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工友的訂單
- 煙火里的回聲
- 溫暖的新姐
- 2692字
- 2025-08-23 08:24:00
維修鋪的玻璃窗上凝著層薄霜,周明遠用抹布擦出塊透亮的地方,能看見對面花店的陳姐正往門上貼“今日特價“的紅紙。鐵皮工具箱上的銅鎖凍得發僵,他哈著白氣擰了三下,才把鎖舌拉開,里頭的螺絲刀柄結著層細冰。
“明遠,開門了?“老李的嗓門隔著兩條街都能聽見,他裹著件軍綠色舊大衣,身后跟著七八個穿工裝的漢子,藍布褂子上還沾著沒擦掉的機油,“給你帶生意來了!“
周明遠剛把萬用表的表筆解開,就被涌進來的人擠到了柜臺邊。車間的王姐舉著個燒黑的電暖氣,塑料外殼裂了道縫:“這玩意兒昨晚炸了,宿舍凍得跟冰窖似的,你給瞅瞅還能修不?“
“還有我們宿舍的插座,“年輕的小李舉著個燒焦的插板,線頭上還掛著半融化的塑料,“昨晚給手機充電,啪的一聲就冒火星了,差點把被子點著。“
老李往柜臺一拍,震得上面的電容電阻滾了一地:“明遠,冬天快到了,咱車間和宿舍的電器都得拾掇拾掇。你給算算,換二十個插座,修八臺電暖氣,再加倆暖風機,一共多少錢?“
周明遠蹲下來撿零件,指尖觸到冰涼的水泥地,突然想起三年前的冬天。那時他的公司還沒倒,老李他們在工地上趕工期,零下十幾度的天,手凍得握不住鋼筋。他讓人拉了兩車電暖氣到工地,又給每個宿舍裝了新插座,財務說“這得花五萬“,他當時揮揮手:“工人師傅們凍著了,比啥都虧。“
“明遠,算好了沒?“老李遞過來個搪瓷缸子,里面的熱茶冒著白氣,“喝口暖暖身子。“
周明遠接過缸子,熱氣熏得眼鏡片起了霧:“電暖氣換加熱管,三十一個;插座用帶USB口的,方便你們給手機充電,十五一個;暖風機就是電容壞了,換倆新的就行。“他在計算器上按了按,“一共一千二,成本價。“
“啥叫成本價?“老李的眉毛立刻豎起來,軍大衣的領子蹭得下巴發紅,“你當我們來占便宜的?“他從懷里掏出個牛皮紙信封,往柜臺上一拍,“這里面是兩千,少一分都不行!“
“李哥,“周明遠把信封往回推,“當年你們幫我趕工程,三天三夜沒合眼,我給你們發獎金,你們說'周總不容易',硬把錢退回來一半。現在這點活兒,算我還人情。“
“那是兩碼事!“老李急得直拍大腿,軍大衣上的雪沫子簌簌往下掉,“當年你給我們發工資,一分都不拖欠,過年還額外發年貨,誰不知道你周明遠仗義?現在你開這鋪子,我們來捧個場,天經地義!“
旁邊的王姐也幫腔:“就是!上次我家洗衣機壞了,你大半夜過來修,一分錢沒收,還說'王姐平時幫我看攤,這點活兒算啥'。現在輪到我們幫你,你倒外道了?“
年輕的小李把插板往桌上一放:“遠哥,我剛上班那陣,媽住院沒錢,是你預支了我三個月工資。這點錢要是不收,我這輩子都睡不著覺。“
周明遠看著他們凍得通紅的臉,突然想起那年公司年會,老李帶著工友們上臺,每人手里舉著個保溫杯,說“周總,我們不會說好聽的,就祝你生意像這杯子里的茶,越泡越濃“。那時他站在聚光燈下,覺得自己擁有了全世界,現在才明白,真正的財富,是這些愿意在寒冬里為你捧出熱茶的人。
“行,我收。“他把信封拆開,剛要數,老李又往他兜里塞了張五百的鈔票,粗糙的手指按著他的口袋:“這是給念念買糖吃的,你要是再推,就是不把我們當自家人。“
送工友們出門時,雪下得緊了。老李回頭喊:“明遠,下周三我們來拉貨,你慢慢弄,別著急!“
“知道了!“周明遠揮揮手,看著他們的背影消失在雪霧里,軍大衣的顏色像團跳動的火苗。
傍晚林慧來送飯,飯盒里是熱氣騰騰的羊肉湯。“今天生意咋樣?“她把圍巾解下來,上面沾著點雪花,“陳姐說老李帶了好多人來,是不是要修啥大件?“
周明遠把錢從抽屜里拿出來,剛要數,突然咦了一聲——每張鈔票的角落,都用圓珠筆寫著名字。“張師傅“、“小李“、“王姐“......最上面那張五十塊的,寫著“老李“,字跡歪歪扭扭,還洇著點油漬。
“這是......“林慧湊過來看,眼睛突然亮了,“他們怕你不收,特意分開湊的?“
周明遠捏著那張寫著“老李“的鈔票,指腹蹭過那道歪歪扭扭的筆畫,突然想起當年他公司資金鏈斷了,是老李帶著工友們去跟甲方談判,說“周總要是倒了,我們這活兒就白干了“,硬生生幫他要回了五百萬工程款。
“我去給他們修電暖氣了。“他把鈔票小心翼翼地放進鐵盒,聲音有點啞。
林慧看著他搬起電暖氣的背影,突然說:“等修完這批活兒,我給你做你愛吃的醬肘子。“
接下來的三天,周明遠每天都忙到后半夜。給電暖氣換加熱管時,他特意多纏了圈絕緣膠帶;裝插座時,把每個螺絲都擰得緊緊的,怕冬天受潮短路;修暖風機時,在扇葉上涂了層潤滑油,說“這樣轉起來聲音小,不耽誤你們睡覺“。
周三那天,老李帶著工友來拉貨。二十個新插座整整齊齊地裝在紙箱里,每個上面都貼著張便簽:“左數第三個孔是USB,充手機快“。八臺電暖氣擦得锃亮,暖風機的網罩上還系著紅繩。
“你這也太仔細了!“老李摸著電暖氣的外殼,笑得眼角堆成了褶子,“比新買的還像樣!“
“遠哥,“小李突然從包里掏出個保溫杯,往他手里一塞,“我媽腌的咸菜,配粥吃特香。“
王姐也遞過來雙毛線手套:“看你修東西總戴薄手套,這是我織的,厚,暖和。“
周明遠抱著保溫杯站在雪地里,看著他們把電器搬上三輪車。老李蹬車時回頭喊:“明遠,周末來車間喝酒,我帶瓶二鍋頭!“
雪落在他的睫毛上,有點癢。他突然想起早上林慧說的話——她把那些寫著名字的鈔票夾進了相冊,跟他和師傅的合影放在一起,說“這是咱家里最珍貴的紀念“。
晚上關店時,陳姐捧著盆臘梅進來,花瓣上還沾著雪:“給你放鋪子門口,香得很。“她看見桌上的毛線手套,突然笑了,“老李他們跟我說了,當年你給工地送暖風機,自己凍得感冒發燒,還硬撐著去驗收。“
周明遠把臘梅擺在柜臺最顯眼的地方:“都是過去的事了。“
“可不是過去的事,“陳姐往門外看了看,雪還在下,“你當年為別人撐過傘,現在雨天,自然有人給你送傘。這世上的事,從來都是這樣。“
回家的路上,林慧挽著他的胳膊,雪咯吱咯吱地響。“相冊我放床頭了,“她抬頭看他,眼睛在路燈下亮晶晶的,“明天把你和師傅的照片也放進去,湊成一本'好人簿'。“
周明遠低頭看了看手里的保溫杯,里面的咸菜透著股家常的香。路過小區超市時,老板娘探出頭來喊:“明遠,老李剛才來買酒,說周末要跟你不醉不歸!“
“知道了!“他笑著應道。
推開家門,念念正趴在桌上畫畫。看見他就舉起來:“爸爸,你看!這是李爺爺和王阿姨,他們在給你送花花!“畫上的人都舉著鮮花,頭頂飄著雪花,太陽是暖黃色的,把每個人的臉都照得紅紅的。
林慧把飯菜端上桌,羊肉湯的香味漫了滿屋子。周明遠看著那本放在床頭的相冊,里面的鈔票上,“張師傅“、“小李“、“王姐“......每個名字都像顆小太陽,在冬夜里,暖暖地照著他往后的路。他突然明白,日子就像修電器,你用心對待每一個零件,它們自然會在關鍵時候,給你最穩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