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下一個冤大頭,開國猛將常遇春!
- 天幕:開局拍賣痰盂,老朱虧哭了
- 夢回硯池
- 2006字
- 2025-08-20 00:01:00
反對之聲,此起彼伏。
朱元璋冷哼一聲,殿內瞬間安靜下來。
“咱為什么用他,你們不懂,咱心里有數。”
他的目光如刀,掃過每一個反對的大臣,“第一,咱信得過他。
這土豆是何等金貴的東西,咱不放心交給外人。
劉三碥跟了咱幾十年,他不敢,也沒膽子在這上頭動歪心思。”
“第二,”他加重了語氣,“他沒有家人,沒有親族,孑然一身。
他要是辦砸了,咱剮了他,他連個收尸的人都沒有!
他要是想貪,貪來的錢給誰花?
你們一個個,家里盤根錯節,七大姑八大姨,誰沒點私心?
咱把這事交給你們,不出三個月,這土豆種子,就能從應天府流到黑市上去,你們信不信?”
一番話,說得在場的大臣們面紅耳赤,無言以對。
這話太糙,也太狠,但卻是實實在在的道理。
劉三碥跪在地上,聽著皇帝這番褒獎,嚇得渾身汗都濕透了。
他知道,這是陛下天大的信任,也是一道催命符。
辦好了,一步登天。
辦砸了,那就是萬劫不復。
“奴婢……奴婢,愿為陛下肝腦涂地,萬死不辭!”他重重地磕了一個頭。
“光有農場還不夠。”朱元璋繼續拋出他的計劃,“茹太素剛才也提了,這東西,以后要推廣到全國。可咱擔心啊,這仙糧到了地方,會不會被那些貪官污吏給糟蹋了?
他們會不會虛報產量,冒領功績?會不會把種子私藏起來,高價倒賣?”
茹太素心中一凜,這確實是他最擔心的問題。
大明的官僚體系,弊病重重,他這個戶部尚書最清楚不過。
“所以,咱決定,設立一個新職位。”朱元璋的聲音變得冰冷,“名為‘土豆監察使’!”
“監察使,不入三省六部,不歸都察院管轄。由錦衣衛中挑選最忠誠、最機警的校尉,再從咱收養的那些孤兒里,挑一批機靈懂事的,隨行監督。
他們只有一個職責,就是巡視天下各府縣的土豆種植情況。”
“他們直接對咱負責!手持咱的令牌,如朕親臨!”
“咱把話放這兒。哪個地方官,能把土豆給咱種好了,產量上去了,百姓吃飽了,官升三級,賞銀千兩!
要是哪個狗官,敢在這上頭動歪腦筋,克扣種子,虛報產量,欺上瞞下……”
朱元璋頓了頓,眼中殺機畢現。
“錦衣衛的大牢,還有剝皮揎草的那套家伙事兒,咱都給他們備得足足的!”
整個奉天殿,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被皇帝這套雷厲風行的組合拳給震住了。
設立皇家農場,用最信任的太監總攬大權,斷了源頭的貪腐可能。
再設監察使,用錦衣衛和內廷孤兒組成一支只忠于皇帝的垂直監管力量,直插地方,繞開了所有中間環節。
這套法子,簡單、粗暴,卻又精準、高效,帶著濃濃的朱元璋風格。
高回報,高風險。胡蘿卜加大棒。
誰都看得出來,皇帝這次是動了真格的。
誰敢在這件事上掉鏈子,絕對不會有好下場。
“臣等……遵旨!”
再無人反對。在這位鐵血帝王展現出他真正的獠牙時,所有人都明智地選擇了順從。
朝會散去,朱元璋心情舒暢。
他知道,國運值面板上,肯定又要有動靜了。
果然,他剛回到乾清宮,那道光幕就自動亮起。
【叮!宿主制定土豆推廣國策,設立皇家農場與監察使制度,為后續國運增長奠定堅實基礎。】
【獎勵國運值:100點。】
【當前國運值余額:142點。】
“一百點!不錯,不錯!”朱元璋樂得直搓手。
這國運,還是得靠干正事來得快。
心情大好之下,他決定開始執行自己那個更宏大的“古董理財”計劃。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常遇春。
這位開國猛將,勇冠三軍,是朱元璋最信賴的戰友之一,可惜英年早逝。
他的故事,在后世,想必也是家喻戶曉。他的遺物,那價值……嘖嘖。
他當即傳旨,宣召鄂國公常茂入宮覲見。
常茂是常遇春的長子,繼承了爵位。他聽說陛下單獨召見,心里頭直打鼓。
最近朝堂風云變幻,先是天幕降臨,又是土豆盛宴,他一個武將,腦子本就不夠用,生怕是自己哪里做錯了什么,被陛下抓住了把柄。
他忐忑不安地來到御書房,一進門就跪下了。
“臣,常茂,參見陛下!”
“起來吧,賜座。”朱元璋臉上掛著和煦的笑容,親自給他倒了杯茶。
這一下,常茂心里更毛了。陛下什么時候對咱這么客氣過?完了完了,這怕不是鴻門宴。
“常愛卿啊,”朱元璋呷了口茶,狀似閑聊地開口,“近來,朕時常夢到你父親。”
常茂心里“咯噔”一下,差點從椅子上滑下去。
“啊?陛下……您夢到家父了?”
“是啊。”朱元璋的眼神變得悠遠,仿佛陷入了回憶,“朕夢到當年在采石磯,你父親一馬當先,駕著一艘小船就沖進了元軍的戰船陣里。
那叫一個勇猛!元軍的箭,跟下雨似的,他連躲都不躲。”
常茂聽著,眼眶有些發紅。這是他父親一生中最光輝的戰績之一。
“朕還夢到……在九華山下,你父親的戰矛,被敵將的狼牙棒給砸斷了。
他當時,隨手就抄起身邊一個士卒的大刀,把那敵將的腦袋給砍了下來。那場面,朕至今還歷歷在目啊。”
朱元璋一邊說,一邊觀察著常茂的表情。
常茂又是激動,又是疑惑。陛下今天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跟自己憶苦思甜起來了?
“陛下天威,家父不過是陛下手中的一把尖刀罷了。”常茂連忙謙虛道。
“話不能這么說。”朱元璋擺了擺手,“朕最近就在想,你們這些開國元勛,跟著咱,九死一生,才打下這片江山。
你們的功績,不能被忘了。你們用過的那些兵器,穿過的那些鎧甲,都是我大明的寶貝,是我大明精神的象征!”