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夢者:打破常規的中外創業傳奇
- 朱獻文 何清文 朱緯緯
- 1976字
- 2025-08-27 16:54:55
第一份職業
雅達利最初的團隊是由一群對電視游戲充滿熱情的工程師組成的,創始人是被尊稱為“電子游戲之父”的瘋狂玩家諾蘭·布什內爾。他是當時的時代偶像。雅達利公司的首席工程師阿爾·奧爾康研發出了視頻游戲《乒乓》,從此該公司進入飛速發展時期。
1974年2月,在里德學院待了18個月后,喬布斯開始找工作。他在報紙上看到雅達利公司急招一名電子機械師,于是不修邊幅的喬布斯前去應聘。招聘人員看到他的邋遢樣直皺眉頭,告訴喬布斯,他們招的人必須受過正規的大學教育,且有知名電子游戲開發作品,而喬布斯根本不符合要求。喬布斯才不管這些,他擺出一副要么讓警察帶我走,要么就聘用我的架勢。招聘人員不知如何是好,只得給奧爾康打電話。奧爾康讓人將喬布斯帶到自己面前,經過短暫的交談后,奧爾康發現喬布斯非常聰明,對技術很狂熱,他決定錄用喬布斯。
喬布斯由此正式成為雅達利公司第一批50名員工之一。在雅達利公司,喬布斯通過改造芯片完善游戲,還跟布什內爾學會了如何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說服別人。重要的是,喬布斯認識到了開發游戲應簡潔的重要性。
喬布斯還與一位名叫羅恩·韋恩的人交了朋友。羅恩曾自己開公司,創業失敗后來到雅達利公司做繪圖員。那時喬布斯經常勸說羅恩與自己一起再次創業,但遭遇過打擊的羅恩不愿再冒險了。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印度的宗教、哲學、文化在西方刮起過一陣旋風,但人們多是出于獵奇和“生活在別處”的沖動,鮮有真正的徹悟者。在里德學院時,喬布斯所崇拜的偶像羅伯特曾強烈推薦他去印度進行一次精神之旅。1974年年初,喬布斯為了獲得心靈的平靜,背包前往印度,他覺得理解印度佛教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印度親自體驗一下。
他在印度總共待了7個月。去印度前,喬布斯是一位玩世不恭的嬉皮士,到印度后他仿佛經歷了一次醍醐灌頂的頓悟。他發現印度落后的狀況與它神圣的光輝之間所存在的鮮明對比簡直觸目驚心,怎樣才能讓人們不再挨餓受凍?如何才能改變世界?也許只有科技才能擁有這種力量。喬布斯因佛性而反思、領悟,并像鳳凰一樣浴火重生。
逐夢小語
職業生涯第一個導師
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導師很重要,這句話在喬布斯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喬布斯的第一個老板不但力排眾議收留他,還培養了他一些重要的企業家特質。剛走進職場的新人就像一張白紙,什么都可以往上畫。如果新人的首位職場導師技藝超群,他從中學到的東西就比人棋高一著,自然就贏在職場起跑線上了。
激情和狂熱
喬布斯個性偏激孤獨、形象邋遢,沒有同事愿意與其為伍。但由于他的聰明、激情和對技術的狂熱,老板依然器重他。對于職場人來說,只要不笨、對生活有激情、對事業狂熱,就算有很多其他讓人難以容忍的缺點,也都能受到老板的青睞。因為老板對人才都有一雙與眾不同的慧眼,能敏銳地分辨出璞玉,并為己所用。
本性難移
喬布斯推崇東方精神,尤其是佛教禪宗。他想通過印度之旅尋找智慧的導師,但放蕩不羈的本性使他做不到內心的平靜,只能通過苦行體驗、感官剝離和返璞歸真尋求啟蒙。這告訴我們,與其努力花精力補自己的短板,不如把自己的長處發揮到極致,更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個性
喬布斯是個聰明人,體現在:比較獨立、自律,有時敢挑戰權威;常捉弄別人,表現出小丑般的幽默,惹人開心;適應環境的能力比較強;喜歡冒險和有挑戰性的游戲;對例行公事及令人厭煩的事物非常沒有耐心;擴散思考能力強,記憶力好且會注意細節;喜歡閱讀,有廣泛的知識面;愛思考;對有興趣的事非常專注;敏感、好奇,有豐富的想象力,感覺特別靈敏。
創業的誘因
現在創業成了熱門話題之一,高校成立創業學院并鼓勵大學生創業,各路咨詢公司更是為創業者提供了各種服務,但我們的準創業家們,你們真的準備好了嗎?喬布斯這樣偉大的人物,也是在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從卓越的導師那里熟悉了技術和商業模式,練就了堅強意志后,才萌生了創業的念頭。即便如此,他還是沒有沖動行事,在說服有生意經驗的韋恩加盟之前,喬布斯十分謹慎。
朱獻文的第一份職業
1983年7月,朱獻文從中南礦冶學院材料系畢業,被分配到廣州市的省屬企業工作。不同于喜歡到工廠機關的其他人,朱獻文主動要求到條件最艱苦的熔鑄車間工作。當時該廠正在引進國外全套的鋁合金建筑型材生產線,而第一道工序就是把純鋁在熔煉爐700多攝氏度高溫下熔化,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中間合金,精煉除氣除渣后,通過引進的專利——熱頂鑄造技術和設備,鑄造成不同直徑的鋁合金鑄棒,供下一道工序擠壓成不同形狀的鋁合金型材。熔鑄車間是一個集高溫、高危、高噪、高強度體力勞動于一體的特殊工作區域。因為專業對口,朱獻文主動要求到第一線工作,這五年的熔鑄車間歷練,不僅讓朱獻文掌握了關鍵技術,助他獲得中級職稱,更為他日后的首次創業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更重要的是,當時的車間領導帶他去鄉鎮企業當“星期六工程師”,朱獻文正是在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的同時,受到了創業氛圍的熏陶,慢慢培養起商業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