業的六大領域包括未來信息、未來健康、未來制造、未來能源、未來材料和未來空間。在每個領域中,確定其重點發展產業。例如,在未來信息領域中,重點發展通用人工智能、第六代移動通信(6G)、元宇宙、量子信息、光電子等;在未來健康領域中,重點發展基因技術、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腦科學與腦機接口、合成生物等;在未來制造領域中,重點發展類人機器人、智慧出行等;在未來能源領域中,重點發展氫能、新型儲能、碳捕集封存利用等;在未來材料領域中,重點發展石墨烯材料、超導材料、超寬禁帶半導體材料、新一代生物醫用材料等;在未來空間領域中,重點發展商業航天、衛星網絡等。此前,2023年8月,杭州市的未來科技城發布了未來產業行動計劃,明確重點發展未來網絡、未來醫療、空地一體、元宇宙、類腦智能、前沿新材料等六大產業。每個大產業下又有其重點細分產業。例如,未來網絡產業,將重點布局芯片設計、網絡通信、智能計算和大模型等;未來醫療產業,將重點布局創新藥物、醫療器械、前沿療法等;空地一體產業,將重點布局自主感知與導航、智能網聯、空地一體無人系統等。

2018年10月,習近平明確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比斯ぶ悄墚a業在未來產業中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它涉及很廣,應用層面將涵蓋幾乎所有方面,將給人們帶來更加便捷、高效和智能化的生活。例如,人工機器人目前十分引人注目。2016年3月,谷歌旗下DeepMind開發的人工智能機器人阿爾法圍棋(AlphaGo)與韓國棋手李世石進行人機大戰,以四比一的總分獲勝;2016年年末、2017年年初,阿爾法圍棋在中國網站上與中日韓三國數十位圍棋高手進行快棋對決,連續60局無一敗績;2017年5月,在中國烏鎮圍棋峰會上,阿爾法圍棋與棋手柯潔對決,以三比零的總比分獲勝。阿爾法圍棋的水平已超過職業圍棋手的頂尖水平。2022年11月,美國OpenAI聲稱,已研發出以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它通過理解和學習人類的語言,根據上下文語境與人類互動;它能撰寫郵件、文案、論文,進行翻譯等。類人機器人大放異彩,人工智能產業大有前途。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與第四次科技革命融合中產生的,未來產業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產物,兩者相互交替,很難嚴格區分。但是不論如何,都是中國企業當前應該努力培育和發展的方向。在國際競爭中,中國企業正在追趕并將努力超越,成為這些產業的引領者。

上述各類產業應該是中國千千萬萬家現代化企業的重點發展方向。

(二)全力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企業要把企業做強做優,必須全力提高核心競爭力,發展核心技術。

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最關鍵、最深層次的競爭力,在一定時間內是其他競爭企業難以模仿、難以超越的獨特競爭能力。它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最本質的是具有因自主創新,特別是原始創新而突破的核心技術,并將其產業化。核心技術的突破是前提。習近平強調“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關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他還說過:“制造業的核心就是創新,就是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必須靠自力更生奮斗,靠自主創新爭取,希望所有企業都朝著這個方向去奮斗。”這些年來,在科技創新方面,中國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據世界知識產權機構發布的《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國創新指數排名已上升到第12位。中國創新能力已從第三梯隊邁進第二梯隊。

面對中國與發達國家核心技術上的差距,中國亟須加快突破戰略性產業的一些基礎性、前沿性核心技術。就國家整體而言,核心技術的提高與突破涉及三個方面,即補短、增新和鍛長,前兩者是重點。

首先,努力補齊現有核心技術的不足,進而自主研發,自主創新,提高現有核心技術。要著力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改變產業鏈斷裂的被動狀態,促進產業鏈現代化,穩固企業的發展基礎。當前特別要突破受制于人的核心技術,如:半導體技術,特別是芯片制造技術;頂尖精密儀器制造技術;高端機床技術;特殊材料,特別是碳纖維技術;工業軟件;工業機器人制造技術;高端軸承制造技術等。還有高端醫療設備制造技術、高端發動機制造技術、光學玻璃制造技術等。

其次,根據第三次和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趨勢,進行原始性的創新。它主要涉及六個領域。一是新一代的信息技術,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虛擬現實等領域的技術,還有量子信息、移動通信、物聯網、區塊鏈等新興技術。這些技術的突破和應用,將帶領所有產業向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二是生物技術,包括合成生物學、基因編輯、腦科學、再生醫學等技術。這些技術將會更高效、更低廉、更環保地解決人類的健康、環境、食物等方面的問題。三是先進制造技術,包括機器人、數字孿生、工業互聯網等技術。它們將加速推進制造業向智能化、服務化、綠色化轉型。四是新材料技術,包括超材料(由人工設計結構并有天然材料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的復合材料)、納米材料、石墨烯等新材料技術。它們將為制造業提供巨大的發展空間。先進制造技術和新材料技術的發展將成為新興產業創新發展的推動力。五是綠色技術,包括分布式發電、先進儲能、能源互聯網、高效燃料電池等技術;核能、太陽能、風能、氫能等清潔高效可持續能源技術。它們正在加速形成新能源體系。六是新空間開拓技術,包括深空、深海、深地探測技術。它們可為人類生存發展拓展新疆域。

最后,對于中國已經掌握并具有優勢的核心技術,還要繼續保持??萍紕撔赂偁幃惓<ち?,不進則退,必須繼續加強研發,更上一層樓。

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每家企業都應該關注自身的關鍵技術,并集中力量進行研發、突破和掌握。

近年來,中國在國有企業的改革中重點抓相關企業的重組整合,這樣做可以迅速地集中相關的必要資源,有利于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有利于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

為了突破和掌握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必須實施新型舉國體制,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核心作用,實現系統布局、系統組織、跨界集成,把政府、市場、社會等方面的力量擰成一股繩,形成整體優勢。

(三)努力培育、發展中國式的現代化企業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新論點。誰來完成“中國式現代化”呢?是中國全體人民,但主體應該是現代化企業,而且應該是中國式的現代化企業。那么中國式現代化企業的特點是什么?一方面,中國與其他國家都處于社會化大生產中,現代化企業都有著相同之處。另一方面,中國是一個擁有960萬平方千米國土、14億人口且追求共同富裕的年輕的社會主義國家。根據中國國情和時代發展趨勢,中國的現代化企業必然與其他國家有所不同,確實是有著獨特性的中國式的現代化企業。這種中國式的現代化企業的特點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它們不是以資本為中心,單純地、全部地以追求盈利、追求最大利潤為目標。它們是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生存和發展的,與國家共命運,與人民同呼吸,它們承擔著為社會作貢獻的責任,承擔著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貢獻的歷史使命。盈利是企業發展的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最終的目的。特別是國有企業更應該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根本使命。

它們不是小富即安、沉于享受,或者故步自封、因循守舊,或者經不住驚濤駭浪、見難而退,而是不畏艱險,艱苦奮斗,不折不撓,勇攀高峰,而是創新驅動,不斷創新、全面創新,精益求精、朝氣蓬勃、活力四射,企業從而高質量發展,做大,做優,做強,做久,基業長青,永葆青春。

它們在企業與各利益相關方(股東、高層管理者、普通員工、客戶,以及產業鏈上下游合作者)之間,不是爾虞我詐、相互傾軋壓榨,不是資本獨吞利益,而是以人為本,依靠人,關愛人,為了人,把人的幸福、人的價值、人的發展作為企業發展的著力點。在企業發展中,人人都能進步,都能獲得利益,都能得到發展,都能把潛力充分地發揮出來。誠信相待,團結一致、協同作戰,形成命運共同體,合作共贏,利益共享。

它們與同行業的其他企業之間不是弱肉強食、強取豪奪、獨霸市場的惡性競爭,而是在市場競爭與合作中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共生共贏。

它們不破壞自然資源,不破壞生態環境,而是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保護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改善。

它們不是自發的、無序的發展,而是在中國共產黨統一領導下的協調發展,是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的發展。

中國現代化企業的興辦、建設必須牢牢守好上述中國式現代化企業的本和源、根和魂,確保企業的正確方向。

這些觀點貫穿本書的始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汤阴县| 长丰县| 东阿县| 牟定县| 青龙| 兴城市| 建平县| 清水河县| 当涂县| 公安县| 上思县| 江孜县| 龙里县| 庐江县| 朝阳县| 深水埗区| 津南区| 宁武县| 澜沧| 遵义县| 平舆县| 通道| 东乡族自治县| 宁波市| 巴马| 汕头市| 寿宁县| 梅河口市| 孙吴县| 昌都县| 资溪县| 偏关县| 赣州市| 甘洛县| 张家口市| 安乡县| 宝丰县| 江源县| 高唐县| 白水县| 绍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